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熱鬧是別人的,而我什麽也沒有
日在三國?我真的是漢室忠良啊 作者:闐西奧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新年裏的番禺城,是一片紅色的海洋。
路邊招展的紅旗,街上係在空中的紅色綢緞,各家各戶貼的紅色福字與春聯,屋簷下掛著的紅燈籠,往來行人身上喜慶的紅衣裳,孩子們手裏拿的紅包,竹簽上卷的紅糖……
徐庶徜徉其間,身周全是華府本地的風俗特色,不禁感慨萬千。
他想起前年自己剛到番禺,前去登記報考的情景。
下了船,登記點就在港口邊上,那裏有醒目的橫幅,白紙黑字寫著“歡迎遊學,在此登記”。
當時登記點人不多,徐庶在工作人員的指引下,排在兩個人身後等待,而徐庶再後麵就沒有人了。
登記前,工作人員囑咐,個人信息必須要真實,否則概不錄用,並且遣返嶺北,畫影圖形,永久留檔。
徐庶心裏有些忐忑,自己原名徐福,出逃後就化名單福,若是以後被發現用了假名,是不是會被驅逐出境?
可轉念一想,番禺和家鄉相隔三千裏,他們怎麽會發現自己用的是假名。
正想著,負責登記的同道一嗓子把徐庶拉迴了現實:“姓名?”
“單福。”
那位同道一皺眉,疑惑著小聲嘀咕道:“單福?確定不是徐庶徐元直?”
徐庶耳朵挺靈,聽了也是一驚,雖然名不對,但姓和字都對得上,怎麽可能這麽巧!一定是此人知曉什麽,說不定早就打聽到了潁川的情報,聽說過自己。
於是徐庶趕忙改口,順著那位同道說道:“口誤,口誤,是徐庶,徐元直。”
說完,徐庶額角還沁出汗珠,緊張得不敢看那位同道的眼睛。
“為什麽離開家鄉,家裏還有什麽親人,如實招來,否則別怪我無情。”那位同道也不敢輕易確定,於是試著嚇唬徐庶。
徐庶連忙把自己因為幫友人報仇而殺了人,不得不出逃,然後家裏隻剩老母親,受小叔一家的關照。
那位同道點點頭,似乎是這樣的,這段來自韋恩的知識記憶也不是很清楚,於是放徐庶一馬,準許他登記,之後還報告給了外交委員會,讓他們留意這個疑似徐庶的人。
臨走前也不忘囑咐:“你這遊俠勇士還是挺出名的,來了交州就不要好勇鬥狠了,犯法的。”
徐庶連連稱謝,同時也了解到了華府情報的靈通,像是有一股難以名狀的恐懼籠罩著自己,決定以後夾起尾巴做人。
之後徐庶苦讀一年多,終於把小學畢業考試給考過了,平時靠著在街上幫人寫字畫為生,日子也還過得去,今天是番禺中學麵試的日子,徐庶隻要通過了,那就能進入中學,學習自己所渴望的知識,同時拿到出入圖書館的資格。
從徐庶的租住的住所,去到番禺中學,要經過番禺城西最為繁華的解放路步行街,街邊有一個專賣陶俑的門店,那是一個讓徐庶魂牽夢繞的地方。
他一直很想買一些陶俑兵模,用作軍棋推演的棋子。
徐庶想學軍事。
剛開始他是想學文學、律法一類,深受北方士子追捧的傳統學科,傳聞中各個中學那浩如煙海的藏書,令徐庶心馳神往。
可在番禺待了一年後,徐庶改主意了,學文救不了大漢,他得學兵,學習紅軍戰無不勝的秘訣,以後也為紅軍神話般的戰績增添光彩。
徐庶並不寬裕,自己幫別人寫文書、字畫掙的錢都去買尺規工具和地圖冊了,自己平時都是照著戰報畫冊,撿幾塊小石子作為其中一個交戰方,再撿些小土塊作為另一方,沒日沒夜地練習圖麵作業和戰事推演。
他一直想買些更為精巧、直觀的陶俑兵模,可華府供銷社裏陶俑的價格讓他無可奈何。
有華府驗傳(身份證)的治下百姓,隻要5錢就能買一個步兵陶俑,不少華府百姓買去當擺件、當桌遊棋子,或者送給小孩把玩。
而沒有驗傳的外地人,50,翻了十倍,50錢一個。
徐庶寫一副對聯才收1錢,一封書信隻能收3錢,這都是市場管理委員會定下的價格。
同行競爭也激烈,其他花銷也不少,再加上要買也最好是買一套,所以徐庶每一次經過,都會在店門口駐足片刻,反複確認之後,自己著實囊中羞澀,最終狠心離去。
今天也不例外,步行街上人山人海,歡聲笑語的華府百姓在徐庶身邊來來往往,而徐庶則望著新換了喜慶裝飾的陶俑店發呆。
這時,幾個剛從陶俑店裏出來的孩子吵鬧著撞上了徐庶,孩子們趕緊同徐庶道歉。
徐庶笑著說道:“我無事,你們真有禮貌,這是剛剛買了陶俑嗎?”
