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漢美開戰
開局一顆頭,爭霸全世界 作者:狂人啊Q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老子早就想揍美國人了!”
“陛下的意思是開火?”
“務必殲滅美國艦隊!”
劉勇強召開了簡單的軍事會議。
這幾年跟美國在夏威夷一直摩擦,美國租借瓦胡島做軍事基地,大漢隨即租借拉奈島作為軍事基地,美國為了西海岸的安全,一直態度強硬的反對其他國家吞並夏威夷,對大漢在夏威夷修建軍事基地抗議過多次,也做出過讓步,希望同時撤出夏威夷地區,但大漢沒有接受。
因大漢的出現,本來華人移民就多的夏威夷群島上華人更多了,為了製衡,美國這幾年引入了大量日本移民。可還是有很多華人勞工在這裏工作,包括美國人的種植園。
美國推出排華法案的時候,劉勇強就想過要動手,後來撤走了所有僑民就是前奏,但因為阿拉斯加淘金熱,以及隨後發生的歐洲事務,對美國這件事就一直拖延了下來。
因為全美撤僑,美國人也不能入境大漢,這幾年美國在東亞的利益下降嚴重,主要跟日本進行貿易,連大清都在大漢的支持下對美國硬氣很多,李鴻章現在是越來越聽話了,有時候李永強會產生一種老李是他的直隸總督的錯覺。而李鴻章基本掌握大清外交,雖然名義上是奕?主持,但對洋人方麵,奕?一般都聽李鴻章的。因為李鴻章不但會以夷製夷,現在手段升級到以漢製夷了。
當然在大漢這邊,是有另一種外交解讀的,那就是上次擊敗法俄日之後,東亞已經默認是大漢的勢力範圍了。能在大漢勢力範圍保持特殊利益的,隻有英國在長江,俄國在新疆,其他任何國家都不能在大清國開辟新的特殊空間。
來自最高層的命令,通過貫通太平洋的電報線傳到了夏威夷,又通過通信船快速駛向艦隊傳遞了這條命令。
早就炮口相對,互不相讓的大漢太平洋艦隊旗艦8000噸級的閩遼號了望塔上,通信兵開始揮舞旗幟,發出旗語。
一共5艘戰船上的火炮同時傾瀉出了火力。
漢美海軍交火的消息很快傳遍了全世界,因為大漢有海底電報線通到夏威夷美國也有,初級全球化時代,任何戰略上稍微有價值的地方,都被卷入了全球化網絡,夏威夷正是這樣一個地方。
大漢海軍各支艦隊迅速在大連集結,編成太平洋遠征艦隊,這幾年已經全部完成建造的20艘鐵甲艦全部出動,經過日本海域東部駛向太平洋。
大漢帝國禮部同時向美國發出最後通牒,第一、限美國一個月之內,拆毀瓦胡島海軍基地,撤離夏威夷;第二、懲辦兇手,向大漢帝國道歉;第三、廢除歧視性的《排華法案》。
雙方的夏威夷海戰並沒有分出勝負,因為互為鐵甲艦,美國也在這裏有五艘,噸位雖然稍小,但裝甲也挺厚。五對五,誰都沒擊沉對方任何一艘軍艦,隻是打傷了很多士兵。隨後美國艦隊撤離了瓦胡島,因為這次沒打沉他們,下次就不一定了,在太平洋方向,大漢有絕對的優勢。
美艦從夏威夷退守西海岸,跟加利福尼亞艦隊匯合,實力大大加強,擁有了8艘鐵甲艦,以及20艘巡洋艦。這幾年美國人也加入了海軍軍備競賽,撥款3000萬美元,建造了20艘主力鐵甲艦,其中東海岸12艘,西海岸8艘。大漢也有20艘鐵甲艦,但卻隻需要麵對一片海域,美國人的劣勢盡顯,所以隻能收縮迴防海岸。
很快美國通過法國公使發出和談請求,他們可以接受前兩條,可以不爭奪夏威夷,可以懲辦兇手加道歉,但不能廢除《排華法案》,這事關種族意識,不是說廢除就能廢除的。
劉勇強還有點不太相信,沒想到種族主義在美國竟然壓倒了軍事安全和國家名譽,失去瓦胡島讓美國西海岸敞開,這是國家安全問題,他以為美國人會堅持這點,逞兇、道歉,這往往是弱國幹的事,我大清就常幹,相當丟人,美國也可以不在乎。卻不肯放棄排華,因為這是美國政治力量博弈的結果,有多少喜歡華工的資本家都沒能阻止這條法案,因為上千萬的白人勞工需要為自己艱苦生活找一個出氣筒,工資低廉的華工成了替罪羊。排華之後,美國勞工該怎麽辛苦還是怎麽辛苦,但觀念根深蒂固,無法改變。
