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蕩倭達人——戚繼光(上)
我刷的短視頻通古代,古人看麻了 作者:黑瞳使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須臾之後,光幕中陰雲密布,彌漫著不祥之氣。
大明諸帝眉頭緊蹙,此景他們再熟悉不過,顯然有災厄將至。
兩個漆黑如墨的大字浮現於陰雲之上。
【倭患!】
眾人皆是心中一驚,一個個小小的倭國,何以成患?
【元末明初,倭國正值南北朝戰亂,眾多落魄武士、浪人侵擾大明沿海地區,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到了嘉靖中葉,大明政治腐敗,海防廢弛,軍備不修,倭患日益嚴重,朝廷束手無策。】
光幕中,一隊百人倭寇於紹興上虞縣附近悄然登陸,一路燒殺搶掠,直抵南京城下。
一時間,南京城內人心惶惶,南京兵部尚書張時徹下令緊閉所有城門,號召百姓登城禦敵,誓與城池共存亡。
光幕前的朱棣,看了看城下的五十三個小矮人,又望了望城牆上密密麻麻的明軍。
好家夥,明軍足足是對方的幾十倍。
朱棣人都麻了。
如此興師動眾,僅是為了對付寥寥數倭?倭人莫非有三頭六臂不成?
要是不知道的人看到這一幕,還以為大明要亡國了!
很快,城下的倭寇被火銃擊退,他們朝南逃竄,邊逃邊殺掠,明軍追到楊家橋,斷了倭寇的退路,才得以徹底消滅他們。
事後統計,從倭寇登陸至被消滅,曆時整整八十餘天。
這股倭寇在大明境內奔襲千裏,數縣遭襲,軍民傷亡四千餘人,其中更有一名禦史、兩名指揮、兩名把總被殺。
洪武年間。
“泱泱大明,竟被幾十個倭人打到了應天城下,簡直是奇恥大辱!咱的明軍何時變得如此費拉不堪!衛所養的都是一群酒囊飯袋?!”
朱元璋勃然大怒,渾身都在顫抖。
好好的大明朝糜爛成如今這種鬼樣子,他的心在滴血。
徐達眯起眼睛,觀察良久,分析道:“怕是有奸人作祟,不然這群倭寇怎會如此熟悉地形?”
朱元璋瞳孔一縮,厲聲問道:“你是說,有人給他們領路?
“恐怕不僅僅是領路,更可能是狼狽為奸,相互勾結,不然倭患何以越來越嚴重!”
徐達沉思片刻說出了自己的猜測。
“一群蛀蟲!朱厚熜更是飯桶一個!”朱元璋冷哼一聲:“若是咱在,他們豈敢如此猖狂!咱就不信了,偌大的大明,竟無一人可以平定倭亂!”
貞觀年間。
“這裏麵的倭人可是前幾日覲見的那些矮子?”
李世民眉頭緊蹙,聲音中帶著一絲冷意。
“迴陛下,正是一國之人,他們仰慕我大唐,甚至還請求向大唐派遣使者,學習我大唐的先進文化!”
長孫無忌躬身答道。
“學習先進文化?”
李世民嗤笑一聲,“怕是意不在此吧。朕原本想著倭國成為大唐藩屬,學習我大唐也未嚐不可,如今看來倭人桀驁不馴,看似人麵實則獸心,日後怕是要養虎為患!”
李世民禦筆一揮:“無忌,使者之事,朕不允!”
【倭寇出現在南京之事,雖然實質危害不大,卻影響巨大,大明朝野震動,就連沉迷休仙的朱厚熜也被驚動,萬一下次出現在北京該怎麽辦?】
就在朝堂為平倭之事爭吵不休的時候,一個人默默組建起一支新軍。
這支新軍就是日後令倭寇、甚至是韃靼聞風喪膽的“戚家軍”。
而組建它的人名叫戚繼光!
萬曆年間。
戚繼光正在張居正府上做客,兩人悠閑地喝著茶,看著光幕。
“元敬啊,你這迴可算是青史留名啦,本人實屬羨慕不已啊!”
張居正樂嗬嗬道。
“首輔大人說笑了,我也不過是做了該做的事,哪裏趕得上您。您做的事,才是真正有益於國家的大事,我相信您必定能名垂青史!”
戚繼光語氣誠懇。
“名垂青史就不必了,本人要求不多,隻要不遺臭萬年就行,如今的我都快人人喊打了!”
