吩咐顧早暫且退下,等候隨大隊人馬一道動身,莫小豐迴過身來目視著那一對雞蛋大小,熠熠生輝的東珠,對顧方箬的用意有些捉摸不透:顧早似乎是他特地派來告知自己他江左一清教主尊身份的,那麽,他是否有意借到鄴都投資興業之機在本朝京幾發展一清教眾呢?這好像是唯一可以成立的理由。可是,他為何要有意繞過唐雙舉,王肅等人,專等自己離開洛陽之後再作顧早來獻禮呢?聯想到在洛陽時,唐雙舉刻意向自己隱瞞顧方箬江左一清教背景的行為,莫小豐初步認定,顧方箬此人並不簡單,他之所以肯花費巨資在並不安寧的洛陽,也許隻是權宜之計。
“太原公,紫蘇向您告辭來了。"
被這一聲從沉思中驚醒,莫小豐轉過身,見已換上了一身女裝的紫蘇正由小棗陪著,衝他抱拳說道。
“怎麽,你要走?”他略顯意外地問道。
“小姐去向不明,紫蘇要再往少林尋找她的下落。"
"公子,婢子願陪紫蘇姐姐同去。”小棗衝他眨眨眼睛,也請求道。
莫小豐迴想起曾要小棗設法打探封羽衣主仆真實身份的事情,下意識地點點頭,隨即又不放心地叮囑道:"快去快迴,切莫耽擱太久。”
紫蘇卻似乎不太情願小棗陪她同行,對小棗說道:“妹妹的好意我心領了,隻是此去一路上風餐露宿的,頗多辛勞。妹妹不如還是留下服侍公子吧。"
“姐姐不必擔心,小棗也是吃得苦的人,決不會成為你的累贅的。”小棗親昵地攀著紫蘇的胳膊,笑著說道,"姐姐雖然有武技傍身,畢竟是未出閨閣的大姑娘,孤身一人在外多有不便,小棗可能沒本事幫你什麽忙,但至少可以作個伴,傳遞個消息什麽的,姐姐你說是吧?"
紫蘇被她一張巧嘴說得無言以對,隻得答應了與她結伴同行。
小棗與紫蘇騎快馬再次趕赴少林後不久,莫小豐率領大隊人馬也自滎陽驛啟程,繼續向東進發。
因對顧早這個新加入的成員心存諸多疑慮,行進路上,莫小豐時不時地會留意觀察顧早的舉止表現,見他始終一個人默默地走在隨行隊列當中,從不主動與人搭訕說話,倒還本份老實。
即便有那麽一兩迴,和顧早相識的韓貞湊上來找他攀談,顧早也僅僅是答過即止,並沒有更多的話說。
"這人倒更像個苦行的和尚,完全沒有一點生意人的機靈勁兒!"
莫小豐觀察多時,心裏奇怪道。
隨後,他將韓貞喚來問道:“大娘子與顧早相熟嗎?”
"不熟不熟。”韓貞在莫小豐麵前有些拘謹,陪笑答道。
"哦?"
"啊,這不是自打'肉池'遷到了'瓊林'對過,民婦整日和顧公子打交道,常見這小廝隨在顧公子身邊,有時也會和他聊上兩句,說起來,民婦還不知道他叫個什麽名呢!"
"他叫顧早,自稱是奉顧公子之命前往鄴都查考興業的。”莫小豐看著韓貞,淡淡說道。
韓貞臉上掠過一絲驚訝的表情,嘖嘖稱羨道:“顧家的財力可真是雄厚嗬!”
“大娘子聽說過江左一清教嗎?"莫小豐陡地轉變話題,問道。
“大人問的是江左一清教嗎?原先在王府時曾聽人說起過,好像是江左的一大教派,教眾據說有十幾萬人呢!”韓貞一怔之後,迴想著答道。
"那,你認識的人裏,有信奉一清教的嗎?"
韓貞疑惑地看著莫小豐,搖了搖頭。
連韓貞這樣交際廣泛的人都不知洛陽城中是否有江左一清教的教眾,由此可見,顧方箬應該並未在洛陽傳教收徒。可是,他為何又要派顧早主動來告知自己他一清教主尊的身份呢?