無論如何,隻要美國不答應這三條,那就意味著戰爭。而且這三條,每一條大漢都有充足的道理。
用這些道理,已經在國際上展開了輿論攻勢。第一條,沒什麽可說的,大漢和美國在夏威夷爭奪了多年,正常的軍事競爭;第二條,大漢要求逞兇,並且在歐洲的報紙上大肆宣傳美國的惡劣行為,連當年鞭打奴隸致死的大量舊聞都搬了出來,還給某些工人組織捐錢,讓他們發動工人階層聲援,因為被打死的也是勞工,倒是有些小組織拿錢辦事,鼓動了一些工人上街,隻是聲勢不大,那些確實是勞工,但那是華工啊,跟白人勞工從來不是一家,但隻要有一點動靜,就是政治聲勢,可以繼續造勢;第三條,宣傳華人幫助美國修建了太平洋鐵路,然後美國開始排華的惡劣行徑。大肆唿籲,美國人應該對一個強大的國家和有悠久文明曆史的民族有最基本的尊重。
輿論戰打了個不輸不贏,如果換在正常情況下,這場輿論戰是不可能不勝利的,因為勞工被打死這件事,大漢占據絕對的道理。
可美國也發動了輿論戰,他們也大把花錢在歐洲買新聞。宣傳華人多麽不講衛生,多麽愚昧無知等歐洲人的刻板印象,最重要的是華人搶了歐洲人的工作機會,他們可以接受任何難以忍受的工作條件,拿著最微薄的工資,讓一個個體麵的白人無法正常生活。
這些刻板印象就是好使,歐洲報紙上甚至一度遺忘了這件事的起因:勞工被打死!
總體輿論上,還是半斤八兩。有的國家支持大漢多一點,比如英國,英國輿論控製在傳統貴族階層手中,有大半是上議院貴族議員們的傳聲筒,這些貴族議員對美國可沒有什麽好感。在他們眼中,美國人就是一群背叛女王的暴發戶,還敢覬覦加拿大,亂臣賊子;但在德國,同情美國的多一點,因為美國有大量德國老公。
這種微弱的立場,讓大漢跟美國的輿論戰部分秋色。
總體而言,還是借助了美國人在歐洲名聲不好的便宜。流放犯、下層苦工建立的國家,形象能好嗎?他們一直被評為盎格魯撒克遜文明中不好的那部分,盡管英國代表的盎格魯撒克遜文明實際上也不是什麽好東西,底色留著肮髒的血,但架不住人家闊氣了,洗白了。販賣黑奴得利最大的是英國人,最後全球禁止黑奴最賣力的也是英國人,有錢了,要臉了,通過這種方式洗白了,於是奴隸主轉型成貴族紳士。美國卻是二十年前才廢除奴隸製的國家,在很多人眼裏,固有形象是很難改變的。
但美國占了一個很大的便宜,沒錯美國人是混蛋,王八蛋,狗娘養的,但美國人是混蛋白人,王八蛋白人,狗娘養的白人啊。
大漢是一個黃種人國家,僅此一條,就注定無法在歐洲輿論上壓倒美國。
輿論戰隻是一種手段,劉勇強很關心,隻是擔心歐洲輿論最後在這場戰爭中,會促使歐洲國家抱團向大漢施壓。畢竟這不是一場爆發在東亞大陸上的戰爭,而是一場在美洲,在白人基本盤上的戰爭,在美國有大量移民的國家有英國、法國、德國、俄國和意大利,涵蓋了所有列強,還有不大但也小強的比利時、荷蘭,以及北歐的丹麥、瑞典和挪威。
劉勇強可不想打一場跟歐盟的戰爭。
戰爭前的另一個重要行為當然也不會缺席,那就是外交活動。跟盟友英國緊急溝通,征詢英國在這場戰爭中的態度。
英國一再希望大漢保持克製,勸說大漢接受美國的妥協,並引用同盟條約附加條款,認為這不是美國有意挑釁,一旦爆發戰爭,英國將善意中立。大漢解讀認為,這就是挑釁,都打死人了。
雙方對同盟條約是有分歧的。但經過反複溝通,英國表示,英國在善意中立的同時,可以盡自己的努力保證德國、法國不加入這場戰爭。那樣就成混戰了,英國最後很可能不得不參戰。最好就是歐洲人看戲,讓太平洋兩岸的兩個國家開打。
“英國是不想讓剛剛簽訂的漢英同盟破產。隻要英國能幫忙穩住歐洲其他國家,這場戰爭我們就不會輸。”
劉勇強這樣解讀,認為優勢在我,誌在必得。
大漢的太平洋艦隊已經在夏威夷集結,時間一到,立刻接到命令攻擊美國海岸,美國沒有接受全部通牒條款,大漢宣布兩國進入戰爭狀態。
“陛下的意思是開火?”
