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裴徽給郭子儀的重禮
安史之亂:我為大唐改命 作者:九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時間悄然流逝,天邊漸漸地泛起了一抹淡淡的魚肚白。
新的一天——一月二十八日的清晨即將到來。
此時此刻,西汾河岸四周一片寂靜,靜得甚至令人感到有些難以置信。
原本按照常理來說,已經悄悄逼近此地的叛軍應該會趁著夜色發動突襲或者騷擾才對,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
即使天色已經大亮,郭子儀站在高處用裴徽送給他的望遠鏡極目遠眺,視野所及之處竟然連一個叛軍的身影都看不到。
正當眾人對此感到疑惑不解的時候,一則來自不良人密探的緊急情報迅速傳了過來。
郭子儀這才得知,叛軍並非沒有想要趁夜來偷襲邊軍營地,隻是他們的計劃被打亂了。
而造成這一局麵的原因,正是一支僅有千餘人組成的隊伍對兩萬多的叛軍展開了猛烈的騷擾與夜襲,成功地拖住了叛軍前進的腳步。
這件事聽起來著實有些匪夷所思,甚至可以說是頗為誇張,但它卻是實實在在發生了的。
因為這支戰鬥力強悍的千人隊伍,正是裴徽親自安排人組建、訓練而成,由郭襄陽親自率領的特戰大隊!
不得不提的是,對於真定府、晉陽城以及郭子儀所統領的河西邊軍等各方勢力,裴徽其實早已製定好了一套嚴密周詳的戰略部署。
他精心策劃的每一步棋,都旨在掌控整個戰局的走向,以實現李太白心中的那個目標。
除了嚴莊和趙肉等一幹人以及眾多不良人密探、高手還有殺手之外,郭襄陽所率領的一千人的特戰大隊,無疑成為了裴徽手中一張至關重要的王牌。
不僅如此,為了確保此次行動萬無一失,裴徽甚至將一直伴隨其左右的貼身秘書——杜黃裳也派遣到了前線,專門負責他與郭子儀之間的聯絡工作。
別看杜黃裳年紀尚輕,不過是個初出茅廬的少年郎,但裴徽深知這個在原本曆史軌跡中最終能夠登上相位的年輕人,做起事來竟是異常老練且果敢決斷,全然具備獨擋一麵的能力。
就在此刻,杜黃裳手捧著尚未吃完的幹糧,正準備再咬上一口時,一名不良人密探已然如疾風般送來了最新的情報:“報告!在距離此地約十裏開外之處,突然湧現出大批的叛軍騎兵!”
安守忠點了點頭,示意親兵帶著不良人密探下去休息,而他臉上沒有半點意外之色。
“沒想到!裴帥居然派遣了一支如此強大的軍隊在暗地裏協助本將作戰,而且這支強軍在此之前可是聞所未聞呐……”
郭子儀一邊說著,一邊拿起水壺猛灌了幾口水,然後又咬了一大口手中那堅硬如石的幹餅。
他咽下嘴裏的食物後,不經意間用眼角的餘光瞥向身旁的杜黃裳。
隻見這位出身名門世家的公子哥兒正若無其事地咀嚼著口中的幹餅,絲毫不見吃幹糧時那種難以下咽的痛苦表情,甚至對於這種粗糙的食物也沒有表現出半分的不情願或勉強之色。
郭子儀卻不知道,在被裴徽收服之前,杜黃裳曾在不良府的監牢裏度過了一段極其悲慘的時光。
那些暗無天日的日子讓他受盡折磨,也使得他學會了如何在艱苦環境中生存下去。
所以,如今這點兒幹糧對他來說簡直就是小菜一碟。
