第631章 算了,先喝碗胡辣湯壓壓驚
娶妻一個月,才知嶽父朱元璋 作者:喵帝大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631章 算了,先喝碗胡辣湯壓壓驚
陸知白提起鋼筆,筆尖在信紙上懸了片刻,在思考給五哥寫信怎麽說。
墨跡未落,卻已驚起滿室寂靜。
學生們麵麵相覷,皆是滿臉震撼。
夏原吉忍不住問道:
“老師,黃河將要決口之事,您……是如何得知的?”
陸知白筆尖一頓,抬眼掃過眾學生。
他們神色各異,有的疑惑,有的擔憂,有的還有幾分不信呢。
陸知白高深地笑了笑,道:
“天機不可泄露,你們就別問了。問了我也說不清楚。”
楊士奇眉頭緊鎖,低聲道:
“黃河真要決口,非同小可……既然老師如此驚訝,可見這次決口,非同一般……”
大家都點頭讚同,凝視著陸知白,想要將他看透。
練子寧雙目發亮,神情很驚奇,又頗為好奇。
之前民間傳聞,說陸知白是仙童下凡?
他也確實有種種神異之處。
但,如果提前知曉黃河將要決口,這是未卜先知的本事啊。
真是神了!
陸知白笑道:“好啦,都不要太擔心,這事工部會處理的。大家各幹各的吧。”
他已經想清楚了信件的大致結構,落筆開始寫信,說:
“我先給周王寫信,讓他提前防範。
開封是他的封地,他若出麵,事情會好辦許多。
如若不然,五哥也要損失慘重,明天我再進宮,啟稟聖上……”
眾人聽了,眼睛瞪得更大了。
難道這一次決口,是在開封附近嗎?
那事情可就大了。
不過。
既然陸知白早有安排,大家震驚片刻,慢慢也就靜下心來,接著查找資料。
短暫的驚訝過後,他們就已經接受了這個“預言”,當成真的了。
因為,陸知白所言,並不是什麽不可能的事情,不是天方夜譚。
而是,黃河的確老決口!
三年兩決口。
日常不是在決口,就是在決口的路上……
它本身有那麽長,流經多個縣,中下遊地區平均每年都有決口,不過是有大有小罷了。
災區也有不同,有的地方貧窮,有的繁華。
但總體來說,中原一帶人煙稠密,黃河決口,影響甚大。
……
幾天後。
開封。
周王府,正是在開封府城中。
天剛麻麻亮,周王朱橚就穿著件鬆江棉布褂子,站在王府後院的望河樓上。
他眯縫著眼往東北邊瞅。
十幾裏外的黃河大堤上,幾艘漕船晃晃悠悠,好似飄在半空——
這他娘的地上懸河,船幫子都比開封城牆垛子都高!
先有鐵塔,然後黃河改道跑了過來……有緣千裏來相會
船夫的吆喝聲順著風飄過來,聽著像從雲彩眼裏掉下來的。
朱橚趕緊縮迴脖子下了樓。
他很少去黃河大堤。
總擔心上麵的船一歪,掉到自己頭上來;
又擔心哪天河堤要是忽然塌了,一下就把自己衝得沒影子……
朱橚下樓,就瞅見幕僚張師爺舉著封信,跟踩了風火輪似的快跑過來:
“王爺早!應天府八百裏加急,侯爺給您的信,剛剛才到的!”
“這麽急,這是弄啥嘞?”朱橚接過信,一邊拆一邊踱迴廳中。
展開信紙,剛看了幾眼,他的眼睛瞬間瞪大,臉上滿是震驚之色。
“乖乖來!”
信上明明白白寫著,八月,黃河會在開封段東月堤決口!
水勢較大不說,距離開封府城,就隻有十幾裏地!
朱橚抬頭,望向那高懸的黃河,有些目瞪口呆,眉頭緊皺。
他的封地就在開封,黃河兩岸有他不少田產。
要是擱這兒決了口,損失可就大了去了……
“王爺,咋的嘞……”
張師爺小心翼翼地問道,跟在後頭,慢慢進了廳堂。
朱橚在交椅上坐下,一口就喝了半盞茶,才沉聲說:
“姓陸的給俺說,八月份,開封外頭的黃河,要發大水啦!”
張師爺跟在他身邊,自是曉得陸知白的厲害,驚得山羊胡直顫:
“八月?這都四月中旬了……這,這……”
“慌啥?天又塌不下來!”朱橚自己卻有些發愣,繼續看著信。
忽然他哼了一聲,氣笑了,罵道:“這是指著和尚罵禿驢嘞!”