“務必殲滅美國艦隊!”
劉勇強召開了簡單的軍事會議。
這幾年跟美國在夏威夷一直摩擦,美國租借瓦胡島做軍事基地,大漢隨即租借拉奈島作為軍事基地,美國為了西海岸的安全,一直態度強硬的反對其他國家吞並夏威夷,對大漢在夏威夷修建軍事基地抗議過多次,也做出過讓步,希望同時撤出夏威夷地區,但大漢沒有接受。
因大漢的出現,本來華人移民就多的夏威夷群島上華人更多了,為了製衡,美國這幾年引入了大量日本移民。可還是有很多華人勞工在這裏工作,包括美國人的種植園。
美國推出排華法案的時候,劉勇強就想過要動手,後來撤走了所有僑民就是前奏,但因為阿拉斯加淘金熱,以及隨後發生的歐洲事務,對美國這件事就一直拖延了下來。
因為全美撤僑,美國人也不能入境大漢,這幾年美國在東亞的利益下降嚴重,主要跟日本進行貿易,連大清都在大漢的支持下對美國硬氣很多,李鴻章現在是越來越聽話了,有時候李永強會產生一種老李是他的直隸總督的錯覺。而李鴻章基本掌握大清外交,雖然名義上是奕?主持,但對洋人方麵,奕?一般都聽李鴻章的。因為李鴻章不但會以夷製夷,現在手段升級到以漢製夷了。
當然在大漢這邊,是有另一種外交解讀的,那就是上次擊敗法俄日之後,東亞已經默認是大漢的勢力範圍了。能在大漢勢力範圍保持特殊利益的,隻有英國在長江,俄國在新疆,其他任何國家都不能在大清國開辟新的特殊空間。
來自最高層的命令,通過貫通太平洋的電報線傳到了夏威夷,又通過通信船快速駛向艦隊傳遞了這條命令。
早就炮口相對,互不相讓的大漢太平洋艦隊旗艦8000噸級的閩遼號了望塔上,通信兵開始揮舞旗幟,發出旗語。
一共5艘戰船上的火炮同時傾瀉出了火力。
漢美海軍交火的消息很快傳遍了全世界,因為大漢有海底電報線通到夏威夷美國也有,初級全球化時代,任何戰略上稍微有價值的地方,都被卷入了全球化網絡,夏威夷正是這樣一個地方。
大漢海軍各支艦隊迅速在大連集結,編成太平洋遠征艦隊,這幾年已經全部完成建造的20艘鐵甲艦全部出動,經過日本海域東部駛向太平洋。
大漢帝國禮部同時向美國發出最後通牒,第一、限美國一個月之內,拆毀瓦胡島海軍基地,撤離夏威夷;第二、懲辦兇手,向大漢帝國道歉;第三、廢除歧視性的《排華法案》。
雙方的夏威夷海戰並沒有分出勝負,因為互為鐵甲艦,美國也在這裏有五艘,噸位雖然稍小,但裝甲也挺厚。五對五,誰都沒擊沉對方任何一艘軍艦,隻是打傷了很多士兵。隨後美國艦隊撤離了瓦胡島,因為這次沒打沉他們,下次就不一定了,在太平洋方向,大漢有絕對的優勢。
美艦從夏威夷退守西海岸,跟加利福尼亞艦隊匯合,實力大大加強,擁有了8艘鐵甲艦,以及20艘巡洋艦。這幾年美國人也加入了海軍軍備競賽,撥款3000萬美元,建造了20艘主力鐵甲艦,其中東海岸12艘,西海岸8艘。大漢也有20艘鐵甲艦,但卻隻需要麵對一片海域,美國人的劣勢盡顯,所以隻能收縮迴防海岸。
很快美國通過法國公使發出和談請求,他們可以接受前兩條,可以不爭奪夏威夷,可以懲辦兇手加道歉,但不能廢除《排華法案》,這事關種族意識,不是說廢除就能廢除的。
劉勇強還有點不太相信,沒想到種族主義在美國竟然壓倒了軍事安全和國家名譽,失去瓦胡島讓美國西海岸敞開,這是國家安全問題,他以為美國人會堅持這點,逞兇、道歉,這往往是弱國幹的事,我大清就常幹,相當丟人,美國也可以不在乎。卻不肯放棄排華,因為這是美國政治力量博弈的結果,有多少喜歡華工的資本家都沒能阻止這條法案,因為上千萬的白人勞工需要為自己艱苦生活找一個出氣筒,工資低廉的華工成了替罪羊。排華之後,美國勞工該怎麽辛苦還是怎麽辛苦,但觀念根深蒂固,無法改變。
無論如何,隻要美國不答應這三條,那就意味著戰爭。而且這三條,每一條大漢都有充足的道理。
