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別賀崇,離開禁宮時已至二更時分,莫小豐仰望夜空中的點點繁星,長長地吐了口氣,仿佛要把壓抑在心頭的濁氣全部排解出來,繼而翻身上馬,帶著幾名護衛開始巡起城來。
今晚鄴都街頭格外安靜,除了偶爾邂逅的一隊隊巡夜的軍士,幾乎不見一處燈光,一個行人。
當莫小豐等人巡查至北宮附近時,陳山提率領一隊軍士追上了他,並向他稟報道:"末將逐一查看了南北城的各座裏坊及城門,為加強對宮城周邊以及大將軍府,七帝坊等要害處的警戒,從北城抽調了一千兵力至南城。。。”
見莫小豐沒有表示反對,陳山提又請示道:“請大都督收迴兵符令箭,末將願暫代任都督負責北城防務。”
莫小豐心事忡忡地擺手道:“我還有事,仍由你代掌京幾防務。”
陳山提還欲說話,卻見莫小豐已自顧自地策馬前行了。
莫小豐心神不寧地迴到司州衙署自己的寢房,隻見門旁的小榻上空無一人,小棗不知到哪裏去了。他也不甚在意,自脫去了袍服冠帶,躺倒在床上想睡覺,可一閉上眼,腦海之中就迴響起賀崇陰森森的聲音:皇帝是間諜,他想殺了咱們!
他數經輾轉,想要消彌這個聲音。然而,賀崇的聲音卻猶如鑽進了他的頭皮,始終揮之不去。
折騰了一會兒,莫小豐索性睜開雙眼,開始認真思索起了近來種種與皇帝有關的事情。
最初,他是從那名西朝諜候本參口中得知,皇帝不僅指使鹹陽王殺了孫遷,而且鹹陽王的暴薨也和皇帝有關。不過,當時他認為,本參的話未必可信,很可能出於離間的目的而編造出的無稽之談。如今迴想起來,或許是他想錯了。隻可惜本參已死,且沒有留下簽字畫押的供詞。
另一件令他感到驚訝的事是皇帝在跟隨會安大師習練武技。盡管作為身處大爭之世的一國君王,習練武技本屬正常之事,可是,為何不公開拜師學藝,而要悄悄地進行呢?由此,他更是迴憶起賀渾迴京時,自己曾於含光殿外和皇帝比試箭法的場景。似乎賀渾知曉皇帝在習學弓馬,但不知對他跟隨會安習練武技一事知不知情?
再有,就是今天接連發生的三起事件了。如果說今晚皇後被問及為何派泉永前去濟州時的反應隻是引起了他的猜疑,那麽之後賀崇關於皇帝即是指使泉永出逃,三台縱火案以及刺駕事件的幕後元兇的判斷雖然令他震驚,甚至惶恐,但此刻想來,卻又不無道理。
“畢竟隻是推測,沒有任何證據。”為了防止腦中再響起賀崇的聲音,莫小豐嘟囔了一句。
"要是能捉到尤桐就好了。”隨後,在他潛意識裏的這句話也滑了出來。
他依稀記得在北宮見麵時,陳山提並未向他提及捉到尤桐,隻得自嘲地晃了晃腦袋。幾乎與此同時,另一個難題無可迴避地浮現了出來:假如賀崇的判斷是對的,那麽自己該怎麽辦?
毋庸置疑,依賀崇的說法,皇帝暗通敵國是為了誅除他們父子,掌握朝權,他理所應當站在父兄一邊,反對皇帝,甚至廢黜皇帝。
可是,真的應當這麽做嗎?真的能夠這麽做嗎?
且不論自己的姐姐會否支持廢黜皇帝,僅就目前前方戰事正酣,京中大案迭發,人心不穩的形勢而言,似乎就不宜公然和皇帝撕破臉,發動一場政變。
或許皇帝正是看準了這一點,才敢於有所行動的吧?
那麽,在和皇帝嫌隙已生,又不宜撕破臉麵的前提下,怎樣才能確保京幾穩定,為父王的西征提供有力支撐呢?
換一個角度來說,皇帝身邊的兩位重要人物__泉永和爾朱文暢既然均已被捉,大哥賀崇更是羈押了全部禁軍並接管了禁宮宿衛,擺出一副咄咄逼人的架勢,接下來該如何平穩收場呢?
想到這裏,莫小豐又禁不住嘟囔道:"如今主持大局的是大哥,又不是你?用得著這麽忋人憂天嗎?”
思緒轉到了他自己的差使上麵,莫小豐忽然想起陳長猷還未見從“冶廬"返迴,驚得立馬坐了起來,張口就要叫人。
恰在這時,窗外隱約傳來聲聲更鑼聲,他側耳傾聽,"梆梆梆梆”,更鑼接連響了四下,應是剛到四更天,離開城門還有一段時間,遂又躺了下去。
“陳長猷是在'冶廬'有所發現,還是遇到了意外?”莫小豐心裏犯著嘀咕,“或者是錯過時辰,被擋在了城外?”