陸知白委婉的提了下,黃河沿岸灘塗有人占用,致防汛不力,泄洪不暢。
這附近是周王的封地,灘塗是誰強占的,還用說麽?
朱橚皺著眉頭看信,心裏卻有太多話要說,隻可恨陸知白不在他麵前,不能好生探討一番。
“俺要不多占點土地,拿啥養活府裏這麽多人嘞?俺還有一萬多護衛要養,光靠每年那五萬石俸祿,根本就不中。
關鍵是現在還養著醫學研究所那幫子人,噫,做醫藥研究,真是老費錢了……
俺又不能把藥價定太高,要不百姓咋吃得起?還好,這世上有錢的王八蛋也不少……”
但是呢,朱橚心裏知道,陸知白說得肯定有道理的嘛。
隻不過,猛然聽到黃河要決口這個噩耗,他心裏還是有些不得勁兒。
前年開春,他剛在黃河兩岸占了些灘塗種番薯,總共有好幾萬畝,光開荒都是一筆不小的費用呢……
他想了一會該咋辦,也沒想出個所以然。
張師爺還在一旁愁眉苦臉。
朱橚揉揉肚子,說:“既然都介樣了,那就先喝碗胡辣湯壓壓驚吧!”
早餐很快就擺上了桌。
除了胡辣湯,還有開封灌湯包、羊肉火燒,以及剛從黃河裏撈上來的新鮮鯉魚。
朱橚唿啦唿啦的吃著,一邊吩咐下人:“把開封知府給俺叫來!”
不一會兒,開封何知府就匆匆趕到了。
朱橚放下碗筷,歇了片刻,說:
“京城來了消息,你自個兒瞅瞅吧~”
說著把信的第一頁遞給何知府。
知府接過信,仔細一看,臉色頓時有些白了:
“王爺,這……這黃河真要決口嘞?”
他滿臉吃驚與詫異:“八月的事,現在才四月,咋能算得恁準嘞?莫非廣智侯,有未卜先知的本事……”
朱橚擺擺手:“你甭管他咋知道嘞!這不重要。
你得按他說的來弄,趕緊安排人手,加固堤壩,疏散民眾,再挖幾條泄洪渠。你中不中?”
“中,中……”知府滿口應下,卻一臉為難,“王爺,您說嘞這事兒,俺肯定得辦……
可這調遣物資和民眾,壓力著實不小嘞,關鍵是,咋讓人信八月的事嘛……”
陸知白提起鋼筆,筆尖在信紙上懸了片刻,在思考給五哥寫信怎麽說。
墨跡未落,卻已驚起滿室寂靜。
學生們麵麵相覷,皆是滿臉震撼。
夏原吉忍不住問道:
“老師,黃河將要決口之事,您……是如何得知的?”
陸知白筆尖一頓,抬眼掃過眾學生。
他們神色各異,有的疑惑,有的擔憂,有的還有幾分不信呢。
陸知白高深地笑了笑,道:
“天機不可泄露,你們就別問了。問了我也說不清楚。”
楊士奇眉頭緊鎖,低聲道:
“黃河真要決口,非同小可……既然老師如此驚訝,可見這次決口,非同一般……”
大家都點頭讚同,凝視著陸知白,想要將他看透。
練子寧雙目發亮,神情很驚奇,又頗為好奇。
之前民間傳聞,說陸知白是仙童下凡?
他也確實有種種神異之處。
但,如果提前知曉黃河將要決口,這是未卜先知的本事啊。
真是神了!
陸知白笑道:“好啦,都不要太擔心,這事工部會處理的。大家各幹各的吧。”
他已經想清楚了信件的大致結構,落筆開始寫信,說:
“我先給周王寫信,讓他提前防範。
開封是他的封地,他若出麵,事情會好辦許多。
如若不然,五哥也要損失慘重,明天我再進宮,啟稟聖上……”
眾人聽了,眼睛瞪得更大了。
難道這一次決口,是在開封附近嗎?
那事情可就大了。
不過。
既然陸知白早有安排,大家震驚片刻,慢慢也就靜下心來,接著查找資料。
短暫的驚訝過後,他們就已經接受了這個“預言”,當成真的了。
因為,陸知白所言,並不是什麽不可能的事情,不是天方夜譚。
而是,黃河的確老決口!