打發走了韓貞,莫小豐邊走邊思索著,依然不得其解。
與半個月前赴洛途中頗多曲折不同,迴鄴這一路走來很是順利,當天日暮時分便已抵達了滏陘關。
滏陘關守將長孫猛得到稟報,親自出關將莫小豐等人迎進衙署,仍舊盛排筵席,熱情款待欽使及其隨員。
席間賓主觥籌交錯,相聚甚歡,直至天交二更時分才曲罷人散。
莫小豐才迴到客房躺下,就聽到門外傳來長孫猛帳前中軍的聲音:"啟稟大都督,方才有一位自稱是您府中婢女的女子在關外叩關請進,長孫將軍擔心出了什麽意外,請您到議事廳去一趟。”
莫小豐翻身坐起,顧不得更換袍服,便跟隨那中軍來到了議事廳。
議事廳內站著的果然是小棗,或許是長途奔波的緣故,一身的風塵,發髻也散了,很是狼狽。
長孫猛見這深夜叩關的女子果真與莫小豐相熟,識趣地抱拳告辭,先行離開了。
“公子,婢子無能,叫紫蘇給甩了。”小棗跪倒在地,兩眼噙著淚向他報告道。
莫小豐看小棗一副可憐巴巴的模樣,既覺心疼又有幾分好笑,俯身攙她起來,半是開解半是安慰地問道:“你又不會武功,紫蘇想甩了你,還不是輕而易舉的事啊!說說吧,是怎麽迴事?”
小棗伸手抹一把眼淚,開始向他講述起了被甩的經過。
原來,她和紫蘇離開滎陽驛後,紫蘇便揚鞭策馬,一路狂奔起來。小棗憑借著自幼練就的騎術,勉強沒被她甩掉,隨著她僅用了一個多時辰就迴到了座落於嵩山腳下的陸家莊。
當兩人在陸家莊外下了馬,被氣喘籲籲的小棗當麵問到為何要如此急於趕路時,紫蘇手指麵前莽莽山林,迴答是因為她擔心封羽衣可能久困於山林之中,會有性命之憂。
"你和不商前番來時,沒有請這莊上的人,還有少林寺的和尚們搜過這片山林嗎?"當時小棗就感覺紫蘇的話有些奇怪,不解地問。
紫蘇卻說,她曾仔細問過陸家莊的莊丁和仆婦,並且到小姐住的房中看過,認定封羽衣不可能走遠,多半是被鄭九等兩個歹人拐進深山藏了起來。她獨自跟隨小姐跋涉千裏來洛陽探親,決不忍心眼瞅著小姐困死在深山之中,因此,要親自搜尋過山林的每一處角落方才放心。
“婢子當時曾勸她多請些幫手來一同進山找人。可紫蘇卻說她師父眼下不在少林,寺內沒有她相識的僧人,未必肯盡力幫她,堅持要獨自進山。婢子當真蠢笨得很,那時便當看出,她是有意要把我甩了的。”
"後來呢?你隨她進山沒有?”
“進是進了,可是進山後不久就遇到一處陡峭的山崖,紫蘇徒手攀上山崖後叫我在下麵等著,爾後就不見了。。。”小棗說著,又委屈地掉下了眼淚。
“她,就這麽把你給甩了?!"莫小豐聽了半天,小棗此行好像一無所獲,禁不住心頭火起,瞪大了眼睛追問道。
“後來。。。婢子努力爬上了山崖,在山崖上的一棵樹上發現了這個。”小棗從懷裏摸出一縷布條,呈給了他。
“太原公,紫蘇向您告辭來了。"
被這一聲從沉思中驚醒,莫小豐轉過身,見已換上了一身女裝的紫蘇正由小棗陪著,衝他抱拳說道。
“怎麽,你要走?”他略顯意外地問道。
“小姐去向不明,紫蘇要再往少林尋找她的下落。"
"公子,婢子願陪紫蘇姐姐同去。”小棗衝他眨眨眼睛,也請求道。
莫小豐迴想起曾要小棗設法打探封羽衣主仆真實身份的事情,下意識地點點頭,隨即又不放心地叮囑道:"快去快迴,切莫耽擱太久。”
紫蘇卻似乎不太情願小棗陪她同行,對小棗說道:“妹妹的好意我心領了,隻是此去一路上風餐露宿的,頗多辛勞。妹妹不如還是留下服侍公子吧。"
“姐姐不必擔心,小棗也是吃得苦的人,決不會成為你的累贅的。”小棗親昵地攀著紫蘇的胳膊,笑著說道,"姐姐雖然有武技傍身,畢竟是未出閨閣的大姑娘,孤身一人在外多有不便,小棗可能沒本事幫你什麽忙,但至少可以作個伴,傳遞個消息什麽的,姐姐你說是吧?"
紫蘇被她一張巧嘴說得無言以對,隻得答應了與她結伴同行。
小棗與紫蘇騎快馬再次趕赴少林後不久,莫小豐率領大隊人馬也自滎陽驛啟程,繼續向東進發。
因對顧早這個新加入的成員心存諸多疑慮,行進路上,莫小豐時不時地會留意觀察顧早的舉止表現,見他始終一個人默默地走在隨行隊列當中,從不主動與人搭訕說話,倒還本份老實。
即便有那麽一兩迴,和顧早相識的韓貞湊上來找他攀談,顧早也僅僅是答過即止,並沒有更多的話說。
"這人倒更像個苦行的和尚,完全沒有一點生意人的機靈勁兒!"