一個孩子打開手中的木盒,露出一個威風凜凜,腳踏祥雲的猴子,舉到徐庶麵前,興奮地說:“是的,足下也喜歡陶俑嗎?你看,齊天大聖!”
另外幾個孩子也爭相分享道:
“我的是二郎顯聖真君!”
“看看我的哪吒三太子!”
過年了,華府這邊的習俗是用紅紙包著幾枚錢幣送給孩子,叫做壓歲錢,故而過年時,華府的孩子們都會到城裏、市裏,結伴去買自己喜歡的吃的、玩的。
孩子們簡單和徐庶聊了幾句,就自己去玩了,歡笑著跑了幾步,然後被人潮給淹沒不見,徒留徐庶在原地豔羨。
徐庶明白,那都是《神話誌怪傳奇(一)》裏的神話人物,打碎天帝淩霄的齊天大聖,聽調不聽宣的二郎神,和父親決裂的哪吒三太子。
其餘北方士子鮮有關注這些的,看到了也隻會當作一些茶餘飯後消遣的奇聞逸事,完全忽視了其背後的深意
徐庶卻自己悟到了,這是華府對愚禮,愚忠,愚孝的攻擊,徐庶從來沒和他人說過自己的發現。
這是何等的大逆不道?
交州人想翻天不成?
可徐庶他非但不害怕,反而很興奮,因為他想起自家那個嗜酒濫賭、虐待家人且早逝的父親,和含辛茹苦拉扯他長大的老母親。
哪吒的故事寫到他心裏去了,陳塘關李靖不慈,憑什麽要哪吒盡孝?把身體發膚還給你便是,我自去托身蓮藕!
如果徐庶幼年就讀過哪吒的故事,他會不會敢對那個賭鬼父親說不?
路邊招展的紅旗,街上係在空中的紅色綢緞,各家各戶貼的紅色福字與春聯,屋簷下掛著的紅燈籠,往來行人身上喜慶的紅衣裳,孩子們手裏拿的紅包,竹簽上卷的紅糖……
徐庶徜徉其間,身周全是華府本地的風俗特色,不禁感慨萬千。
他想起前年自己剛到番禺,前去登記報考的情景。
下了船,登記點就在港口邊上,那裏有醒目的橫幅,白紙黑字寫著“歡迎遊學,在此登記”。
當時登記點人不多,徐庶在工作人員的指引下,排在兩個人身後等待,而徐庶再後麵就沒有人了。
登記前,工作人員囑咐,個人信息必須要真實,否則概不錄用,並且遣返嶺北,畫影圖形,永久留檔。
徐庶心裏有些忐忑,自己原名徐福,出逃後就化名單福,若是以後被發現用了假名,是不是會被驅逐出境?
可轉念一想,番禺和家鄉相隔三千裏,他們怎麽會發現自己用的是假名。
正想著,負責登記的同道一嗓子把徐庶拉迴了現實:“姓名?”
“單福。”
那位同道一皺眉,疑惑著小聲嘀咕道:“單福?確定不是徐庶徐元直?”
