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第十九集】接下來登場的是大清第二巴圖魯
地獄笑話:給乾隆看後宮如懿傳 作者:梗覅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章總扯扯白臉的手:“她說的是真的?阿箬對皇上有意?她進慎刑司了,還能做妃嬪嗎?”)
(聽到這個問題,白臉沉默半晌,輕輕點頭:“皇上,進不進慎刑司,不影響做妃嬪。”)
(章總狐疑地又看他一眼:“總覺得你意有所指。”)
皇後在劇中自然不會無緣無故提到阿箬。
阿箬是個引子,讓鏡頭順利從長春宮迴到養心殿。
毓瑚姑姑已查探完畢,向弘曆稟報:“奴婢去慎刑司查問過了,有人想讓阿箬死在裏麵。”
弘曆終於不看書了:“怎麽迴事?”
毓瑚道:“奴婢還沒查清,精奇嬤嬤說,給她塞錢的人並沒有露了身份,奴婢就先攔下了,不過奴婢攔得住一迴,攔不住兩迴呀,阿箬在慎刑司……總是太險。”
弘曆重新看向手中的書:“這中間看來,確實不簡單,阿箬不吐口,皇後也來問過朕,接下來怎麽處置。那這個阿箬,就先保著吧。”
本集完。
章總看得頭疼,這到底是在演什麽東西。
“先前,劇中人不是對慎刑司十分信服嗎?阿箬進了慎刑司,連烙鐵都熬過去了,豈不說明她的證詞都是真的?這還能不吐口嗎?”章總並不認為刑訊審出來的口供一定是真的,可劇中分明很認可經過刑訊的口供;就像他並不喜歡那些孝期懷上的孩子,但劇中偏覺得這些都是貴子,與眾不同,格外貴重。
既然如此,他就姑且按照劇中人的思路來思考問題。
等他改變了自己的想法,劇中人忽然又推翻了先前說好的基本規則,慎刑司審出來的東西不算數了。
“能不能尊重一下你們觀眾的智慧?你們的觀眾是有智慧的!”章總誠懇地說。
【第十九集】
養心殿中,歪歪扭扭坐著的弘曆和端坐的琅嬅耐心等待。
不久,一名宮女攙扶著阿箬進來了。
阿箬灰頭土臉,十分虛弱地跪下請安。
琅嬅再一次拋來問題:“皇上,阿箬該如何處置,臣妾實在躊躇,所以過來問皇上。”
弘曆打量著阿箬,沉聲道:“受了傷啊?”
阿箬抬起頭來,輕聲答道:“奴婢多謝皇上關懷。慎刑司拷問,奴婢是吃了些苦。”
她灰頭土臉的模樣,倒是比從前穿上醜衣服像孔雀似的花枝招展那樣清秀多了,章總嘖嘖稱奇:寵妃的陪嫁丫鬟,穿得還不如個囚犯好看,延禧宮裏的醜衣服已經堆積如山了吧?
“聽說你一直沒有反口啊。”說這話時,弘曆身體懶散地歪倒著,仍舊沒有坐直,神色平靜,令人完全無法從他的肢體動作和語氣中推測出他的情緒。但即便如此,這句話本身就已是很危險的訊號了。
阿箬揚起頭,義正辭嚴道:“皇上,嫻貴人處心積慮害人,奴婢斷不能因為受拷問就改口說嫻貴人無罪啊!”
見阿箬的態度如此堅決,弘曆口風一轉:“前些日子,朕顧不得你,所以未曾問你,你得罪了嫻貴人無處容身,可打算要出宮?”
阿箬忙說:“奴婢無論生死都是紫禁城的奴才,奴婢願一生一世伺候皇上!”
“這次的事情,你也有身不由己之處,看在你為皇嗣抱屈的分兒上,留在朕身邊伺候吧。”弘曆淡然拋下一道驚雷。
阿箬又驚又喜,琅嬅則投來疑惑的眼神,但弘曆再一次端起了茶碗,用喝茶的姿勢掩蓋自身的情緒,同時也表達了不願解釋的態度。於是阿箬向琅嬅投來了祈求的目光,琅嬅靜靜思考了一會兒,鬆了口:“阿箬,既然皇上要留你在身邊做禦前宮女,那你往後便要更加小心,不得再有錯失。”
阿箬拜下謝恩:“奴婢多謝皇後娘娘教誨!”
