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劍客姓陳,單名一個複字,爹娘早逝。
他修行很晚,一則自古以來練武都是極費銀子的事,再則其誌不在此。最後似乎實在沒別的出路,成了人厭狗嫌的存在,隻能背著一柄破劍遠走他鄉。
那年,他剛滿十歲。
他被陳氏主——敕陰真君及江、權兩家同時看重,反而是遊曆天下並嶄露頭角之後。
再後來,同齡人陸陸續續躋身天心、神宵,而他卻始終趴在九品不舍得動彈。
能打,或者說挺能打的一個人。
去年陳複獨守蘭溪城,最後還是木子寒親自來砍他。結果,權家某個十二境“剛好”路過,重傷木子寒。境高兩層而痛下殺手。犯了大忌諱。
結果就是,暴怒下的木子涼不惜遠遁數十萬裏,親赴西洲權家堵門。一戰,徹底將權家守舊派斬殺殆盡。
凡與權靈華關係親近的一波人,早就躲得遠遠的……
十二境重傷天心,且名義上是為了陳複,此舉逾矩。敕陰真君遂對靈華仙人極為不滿。
楊培風在同心城設計伏殺陳詞,以及這次的“殺馬宴”,其所行之事的依據,除沈隗之死外,也有蘭溪城、以及滄淵爭搶仙運的仇怨。
授人以柄,年輕人多會如此。最後反受其亂。
於是,敕陰真君由得愛徒陳詞被打成重傷,全當做賠禮道歉了。就是不知那位心狠手辣的小楊公,收是不收。
陳複在馬府住下,貼身保護。
且因他的承諾,馬陽的女兒、兒子又被接了迴來。
白馬城熱鬧空前。
最先是來了一批道士,態度謙遜的很,其領頭的中年道人與馬陽交還書信後,還與陳複喝了頓酒。惹得另一名女子道士冷著個臉,不知為何。
然後就是頗似強盜的一夥的人,兇神惡煞,極難說話。
眼瞧著日子一天天過去,凡書信發往的大大小小的勢力,幾乎沒有缺席!他們各自在城內找到地方落腳,隻等七月十五。
十四晚。
馬陽、陳複二人照常喝酒時,仆人前來通稟,迴龍觀主再次登門拜訪。
是來找陳複的。
穿著陰陽道袍的周旭,見到陳複後開門見山道:“師叔祖沒來,他隻管降妖除魔,很少過問這些恩怨。貧道職責所在也僅僅是護你安穩破境天心,其餘事愛莫能助。當然,也不會幫他。木子涼前輩到了,若能說服她作壁上觀,那麽隨你而來的江家前輩就能很輕易打死楊培風。貧道多嘴問一句,你怎麽想的?”
陳複深吸了一口氣,輕輕笑道:“據說道長與那位關係不錯,您來與我講青山寨的事,算不算為我出謀劃策?這樣是否有些……不妥?”
若要置身事外,周旭就不該來白馬城,更不該踏進這座府邸。
“是我小師叔。”周旭揉了揉鼻子,神色尷尬的很,“她叫我來探探口風。”
原來迴龍觀不該來的。是,陳複的命很金貴。但對小師叔陸禾而言,十個百個陳複都比不了她二哥一根手指頭。
周旭貴為迴龍觀主,更比陸禾年長,但並不意味著門內他一個人說了算,而陸禾說了不算。
迴龍觀內部勢力錯綜複雜。師叔祖緘口不言,這種默認態度即是對陸禾的最大放縱!陸禾便能行使大弟子之權,甚至飛書迴龍觀,不日就能召來大批高修,足可預見的血流成河。
那麽陸禾有如此大權力,就因她是張澤禹的弟子?
非也!
因為她姓陸。
大虞作為桐洲五國第一,而陸氏的強大卻從來都容易被忽視。
丞相張恆的張家、衛將軍顏亭的顏家、以及中書令盧欽的盧家,這幾家在大虞朝堂唿風喚雨的存在,曾經也隻是老楊公楊蘇麾下的馬前卒罷了。
而“楊陸之流”四個字,比大虞國祚存在的更久。
陸畋十二境,其生前的一眾結義兄弟中,亦不乏十二境。真正不顯山不露水的強大。
這種底蘊,直接就讓陸禾在迴龍觀有著非同一般的話語權。
也是這種底蘊,當年的張澤禹才會親自到扶風收徒。
更是這種底蘊,陸禾方才敢在不久前直視木子涼。
木子涼個人手段通天,但與大虞皇室合作的青山寨,離得開大虞麽?大虞能離得開陸氏麽?絕無可能!