他迴想了一下,並不記得曾下令提前關閉城門。但依鄭仲禮小心謹慎的性格,說不準會這麽做的。
“冶廬”的安全就是父王交給自己的最重要的差使!可是,如今種長樂生死不明,"冶廬”也遭到了洗劫,也許自己應當全神貫注地追查此案,將其它的事統統托付給大哥!
床帳外響起了細碎的腳步聲,打斷了他的思緒。
“小棗,是你嗎?”他伸手撩開床帳,問道。
"是我,公子昨夜什麽時候迴來的?天色尚早,您再睡一會兒吧。”小棗走至床前,輕聲說道。
"我睡不著,你陪我說說話吧。”
“好吧,也許說著說著您就困了,好好地再補上一覺。婢子知道城裏出了大事,越是緊要關頭,公子越應當保重身體,別累壞了。"小棗幫他將床帳合上,順手搬了個坐墊在床邊坐下,柔聲勸道。
“昨晚你沒睡在這裏?"莫小豐順從地平躺下,閉上眼睛問道。
"婢子尋思著這幾天公子不迴衙,便到隔壁和文錦作伴去了。"
"文錦是誰?"
"公子不記得了嗎?文錦是郡主的侍女呀!將來也是要成為公子房裏人的。”小棗有些驚訝地答道。
“她既是郡主的侍女,為何沒隨郡主住到戚裏去?"
"。。。據文錦說,是因為郡主見公子身邊隻有婢子一人服侍,特地留下她幫著照料您的起居的。"
莫小豐聽到小棗這言不由衷的迴答,心中登時泛起了膩歪:段青竹分明是留下文錦來監視自己,卻胡說什麽幫著小棗照料起居,看來,她一定是個妒婦!
“日間婢子瞧著,郡主帶來的人不少,除了文錦,文繡兩個,還有許多不認得的。要是郡主過了門,這所院子恐怕住不下這許多人,須得單獨置一座宅院咧。”小棗見他不吱聲,又道。
"嗯,到時再說吧。”莫小豐含混應了一聲。
“對了,日間盧先生來找您,可能是為了戚裏建市的事。。。”
聽到床帳內響起均勻的鼾聲,小棗也捂嘴打了個哈欠,躡手躡腳地起身,合衣躺到自己的小榻上,閉上雙眼打起盹來。
今晚鄴都街頭格外安靜,除了偶爾邂逅的一隊隊巡夜的軍士,幾乎不見一處燈光,一個行人。
當莫小豐等人巡查至北宮附近時,陳山提率領一隊軍士追上了他,並向他稟報道:"末將逐一查看了南北城的各座裏坊及城門,為加強對宮城周邊以及大將軍府,七帝坊等要害處的警戒,從北城抽調了一千兵力至南城。。。”
見莫小豐沒有表示反對,陳山提又請示道:“請大都督收迴兵符令箭,末將願暫代任都督負責北城防務。”
莫小豐心事忡忡地擺手道:“我還有事,仍由你代掌京幾防務。”
陳山提還欲說話,卻見莫小豐已自顧自地策馬前行了。
莫小豐心神不寧地迴到司州衙署自己的寢房,隻見門旁的小榻上空無一人,小棗不知到哪裏去了。他也不甚在意,自脫去了袍服冠帶,躺倒在床上想睡覺,可一閉上眼,腦海之中就迴響起賀崇陰森森的聲音:皇帝是間諜,他想殺了咱們!
他數經輾轉,想要消彌這個聲音。然而,賀崇的聲音卻猶如鑽進了他的頭皮,始終揮之不去。
折騰了一會兒,莫小豐索性睜開雙眼,開始認真思索起了近來種種與皇帝有關的事情。
最初,他是從那名西朝諜候本參口中得知,皇帝不僅指使鹹陽王殺了孫遷,而且鹹陽王的暴薨也和皇帝有關。不過,當時他認為,本參的話未必可信,很可能出於離間的目的而編造出的無稽之談。如今迴想起來,或許是他想錯了。隻可惜本參已死,且沒有留下簽字畫押的供詞。
另一件令他感到驚訝的事是皇帝在跟隨會安大師習練武技。盡管作為身處大爭之世的一國君王,習練武技本屬正常之事,可是,為何不公開拜師學藝,而要悄悄地進行呢?由此,他更是迴憶起賀渾迴京時,自己曾於含光殿外和皇帝比試箭法的場景。似乎賀渾知曉皇帝在習學弓馬,但不知對他跟隨會安習練武技一事知不知情?