徐庶耳朵挺靈,聽了也是一驚,雖然名不對,但姓和字都對得上,怎麽可能這麽巧!一定是此人知曉什麽,說不定早就打聽到了潁川的情報,聽說過自己。
於是徐庶趕忙改口,順著那位同道說道:“口誤,口誤,是徐庶,徐元直。”
說完,徐庶額角還沁出汗珠,緊張得不敢看那位同道的眼睛。
“為什麽離開家鄉,家裏還有什麽親人,如實招來,否則別怪我無情。”那位同道也不敢輕易確定,於是試著嚇唬徐庶。
徐庶連忙把自己因為幫友人報仇而殺了人,不得不出逃,然後家裏隻剩老母親,受小叔一家的關照。
那位同道點點頭,似乎是這樣的,這段來自韋恩的知識記憶也不是很清楚,於是放徐庶一馬,準許他登記,之後還報告給了外交委員會,讓他們留意這個疑似徐庶的人。
臨走前也不忘囑咐:“你這遊俠勇士還是挺出名的,來了交州就不要好勇鬥狠了,犯法的。”
徐庶連連稱謝,同時也了解到了華府情報的靈通,像是有一股難以名狀的恐懼籠罩著自己,決定以後夾起尾巴做人。
之後徐庶苦讀一年多,終於把小學畢業考試給考過了,平時靠著在街上幫人寫字畫為生,日子也還過得去,今天是番禺中學麵試的日子,徐庶隻要通過了,那就能進入中學,學習自己所渴望的知識,同時拿到出入圖書館的資格。
從徐庶的租住的住所,去到番禺中學,要經過番禺城西最為繁華的解放路步行街,街邊有一個專賣陶俑的門店,那是一個讓徐庶魂牽夢繞的地方。
他一直很想買一些陶俑兵模,用作軍棋推演的棋子。
徐庶想學軍事。
剛開始他是想學文學、律法一類,深受北方士子追捧的傳統學科,傳聞中各個中學那浩如煙海的藏書,令徐庶心馳神往。
可在番禺待了一年後,徐庶改主意了,學文救不了大漢,他得學兵,學習紅軍戰無不勝的秘訣,以後也為紅軍神話般的戰績增添光彩。
徐庶並不寬裕,自己幫別人寫文書、字畫掙的錢都去買尺規工具和地圖冊了,自己平時都是照著戰報畫冊,撿幾塊小石子作為其中一個交戰方,再撿些小土塊作為另一方,沒日沒夜地練習圖麵作業和戰事推演。
他一直想買些更為精巧、直觀的陶俑兵模,可華府供銷社裏陶俑的價格讓他無可奈何。
有華府驗傳(身份證)的治下百姓,隻要5錢就能買一個步兵陶俑,不少華府百姓買去當擺件、當桌遊棋子,或者送給小孩把玩。
而沒有驗傳的外地人,50,翻了十倍,50錢一個。
徐庶寫一副對聯才收1錢,一封書信隻能收3錢,這都是市場管理委員會定下的價格。
同行競爭也激烈,其他花銷也不少,再加上要買也最好是買一套,所以徐庶每一次經過,都會在店門口駐足片刻,反複確認之後,自己著實囊中羞澀,最終狠心離去。
今天也不例外,步行街上人山人海,歡聲笑語的華府百姓在徐庶身邊來來往往,而徐庶則望著新換了喜慶裝飾的陶俑店發呆。
這時,幾個剛從陶俑店裏出來的孩子吵鬧著撞上了徐庶,孩子們趕緊同徐庶道歉。
徐庶笑著說道:“我無事,你們真有禮貌,這是剛剛買了陶俑嗎?”
一個孩子打開手中的木盒,露出一個威風凜凜,腳踏祥雲的猴子,舉到徐庶麵前,興奮地說:“是的,足下也喜歡陶俑嗎?你看,齊天大聖!”
另外幾個孩子也爭相分享道:
“我的是二郎顯聖真君!”
“看看我的哪吒三太子!”
過年了,華府這邊的習俗是用紅紙包著幾枚錢幣送給孩子,叫做壓歲錢,故而過年時,華府的孩子們都會到城裏、市裏,結伴去買自己喜歡的吃的、玩的。
孩子們簡單和徐庶聊了幾句,就自己去玩了,歡笑著跑了幾步,然後被人潮給淹沒不見,徒留徐庶在原地豔羨。
徐庶明白,那都是《神話誌怪傳奇(一)》裏的神話人物,打碎天帝淩霄的齊天大聖,聽調不聽宣的二郎神,和父親決裂的哪吒三太子。
其餘北方士子鮮有關注這些的,看到了也隻會當作一些茶餘飯後消遣的奇聞逸事,完全忽視了其背後的深意
徐庶卻自己悟到了,這是華府對愚禮,愚忠,愚孝的攻擊,徐庶從來沒和他人說過自己的發現。
這是何等的大逆不道?
交州人想翻天不成?
可徐庶他非但不害怕,反而很興奮,因為他想起自家那個嗜酒濫賭、虐待家人且早逝的父親,和含辛茹苦拉扯他長大的老母親。
哪吒的故事寫到他心裏去了,陳塘關李靖不慈,憑什麽要哪吒盡孝?把身體發膚還給你便是,我自去托身蓮藕!
如果徐庶幼年就讀過哪吒的故事,他會不會敢對那個賭鬼父親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