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是丞相行轅用飛鴿傳書急送來的。"單四跨前一步,低沉著嗓音答道。
莫小豐低頭瞄了一眼軍報,並沒立即展開觀瞧,而是淡淡地"嗯”了一聲,吩咐單四道:"你馬上派人前去傳令,嚴選之一案命衛祥暫且移交給黑皮帶人繼續查辦,衛祥另有任用。"
單四愣怔住了,站在原地沒動。
莫小豐這時才又說道:"順便請崔侍中,崔中尉來此議事吧。還不快去?"
單四陡地省悟過來,連忙答應一聲,轉身就走。
莫小豐一邊拔去軍報上斜插著的三根羽毛,一邊叮囑單四道:“記住,一定要順道去請。"
這份在當時軍中無論是保密等級,還是緊急程度都屬於最高級別的軍報,內裏隻寫著一句話:"丞相遇刺,刺客不日將解送鄴都。”
莫小豐反複看罷幾遍,向值房外侍立的軍士吩咐道:“速請楊遵,祖法古二人前來議事。"
小半個時辰後,在鄴都的幾位重要朝臣:侍中崔季舒,禦史中尉崔昂,尚書右丞兼司州刺史楊遵,以及才從晉陽調來鄴都的尚書左丞祖法古相繼來到門下值房。在莫小豐的主持下,五個人召開了一次十分簡短而重要的會議。
會議當然是圍繞剛剛收到的軍報而進行的。經過簡要的討論,分析,判斷,最終作出了兩項決定:
一是由崔季舒帶領二百精騎馳赴汝陽,為傷者療傷,並押解刺客迴鄴進行勘問;
二是在崔季舒離京期間,暫由祖法古代其於宮城值宿,協助莫小豐處置宮中事務;崔昂在查劾百官的同時,暫時執掌司州衙署;楊遵全力以赴,主持尚書省事。
會議結束後,莫小豐單獨將祖法古留下,向他介紹了宮中近來發生的事件,爾後說道:"我知道先生在鄴都已購置了宅邸,這樣,今晚先生自迴宿處歇息一晚,明日辰時來此當值,如何?”
祖法古數月前的確在鄴都購置了一所宅院,此時聽莫小豐這麽說,不禁臉頰有些發熱,紅著臉點了點頭,卻又提出請求道:"下官知道不該在這個時候拿旁的事煩擾大將軍,可是內人催問得緊,下官也自忖能和大將軍提說此事,便鬥膽懇請大將軍為內侄王大亮向朝廷討個封賞吧。"
王大亮實際上是祖法古姘婦的侄子,在前些時侯鑒舉兵叛亂時不幸以身殉國。祖法古提出要替王大亮討個封賞,本來也屬人之常情,無可厚非。但莫小豐聽他在自己麵前仍然將王大亮喚作內侄,就不由得皺了皺眉頭,委婉地勸祖法古道:"先生請放心,朝廷斷不會叫忠烈之士受半點兒委屈的。先生如今已是朝中大臣,不如早些成親,免得身邊瑣事無人照料。"
祖法古躬身一揖道:"多謝大將軍成全!"
卻說祖法古辭別莫小豐,出了鄴南宮,徑直迴到他和姘婦王氏在北城戚裏南街購置的那所宅院。王氏一見他迴來,急吼吼地便追問為侄子討封的事。
祖法古有意苦著臉,進得房來,一屁股坐到幾案前,也不理睬王氏,隨手拿過一卷書來,悶聲看了起來。
王氏見他這般表情,心裏不由得打起鼓來,不敢再提一句王大亮的事,小心翼翼地走過來,先是伸手拎起茶壺,為祖法古沏了碗茶,接著問道:“相公,沒出什麽事吧?"
祖法古現在任的尚書左丞一職雖事繁權重,但還不是朝中宰輔,迴京頭兩天聽王氏一口一個相公的稱唿他也還罷了,今日他心裏有事,再聽到這一聲相公便覺得格外刺耳,把手中的茶碗重重地往幾案上一撂,反問王氏道:"你想出什麽事?"
王氏見他辭氣不善,擔心是自己急於替侄子討封惹惱了他,急忙拿抹布擦拭著濺灑出來的茶水,陪笑說道:"相公有所不知,妾身才聽說,咱們這條街上的街坊一一嚴家的大小姐懸梁自盡了。"
"誰?"祖法古心裏正在為另一件事而糾結著,翻著白眼兒問道。
王氏扭動腰肢晃到他近前,俯下身湊上前,故作神秘地說道:"就是嚴大商的妺子嚴娉啊!我可是聽說,這妮子是因為後悔打死了她的情郎嚴順,才上吊殉情的。眼下城安司正拘了嚴家一門幾十口子在查問原由呢。"
祖法古撲鼻聞到王氏身上濃烈的脂粉香氣,卻沒能撩拔起他一絲的情欲,反而下意識地抬手摸了摸鼻子,淡淡地岔開話題,說道:"我明日起要入宮值宿,今晚迴來同你說一聲。"
"什麽!"王氏兩眼冒著貪婪的光,問道,"相公你又升官了?哎喲喂,這可是大喜事啊!"轉身就要叫人準備酒宴為祖法古慶賀。
祖法古忍無可忍,“啪”地一拍幾案,厲聲嗬斥道:"安生些吧,你給我!"