張居正哈哈一笑,眼中卻閃過一絲惆悵。
戚繼光還想說些什麽,張居正擺了擺手:“罷了,此事不必多提,看光幕,你才是主角!”
光幕還在繼續。
【
戚繼光的祖上早年跟隨朱元璋征戰,立有軍功,家族得以世襲登州衛指揮僉事。
戚繼光十七歲時,襲父職擔任登州衛指揮僉事。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戚繼光擔任浙江都司僉事,因多次向總督胡宗憲獻禦倭之策,深得對方賞識,次年晉升為參將。
經過多次與倭寇交手,甚至差點全軍覆滅,戚繼光意識到衛所士兵軍紀鬆弛,戰鬥力低下,難堪大任。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戚繼光著手在義烏編練新軍。
首先是募兵,戚繼光的募兵要求很嚴格,必須膽大、健壯、老實、服從。
尤其是服從這一條,他要求士兵們像他對老婆絕對服從一樣,服從軍令!
很快,他募集到四千人。
】
服從老婆?
老神在在的張居正,一個沒忍住,一口老茶噴了出去。
戚繼光嘴角抽搐。
服從老婆和服從軍令一樣?這特麽是怎麽聯係上的。
他是怕老婆沒錯,但是這跟服從軍令有關係麽。
他嚴重懷疑神仙就是為了說他怕老婆,才弄得這一幕!
“哈哈哈哈!笑死本輔了。”
張居正笑的身體縮成一個球。
戚繼光一臉黑線,怕老婆真有這麽好笑麽?
注意到戚繼光幽怨的眼神,張居正咳嗽一聲,正襟危坐,一臉正經道:“元敬啊,實不相瞞,其實本輔也怕老婆!”
你可拉倒吧!可別逼逼了!
戚繼光翻了個白眼,眉頭抽搐:“首輔大人,咱能不能不提這事?”
張居正哈哈一笑:“好好!”
旋即張居正指著光幕:“你募兵要求很嚴格,卻依然很快募集到了兵員,說明了什麽?”
戚繼光當然知道他所指之事,不禁長歎一聲:“說明大明不是沒有能人,隻是能人不在其位。”
你果然懂我,張居正微微一笑,繼續道:“正是如此,而我要做的,就是讓能人能夠在其位!”
戚繼光目光有些複雜,這話說來容易,實施起來怕是困難重重,一個不小心,命都要搭進去。
大明諸帝眉頭緊蹙,此景他們再熟悉不過,顯然有災厄將至。
兩個漆黑如墨的大字浮現於陰雲之上。
【倭患!】
眾人皆是心中一驚,一個個小小的倭國,何以成患?
【元末明初,倭國正值南北朝戰亂,眾多落魄武士、浪人侵擾大明沿海地區,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到了嘉靖中葉,大明政治腐敗,海防廢弛,軍備不修,倭患日益嚴重,朝廷束手無策。】
光幕中,一隊百人倭寇於紹興上虞縣附近悄然登陸,一路燒殺搶掠,直抵南京城下。
一時間,南京城內人心惶惶,南京兵部尚書張時徹下令緊閉所有城門,號召百姓登城禦敵,誓與城池共存亡。
光幕前的朱棣,看了看城下的五十三個小矮人,又望了望城牆上密密麻麻的明軍。
好家夥,明軍足足是對方的幾十倍。
朱棣人都麻了。
如此興師動眾,僅是為了對付寥寥數倭?倭人莫非有三頭六臂不成?
要是不知道的人看到這一幕,還以為大明要亡國了!
很快,城下的倭寇被火銃擊退,他們朝南逃竄,邊逃邊殺掠,明軍追到楊家橋,斷了倭寇的退路,才得以徹底消滅他們。
事後統計,從倭寇登陸至被消滅,曆時整整八十餘天。
這股倭寇在大明境內奔襲千裏,數縣遭襲,軍民傷亡四千餘人,其中更有一名禦史、兩名指揮、兩名把總被殺。
洪武年間。
“泱泱大明,竟被幾十個倭人打到了應天城下,簡直是奇恥大辱!咱的明軍何時變得如此費拉不堪!衛所養的都是一群酒囊飯袋?!”
朱元璋勃然大怒,渾身都在顫抖。
好好的大明朝糜爛成如今這種鬼樣子,他的心在滴血。
徐達眯起眼睛,觀察良久,分析道:“怕是有奸人作祟,不然這群倭寇怎會如此熟悉地形?”
朱元璋瞳孔一縮,厲聲問道:“你是說,有人給他們領路?