用這些道理,已經在國際上展開了輿論攻勢。第一條,沒什麽可說的,大漢和美國在夏威夷爭奪了多年,正常的軍事競爭;第二條,大漢要求逞兇,並且在歐洲的報紙上大肆宣傳美國的惡劣行為,連當年鞭打奴隸致死的大量舊聞都搬了出來,還給某些工人組織捐錢,讓他們發動工人階層聲援,因為被打死的也是勞工,倒是有些小組織拿錢辦事,鼓動了一些工人上街,隻是聲勢不大,那些確實是勞工,但那是華工啊,跟白人勞工從來不是一家,但隻要有一點動靜,就是政治聲勢,可以繼續造勢;第三條,宣傳華人幫助美國修建了太平洋鐵路,然後美國開始排華的惡劣行徑。大肆唿籲,美國人應該對一個強大的國家和有悠久文明曆史的民族有最基本的尊重。
輿論戰打了個不輸不贏,如果換在正常情況下,這場輿論戰是不可能不勝利的,因為勞工被打死這件事,大漢占據絕對的道理。
可美國也發動了輿論戰,他們也大把花錢在歐洲買新聞。宣傳華人多麽不講衛生,多麽愚昧無知等歐洲人的刻板印象,最重要的是華人搶了歐洲人的工作機會,他們可以接受任何難以忍受的工作條件,拿著最微薄的工資,讓一個個體麵的白人無法正常生活。
這些刻板印象就是好使,歐洲報紙上甚至一度遺忘了這件事的起因:勞工被打死!
總體輿論上,還是半斤八兩。有的國家支持大漢多一點,比如英國,英國輿論控製在傳統貴族階層手中,有大半是上議院貴族議員們的傳聲筒,這些貴族議員對美國可沒有什麽好感。在他們眼中,美國人就是一群背叛女王的暴發戶,還敢覬覦加拿大,亂臣賊子;但在德國,同情美國的多一點,因為美國有大量德國老公。
這種微弱的立場,讓大漢跟美國的輿論戰部分秋色。
總體而言,還是借助了美國人在歐洲名聲不好的便宜。流放犯、下層苦工建立的國家,形象能好嗎?他們一直被評為盎格魯撒克遜文明中不好的那部分,盡管英國代表的盎格魯撒克遜文明實際上也不是什麽好東西,底色留著肮髒的血,但架不住人家闊氣了,洗白了。販賣黑奴得利最大的是英國人,最後全球禁止黑奴最賣力的也是英國人,有錢了,要臉了,通過這種方式洗白了,於是奴隸主轉型成貴族紳士。美國卻是二十年前才廢除奴隸製的國家,在很多人眼裏,固有形象是很難改變的。
但美國占了一個很大的便宜,沒錯美國人是混蛋,王八蛋,狗娘養的,但美國人是混蛋白人,王八蛋白人,狗娘養的白人啊。
大漢是一個黃種人國家,僅此一條,就注定無法在歐洲輿論上壓倒美國。
輿論戰隻是一種手段,劉勇強很關心,隻是擔心歐洲輿論最後在這場戰爭中,會促使歐洲國家抱團向大漢施壓。畢竟這不是一場爆發在東亞大陸上的戰爭,而是一場在美洲,在白人基本盤上的戰爭,在美國有大量移民的國家有英國、法國、德國、俄國和意大利,涵蓋了所有列強,還有不大但也小強的比利時、荷蘭,以及北歐的丹麥、瑞典和挪威。
劉勇強可不想打一場跟歐盟的戰爭。
戰爭前的另一個重要行為當然也不會缺席,那就是外交活動。跟盟友英國緊急溝通,征詢英國在這場戰爭中的態度。
英國一再希望大漢保持克製,勸說大漢接受美國的妥協,並引用同盟條約附加條款,認為這不是美國有意挑釁,一旦爆發戰爭,英國將善意中立。大漢解讀認為,這就是挑釁,都打死人了。
雙方對同盟條約是有分歧的。但經過反複溝通,英國表示,英國在善意中立的同時,可以盡自己的努力保證德國、法國不加入這場戰爭。那樣就成混戰了,英國最後很可能不得不參戰。最好就是歐洲人看戲,讓太平洋兩岸的兩個國家開打。
“英國是不想讓剛剛簽訂的漢英同盟破產。隻要英國能幫忙穩住歐洲其他國家,這場戰爭我們就不會輸。”
劉勇強這樣解讀,認為優勢在我,誌在必得。
大漢的太平洋艦隊已經在夏威夷集結,時間一到,立刻接到命令攻擊美國海岸,美國沒有接受全部通牒條款,大漢宣布兩國進入戰爭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