陸禾來白馬城,周旭就隻能跟來,為避免事態發展至不可挽迴的地步。
陳複卻是不清楚這些,別說陸氏,就連真正的龐然大物的楊氏,他也就隻曉得,那是虞國內一個世代沿襲的公爵。
楊培風,就隻是江不庭口中那個,極有意思的人。
陳複知之不多,但在仔細思忖後,仍豪氣幹雲道:“瓦山之約因我一再推遲,也叫道長遲遲不方便破境,在下實在慚愧。明天,就讓我與他單打獨鬥好了。我死,陳氏逾矩在先,罪有應得。他死,虞國大興不義之兵,使梁國百姓飽受倒懸之苦,亦是報應。”
馬陽聽到這裏,驀然驚愕道:“陳少俠,那人是天心境,如此於你實在不公!”
周旭也吃了一驚,頓了頓,好心提醒道:“三思而行。楊培風的天心境,不是一般的能打。”
陳複擺了擺手,無所謂道:“謝過道長好意,馬兄您也放寬心。說起來,我雖與他不同境,但卻同齡。誰也不吃虧的。”
見其不死心,周旭再要相勸,接著一聲清咳傳來,驚得他身子一抖。
屋頂,站在柔和月光下的道袍少女,虛握著柳腰左側係掛的長劍劍柄,冷冷問道:“掌門師侄和西洲很熟?幹脆將迴龍觀搬去吧!”
周旭聽得直撓頭,接著就是一通亂七八糟的話道:“熟什麽熟!迴了迴了,月黑風高的,小師叔您也迴吧。別被有心人當做了竊賊,怪沒麵子的。”
陸禾的視線落在陳複身上,寒聲道:“你們西州人夥食好,個頭高,手也長。什麽倒懸之苦,說得……真好!”
“終有一日,貧道會造訪西洲三姓十八家。”
語罷,她轉過身,漠然離去……
他修行很晚,一則自古以來練武都是極費銀子的事,再則其誌不在此。最後似乎實在沒別的出路,成了人厭狗嫌的存在,隻能背著一柄破劍遠走他鄉。
那年,他剛滿十歲。
他被陳氏主——敕陰真君及江、權兩家同時看重,反而是遊曆天下並嶄露頭角之後。
再後來,同齡人陸陸續續躋身天心、神宵,而他卻始終趴在九品不舍得動彈。
能打,或者說挺能打的一個人。
去年陳複獨守蘭溪城,最後還是木子寒親自來砍他。結果,權家某個十二境“剛好”路過,重傷木子寒。境高兩層而痛下殺手。犯了大忌諱。
結果就是,暴怒下的木子涼不惜遠遁數十萬裏,親赴西洲權家堵門。一戰,徹底將權家守舊派斬殺殆盡。
凡與權靈華關係親近的一波人,早就躲得遠遠的……
十二境重傷天心,且名義上是為了陳複,此舉逾矩。敕陰真君遂對靈華仙人極為不滿。
楊培風在同心城設計伏殺陳詞,以及這次的“殺馬宴”,其所行之事的依據,除沈隗之死外,也有蘭溪城、以及滄淵爭搶仙運的仇怨。
授人以柄,年輕人多會如此。最後反受其亂。
於是,敕陰真君由得愛徒陳詞被打成重傷,全當做賠禮道歉了。就是不知那位心狠手辣的小楊公,收是不收。
陳複在馬府住下,貼身保護。
且因他的承諾,馬陽的女兒、兒子又被接了迴來。
白馬城熱鬧空前。
最先是來了一批道士,態度謙遜的很,其領頭的中年道人與馬陽交還書信後,還與陳複喝了頓酒。惹得另一名女子道士冷著個臉,不知為何。
然後就是頗似強盜的一夥的人,兇神惡煞,極難說話。
眼瞧著日子一天天過去,凡書信發往的大大小小的勢力,幾乎沒有缺席!他們各自在城內找到地方落腳,隻等七月十五。
十四晚。
馬陽、陳複二人照常喝酒時,仆人前來通稟,迴龍觀主再次登門拜訪。
是來找陳複的。
穿著陰陽道袍的周旭,見到陳複後開門見山道:“師叔祖沒來,他隻管降妖除魔,很少過問這些恩怨。貧道職責所在也僅僅是護你安穩破境天心,其餘事愛莫能助。當然,也不會幫他。木子涼前輩到了,若能說服她作壁上觀,那麽隨你而來的江家前輩就能很輕易打死楊培風。貧道多嘴問一句,你怎麽想的?”