“此子年紀輕輕,便能得到裴帥的器重並委以重任前來與本將軍聯絡,看來果真是事出有因啊。”郭子儀心中暗暗思忖道,並讚許地點了點頭。
緊接著,他轉頭看向杜黃裳,開口說道:“根據此前不良人的通報以及收集到的關於安守忠的個人情報分析,這個人並非真正能沉得住氣之人。”
聽到郭子儀所言,杜黃裳微微頷首表示認同,隨即接口說道:“沒錯,郭將軍。安守忠此次領命攔截您率領的這一萬兵馬。他深知我們必定要前往晉陽城,因此今日白天一定會有一場大戰。”
郭子儀身旁的副將嶽天剛緊接著開口言道:“將軍,咱們這般列陣行軍,不僅人困馬乏,而且這陣形也極容易露出破綻來,一旦遭遇敵軍突襲,後果不堪設想!所以末將,建議我們找個地方安營紮寨,休整一兩日,專心對付安守忠。”
站在一旁的杜黃裳麵色淡然地迴應道:“嶽將軍所言不無道理,然而眼下晉陽城的局勢危如累卵,隨時都有可能被那叛賊攻破。若我等在路上遷延日久,聖上那裏定然降罪下來,屆時郭將軍乃至哥舒翰節帥那裏恐怕都擔待不起。”
特意提醒之後,杜黃裳將目光投向郭子儀,似是在等待他拿定主意。
郭子儀微微頷首,表示認同杜黃裳所說之話,但他並未多言,隻是迅速咬下最後一口幹餅,而後隨意地用袍袖擦拭了一下雙手,旋即揚起嗓子高聲下令:“傳本帥軍令!全軍整備,即刻列陣前行!不得有誤!”
隨著郭子儀這聲鏗鏘有力的號令傳出,原本稍顯安靜的一萬河西邊軍臨時營地瞬間又變得喧鬧嘈雜起來。
隻見眾將士們紛紛加快速度,風卷殘雲般地將手中尚未吃完的幹糧盡數塞入嘴中,囫圇咽下。
他們一邊咀嚼著食物,一邊匆忙地再給心愛的戰馬喂上最後一口清水,並順手拿起梳子快速地替它們梳理最後一下毛發。
做完這些之後,士兵們紛紛翻身上馬,隻不過此次所乘騎的皆是那些腳力相對較差的馬匹。
他們都是一人雙馬。
在飄揚的令旗指揮之下,一隊隊全副武裝的騎兵井然有序地向著晉陽城的方向進發而去。
馬蹄聲響徹雲霄,揚起陣陣塵土,仿佛一條蜿蜒的長龍,氣勢磅礴,銳不可當。
然而,隊伍前行的步伐卻異常遲緩,仿佛背負著重擔艱難跋涉。
每前進一段不長的距離後,郭子儀都會果斷地下令全軍停止前進,並利用這段時間休整隊形、調整戰術部署。
就這樣,短短不過十二裏的路途,這支龐大的軍隊竟然耗費了足足一個多時辰才走完。
當距離叛軍大約還有兩裏的時候,一片廣袤無垠且地勢較為平坦的鹽堿地出現在眼前。
在這片鹽堿地中央,有一處坡度極小的坡地。
郭子儀目光敏銳地捕捉到這個地形特點,毫不猶豫地下達了停止進軍的命令。
此刻,站在這個小小的坡地上,他們已然能夠清晰地望見兩裏之外的叛軍騎兵。
而那些叛軍,也同樣穩穩地占據著另一塊稍高一些的小坡地。
盡管這些被稱為“坡地”的地方高度有限,但對於來去如風的騎兵而言,這樣微小的高差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然而,在兩軍即將交鋒的關鍵時刻,哪怕隻是一丁點的地形優勢,雙方將領都絕不會輕易放過。
郭子儀凝視著遠處的叛軍陣營,眉頭不禁微微皺起。
通過對敵軍陣勢的觀察,他意識到安守忠絕非等閑之輩,而是一個深諳兵法、善於作戰的勁敵。
