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單四撩起幔帳的同時,莫小豐赫然看到皇帝源斐的親信內侍夏平站在幔帳內衝他躬身施禮道:"咱家見過大將軍。"
"夏公公,你怎麽在這裏?"莫小豐驚訝地問道。
夏平答道:"大將軍有所不知,咱家原是在這殿裏當差的。這不娘娘貴體抱恙,咱家放心不下,特來探望。"
莫小豐點了點頭,向床帳內躬身作揖問候道:“娘娘安好否?臣賀嵩前來問候。"
床帳內傳來李嬪的聲音:"都是自家兄弟,晉陽樂,近前說話吧。"
莫小豐跨前兩步,再次施禮道:“臣受陛下所差,前來看望娘娘。"
“陛下如今可還好?"李嬪關切地問道。
“迴稟娘娘,據太醫說,陛下的狂疾已有趨穩跡象,再靜養些時日或許即可痊愈。"
李嬪在床帳內輕舒了口氣,說道:"這我就放心了。"
"陛下欲親自前來探望娘娘,不過,臣覺得,還是再過幾日,待陛下的病情再穩固些方好。"莫小豐轉頭對靜姝師太說道:"正要挽留師太在宮中多住些時候,太醫說,娘娘還需有些日子方能徹底恢複。"
靜姝麵露難色,遲疑地說道:"貧尼一個檻外之人,久住禁宮,恐怕不妥吧。"
莫小豐衝床帳內的李嬪拱手說道:"娘娘請歇息吧,臣暫且告退。"向靜姝師太遞了個眼色,轉身走出了寢殿。
靜姝跟著他來到殿外,合掌說道:"先前大將軍吩咐貧尼那件事,請恕貧心難以從命。"
一片月光灑落在她身上,令她看起來宛若月宮裏的嫦娥一般美麗動人。莫小豐心底漾起一波漣漪,連忙將目光從靜姝身上移開,盡量用一種嚴肅的口吻勸靜姝道:“有些話我不方便對師太明言,但請師太務必相信,前幾日我懇請師太做那件事,是為陛下和娘娘的安危著想,決無半點兒別的意思。”
靜姝驚訝地瞪大眼睛盯視著他,移時,方問道:"事情有這麽嚴重嗎?"
莫小豐緩緩點了點頭,說道:"師太身在鄴都,應當知道前方正在平叛吧。在這個當口,陛下染上癲狂之疾,無端在娘娘寢殿肆意濫殺,師太以為,此事一旦傳出宮去,鄴都百姓乃至朝中群臣會作何想?"
靜姝念了聲:"阿彌陀佛。"許久沒有說話。
"說起來,我算是師太的晚輩。請師太相信,若非情勢所迫,我決不會為難師太的。"
靜姝點點頭,柔聲說道:“芳媛是個好孩子,希望將來你好好待他。"
莫小豐至今並未見過李芳媛,聽了靜姝這話,不知怎地,眼前卻閃過封羽衣的麵容,含混答應道:"晚輩會的。"
"我,可以試著和娘娘說說。。。但不敢保證娘娘能聽得進去。"靜姝終於鬆了口。
"晚輩多謝師太了。"莫小豐衝靜姝一揖到地道。
離開李嬪寢殿,莫小豐直奔含光殿走去。含光殿的院子裏,封瞻正帶著幾名軍士在殿外值守。
莫小豐見隨他值守的軍士中沒有封羽衣,將封瞻喚到一旁,問道:"夏平迴來了?"
封瞻點頭答道:"剛迴來的。半個多時辰前,他說陛下想吃小膳房做的玉子梅花糕,我便放他去傳膳了。”
莫小豐大致估算了一下含光殿,小膳房及李嬪寢殿之間的距離,推斷夏平至多在李嬪寢殿逗留了一刻多鍾的光景,估計除請安,問候之外,也來不及談什麽重要的事,這才又問封瞻道:"羽衣呢?怎麽沒見她和你們在一起?"
封瞻稍顯詫異地說道:"你沒有見到她嗎?她到門下值房找你了啊!"
“哦,知道了。"莫小豐轉身就走,剛剛走到院門口,正和封羽衣遇個正著。
封羽衣先開口道:"公子是去李嬪娘娘寢殿了嗎?"