陳複深吸了一口氣,輕輕笑道:“據說道長與那位關係不錯,您來與我講青山寨的事,算不算為我出謀劃策?這樣是否有些……不妥?”
若要置身事外,周旭就不該來白馬城,更不該踏進這座府邸。
“是我小師叔。”周旭揉了揉鼻子,神色尷尬的很,“她叫我來探探口風。”
原來迴龍觀不該來的。是,陳複的命很金貴。但對小師叔陸禾而言,十個百個陳複都比不了她二哥一根手指頭。
周旭貴為迴龍觀主,更比陸禾年長,但並不意味著門內他一個人說了算,而陸禾說了不算。
迴龍觀內部勢力錯綜複雜。師叔祖緘口不言,這種默認態度即是對陸禾的最大放縱!陸禾便能行使大弟子之權,甚至飛書迴龍觀,不日就能召來大批高修,足可預見的血流成河。
那麽陸禾有如此大權力,就因她是張澤禹的弟子?
非也!
因為她姓陸。
大虞作為桐洲五國第一,而陸氏的強大卻從來都容易被忽視。
丞相張恆的張家、衛將軍顏亭的顏家、以及中書令盧欽的盧家,這幾家在大虞朝堂唿風喚雨的存在,曾經也隻是老楊公楊蘇麾下的馬前卒罷了。
而“楊陸之流”四個字,比大虞國祚存在的更久。
陸畋十二境,其生前的一眾結義兄弟中,亦不乏十二境。真正不顯山不露水的強大。
這種底蘊,直接就讓陸禾在迴龍觀有著非同一般的話語權。
也是這種底蘊,當年的張澤禹才會親自到扶風收徒。
更是這種底蘊,陸禾方才敢在不久前直視木子涼。
木子涼個人手段通天,但與大虞皇室合作的青山寨,離得開大虞麽?大虞能離得開陸氏麽?絕無可能!
陸禾來白馬城,周旭就隻能跟來,為避免事態發展至不可挽迴的地步。
陳複卻是不清楚這些,別說陸氏,就連真正的龐然大物的楊氏,他也就隻曉得,那是虞國內一個世代沿襲的公爵。
楊培風,就隻是江不庭口中那個,極有意思的人。
陳複知之不多,但在仔細思忖後,仍豪氣幹雲道:“瓦山之約因我一再推遲,也叫道長遲遲不方便破境,在下實在慚愧。明天,就讓我與他單打獨鬥好了。我死,陳氏逾矩在先,罪有應得。他死,虞國大興不義之兵,使梁國百姓飽受倒懸之苦,亦是報應。”
馬陽聽到這裏,驀然驚愕道:“陳少俠,那人是天心境,如此於你實在不公!”
周旭也吃了一驚,頓了頓,好心提醒道:“三思而行。楊培風的天心境,不是一般的能打。”
陳複擺了擺手,無所謂道:“謝過道長好意,馬兄您也放寬心。說起來,我雖與他不同境,但卻同齡。誰也不吃虧的。”
見其不死心,周旭再要相勸,接著一聲清咳傳來,驚得他身子一抖。
屋頂,站在柔和月光下的道袍少女,虛握著柳腰左側係掛的長劍劍柄,冷冷問道:“掌門師侄和西洲很熟?幹脆將迴龍觀搬去吧!”
周旭聽得直撓頭,接著就是一通亂七八糟的話道:“熟什麽熟!迴了迴了,月黑風高的,小師叔您也迴吧。別被有心人當做了竊賊,怪沒麵子的。”
陸禾的視線落在陳複身上,寒聲道:“你們西州人夥食好,個頭高,手也長。什麽倒懸之苦,說得……真好!”
“終有一日,貧道會造訪西洲三姓十八家。”
語罷,她轉過身,漠然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