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貸款 小額借貸 線上貸款 汽車貸款 手機貸 瘋正妹 橘子影城 古蹟交流社 東森新聞手機板 東森新聞 港書館 super娛樂城 23win 金鈦城娛樂城 信用版娛樂城 贏家娛樂城 WG娛樂城

    “殺!殺!殺!”


    “唏律律……”


    八月末,當喊殺聲與馬匹的嘶鳴聲在高原響起,碧水如鏡的青海湖西側,也變得漸漸熱鬧起來。


    伏俟城,這座昔年吐穀渾人所修建的王都,此刻卻成了隴右都護府的屯兵之所。


    城池為兵卒日常居住之所在,亦有不少土渾部落的牧民前來貿易,十分熱鬧。


    城外是一望無際的草原,隸屬都護府的數千牧民在此放牧,遠遠眺望,牛羊成群,牧歌悠揚。


    若是屏蔽一切聲音,單從景色來說,此地看上去太平無事,宛若世外桃源。


    然而遠處軍營不斷傳來的喊殺聲,卻代表著此地並沒有看上去的那麽太平。


    “直娘賊的,這且嗗部是怎麽想的,部落裏才幾百個甲兵就敢襲擊我們的牧民?!”


    一隊精騎從西邊的山嶺走出,向著伏俟城外的軍營走去。


    路上有放牧的土渾孩童朝他們揮手,隊伍中也有不少人會揮手迴應。


    得到迴應的孩子十分激動,而隊伍中的兵卒雖然臉上帶笑,嘴裏卻罵個不停。


    他們並不是罵這些孩童,而是罵那些襲擊他們的土渾部落。


    自從吐蕃內亂,吐穀渾地區又重新迴歸了原始。


    在這個弱肉強食的地方,不會有人因為大家同是土渾人就放過你,而是仗著拳頭大欺負你。


    當地的亂象持續了許久,直到開春之後,隴右土渾討擊軍收複伏俟城開始,當地才漸漸有了規則。


    陳靖崇發檄文給各部,言土渾地區為隴右都護府所管轄,諸部可派人前往伏俟城領取金牌,以此作為日後的互市身份。


    除此之外,嚴禁各部襲擾都護府所轄的部落,違者發兵覆滅。


    對於很多弱小的土渾部落來說,隴右軍的入駐,確實給吐穀渾地區帶來了和平與安定。


    小部落不斷向伏俟城靠攏,大部落則是遷居,但又不會距離伏俟城太遠。


    畢竟他們需要物資,而這能夠互市的伏俟城,無疑是個能解決他們需求的地方。


    不過吐穀渾地區畢竟封閉太久,以至於許多部落都不知道隴右都護府代表著什麽。


    哪怕隴右軍已經入駐伏俟城大半年,但卻還是有不長眼的部落會肆意劫掠。


    對於他們,陳靖崇也毫不慣著,動輒數百、數千精騎或馬步兵出擊,將其覆滅。


    眼下道路上的這數十名精騎,便是前去討平他部,凱旋而歸的兵馬。


    他們隻是大軍的塘騎,但身份卻十分特殊,隻因為他們是臨州大學的第一批學子。


    李陽春、馬懿、高述、高淮等人在馬背上聊著此戰的經過。


    經曆大半年的高原廝殺,他們早已不是剛入伍時的新卒了。


    眼下的他們,基本都弄清楚了軍隊的編製和基礎的行軍布陣、紮營等知識。


    若是讓他們帶兵,他們這幾十人,起碼也能帶出來數百人。


    “軍號!”


    “土渾鎮第九伏俟軍三團二旅三隊,隊正高潛奉第三團校尉王獻軍令,送軍碟往伏俟軍牙門去!”


    眾人閑聊間,隊伍已經來到了伏俟城外軍營西門。


    隊伍勒馬,隊正高潛自報家門,同時拿出軍碟示意。


    門口駐守的三百餘名駐兵中走出一名校尉前來驗查軍碟,確認軍碟火漆上的印記沒問題後,當即選擇放行。


    五十餘騎走入軍營,高潛轉頭吩咐道:“我與張隊副去牙門交軍碟,你們跟隨劉夥長去駐地,莫要亂跑!”


    “遵命!!”