隻見那叛軍的陣形寬闊無比,同樣也是延綿數裏,遠遠望去,就像一條巨大的黑色長蛇盤踞在河西邊軍的正前方。
粗略估計,叛軍的兵力明顯多於河西邊軍,起碼多出一倍有餘,大概在兩萬至三萬騎兵之間。
如此懸殊的兵力對比,讓郭子儀心中暗自思忖應對之策。
然而,盡管人數稀少,但河西邊軍的將士們毫無懼色,心中反倒燃起了熊熊的滔天戰意。
畢竟,這支由王忠嗣親手培育出來的河西和隴右邊軍,與安祿山所率領的人馬之間素有仇怨。
郭子儀目光如炬,銳利地掃視著戰場,試圖尋找到安守忠的帥旗所在之處。
可任憑他如何仔細搜尋,那麵象征著敵軍統帥的旗幟卻始終未曾出現在他的視野之中。
此時此刻,雙方軍隊陷入了短暫的對峙狀態。
兩邊的將領皆趁著這段寶貴的時間,全神貫注地觀察著自己正麵對峙的敵手。
他們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分析著對方的兵力部署、武器裝備以及戰術安排。
與此同時,士兵們也爭分奪秒地忙碌著,進行著最後的戰鬥準備工作。
河西邊軍這邊,一萬名英勇無畏的騎兵嚴陣以待。
其中,有九千名騎兵屬於輕騎部隊,他們行動敏捷,擅長長途奔襲和遊擊作戰;另外還有一千人組成了重騎兵方陣,這些重騎兵乃是戰場上的攻堅力量。
為了最大程度地節省馬力和保持體力,這一千名重騎兵在戰前采取了特殊的策略。
他們事先僅僅穿好了堅固的身甲,至於披膊、臂護、垂緣、膝裙等其他防護部件,以及宵、兜鑒、麵具等裝備,則需要在臨戰之際迅速披戴上馬。
不僅如此,就連戰馬的馬甲也是在上一次休息整頓隊形的時候便已提前披掛完畢。
待到即將發起騎兵衝鋒大戰之時,重騎兵們方才會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所有裝備的穿戴,然後換上另外一匹雄健的戰馬,如鋼鐵洪流一般衝向敵陣。
叛軍並未趁機發起攻勢,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直至瞧見河西邊軍停下腳步,他們竟然仍未跨上自己的戰馬。
叛軍的士兵在上馬之前,也需仔細檢查自身攜帶的兵器以及各類裝備。
對於此景,杜黃裳尚不明就裏,然而郭子儀與嶽天剛心中卻跟明鏡似的——這意味著出現在眼前的這批叛軍騎兵算是真正的精銳!
但凡曆經無數次戰火洗禮、堪稱真正精銳的騎兵部隊,不論所麵對的敵手如何強大,皆能夠始終維持沉著冷靜、泰然自若的狀態。
嶽天剛壓低聲音,向身旁一臉疑惑的杜黃裳詳細解釋道:“這些叛軍在上陣前有條不紊地檢查武器裝備,足見其訓練有素且紀律嚴明,絕非一般烏合之眾可比。”
杜黃裳聞聽此言,連忙拱手謝過道:“多謝嶽將軍解惑。”
言罷,他抬起頭望向天空,隻見陰雲密布,沉甸甸地壓在眾人頭頂上方,仿佛預示著一場暴風雨即將來臨。
此刻的杜黃裳身著一套由天工之城精心打造而出的珍貴鋼甲,雖說這套鎧甲較河西將士所披掛的鐵甲要輕便不少,但其重量依舊不可小覷。
相較於平日裏所穿的絲綢長袍而言,這副鋼甲著實令杜黃裳感到頗為不適,行動間也多了幾分束縛感。
長時間的穿戴已使得他略感疲憊不堪。