話一說出口,她就意識到了不妥,忙又解釋道:"小的奉命去向大將軍稟報差使,聽說您到李嬪娘娘寢殿去了,沒承想在此遇見了您。"
一綹頭發從封羽衣戴著的戎帽中散落下來。莫小豐情不自禁地抬手想為她整理一下頭發,可手剛伸出去,突然意識到不妥,便縮迴去摸了摸自己的鼻尖,對她說了句:"我知道了。"帶著單四等人從封羽衣身邊走過,頭也不迴地離開了。
可是,就是這麽一個不經意間做出的細微舉動,也沒逃過躲在大殿裏的一雙眼睛的盯視。
莫小豐迴到門下值房,見仆役已為他備好了晚膳,遂欣欣然坐下,提箸享用了起來。
吃著吃著,不知怎地,他的思緒忽然從封羽衣直接跳到了嚴娉身上。
根據現已掌握的情況判斷,嚴娉很有可能便是唆使嚴選之向薛南笙(柳十三娘)闡釋排局圖的人。那麽,她為何會懂得奇門遁甲之術呢?是和柔然的多咄太子師出同門,還是另有來曆?
更令他產生記憶點,甚至此時一想起來,不免心生賅然的是:這邊嚴選之才招供,那邊嚴娉就懸梁自盡了!難道事情競如此湊巧嗎,還是有人提前向嚴娉通風報信,進而逼迫她自殺了呢?
一想到城安司裏可能隱藏有內奸,頭一個在莫小豐腦海裏閃過的人便是衛祥。
衛祥原是濟州的一名不良帥,數月前因成功抓捕西朝諜候頭目本參,受到莫小豐賞識,而調至鄴都當差。盡管在決定將衛祥招攬至麾下之前,莫小豐曾暗地裏命人去濟州調查過他的出身,履曆,但此時仍覺得對衛祥其人了解得還遠遠不夠。
然而,轉念一想,莫小豐又覺得問題不大可能出在衛祥身上。
因為,如果衛祥是內奸或者有問題的話,他完全可以借刑訊逼供之機殺掉嚴選之滅口,而無需舍易就難地在嚴選之即將開口招供時,去逼嚴娉自盡了。
即便如此,城安司在辦差過程中出現了如此大的紕漏,造成了如此嚴重的後果,身為城安司從事的衛祥都難辭其咎,必須給予相應的懲處。
莫小豐啜了口湯,正在思忖著該作出怎樣的調整,方可既避免影響下一步的辦案,又不至於使衛祥太過委屈時,忽見單四手中拿著份軍報走進了值房。
莫小豐一眼便瞧見他手裏拿著的軍報封緘上粘著三根稚雞羽毛,心下就是一凜,急忙問道:"哪裏來的軍報?"
"夏公公,你怎麽在這裏?"莫小豐驚訝地問道。
夏平答道:"大將軍有所不知,咱家原是在這殿裏當差的。這不娘娘貴體抱恙,咱家放心不下,特來探望。"
莫小豐點了點頭,向床帳內躬身作揖問候道:“娘娘安好否?臣賀嵩前來問候。"
床帳內傳來李嬪的聲音:"都是自家兄弟,晉陽樂,近前說話吧。"
莫小豐跨前兩步,再次施禮道:“臣受陛下所差,前來看望娘娘。"
“陛下如今可還好?"李嬪關切地問道。
“迴稟娘娘,據太醫說,陛下的狂疾已有趨穩跡象,再靜養些時日或許即可痊愈。"
李嬪在床帳內輕舒了口氣,說道:"這我就放心了。"
"陛下欲親自前來探望娘娘,不過,臣覺得,還是再過幾日,待陛下的病情再穩固些方好。"莫小豐轉頭對靜姝師太說道:"正要挽留師太在宮中多住些時候,太醫說,娘娘還需有些日子方能徹底恢複。"
靜姝麵露難色,遲疑地說道:"貧尼一個檻外之人,久住禁宮,恐怕不妥吧。"
莫小豐衝床帳內的李嬪拱手說道:"娘娘請歇息吧,臣暫且告退。"向靜姝師太遞了個眼色,轉身走出了寢殿。
靜姝跟著他來到殿外,合掌說道:"先前大將軍吩咐貧尼那件事,請恕貧心難以從命。"
一片月光灑落在她身上,令她看起來宛若月宮裏的嫦娥一般美麗動人。莫小豐心底漾起一波漣漪,連忙將目光從靜姝身上移開,盡量用一種嚴肅的口吻勸靜姝道:“有些話我不方便對師太明言,但請師太務必相信,前幾日我懇請師太做那件事,是為陛下和娘娘的安危著想,決無半點兒別的意思。”
靜姝驚訝地瞪大眼睛盯視著他,移時,方問道:"事情有這麽嚴重嗎?"
