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越演壞人卑劣,越顯主角無情
地獄笑話:給乾隆看後宮如懿傳 作者:梗覅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阿箬是受金玉妍利用,但她難道沒想過後果嗎?她沒有想過,自己告發如懿,會進慎刑司麽?可她若知道,居然也敢為金玉妍付出這麽大的代價?這裏頭的犧牲和收益根本就不匹配!她若是熬到二十五歲出宮,就能迴家當大小姐了,又不是小福子、小祿子那種閹割了以後,無處可去的人。
白臉輕輕拍他肩膀:“被所有人不惜一切代價地搞死,就是女主角的特別待遇。”
“那她可真夠招人恨。”
……
長春宮裏,琅嬅與高曦月從容對弈。
高曦月抬手思慮片刻,莞爾一笑,投子認輸:“這局臣妾輸了。”
(章總再次重新認識了這位高貴妃:“她還會下棋?”)
(白臉問:“難道慧賢皇貴妃不會下棋?”)
(章總道:“慧賢皇貴妃當然會,朕是說,沒想到高曦月竟然也會。”)
根據劇情演繹,高曦月在劇中體弱多病、擅長文墨、琴棋皆通……
看著可真不像這樣的人。
白臉問他覺得高曦月是什麽人?
章總說覺得她盤起頭發一戴帽子應該可以冒充下海蘭察。
白臉一時不知他是揶揄誰。
……
結束一場棋局後,琅嬅端起茶碗,慢悠悠地撥弄著碗蓋,眼睛看著高曦月,誇的卻是站在她右手邊的素練:“素練,你和貴妃這次查的事情雷厲風行,細致周全。”
高曦月心虛,茶也不喝了,主動將話題引導到素練身上:“阿箬揭發了烏拉那拉氏的醜事,素練和趙一泰查實了物證,臣妾查實了人證,娘娘秉公處置了而已。”
素練笑著說:“最要緊的,是通過這件事,終於認清了嫻貴人的真麵目,連皇嗣都敢謀害,指不定哪天就動到咱們二阿哥頭上來了!”
琅嬅嚴肅地說:“嫻貴人謀害皇嗣,設計永璉,意圖奪嫡,本宮斷不能忍。”
高曦月揚聲道:“可不是嗎?為防著烏拉那拉氏哪日有機可乘,東山再起,咱們不如趁此機會一了百了。”
琅嬅冷聲道:“不說本宮,便是皇額娘也饒不了她。”
(每當聽到這個話題,章總都情不自禁地笑起來:“饒不了她?太後是不願意給如懿做助力囉?”)
聽到琅嬅這樣說,高曦月才高興地笑了。在她看來,如懿前途昏暗,已經完蛋了,但永璜不能跟著完蛋。她仍舊沒明白,琅嬅不喜歡聽她說收養長子的事,固執地挑起那個她最愛說的話題:“娘娘,其實大阿哥本性不壞,隻是嫻妃教壞了他,若能將大阿哥養在臣妾膝下,臣妾定當好好看著大阿哥,讓他事事都以二阿哥為尊。”
琅嬅臉色一沉:“撫養永璜的事情,本宮會為你籌謀,且看皇上的心意吧。”
高曦月笑了:“多謝娘娘!”
琅嬅喝了口茶,淡然送客:“時候不早了,先迴去歇息吧。”
送客送得這麽突然,即使高曦月一向粗枝大葉,也覺得琅嬅的話來得古怪,臉上燦爛的笑容一時間維持不下去。但琅嬅是體麵人,見高曦月心有不解,便立刻翻出了個合情合理的原因:“皇上這迴傷心,身邊必少不了人陪伴,你也多去勸慰皇上。”
高曦月鬆了口氣:“是。”
琅嬅叫蓮心去送貴妃,待屋內隻剩下素練時,才淡然說出了憋在心底的話:“此次的事情,貴妃出力不少。”
“也不單單是貴妃,說到底,還是阿箬告發。”素練道。
琅嬅正色道:“當日嘉貴人,留下阿箬這雙眼睛,在嫻貴人身邊,果然如今查出嫻貴人有如此大過……”
聽到這裏,章總才明白,金玉妍收買阿箬後,並未對琅嬅隱瞞。這倒是一記高招,讓琅嬅知道這枚棋子,難怪她對金玉妍與旁人不同,不止是因為金玉妍嘴甜。
在琅嬅緩緩講述中,鏡頭迴到當日螽斯門下暴雨狂瀉那一幕,阿箬跪在地上,渾身被澆得濕透,她幾次跪不住,但每次倒下,都被雙喜粗暴地抓起來,重新跪好。這時金玉妍路過,溫柔地說:“我帶你去和皇後娘娘求情,好好的美人,嫻妃不心疼,我和皇後娘娘心疼。”她說這番話時,雙喜跪在雨中,不敢有絲毫阻攔。
(章總深深歎息:“為何要演這一幕呢?”)