    眾人喊聲嘹亮,隨後便見高潛他們先後離去。


    與此同時,身為普通兵卒的李陽春他們也跟著幾名夥長前往了駐地。


    軍營內有土屋,基本是每夥一間屋子,每隊一個小坊,每團一個大坊,坊有坊牆及坊門,宛若小型城池。


    李陽春他們迴到了本隊的駐地,所有人下馬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坐下休息,將汗水擦幹後脫甲,為馬匹脫下馬鞍。


    接下來就是各自為自己的馬匹梳理毛發,檢查馬蹄,喂食馬料。


    照顧好馬匹,確認沒有問題後,這才交由隊內的馬夫帶入馬舍之中。


    這些馬夫都是當地的土渾人,專門負責照顧軍中馬匹。


    伺候好了軍馬和乘馬,李陽春他們才有機會來收拾自己。


    因為是在高原,樹木稀少,而轉運煤炭並不容易,所以洗澡在這裏還是比較奢侈的。


    他們脫下甲胄,簡單用鐵壺中被太陽照射而聚熱的溫水擦拭身子,隨後用梳子梳理一遍頭發,再用篦子繼續梳理。


    “直娘賊的,馬懿你看你這個跳蚤……”


    “滾滾滾!”


    高述逗著馬懿,馬懿則是不耐煩罵著。


    半年多的風吹日曬,他們的膚色比起之前更黑了,丟到中原去,興許都會被人認成南邊的昆侖奴。


    十二個大男人各自在宿舍裏忙著,忽然宿舍外便響起了木哨聲。


    “嗶——”


    “集合!!”


    “直娘賊的!阿耶才躺下沒一刻鍾!”


    所有人罵罵咧咧,可行動卻不慢,紛紛握著鄣刀往外走去。


    五十餘人很快集結完畢,返迴的高潛與張隊副滿意頷首,隨後開口道:


    “傳軍令,土渾鎮第九伏俟軍第三團,於八月二十五日放假,元日以前集結於岷州溢樂縣外軍營……是否明了?!”


    “遵命——”


    當放假的消息傳來,所有人心底無比激動,但還是強壓著激動,先行迴答了高潛。


    “解散!”


    隨著高潛聲音落下,眾人立馬歡唿起來,但高潛卻打斷道:


    “別高興太早,這次放假不一定是好事。”


    他沒說的太明顯,但對於已經見過血的眾人來說,他們很快便明白了這次放假的目的。


    “娘賊的,南邊要打仗了?”


    “肯定是,不然讓我們去岷州幹嘛?”


    “要我說,早就該打了!”


    “是啊,我們五萬多精兵強將,還有三四萬民兵,早該打出去了。”


    “你們說這次會打下成都嗎?”


    “娘賊的,不管打不打,總之打了這仗,你我恐怕都能升為夥長了!哈哈……”


    雖然已經見過血,但在吐穀渾地區打的都是治安戰,這群青年人並不清楚,大陣作戰的恐怖在哪。


    他們說說笑笑,不少人甚至激進的想要打進成都府。


    還有人則是渴望建功立業,擢升官職。


    不止是他們這般,就連夥長和高潛、張隊副他們也笑容洋溢。


    他們自然怕死,但是他們更怕止步於此。


    按照軍中的規矩,四十五歲還未擢升到別將的人,都將在四十五歲年滿時退役。


    盡管退役後,他們可以得到一筆不菲的錢糧,以及地方衙門維護治安的工作,但那樣工作的俸祿並不高。


    “高隊正,您這次有把握擢升校尉嗎?”


    馬懿笑嗬嗬走到高潛身旁,試探性詢問。


    高潛聞言笑著搖頭道:“這次能累功升個旅帥就不錯了,得了旅帥的武職,過幾年我退役轉業就能留在縣裏當差,不用去縣外了。”


    “旅帥轉業的官職是什麽?”李陽春走過來詢問,高潛見狀也笑著解釋道:


    “軍中轉業有規矩,你們這群小子肯定沒用心看兵冊。”


    “沒有品秩的兵卒及夥長在服役年限滿了之後,基本直接拿錢百貫退役。”


    “九品的隊正、隊副若是退役,可以選擇拿一百貫錢及二十畝永業田退役,亦或者選擇拿二十畝永業田,外加轉業為鄉裏的鄉官,每年拿十五貫的俸祿。”


    “八品的旅帥退役後,可以選擇二百貫及五十畝永業田退役,亦或者拿五十畝永業田,轉業為州兵(守城兵)的隊正,亦或縣衙六司中的錄事官,每年俸祿在三十貫左右。”


    “七品的校尉退役後,可以選擇拿錢五百貫或一百畝永業田退役,亦或者拿一百畝永業田,轉業為州兵旅帥或縣尉、主薄、縣丞等官員。


    “再往上便沒有了,但也有人說是暫時沒定下來,日後還是得規定清楚的。”


    幾人聽完,不免咋舌道:“校尉退役都隻能擔任州兵旅帥和縣衙六司的錄事官啊……”


    “嗬嗬,若是都被軍中的人給占了,你們這些學子畢業後該如何?”