王氏渾身上下俱隨著幾案上那隻茶碗的節奏顫了一顫,膽怯地望著從不輕易發火的情郎,一聲也不敢吭了。
祖法古吼過一聲,眼見王氏嚇得花容失色,癱坐在對麵一動也不敢動,心裏覺著有些過意不去,遂放緩了語氣,安撫她道:“你別怕。我是因為要接一樁棘手的案子,心裏煩,和你無幹。“
王氏吃驚而憂慮地望著他,說不出話來。
祖法古見她這副模樣,隻得繼續解釋道:"大亮的事,我已跟大將軍提過了。大將軍說朝廷不會虧待忠烈之士的。你還有什麽放心不下的?"
王氏囁嚅著問道:"你,你要接一樁什麽案子啊?"
"啊,一樁行刺案。"祖法古不想多說什麽,遂有意改變話題,問道,"適才你說的嚴娉,是不是常去寶林尼寺禮佛的那個?"
"是的是的。”
祖法古在晉陽時對嚴選之的案子是略有所聞的,因此接著問道:“那麽,這個嚴娉應當和寶林尼寺的師太們比較熟悉吧?”
王氏撩起眼皮瞄了他一眼,冷淡地答道:“應該是吧。有兩迴我看見她從方丈出來,想必和靜林師太並不陌生。"
祖法古麵無表情地點點頭。
王氏禁不住"哼”了一聲,又補充道:“還有和先前大將軍好過的靜姝師太,聽說和嚴娉也很談得來呢!"
祖法古右邊的臉頰抽搐了抽搐,忽然笑著說道:"我隻是隨口一問,你不必太在意的。哦,還有大響的事,我才入尚書辦差,明日又要進宮值宿,暫時不方便帶人。你叫他耐心等幾天哈。"
王氏聽他主動提出要帶自己的另一個侄子王大響到身邊,這才轉嗔為喜,起身叫人備酒備菜,為祖法古進宮當差慶賀去了。
莫小豐低頭瞄了一眼軍報,並沒立即展開觀瞧,而是淡淡地"嗯”了一聲,吩咐單四道:"你馬上派人前去傳令,嚴選之一案命衛祥暫且移交給黑皮帶人繼續查辦,衛祥另有任用。"
單四愣怔住了,站在原地沒動。
莫小豐這時才又說道:"順便請崔侍中,崔中尉來此議事吧。還不快去?"
單四陡地省悟過來,連忙答應一聲,轉身就走。
莫小豐一邊拔去軍報上斜插著的三根羽毛,一邊叮囑單四道:“記住,一定要順道去請。"
這份在當時軍中無論是保密等級,還是緊急程度都屬於最高級別的軍報,內裏隻寫著一句話:"丞相遇刺,刺客不日將解送鄴都。”
莫小豐反複看罷幾遍,向值房外侍立的軍士吩咐道:“速請楊遵,祖法古二人前來議事。"
小半個時辰後,在鄴都的幾位重要朝臣:侍中崔季舒,禦史中尉崔昂,尚書右丞兼司州刺史楊遵,以及才從晉陽調來鄴都的尚書左丞祖法古相繼來到門下值房。在莫小豐的主持下,五個人召開了一次十分簡短而重要的會議。
會議當然是圍繞剛剛收到的軍報而進行的。經過簡要的討論,分析,判斷,最終作出了兩項決定:
一是由崔季舒帶領二百精騎馳赴汝陽,為傷者療傷,並押解刺客迴鄴進行勘問;
二是在崔季舒離京期間,暫由祖法古代其於宮城值宿,協助莫小豐處置宮中事務;崔昂在查劾百官的同時,暫時執掌司州衙署;楊遵全力以赴,主持尚書省事。
會議結束後,莫小豐單獨將祖法古留下,向他介紹了宮中近來發生的事件,爾後說道:"我知道先生在鄴都已購置了宅邸,這樣,今晚先生自迴宿處歇息一晚,明日辰時來此當值,如何?”