白臉道:“他們大概是怕觀眾看不懂,真正收買阿箬的人是金玉妍吧,當然,也是借了皇後娘娘的光。”
章總搖搖頭:“朕說的不是這個。”
“那是什麽?”
“明明白白演出來,一個貴人都敢領著‘敵人’的侍女去向皇後娘娘求情,豈不是更顯得如懿愚蠢自私嗎?她不求皇後,也可以求皇上,卻覺得這點小事不值得她去求情,寧願讓阿箬頂著暴雨熬命。”章總輕輕搖頭,“隻看如懿不辯解那一幕,觀眾覺得她不配贏;看到嘉貴人是怎樣救了阿箬,更覺得如懿活該被自己的忠仆背叛。”
把這段劇情藏起來,大家一時想不到,也許還能多可憐如懿一會兒。
“朕實在不懂,寫這些情節,難道是為了體現壞人有多壞嗎?了解了來龍去脈,朕隻是更深刻地體會到了如懿拋棄阿箬的無恥。她是妃位,就算硬頂雙喜一句,雙喜敢說什麽?等她帶阿箬迴了延禧宮,難道高曦月還敢殺進去找她麻煩嗎?”
嘉貴人隻用一句話就讓雙喜默然不語,和她比起來,嫻妃簡直空享其位。
……
待鏡頭結束迴憶,琅嬅又從座位上站了起來,在長春宮裏展開今日拉練。素練扶著她,細聲細氣地說:“嫻貴人不救她,嘉貴人帶了她來,說到底,阿箬怨的是嫻貴人,謝的是娘娘。更何況,嘉貴人不是也說了,阿箬對皇上有意?”
(章總瞪大眼睛:“啊?”)
琅嬅淡然道:“若無所求,怎會如此拚盡全力?”
素練問:“那阿箬現在還在慎刑司,娘娘不救她?”
“皇額娘要審她,本宮就是要救她……也得皇上點頭才行。”說完這番話,琅嬅已走到小佛堂前,她慢悠悠撩起裙子跪下,雙手合十,默然念佛。
白臉輕輕拍他肩膀:“被所有人不惜一切代價地搞死,就是女主角的特別待遇。”
“那她可真夠招人恨。”
……
長春宮裏,琅嬅與高曦月從容對弈。
高曦月抬手思慮片刻,莞爾一笑,投子認輸:“這局臣妾輸了。”
(章總再次重新認識了這位高貴妃:“她還會下棋?”)
(白臉問:“難道慧賢皇貴妃不會下棋?”)
(章總道:“慧賢皇貴妃當然會,朕是說,沒想到高曦月竟然也會。”)
根據劇情演繹,高曦月在劇中體弱多病、擅長文墨、琴棋皆通……
看著可真不像這樣的人。
白臉問他覺得高曦月是什麽人?
章總說覺得她盤起頭發一戴帽子應該可以冒充下海蘭察。
白臉一時不知他是揶揄誰。
……
結束一場棋局後,琅嬅端起茶碗,慢悠悠地撥弄著碗蓋,眼睛看著高曦月,誇的卻是站在她右手邊的素練:“素練,你和貴妃這次查的事情雷厲風行,細致周全。”
高曦月心虛,茶也不喝了,主動將話題引導到素練身上:“阿箬揭發了烏拉那拉氏的醜事,素練和趙一泰查實了物證,臣妾查實了人證,娘娘秉公處置了而已。”
素練笑著說:“最要緊的,是通過這件事,終於認清了嫻貴人的真麵目,連皇嗣都敢謀害,指不定哪天就動到咱們二阿哥頭上來了!”
琅嬅嚴肅地說:“嫻貴人謀害皇嗣,設計永璉,意圖奪嫡,本宮斷不能忍。”
高曦月揚聲道:“可不是嗎?為防著烏拉那拉氏哪日有機可乘,東山再起,咱們不如趁此機會一了百了。”
琅嬅冷聲道:“不說本宮,便是皇額娘也饒不了她。”
(每當聽到這個話題,章總都情不自禁地笑起來:“饒不了她?太後是不願意給如懿做助力囉?”)