    高潛笑著,接著說道:“我聽去長安的人迴來說過,各鎮都不管這些,普通人參軍拿餉就沒了。”


    “他們沒有入伍田,也沒有退役的永業田,更別說轉業了。”


    “你們這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日後就懂了……”


    李陽春幾人聞言幹笑,接著高潛便擺手道:


    “都迴去吧,接下來我們第九軍估計不會出征了,等到了日子,你們結伴迴家好好休息一段時間吧。”


    “是……”


    在高潛的招唿下,李陽春等人先後返迴了宿舍。


    半個月後,駐紮在伏俟城的十四個軍撤走了十一個,僅僅留下三個軍和五百州兵駐守伏俟城。


    十四個軍解除了土渾鎮和伏俟軍的名號,改迴原本的軍號,並踏上了迴鄉的道路。


    與此同時,各鎮的戍兵也開始輪換著放假,城裏穿著戰襖迴家的人越來越多。


    饒是隴右的平民,也都察覺到了不對勁。


    不少人都在街頭巷尾談論著近段時間的變化,都認為要打仗,且都十分激動。


    多年的太平,讓不少人忘記了戰爭的恐怖。


    青壯們談論著即將開啟的戰事,甚至抱怨都護府招兵太少。


    “要我說,都護府就應該招兵十萬,好讓我們這些人有個活幹。”


    “什麽活?你家裏不是有幾十畝地嗎?”


    “可我家還有七口人呢,過兩年我與細君生了孩子,到時候這點地就不夠種了。”


    “種地哪有當兵舒服,我寧願當兵也不願意種地!”


    “唉,年末我們就畢業了,也不知道我們畢業後該去幹嘛,總不能讀了那麽多年書,最後還是迴家種地吧……”


    狄道城臨州坊內,七八名二十出頭青年人坐在攤位上邊吃胡餅,邊討論著時局變化,又擔心著自己日後的出路。


    不多時,他們吃完東西離開了這處攤位,而坐在角落的劉繼隆則是擦了擦嘴,與陳瑛、高進達起身朝外走去。


    錢被留在了桌上,三人步行往都護府走去,路上能聽到不少討論聲,基本都是在討論最近都護府和軍隊變化的。


    待三人走入都護府,高進達這才開口道:“現在這些小郎君,看來有些自視甚高啊。”


    劉繼隆聞言卻笑道:“畢竟讀了八年書,若是出來沒有地方當差,那便得迴去種地了,自然無法接受。”


    “莫說他們,便是你也無法接受,抱怨兩句也正常。”


    “對了陳瑛,今年各州大學畢業的學子有多少?”


    突然被點,陳瑛沉思片刻,隨後不確定道:“應該是六千多?”


    “六千多啊……”劉繼隆感歎道:“這六千多學子,若是交給各鎮,恐怕各鎮節度使都會十分高興。”


    “隻是隴右的各行各業都飽和了,他們大概率隻能從仕或考試成為教習。”


    “雖然我們明年就要對南邊用兵,攻占六州之地後,必然會空缺不少官職,但規矩不能變。”


    他口中所說的規矩,便是當初定下的從仕、教習等規矩。


    畢業的學子想要從仕,必須要接受下鄉開荒、參軍入伍,最後才能擔任直白。


    若是要當教習,則是需要參與兩年開荒,再當兵一年才可以。


    不過都護府也不會讓他們白幹活,當兵照常發放軍餉,開荒期間則是按照每月三百錢的標準發放工錢。


    “節帥……”眼見劉繼隆提起這個,高進達也開口道:


    “兩年開荒的標準,是否太長了些?”


    “不如削減為開荒一年,當兵一年如何?”


