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封瞻說到他僅僅在妹妹封羽衣的指點之下,便修練成為三品高手,莫小豐頗吃了一驚,正欲繼續探問封羽衣指點他具體修練了哪幾門的功夫,忽聽堂外傳來急促的腳步聲。
一名年輕的差役匆忙走進堂來,向他稟報道:"孫主簿請您去一趟。"
"出什麽事了嗎?"
"迴稟太原公,有個人說他親眼看到了馮郡守被人射殺的經過。"
片刻後,莫小豐跟隨差役來到衙後暫時羈押嫌犯的一處值房,邁步走進訊事房,隻見幾案對麵樹立的木樁上正綁著個血肉模糊的人,看樣子剛剛受過刑。
孫修連忙起身將他讓至上首入座,討好地向他介紹道:"這木樁綁著的原來是個啞巴,下官問了他好一會兒,又用了刑,才問明白他碰巧看到了有人射殺馮郡守。"
莫小豐沉著臉吩咐道:"把人先放下來吧,給他口水喝。"
孫修見他臉色不善,訕訕地答應著,揮手命兩名差役替啞巴鬆了綁,扶他勉強站著,又拿了碗水來給他喝。
啞巴像是饑渴難耐,雙手捧起碗來"咕咕咚咚"喝了一氣,便衝莫小豐"嘰哩哇啦"地叫嚷了起來。
"他在說什麽?"莫小豐不解地問孫修道。
孫修吩咐差役放開啞巴,又對旁邊一位通曉手語的書吏說道:"叫他老實迴話。"
那書吏向啞巴作了個手勢,又指了指莫小豐。
"你們是在何處捉到這個啞巴的?"就在書吏用手語向啞巴傳話的同時,莫小豐問孫修道。
孫修答道:"是在北邊的一座墟落裏,當時他正向墟落裏的人家討要吃食,差役們見他形跡可疑,便捉了他迴來。"
莫小豐用眼角的餘光瞟著啞巴,繼續問道:"孫主簿應是對他用了刑,他才招供的吧?"
孫修辯解道:“憑下官多年查案的經驗,可以斷定:像這樣的潑皮無賴,若不用刑,他是不會這麽快招供的。"
在他辯解的同時,莫小豐發現啞巴張了張嘴,似乎想要說話。可是,當他轉過臉來望著他時,卻見啞巴指手畫腳地衝那通曉手語的書吏比劃了起來。
書吏代啞巴傳話道:"他說自己是個無家可歸的孤兒,除了有一兩迴偷過人家的吃食之外,從沒做過壞事,求老爺放他一條活路。"
"叫他詳細說說,是如何看到有人射殺馮郡守的?"莫小豐有意側過身子,麵對書吏吩咐道。
書吏使用手語向啞巴進行了傳達,接著便根據啞巴的手勢比劃,向他稟報道:"啞巴說,他於昨日傍晚時分在石嘴嶺上爬樹掏鳥窩,就望見有一人騎馬帶著兩名隨從打北邊走了過來。他正猶豫著要不要下去攔住那人討要些財貨,突然發現嶺下路邊的那片林子裏有人影晃動,嚇得他急忙趴伏在樹上一動也不敢動了。片刻後,正當騎馬那人策馬經過十字路口,折而向東之時,不知怎地就一頭栽下馬來,緊接著就聽到兩名隨從一邊大喊著'捉拿刺客',一邊將落馬之人抬上馬背,一溜煙地朝東跑了。事情的經過大概就是這樣。"
"他有沒有看清林子裏藏有幾個人?放箭射殺馮郡守後,兇手向哪裏逃了?"莫小豐嘴角掠過一絲冷笑,追問道。
書吏根據啞巴比劃的手勢迴稟道:"啞巴說他當時被嚇住了,沒太留意林子裏埋伏有多少人,隻隱約望見有一道人影從林子裏竄出,朝相反的方向跑走了。"
莫小豐心念一閃,放緩了語氣說道:"你告訴他,如能提供更多關於兇手體貌特征的有效線索,官府會重重犒賞他的。"
趁書吏用手語向啞巴傳話的機會,他又補充問道:"再問問他,自從昨晚目睹了有人行刺馮郡守之後,這一天他都去過哪些地方,做了些什麽?"