聽到琅嬅這樣說,高曦月才高興地笑了。在她看來,如懿前途昏暗,已經完蛋了,但永璜不能跟著完蛋。她仍舊沒明白,琅嬅不喜歡聽她說收養長子的事,固執地挑起那個她最愛說的話題:“娘娘,其實大阿哥本性不壞,隻是嫻妃教壞了他,若能將大阿哥養在臣妾膝下,臣妾定當好好看著大阿哥,讓他事事都以二阿哥為尊。”
琅嬅臉色一沉:“撫養永璜的事情,本宮會為你籌謀,且看皇上的心意吧。”
高曦月笑了:“多謝娘娘!”
琅嬅喝了口茶,淡然送客:“時候不早了,先迴去歇息吧。”
送客送得這麽突然,即使高曦月一向粗枝大葉,也覺得琅嬅的話來得古怪,臉上燦爛的笑容一時間維持不下去。但琅嬅是體麵人,見高曦月心有不解,便立刻翻出了個合情合理的原因:“皇上這迴傷心,身邊必少不了人陪伴,你也多去勸慰皇上。”
高曦月鬆了口氣:“是。”
琅嬅叫蓮心去送貴妃,待屋內隻剩下素練時,才淡然說出了憋在心底的話:“此次的事情,貴妃出力不少。”
“也不單單是貴妃,說到底,還是阿箬告發。”素練道。
琅嬅正色道:“當日嘉貴人,留下阿箬這雙眼睛,在嫻貴人身邊,果然如今查出嫻貴人有如此大過……”
聽到這裏,章總才明白,金玉妍收買阿箬後,並未對琅嬅隱瞞。這倒是一記高招,讓琅嬅知道這枚棋子,難怪她對金玉妍與旁人不同,不止是因為金玉妍嘴甜。
在琅嬅緩緩講述中,鏡頭迴到當日螽斯門下暴雨狂瀉那一幕,阿箬跪在地上,渾身被澆得濕透,她幾次跪不住,但每次倒下,都被雙喜粗暴地抓起來,重新跪好。這時金玉妍路過,溫柔地說:“我帶你去和皇後娘娘求情,好好的美人,嫻妃不心疼,我和皇後娘娘心疼。”她說這番話時,雙喜跪在雨中,不敢有絲毫阻攔。
(章總深深歎息:“為何要演這一幕呢?”)
白臉道:“他們大概是怕觀眾看不懂,真正收買阿箬的人是金玉妍吧,當然,也是借了皇後娘娘的光。”
章總搖搖頭:“朕說的不是這個。”
“那是什麽?”
“明明白白演出來,一個貴人都敢領著‘敵人’的侍女去向皇後娘娘求情,豈不是更顯得如懿愚蠢自私嗎?她不求皇後,也可以求皇上,卻覺得這點小事不值得她去求情,寧願讓阿箬頂著暴雨熬命。”章總輕輕搖頭,“隻看如懿不辯解那一幕,觀眾覺得她不配贏;看到嘉貴人是怎樣救了阿箬,更覺得如懿活該被自己的忠仆背叛。”
把這段劇情藏起來,大家一時想不到,也許還能多可憐如懿一會兒。
“朕實在不懂,寫這些情節,難道是為了體現壞人有多壞嗎?了解了來龍去脈,朕隻是更深刻地體會到了如懿拋棄阿箬的無恥。她是妃位,就算硬頂雙喜一句,雙喜敢說什麽?等她帶阿箬迴了延禧宮,難道高曦月還敢殺進去找她麻煩嗎?”
嘉貴人隻用一句話就讓雙喜默然不語,和她比起來,嫻妃簡直空享其位。
……
待鏡頭結束迴憶,琅嬅又從座位上站了起來,在長春宮裏展開今日拉練。素練扶著她,細聲細氣地說:“嫻貴人不救她,嘉貴人帶了她來,說到底,阿箬怨的是嫻貴人,謝的是娘娘。更何況,嘉貴人不是也說了,阿箬對皇上有意?”
(章總瞪大眼睛:“啊?”)
琅嬅淡然道:“若無所求,怎會如此拚盡全力?”
素練問:“那阿箬現在還在慎刑司,娘娘不救她?”
“皇額娘要審她,本宮就是要救她……也得皇上點頭才行。”說完這番話,琅嬅已走到小佛堂前,她慢悠悠撩起裙子跪下,雙手合十,默然念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