    “若是按照原有的規矩,這六千學子得四年後才能進入衙門當差,時間拖得有些久了。”


    “算下來,開荒的那兩年,單工錢就得支出二萬餘貫,此外隨著畢業人數逐漸增多,軍隊也容納不下這麽多學子。”


    高進達提出了眼下出現的問題,可劉繼隆卻沒有直接迴答,而是詢問道:


    “如今都護府及州縣衙門中,除各衙門已有的官員與直白,另外的儲備直白和官員有多少?”


    “不下兩千人……”高進達不假思索迴答道。


    “能否在收複六州後,負責六州政務?”劉繼隆繼續追問。


    “自然……”高進達明白了劉繼隆的意思,而劉繼隆也頷首道:


    “既然能夠勝任,那就沒有那麽大的官員與直白需求。”


    “反而是他們兩年開荒結束後,能直接編為四個軍,增強這六個州的駐兵數量。”


    “等到他們戍兵期結束,也差不多是鹹通九年年末,也就是十年年初才會擔任各州縣衙門的直白。”


    劉繼隆簡單推算,便已經將話題說到了五年後。


    五年後是鹹通十年,曆史上龐勳作亂半年有餘,河淮洪澇、大旱不定。


    可如今,龐勳與王仙芝被王式打得分別逃入魯山、大別山中,是否還能重新搖旗都另說。


    看似天下太平,但實際上並非如此。


    龐勳與王仙芝的此次作亂,不僅把河淮兩道十二個州的經濟給破壞了,還造成了數量更多的流民。


    從目前來看,朝廷壓根沒有賑災的打算,甚至連諸鎮兵馬的犒賞都給削了三分之一,讓諸鎮節度使自己解決。


    這樣的做法,也提前造成了諸鎮節度使對朝廷失望,很有可能導致日後諸鎮剿賊出工不出力。


    除此之外,更為重要的就是劉繼隆將在西南點燃的戰火。


    戰火若是點燃,以大唐如今的財政情況,唯有加稅這一條路。


    大唐若要加稅,那諸道的流民和盜寇也將會越來越多。


    哪怕王仙芝和龐勳會死在王式手上,但天下還會冒出李仙芝、趙仙芝、張仙芝……


    或許大唐會提前三代亡於李漼手上,隻是不知以何種過程。


    自今年往後,每年都會有數千大學學子畢業,而他們將成為劉繼隆打破世家壟斷知識和權力的鐵錘。


    思緒此處,劉繼隆他們也走入了都護府的正堂。


    劉繼隆坐迴主位,翻了翻桌上的文冊,發現沒有什麽變化後,接著看向高進達:


    “儲備的官員與直白,差不多可以在秋收結束後,盡數調往宕州、武州、鬆州了。”


    “是!”高進達頷首應下,劉繼隆則是看向了陳瑛:“曹茂那邊情況如何?”


    “進展緩慢,不如先將他調往隴南,把西川六州的事情敲定再……”


    陳瑛嚐試建議,但劉繼隆卻搖了搖頭:“不必。”


    “西川六州重要,但朔方四州也同樣重要。”


    “此外,河西那邊也稍微關注關注,畢竟黠戛斯答應了與河西聯手出兵驅逐西域的迴鶻殘部。”


    “若是能在這兩年就把迴鶻殘部驅逐至濛池(鹹海),那自然最好。”


    “是……”高進達點頭附和,接著拿出文冊道:


    “近兩年來,國子監度支不斷增加,眼下負責蒙學的小學便有六萬三千餘學子,大學則不少二萬六千。”


    “隴右人口僅九十三萬,學子便近九萬,若是都科考直白為吏,這都足夠治理半個天下了……”


    高進達說的很委婉,但劉繼隆知道他的意思,無非與之前所說話題含義相同。


    可是對於劉繼隆而言,這群人若要全部投入到天下中,最少還需要十二年時間。


    現在看似很多的學子,一旦隴右這台戰爭機器發動起來,日後便顯得不足了。


    “現在很多,但再過幾年,你就會覺得少了……”


    劉繼隆與高進達對視間說出這句話,高進達當即便明白了劉繼隆想要東出的決心和時間。


    不過他並不清楚,劉繼隆不僅要東出,還需要解決世家豪強把控科舉,將科舉視作世家庶族工具的問題。


    他想要把唐宋的門蔭、以及明初死灰複燃的察舉製掃進曆史垃圾堆,便需要一批人來奠定劉繼隆所定下的製度。


    如此之後,科舉才能公平的為天下人所服務,而這批人就是隴右的這群無背景學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歸義非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北城二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北城二千並收藏歸義非唐最新章節

xxfse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