不等書吏使用書語將這問話傳達給啞巴,就見啞巴已迫不及待地比劃了起來。
書吏愕然代啞巴傳話道:"他說他隻在附近的幾個墟落裏轉了轉,向墟落裏的人家討了點兒吃食。"
話未說完,就見莫小豐冷不丁地伸手從一名差役腰間抽出佩刀,挺刀直刺啞巴的心窩。
若是換作尋常人,麵對這突如其來的一刀,大約都會呆若木雞,驚嚇得忘記了閃避。然而,這位剛受了嚴刑拷打,遍體是傷的啞巴卻表現出了異於常人的靈敏,眼瞅著鋒利的刀刃已經刺到了胸前,忽然直挺挺朝後倒了下去,在避過莫小豐這一刀的同時,雙手伸向腦後抱住木樁,身體懸空,雙腿直蹬了過來。
莫小豐沒料到啞巴居然在躲閃的同時還能轉守為攻,急忙撤刀退步,因見啞巴趁機奪路要逃,遂大喝一聲:"好小子,留下吧。"搶步上前,伸手一把揪住他的背心,用力一摜,將他摔倒在地,揮刀摟頭就砍了下去。
"大人饒命,小的有要事稟告。"
眼見啞巴忽然開口說了話,在場眾人無不大吃一驚。孫修喝令差役將啞巴重新捆綁到木樁上,上前厲聲問道:"你究竟是什麽人?"
啞巴畏怯地看了一眼莫小豐,不敢再作隱瞞,苦著臉坦白道:"稟大人,我是柔然派來打探消息的哨探。"
孫修驚問道:"這麽說,你就是殺害馮郡守的兇手?"
啞巴連連搖頭否認道:"大人別誤會,先前小的所說大抵屬實。小的確實看到有人躲在林中放箭殺人。"
莫小豐插口問道:"你是奉何人之命潛入我朝境內的?柔然集結了多少兵馬準備南下擄掠?"
"迴大人的話,是我家太子派小的等人潛來打探各處藏糧所在的。如今我家太子已在飛孤陘外集結了五千鐵騎,但待我等探得藏糧的確切地點,便麾師南下。"啞巴說罷,遲疑了一下,乍著膽子問道:"請問大人,您是如何瞧出小的並非乞兒的呀?"
莫小豐笑道:"你若隻是個尋常的流浪漢,眼見著有人在你麵前殺了官府的人,還會在附近逗留幾達一天之久嗎?"
見啞巴無力地垂下了頭,他又道:"不過,也正是由於你於事發後仍在附近逗留,使我確認了你並非殺人兇手。現在我再問你一遍,你確定兇手殺人之後是向西逃走了嗎?"
啞巴毫不遲疑地點了點頭。
"據我所知,柔然默啜可汗早在數月前已率三十萬大軍移駐了雲中,如今幽冀一帶柔然留駐的兵力尚有多少?你若如實相告,或許可保得一條性命。"莫小豐不給他喘息的機會,緊接著又問道。
啞巴看了看孫修,又望了望他,試探著問道:"大人此話當真?要是小的告訴了您柔然那邊的情況,您今晚就能放小的走嗎?"
一名年輕的差役匆忙走進堂來,向他稟報道:"孫主簿請您去一趟。"
"出什麽事了嗎?"
"迴稟太原公,有個人說他親眼看到了馮郡守被人射殺的經過。"
片刻後,莫小豐跟隨差役來到衙後暫時羈押嫌犯的一處值房,邁步走進訊事房,隻見幾案對麵樹立的木樁上正綁著個血肉模糊的人,看樣子剛剛受過刑。
孫修連忙起身將他讓至上首入座,討好地向他介紹道:"這木樁綁著的原來是個啞巴,下官問了他好一會兒,又用了刑,才問明白他碰巧看到了有人射殺馮郡守。"
莫小豐沉著臉吩咐道:"把人先放下來吧,給他口水喝。"
孫修見他臉色不善,訕訕地答應著,揮手命兩名差役替啞巴鬆了綁,扶他勉強站著,又拿了碗水來給他喝。
啞巴像是饑渴難耐,雙手捧起碗來"咕咕咚咚"喝了一氣,便衝莫小豐"嘰哩哇啦"地叫嚷了起來。
"他在說什麽?"莫小豐不解地問孫修道。
孫修吩咐差役放開啞巴,又對旁邊一位通曉手語的書吏說道:"叫他老實迴話。"
那書吏向啞巴作了個手勢,又指了指莫小豐。
"你們是在何處捉到這個啞巴的?"就在書吏用手語向啞巴傳話的同時,莫小豐問孫修道。
孫修答道:"是在北邊的一座墟落裏,當時他正向墟落裏的人家討要吃食,差役們見他形跡可疑,便捉了他迴來。"
莫小豐用眼角的餘光瞟著啞巴,繼續問道:"孫主簿應是對他用了刑,他才招供的吧?"