琅嬅道:“知錯能改,善莫大焉,而且此次的事情,嫻貴人是罪魁禍首,阿箬隻是礙於情義,沒能早早站出來罷了。皇上要把她留在身邊將功抵過,臣妾也覺得是應該的。”當琅嬅再次提及如懿,弘曆臉色一變,然而當她目光投來時,他又微微一笑,令人覺得他好像很滿意皇後這番說辭。
阿箬最是歡喜,再次向弘曆謝恩:“奴婢多謝皇上、皇後娘娘垂愛!”
……
“唉。”
章總歎了口氣。
他又不懂了,但是,他也習慣了。
“弘曆顯然不信阿箬的供詞,哪怕進了慎刑司,受重刑拷問也不反口,他還是不信。”章總不解地說,“他對如懿就那麽信任麽?既然如此信任如懿,為何將阿箬這個背主放在身邊做禦前宮女?”
“這是一個能證明如懿清白的人,他要放在身邊看著。”白臉道。
不等章總詢問,為何非要放在身邊,白臉就已經提前解釋了:“您瞧他有餘力把阿箬放在別處照顧麽?李玉一看就是不好用的,弘曆寧願找來個李太嬪的舊識毓瑚,也不想讓李玉代替王欽。”
“李太嬪,是李金桂?”
“還能是誰。”
“李金桂到死都是宮女,她的舊識,能學過什麽查案的本事。”章總頭疼。
“可弘曆還是覺得她比李玉可靠好用。”白臉說。
章總再次無語地笑了。
堂堂大清皇帝,沒有耳目,無人可用,隻能用個生母(宮女)生前的朋友,另一個宮女,混成這樣,簡直連他三哥死前都不如了。寫本子的人要是恨他,那麽一切都成立了,她確實成功寫出了一個無能之人,戳爆章總雷點。
然而白臉偏偏說這人喜歡他。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章總強烈否認。
喜歡某人會往死裏糟踐他?
哪有人會這樣做?
“有啊。”白臉說,“真的有啊。”
他建議章總繼續往下看,必能解惑。
“誰又鬧幺蛾子了?”章總敏感地問。
“還早著呢!接下來登場的是大清第二巴圖魯。”白臉說。
第二巴圖魯?
(聽到這個問題,白臉沉默半晌,輕輕點頭:“皇上,進不進慎刑司,不影響做妃嬪。”)
(章總狐疑地又看他一眼:“總覺得你意有所指。”)
皇後在劇中自然不會無緣無故提到阿箬。
阿箬是個引子,讓鏡頭順利從長春宮迴到養心殿。
毓瑚姑姑已查探完畢,向弘曆稟報:“奴婢去慎刑司查問過了,有人想讓阿箬死在裏麵。”
弘曆終於不看書了:“怎麽迴事?”
毓瑚道:“奴婢還沒查清,精奇嬤嬤說,給她塞錢的人並沒有露了身份,奴婢就先攔下了,不過奴婢攔得住一迴,攔不住兩迴呀,阿箬在慎刑司……總是太險。”
弘曆重新看向手中的書:“這中間看來,確實不簡單,阿箬不吐口,皇後也來問過朕,接下來怎麽處置。那這個阿箬,就先保著吧。”
本集完。
章總看得頭疼,這到底是在演什麽東西。
“先前,劇中人不是對慎刑司十分信服嗎?阿箬進了慎刑司,連烙鐵都熬過去了,豈不說明她的證詞都是真的?這還能不吐口嗎?”章總並不認為刑訊審出來的口供一定是真的,可劇中分明很認可經過刑訊的口供;就像他並不喜歡那些孝期懷上的孩子,但劇中偏覺得這些都是貴子,與眾不同,格外貴重。
既然如此,他就姑且按照劇中人的思路來思考問題。
等他改變了自己的想法,劇中人忽然又推翻了先前說好的基本規則,慎刑司審出來的東西不算數了。
“能不能尊重一下你們觀眾的智慧?你們的觀眾是有智慧的!”章總誠懇地說。
【第十九集】
養心殿中,歪歪扭扭坐著的弘曆和端坐的琅嬅耐心等待。
不久,一名宮女攙扶著阿箬進來了。
阿箬灰頭土臉,十分虛弱地跪下請安。
琅嬅再一次拋來問題:“皇上,阿箬該如何處置,臣妾實在躊躇,所以過來問皇上。”
弘曆打量著阿箬,沉聲道:“受了傷啊?”