莫小豐緩緩點了點頭,說道:"師太身在鄴都,應當知道前方正在平叛吧。在這個當口,陛下染上癲狂之疾,無端在娘娘寢殿肆意濫殺,師太以為,此事一旦傳出宮去,鄴都百姓乃至朝中群臣會作何想?"
靜姝念了聲:"阿彌陀佛。"許久沒有說話。
"說起來,我算是師太的晚輩。請師太相信,若非情勢所迫,我決不會為難師太的。"
靜姝點點頭,柔聲說道:“芳媛是個好孩子,希望將來你好好待他。"
莫小豐至今並未見過李芳媛,聽了靜姝這話,不知怎地,眼前卻閃過封羽衣的麵容,含混答應道:"晚輩會的。"
"我,可以試著和娘娘說說。。。但不敢保證娘娘能聽得進去。"靜姝終於鬆了口。
"晚輩多謝師太了。"莫小豐衝靜姝一揖到地道。
離開李嬪寢殿,莫小豐直奔含光殿走去。含光殿的院子裏,封瞻正帶著幾名軍士在殿外值守。
莫小豐見隨他值守的軍士中沒有封羽衣,將封瞻喚到一旁,問道:"夏平迴來了?"
封瞻點頭答道:"剛迴來的。半個多時辰前,他說陛下想吃小膳房做的玉子梅花糕,我便放他去傳膳了。”
莫小豐大致估算了一下含光殿,小膳房及李嬪寢殿之間的距離,推斷夏平至多在李嬪寢殿逗留了一刻多鍾的光景,估計除請安,問候之外,也來不及談什麽重要的事,這才又問封瞻道:"羽衣呢?怎麽沒見她和你們在一起?"
封瞻稍顯詫異地說道:"你沒有見到她嗎?她到門下值房找你了啊!"
“哦,知道了。"莫小豐轉身就走,剛剛走到院門口,正和封羽衣遇個正著。
封羽衣先開口道:"公子是去李嬪娘娘寢殿了嗎?"
話一說出口,她就意識到了不妥,忙又解釋道:"小的奉命去向大將軍稟報差使,聽說您到李嬪娘娘寢殿去了,沒承想在此遇見了您。"
一綹頭發從封羽衣戴著的戎帽中散落下來。莫小豐情不自禁地抬手想為她整理一下頭發,可手剛伸出去,突然意識到不妥,便縮迴去摸了摸自己的鼻尖,對她說了句:"我知道了。"帶著單四等人從封羽衣身邊走過,頭也不迴地離開了。
可是,就是這麽一個不經意間做出的細微舉動,也沒逃過躲在大殿裏的一雙眼睛的盯視。
莫小豐迴到門下值房,見仆役已為他備好了晚膳,遂欣欣然坐下,提箸享用了起來。
吃著吃著,不知怎地,他的思緒忽然從封羽衣直接跳到了嚴娉身上。
根據現已掌握的情況判斷,嚴娉很有可能便是唆使嚴選之向薛南笙(柳十三娘)闡釋排局圖的人。那麽,她為何會懂得奇門遁甲之術呢?是和柔然的多咄太子師出同門,還是另有來曆?
更令他產生記憶點,甚至此時一想起來,不免心生賅然的是:這邊嚴選之才招供,那邊嚴娉就懸梁自盡了!難道事情競如此湊巧嗎,還是有人提前向嚴娉通風報信,進而逼迫她自殺了呢?
一想到城安司裏可能隱藏有內奸,頭一個在莫小豐腦海裏閃過的人便是衛祥。
衛祥原是濟州的一名不良帥,數月前因成功抓捕西朝諜候頭目本參,受到莫小豐賞識,而調至鄴都當差。盡管在決定將衛祥招攬至麾下之前,莫小豐曾暗地裏命人去濟州調查過他的出身,履曆,但此時仍覺得對衛祥其人了解得還遠遠不夠。
然而,轉念一想,莫小豐又覺得問題不大可能出在衛祥身上。
因為,如果衛祥是內奸或者有問題的話,他完全可以借刑訊逼供之機殺掉嚴選之滅口,而無需舍易就難地在嚴選之即將開口招供時,去逼嚴娉自盡了。
即便如此,城安司在辦差過程中出現了如此大的紕漏,造成了如此嚴重的後果,身為城安司從事的衛祥都難辭其咎,必須給予相應的懲處。
莫小豐啜了口湯,正在思忖著該作出怎樣的調整,方可既避免影響下一步的辦案,又不至於使衛祥太過委屈時,忽見單四手中拿著份軍報走進了值房。
莫小豐一眼便瞧見他手裏拿著的軍報封緘上粘著三根稚雞羽毛,心下就是一凜,急忙問道:"哪裏來的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