孫修辯解道:“憑下官多年查案的經驗,可以斷定:像這樣的潑皮無賴,若不用刑,他是不會這麽快招供的。"
在他辯解的同時,莫小豐發現啞巴張了張嘴,似乎想要說話。可是,當他轉過臉來望著他時,卻見啞巴指手畫腳地衝那通曉手語的書吏比劃了起來。
書吏代啞巴傳話道:"他說自己是個無家可歸的孤兒,除了有一兩迴偷過人家的吃食之外,從沒做過壞事,求老爺放他一條活路。"
"叫他詳細說說,是如何看到有人射殺馮郡守的?"莫小豐有意側過身子,麵對書吏吩咐道。
書吏使用手語向啞巴進行了傳達,接著便根據啞巴的手勢比劃,向他稟報道:"啞巴說,他於昨日傍晚時分在石嘴嶺上爬樹掏鳥窩,就望見有一人騎馬帶著兩名隨從打北邊走了過來。他正猶豫著要不要下去攔住那人討要些財貨,突然發現嶺下路邊的那片林子裏有人影晃動,嚇得他急忙趴伏在樹上一動也不敢動了。片刻後,正當騎馬那人策馬經過十字路口,折而向東之時,不知怎地就一頭栽下馬來,緊接著就聽到兩名隨從一邊大喊著'捉拿刺客',一邊將落馬之人抬上馬背,一溜煙地朝東跑了。事情的經過大概就是這樣。"
"他有沒有看清林子裏藏有幾個人?放箭射殺馮郡守後,兇手向哪裏逃了?"莫小豐嘴角掠過一絲冷笑,追問道。
書吏根據啞巴比劃的手勢迴稟道:"啞巴說他當時被嚇住了,沒太留意林子裏埋伏有多少人,隻隱約望見有一道人影從林子裏竄出,朝相反的方向跑走了。"
莫小豐心念一閃,放緩了語氣說道:"你告訴他,如能提供更多關於兇手體貌特征的有效線索,官府會重重犒賞他的。"
趁書吏用手語向啞巴傳話的機會,他又補充問道:"再問問他,自從昨晚目睹了有人行刺馮郡守之後,這一天他都去過哪些地方,做了些什麽?"
不等書吏使用書語將這問話傳達給啞巴,就見啞巴已迫不及待地比劃了起來。
書吏愕然代啞巴傳話道:"他說他隻在附近的幾個墟落裏轉了轉,向墟落裏的人家討了點兒吃食。"
話未說完,就見莫小豐冷不丁地伸手從一名差役腰間抽出佩刀,挺刀直刺啞巴的心窩。
若是換作尋常人,麵對這突如其來的一刀,大約都會呆若木雞,驚嚇得忘記了閃避。然而,這位剛受了嚴刑拷打,遍體是傷的啞巴卻表現出了異於常人的靈敏,眼瞅著鋒利的刀刃已經刺到了胸前,忽然直挺挺朝後倒了下去,在避過莫小豐這一刀的同時,雙手伸向腦後抱住木樁,身體懸空,雙腿直蹬了過來。
莫小豐沒料到啞巴居然在躲閃的同時還能轉守為攻,急忙撤刀退步,因見啞巴趁機奪路要逃,遂大喝一聲:"好小子,留下吧。"搶步上前,伸手一把揪住他的背心,用力一摜,將他摔倒在地,揮刀摟頭就砍了下去。
"大人饒命,小的有要事稟告。"
眼見啞巴忽然開口說了話,在場眾人無不大吃一驚。孫修喝令差役將啞巴重新捆綁到木樁上,上前厲聲問道:"你究竟是什麽人?"
啞巴畏怯地看了一眼莫小豐,不敢再作隱瞞,苦著臉坦白道:"稟大人,我是柔然派來打探消息的哨探。"
孫修驚問道:"這麽說,你就是殺害馮郡守的兇手?"
啞巴連連搖頭否認道:"大人別誤會,先前小的所說大抵屬實。小的確實看到有人躲在林中放箭殺人。"
莫小豐插口問道:"你是奉何人之命潛入我朝境內的?柔然集結了多少兵馬準備南下擄掠?"
"迴大人的話,是我家太子派小的等人潛來打探各處藏糧所在的。如今我家太子已在飛孤陘外集結了五千鐵騎,但待我等探得藏糧的確切地點,便麾師南下。"啞巴說罷,遲疑了一下,乍著膽子問道:"請問大人,您是如何瞧出小的並非乞兒的呀?"
莫小豐笑道:"你若隻是個尋常的流浪漢,眼見著有人在你麵前殺了官府的人,還會在附近逗留幾達一天之久嗎?"
見啞巴無力地垂下了頭,他又道:"不過,也正是由於你於事發後仍在附近逗留,使我確認了你並非殺人兇手。現在我再問你一遍,你確定兇手殺人之後是向西逃走了嗎?"
啞巴毫不遲疑地點了點頭。
"據我所知,柔然默啜可汗早在數月前已率三十萬大軍移駐了雲中,如今幽冀一帶柔然留駐的兵力尚有多少?你若如實相告,或許可保得一條性命。"莫小豐不給他喘息的機會,緊接著又問道。
啞巴看了看孫修,又望了望他,試探著問道:"大人此話當真?要是小的告訴了您柔然那邊的情況,您今晚就能放小的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