阿箬抬起頭來,輕聲答道:“奴婢多謝皇上關懷。慎刑司拷問,奴婢是吃了些苦。”
她灰頭土臉的模樣,倒是比從前穿上醜衣服像孔雀似的花枝招展那樣清秀多了,章總嘖嘖稱奇:寵妃的陪嫁丫鬟,穿得還不如個囚犯好看,延禧宮裏的醜衣服已經堆積如山了吧?
“聽說你一直沒有反口啊。”說這話時,弘曆身體懶散地歪倒著,仍舊沒有坐直,神色平靜,令人完全無法從他的肢體動作和語氣中推測出他的情緒。但即便如此,這句話本身就已是很危險的訊號了。
阿箬揚起頭,義正辭嚴道:“皇上,嫻貴人處心積慮害人,奴婢斷不能因為受拷問就改口說嫻貴人無罪啊!”
見阿箬的態度如此堅決,弘曆口風一轉:“前些日子,朕顧不得你,所以未曾問你,你得罪了嫻貴人無處容身,可打算要出宮?”
阿箬忙說:“奴婢無論生死都是紫禁城的奴才,奴婢願一生一世伺候皇上!”
“這次的事情,你也有身不由己之處,看在你為皇嗣抱屈的分兒上,留在朕身邊伺候吧。”弘曆淡然拋下一道驚雷。
阿箬又驚又喜,琅嬅則投來疑惑的眼神,但弘曆再一次端起了茶碗,用喝茶的姿勢掩蓋自身的情緒,同時也表達了不願解釋的態度。於是阿箬向琅嬅投來了祈求的目光,琅嬅靜靜思考了一會兒,鬆了口:“阿箬,既然皇上要留你在身邊做禦前宮女,那你往後便要更加小心,不得再有錯失。”
阿箬拜下謝恩:“奴婢多謝皇後娘娘教誨!”
琅嬅道:“知錯能改,善莫大焉,而且此次的事情,嫻貴人是罪魁禍首,阿箬隻是礙於情義,沒能早早站出來罷了。皇上要把她留在身邊將功抵過,臣妾也覺得是應該的。”當琅嬅再次提及如懿,弘曆臉色一變,然而當她目光投來時,他又微微一笑,令人覺得他好像很滿意皇後這番說辭。
阿箬最是歡喜,再次向弘曆謝恩:“奴婢多謝皇上、皇後娘娘垂愛!”
……
“唉。”
章總歎了口氣。
他又不懂了,但是,他也習慣了。
“弘曆顯然不信阿箬的供詞,哪怕進了慎刑司,受重刑拷問也不反口,他還是不信。”章總不解地說,“他對如懿就那麽信任麽?既然如此信任如懿,為何將阿箬這個背主放在身邊做禦前宮女?”
“這是一個能證明如懿清白的人,他要放在身邊看著。”白臉道。
不等章總詢問,為何非要放在身邊,白臉就已經提前解釋了:“您瞧他有餘力把阿箬放在別處照顧麽?李玉一看就是不好用的,弘曆寧願找來個李太嬪的舊識毓瑚,也不想讓李玉代替王欽。”
“李太嬪,是李金桂?”
“還能是誰。”
“李金桂到死都是宮女,她的舊識,能學過什麽查案的本事。”章總頭疼。
“可弘曆還是覺得她比李玉可靠好用。”白臉說。
章總再次無語地笑了。
堂堂大清皇帝,沒有耳目,無人可用,隻能用個生母(宮女)生前的朋友,另一個宮女,混成這樣,簡直連他三哥死前都不如了。寫本子的人要是恨他,那麽一切都成立了,她確實成功寫出了一個無能之人,戳爆章總雷點。
然而白臉偏偏說這人喜歡他。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章總強烈否認。
喜歡某人會往死裏糟踐他?
哪有人會這樣做?
“有啊。”白臉說,“真的有啊。”
他建議章總繼續往下看,必能解惑。
“誰又鬧幺蛾子了?”章總敏感地問。
“還早著呢!接下來登場的是大清第二巴圖魯。”白臉說。
第二巴圖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