“恐怕不僅僅是領路,更可能是狼狽為奸,相互勾結,不然倭患何以越來越嚴重!”
徐達沉思片刻說出了自己的猜測。
“一群蛀蟲!朱厚熜更是飯桶一個!”朱元璋冷哼一聲:“若是咱在,他們豈敢如此猖狂!咱就不信了,偌大的大明,竟無一人可以平定倭亂!”
貞觀年間。
“這裏麵的倭人可是前幾日覲見的那些矮子?”
李世民眉頭緊蹙,聲音中帶著一絲冷意。
“迴陛下,正是一國之人,他們仰慕我大唐,甚至還請求向大唐派遣使者,學習我大唐的先進文化!”
長孫無忌躬身答道。
“學習先進文化?”
李世民嗤笑一聲,“怕是意不在此吧。朕原本想著倭國成為大唐藩屬,學習我大唐也未嚐不可,如今看來倭人桀驁不馴,看似人麵實則獸心,日後怕是要養虎為患!”
李世民禦筆一揮:“無忌,使者之事,朕不允!”
【倭寇出現在南京之事,雖然實質危害不大,卻影響巨大,大明朝野震動,就連沉迷休仙的朱厚熜也被驚動,萬一下次出現在北京該怎麽辦?】
就在朝堂為平倭之事爭吵不休的時候,一個人默默組建起一支新軍。
這支新軍就是日後令倭寇、甚至是韃靼聞風喪膽的“戚家軍”。
而組建它的人名叫戚繼光!
萬曆年間。
戚繼光正在張居正府上做客,兩人悠閑地喝著茶,看著光幕。
“元敬啊,你這迴可算是青史留名啦,本人實屬羨慕不已啊!”
張居正樂嗬嗬道。
“首輔大人說笑了,我也不過是做了該做的事,哪裏趕得上您。您做的事,才是真正有益於國家的大事,我相信您必定能名垂青史!”
戚繼光語氣誠懇。
“名垂青史就不必了,本人要求不多,隻要不遺臭萬年就行,如今的我都快人人喊打了!”
張居正哈哈一笑,眼中卻閃過一絲惆悵。
戚繼光還想說些什麽,張居正擺了擺手:“罷了,此事不必多提,看光幕,你才是主角!”
光幕還在繼續。
【
戚繼光的祖上早年跟隨朱元璋征戰,立有軍功,家族得以世襲登州衛指揮僉事。
戚繼光十七歲時,襲父職擔任登州衛指揮僉事。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戚繼光擔任浙江都司僉事,因多次向總督胡宗憲獻禦倭之策,深得對方賞識,次年晉升為參將。
經過多次與倭寇交手,甚至差點全軍覆滅,戚繼光意識到衛所士兵軍紀鬆弛,戰鬥力低下,難堪大任。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戚繼光著手在義烏編練新軍。
首先是募兵,戚繼光的募兵要求很嚴格,必須膽大、健壯、老實、服從。
尤其是服從這一條,他要求士兵們像他對老婆絕對服從一樣,服從軍令!
很快,他募集到四千人。
】
服從老婆?
老神在在的張居正,一個沒忍住,一口老茶噴了出去。
戚繼光嘴角抽搐。
服從老婆和服從軍令一樣?這特麽是怎麽聯係上的。
他是怕老婆沒錯,但是這跟服從軍令有關係麽。
他嚴重懷疑神仙就是為了說他怕老婆,才弄得這一幕!
“哈哈哈哈!笑死本輔了。”
張居正笑的身體縮成一個球。
戚繼光一臉黑線,怕老婆真有這麽好笑麽?
注意到戚繼光幽怨的眼神,張居正咳嗽一聲,正襟危坐,一臉正經道:“元敬啊,實不相瞞,其實本輔也怕老婆!”
你可拉倒吧!可別逼逼了!
戚繼光翻了個白眼,眉頭抽搐:“首輔大人,咱能不能不提這事?”
張居正哈哈一笑:“好好!”
旋即張居正指著光幕:“你募兵要求很嚴格,卻依然很快募集到了兵員,說明了什麽?”
戚繼光當然知道他所指之事,不禁長歎一聲:“說明大明不是沒有能人,隻是能人不在其位。”
你果然懂我,張居正微微一笑,繼續道:“正是如此,而我要做的,就是讓能人能夠在其位!”
戚繼光目光有些複雜,這話說來容易,實施起來怕是困難重重,一個不小心,命都要搭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