三年兩決口。
日常不是在決口,就是在決口的路上……
它本身有那麽長,流經多個縣,中下遊地區平均每年都有決口,不過是有大有小罷了。
災區也有不同,有的地方貧窮,有的繁華。
但總體來說,中原一帶人煙稠密,黃河決口,影響甚大。
……
幾天後。
開封。
周王府,正是在開封府城中。
天剛麻麻亮,周王朱橚就穿著件鬆江棉布褂子,站在王府後院的望河樓上。
他眯縫著眼往東北邊瞅。
十幾裏外的黃河大堤上,幾艘漕船晃晃悠悠,好似飄在半空——
這他娘的地上懸河,船幫子都比開封城牆垛子都高!
先有鐵塔,然後黃河改道跑了過來……有緣千裏來相會
船夫的吆喝聲順著風飄過來,聽著像從雲彩眼裏掉下來的。
朱橚趕緊縮迴脖子下了樓。
他很少去黃河大堤。
總擔心上麵的船一歪,掉到自己頭上來;
又擔心哪天河堤要是忽然塌了,一下就把自己衝得沒影子……
朱橚下樓,就瞅見幕僚張師爺舉著封信,跟踩了風火輪似的快跑過來:
“王爺早!應天府八百裏加急,侯爺給您的信,剛剛才到的!”
“這麽急,這是弄啥嘞?”朱橚接過信,一邊拆一邊踱迴廳中。
展開信紙,剛看了幾眼,他的眼睛瞬間瞪大,臉上滿是震驚之色。
“乖乖來!”
信上明明白白寫著,八月,黃河會在開封段東月堤決口!
水勢較大不說,距離開封府城,就隻有十幾裏地!
朱橚抬頭,望向那高懸的黃河,有些目瞪口呆,眉頭緊皺。
他的封地就在開封,黃河兩岸有他不少田產。
要是擱這兒決了口,損失可就大了去了……
“王爺,咋的嘞……”
張師爺小心翼翼地問道,跟在後頭,慢慢進了廳堂。
朱橚在交椅上坐下,一口就喝了半盞茶,才沉聲說:
“姓陸的給俺說,八月份,開封外頭的黃河,要發大水啦!”
張師爺跟在他身邊,自是曉得陸知白的厲害,驚得山羊胡直顫:
“八月?這都四月中旬了……這,這……”
“慌啥?天又塌不下來!”朱橚自己卻有些發愣,繼續看著信。
忽然他哼了一聲,氣笑了,罵道:“這是指著和尚罵禿驢嘞!”
陸知白委婉的提了下,黃河沿岸灘塗有人占用,致防汛不力,泄洪不暢。
這附近是周王的封地,灘塗是誰強占的,還用說麽?
朱橚皺著眉頭看信,心裏卻有太多話要說,隻可恨陸知白不在他麵前,不能好生探討一番。
“俺要不多占點土地,拿啥養活府裏這麽多人嘞?俺還有一萬多護衛要養,光靠每年那五萬石俸祿,根本就不中。
關鍵是現在還養著醫學研究所那幫子人,噫,做醫藥研究,真是老費錢了……
俺又不能把藥價定太高,要不百姓咋吃得起?還好,這世上有錢的王八蛋也不少……”
但是呢,朱橚心裏知道,陸知白說得肯定有道理的嘛。
隻不過,猛然聽到黃河要決口這個噩耗,他心裏還是有些不得勁兒。
前年開春,他剛在黃河兩岸占了些灘塗種番薯,總共有好幾萬畝,光開荒都是一筆不小的費用呢……
他想了一會該咋辦,也沒想出個所以然。
張師爺還在一旁愁眉苦臉。
朱橚揉揉肚子,說:“既然都介樣了,那就先喝碗胡辣湯壓壓驚吧!”
早餐很快就擺上了桌。
除了胡辣湯,還有開封灌湯包、羊肉火燒,以及剛從黃河裏撈上來的新鮮鯉魚。
朱橚唿啦唿啦的吃著,一邊吩咐下人:“把開封知府給俺叫來!”
不一會兒,開封何知府就匆匆趕到了。
朱橚放下碗筷,歇了片刻,說:
“京城來了消息,你自個兒瞅瞅吧~”
說著把信的第一頁遞給何知府。
知府接過信,仔細一看,臉色頓時有些白了:
“王爺,這……這黃河真要決口嘞?”
他滿臉吃驚與詫異:“八月的事,現在才四月,咋能算得恁準嘞?莫非廣智侯,有未卜先知的本事……”
朱橚擺擺手:“你甭管他咋知道嘞!這不重要。
你得按他說的來弄,趕緊安排人手,加固堤壩,疏散民眾,再挖幾條泄洪渠。你中不中?”
“中,中……”知府滿口應下,卻一臉為難,“王爺,您說嘞這事兒,俺肯定得辦……
可這調遣物資和民眾,壓力著實不小嘞,關鍵是,咋讓人信八月的事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