莫小豐觀察多時,心裏奇怪道。
隨後,他將韓貞喚來問道:“大娘子與顧早相熟嗎?”
"不熟不熟。”韓貞在莫小豐麵前有些拘謹,陪笑答道。
"哦?"
"啊,這不是自打'肉池'遷到了'瓊林'對過,民婦整日和顧公子打交道,常見這小廝隨在顧公子身邊,有時也會和他聊上兩句,說起來,民婦還不知道他叫個什麽名呢!"
"他叫顧早,自稱是奉顧公子之命前往鄴都查考興業的。”莫小豐看著韓貞,淡淡說道。
韓貞臉上掠過一絲驚訝的表情,嘖嘖稱羨道:“顧家的財力可真是雄厚嗬!”
“大娘子聽說過江左一清教嗎?"莫小豐陡地轉變話題,問道。
“大人問的是江左一清教嗎?原先在王府時曾聽人說起過,好像是江左的一大教派,教眾據說有十幾萬人呢!”韓貞一怔之後,迴想著答道。
"那,你認識的人裏,有信奉一清教的嗎?"
韓貞疑惑地看著莫小豐,搖了搖頭。
連韓貞這樣交際廣泛的人都不知洛陽城中是否有江左一清教的教眾,由此可見,顧方箬應該並未在洛陽傳教收徒。可是,他為何又要派顧早主動來告知自己他一清教主尊的身份呢?
打發走了韓貞,莫小豐邊走邊思索著,依然不得其解。
與半個月前赴洛途中頗多曲折不同,迴鄴這一路走來很是順利,當天日暮時分便已抵達了滏陘關。
滏陘關守將長孫猛得到稟報,親自出關將莫小豐等人迎進衙署,仍舊盛排筵席,熱情款待欽使及其隨員。
席間賓主觥籌交錯,相聚甚歡,直至天交二更時分才曲罷人散。
莫小豐才迴到客房躺下,就聽到門外傳來長孫猛帳前中軍的聲音:"啟稟大都督,方才有一位自稱是您府中婢女的女子在關外叩關請進,長孫將軍擔心出了什麽意外,請您到議事廳去一趟。”
莫小豐翻身坐起,顧不得更換袍服,便跟隨那中軍來到了議事廳。
議事廳內站著的果然是小棗,或許是長途奔波的緣故,一身的風塵,發髻也散了,很是狼狽。
長孫猛見這深夜叩關的女子果真與莫小豐相熟,識趣地抱拳告辭,先行離開了。
“公子,婢子無能,叫紫蘇給甩了。”小棗跪倒在地,兩眼噙著淚向他報告道。
莫小豐看小棗一副可憐巴巴的模樣,既覺心疼又有幾分好笑,俯身攙她起來,半是開解半是安慰地問道:“你又不會武功,紫蘇想甩了你,還不是輕而易舉的事啊!說說吧,是怎麽迴事?”
小棗伸手抹一把眼淚,開始向他講述起了被甩的經過。
原來,她和紫蘇離開滎陽驛後,紫蘇便揚鞭策馬,一路狂奔起來。小棗憑借著自幼練就的騎術,勉強沒被她甩掉,隨著她僅用了一個多時辰就迴到了座落於嵩山腳下的陸家莊。
當兩人在陸家莊外下了馬,被氣喘籲籲的小棗當麵問到為何要如此急於趕路時,紫蘇手指麵前莽莽山林,迴答是因為她擔心封羽衣可能久困於山林之中,會有性命之憂。
"你和不商前番來時,沒有請這莊上的人,還有少林寺的和尚們搜過這片山林嗎?"當時小棗就感覺紫蘇的話有些奇怪,不解地問。
紫蘇卻說,她曾仔細問過陸家莊的莊丁和仆婦,並且到小姐住的房中看過,認定封羽衣不可能走遠,多半是被鄭九等兩個歹人拐進深山藏了起來。她獨自跟隨小姐跋涉千裏來洛陽探親,決不忍心眼瞅著小姐困死在深山之中,因此,要親自搜尋過山林的每一處角落方才放心。
“婢子當時曾勸她多請些幫手來一同進山找人。可紫蘇卻說她師父眼下不在少林,寺內沒有她相識的僧人,未必肯盡力幫她,堅持要獨自進山。婢子當真蠢笨得很,那時便當看出,她是有意要把我甩了的。”
"後來呢?你隨她進山沒有?”
“進是進了,可是進山後不久就遇到一處陡峭的山崖,紫蘇徒手攀上山崖後叫我在下麵等著,爾後就不見了。。。”小棗說著,又委屈地掉下了眼淚。
“她,就這麽把你給甩了?!"莫小豐聽了半天,小棗此行好像一無所獲,禁不住心頭火起,瞪大了眼睛追問道。
“後來。。。婢子努力爬上了山崖,在山崖上的一棵樹上發現了這個。”小棗從懷裏摸出一縷布條,呈給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