祖法古數月前的確在鄴都購置了一所宅院,此時聽莫小豐這麽說,不禁臉頰有些發熱,紅著臉點了點頭,卻又提出請求道:"下官知道不該在這個時候拿旁的事煩擾大將軍,可是內人催問得緊,下官也自忖能和大將軍提說此事,便鬥膽懇請大將軍為內侄王大亮向朝廷討個封賞吧。"
王大亮實際上是祖法古姘婦的侄子,在前些時侯鑒舉兵叛亂時不幸以身殉國。祖法古提出要替王大亮討個封賞,本來也屬人之常情,無可厚非。但莫小豐聽他在自己麵前仍然將王大亮喚作內侄,就不由得皺了皺眉頭,委婉地勸祖法古道:"先生請放心,朝廷斷不會叫忠烈之士受半點兒委屈的。先生如今已是朝中大臣,不如早些成親,免得身邊瑣事無人照料。"
祖法古躬身一揖道:"多謝大將軍成全!"
卻說祖法古辭別莫小豐,出了鄴南宮,徑直迴到他和姘婦王氏在北城戚裏南街購置的那所宅院。王氏一見他迴來,急吼吼地便追問為侄子討封的事。
祖法古有意苦著臉,進得房來,一屁股坐到幾案前,也不理睬王氏,隨手拿過一卷書來,悶聲看了起來。
王氏見他這般表情,心裏不由得打起鼓來,不敢再提一句王大亮的事,小心翼翼地走過來,先是伸手拎起茶壺,為祖法古沏了碗茶,接著問道:“相公,沒出什麽事吧?"
祖法古現在任的尚書左丞一職雖事繁權重,但還不是朝中宰輔,迴京頭兩天聽王氏一口一個相公的稱唿他也還罷了,今日他心裏有事,再聽到這一聲相公便覺得格外刺耳,把手中的茶碗重重地往幾案上一撂,反問王氏道:"你想出什麽事?"
王氏見他辭氣不善,擔心是自己急於替侄子討封惹惱了他,急忙拿抹布擦拭著濺灑出來的茶水,陪笑說道:"相公有所不知,妾身才聽說,咱們這條街上的街坊一一嚴家的大小姐懸梁自盡了。"
"誰?"祖法古心裏正在為另一件事而糾結著,翻著白眼兒問道。
王氏扭動腰肢晃到他近前,俯下身湊上前,故作神秘地說道:"就是嚴大商的妺子嚴娉啊!我可是聽說,這妮子是因為後悔打死了她的情郎嚴順,才上吊殉情的。眼下城安司正拘了嚴家一門幾十口子在查問原由呢。"
祖法古撲鼻聞到王氏身上濃烈的脂粉香氣,卻沒能撩拔起他一絲的情欲,反而下意識地抬手摸了摸鼻子,淡淡地岔開話題,說道:"我明日起要入宮值宿,今晚迴來同你說一聲。"
"什麽!"王氏兩眼冒著貪婪的光,問道,"相公你又升官了?哎喲喂,這可是大喜事啊!"轉身就要叫人準備酒宴為祖法古慶賀。
祖法古忍無可忍,“啪”地一拍幾案,厲聲嗬斥道:"安生些吧,你給我!"
王氏渾身上下俱隨著幾案上那隻茶碗的節奏顫了一顫,膽怯地望著從不輕易發火的情郎,一聲也不敢吭了。
祖法古吼過一聲,眼見王氏嚇得花容失色,癱坐在對麵一動也不敢動,心裏覺著有些過意不去,遂放緩了語氣,安撫她道:“你別怕。我是因為要接一樁棘手的案子,心裏煩,和你無幹。“
王氏吃驚而憂慮地望著他,說不出話來。
祖法古見她這副模樣,隻得繼續解釋道:"大亮的事,我已跟大將軍提過了。大將軍說朝廷不會虧待忠烈之士的。你還有什麽放心不下的?"
王氏囁嚅著問道:"你,你要接一樁什麽案子啊?"
"啊,一樁行刺案。"祖法古不想多說什麽,遂有意改變話題,問道,"適才你說的嚴娉,是不是常去寶林尼寺禮佛的那個?"
"是的是的。”
祖法古在晉陽時對嚴選之的案子是略有所聞的,因此接著問道:“那麽,這個嚴娉應當和寶林尼寺的師太們比較熟悉吧?”
王氏撩起眼皮瞄了他一眼,冷淡地答道:“應該是吧。有兩迴我看見她從方丈出來,想必和靜林師太並不陌生。"
祖法古麵無表情地點點頭。
王氏禁不住"哼”了一聲,又補充道:“還有和先前大將軍好過的靜姝師太,聽說和嚴娉也很談得來呢!"
祖法古右邊的臉頰抽搐了抽搐,忽然笑著說道:"我隻是隨口一問,你不必太在意的。哦,還有大響的事,我才入尚書辦差,明日又要進宮值宿,暫時不方便帶人。你叫他耐心等幾天哈。"
王氏聽他主動提出要帶自己的另一個侄子王大響到身邊,這才轉嗔為喜,起身叫人備酒備菜,為祖法古進宮當差慶賀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