再有,就是今天接連發生的三起事件了。如果說今晚皇後被問及為何派泉永前去濟州時的反應隻是引起了他的猜疑,那麽之後賀崇關於皇帝即是指使泉永出逃,三台縱火案以及刺駕事件的幕後元兇的判斷雖然令他震驚,甚至惶恐,但此刻想來,卻又不無道理。
“畢竟隻是推測,沒有任何證據。”為了防止腦中再響起賀崇的聲音,莫小豐嘟囔了一句。
"要是能捉到尤桐就好了。”隨後,在他潛意識裏的這句話也滑了出來。
他依稀記得在北宮見麵時,陳山提並未向他提及捉到尤桐,隻得自嘲地晃了晃腦袋。幾乎與此同時,另一個難題無可迴避地浮現了出來:假如賀崇的判斷是對的,那麽自己該怎麽辦?
毋庸置疑,依賀崇的說法,皇帝暗通敵國是為了誅除他們父子,掌握朝權,他理所應當站在父兄一邊,反對皇帝,甚至廢黜皇帝。
可是,真的應當這麽做嗎?真的能夠這麽做嗎?
且不論自己的姐姐會否支持廢黜皇帝,僅就目前前方戰事正酣,京中大案迭發,人心不穩的形勢而言,似乎就不宜公然和皇帝撕破臉,發動一場政變。
或許皇帝正是看準了這一點,才敢於有所行動的吧?
那麽,在和皇帝嫌隙已生,又不宜撕破臉麵的前提下,怎樣才能確保京幾穩定,為父王的西征提供有力支撐呢?
換一個角度來說,皇帝身邊的兩位重要人物__泉永和爾朱文暢既然均已被捉,大哥賀崇更是羈押了全部禁軍並接管了禁宮宿衛,擺出一副咄咄逼人的架勢,接下來該如何平穩收場呢?
想到這裏,莫小豐又禁不住嘟囔道:"如今主持大局的是大哥,又不是你?用得著這麽忋人憂天嗎?”
思緒轉到了他自己的差使上麵,莫小豐忽然想起陳長猷還未見從“冶廬"返迴,驚得立馬坐了起來,張口就要叫人。
恰在這時,窗外隱約傳來聲聲更鑼聲,他側耳傾聽,"梆梆梆梆”,更鑼接連響了四下,應是剛到四更天,離開城門還有一段時間,遂又躺了下去。
“陳長猷是在'冶廬'有所發現,還是遇到了意外?”莫小豐心裏犯著嘀咕,“或者是錯過時辰,被擋在了城外?”
他迴想了一下,並不記得曾下令提前關閉城門。但依鄭仲禮小心謹慎的性格,說不準會這麽做的。
“冶廬”的安全就是父王交給自己的最重要的差使!可是,如今種長樂生死不明,"冶廬”也遭到了洗劫,也許自己應當全神貫注地追查此案,將其它的事統統托付給大哥!
床帳外響起了細碎的腳步聲,打斷了他的思緒。
“小棗,是你嗎?”他伸手撩開床帳,問道。
"是我,公子昨夜什麽時候迴來的?天色尚早,您再睡一會兒吧。”小棗走至床前,輕聲說道。
"我睡不著,你陪我說說話吧。”
“好吧,也許說著說著您就困了,好好地再補上一覺。婢子知道城裏出了大事,越是緊要關頭,公子越應當保重身體,別累壞了。"小棗幫他將床帳合上,順手搬了個坐墊在床邊坐下,柔聲勸道。
“昨晚你沒睡在這裏?"莫小豐順從地平躺下,閉上眼睛問道。
"婢子尋思著這幾天公子不迴衙,便到隔壁和文錦作伴去了。"
"文錦是誰?"
"公子不記得了嗎?文錦是郡主的侍女呀!將來也是要成為公子房裏人的。”小棗有些驚訝地答道。
“她既是郡主的侍女,為何沒隨郡主住到戚裏去?"
"。。。據文錦說,是因為郡主見公子身邊隻有婢子一人服侍,特地留下她幫著照料您的起居的。"
莫小豐聽到小棗這言不由衷的迴答,心中登時泛起了膩歪:段青竹分明是留下文錦來監視自己,卻胡說什麽幫著小棗照料起居,看來,她一定是個妒婦!
“日間婢子瞧著,郡主帶來的人不少,除了文錦,文繡兩個,還有許多不認得的。要是郡主過了門,這所院子恐怕住不下這許多人,須得單獨置一座宅院咧。”小棗見他不吱聲,又道。
"嗯,到時再說吧。”莫小豐含混應了一聲。
“對了,日間盧先生來找您,可能是為了戚裏建市的事。。。”
聽到床帳內響起均勻的鼾聲,小棗也捂嘴打了個哈欠,躡手躡腳地起身,合衣躺到自己的小榻上,閉上雙眼打起盹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