直到此時此地,杜黃裳方才驚覺盡管自己一直在竭盡全力克製內心情緒,努力避免過度緊張,可真當大戰將至之際,那種難以名狀的緊張感終究還是不由自主地湧上心頭。
然而,他卻不知道,郭子儀與嶽天剛二人對他所展現出來的鎮定從容表現給予了極高的讚譽。
古往今來,那些未曾經曆過戰爭洗禮的文官們,一旦真正踏上戰場,往往會醜態百出,而這樣的情況屢見不鮮,即便是那些名垂千古的名臣也難以幸免。
杜黃裳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努力地想要將內心深處那如潮水般洶湧澎湃的緊張情緒強行壓製下去。
隨後,他抬起頭,目光堅定地朝著郭子儀所在的中軍帥旗方向望去。
隻見郭子儀穩穩地站立在後方的一處高聳坡地上,其身旁環繞著數十名身騎駿馬、手持各色令旗的傳令兵,他們共同構成了郭子儀的指揮係統。
這種獨特且高效的指揮係統乃是由王忠嗣在河西邊軍之中率先發明創造出來的。
該係統不僅配備了用於指揮作戰的五彩斑斕的令旗,更有幾麵碩大的戰鼓,以及銅鈕、號角等物件——所有這些無一不是戰場上指揮大權的象征。
此時此刻,郭子儀身上所穿著的那件精致無比的精鋼百煉鎧甲,正是前些日子當杜黃裳從長安城匆匆趕來此地之時,順道給他捎帶來的。
這件鎧甲可非比尋常,它可是裴徽特意贈送給郭子儀眾多禮物當中的一份厚禮呢!
除了這套出自天工之城的稀世精鋼百煉鎧甲之外,一同送來的還有兩具極為珍貴的望遠鏡,兩千具三連發快弩,以及滿滿一整車的療傷藥品。
此時此刻,郭子儀麵色凝重如霜,雙眸緊緊地凝視著前方,一眨不眨,仿佛要將對麵叛軍的一舉一動都盡收眼底。
站在一旁的杜黃裳心中暗自思忖道:“這精鋼百煉鎧甲可是世間罕有的寶物啊!”
他曾聽裴徽提起過,此等鎧甲乃是由兩位技藝精湛的大匠親手錘煉而成。
每一具這樣的精鋼鎧甲,不僅需要兩名大師級別的工匠親自操刀,還得率領十多名經驗豐富的普通工匠齊心協力、日夜趕工,方能在曆經整整半個月的辛苦打磨,才能夠打造而出。
更令人驚歎不已的是,如此精心打造出來的鎧甲,其堅固程度超乎想象。
即便是尋常人手持普通的刀劍猛力劈砍上去,也僅僅隻會在鎧甲表麵留下一道淺淺的痕跡罷了。
然而,最為難能可貴之處在於,盡管這鎧甲堅不可摧,但它的重量竟然比起常見的鎖子甲還要輕盈些許。
據杜黃裳所知,迄今為止,天工之城傾盡全部力量,也不過僅成功鑄造出區區五具這樣的絕世鎧甲。
想到此處,杜黃裳愈發感到困惑不解:“像這般無比珍貴的鎧甲,裴帥就連哥舒翰都未曾舍得相送,卻為何偏偏贈予了眼前這位雖然在西軍之中素有善戰之名,但放眼整個大唐帝國也隻能算作是小有名氣的郭子儀呢?”
郭子儀手中緊握著一架精致的望遠鏡,全神貫注地審視著遠處的叛軍陣營。
他聚精會神地察看著安守忠的排兵布陣情況,不放過任何一個細微之處,滿心期望能夠從中尋覓到一絲一毫的破綻和漏洞,從而找到破敵製勝的關鍵所在。
杜黃裳此人極為機敏聰慧,對於他人的言談舉止以及神情變化觀察入微、洞若觀火。
此時他注意到郭子儀麵色微變,雖然這一變化極其細微,但還是被杜黃裳敏銳地捕捉到了。
憑借著多年來對郭子儀的了解,杜黃裳立刻意識到,郭子儀尚未找到叛軍排兵布陣中的破綻所在。
“既然如此,那便唯有與他們正麵交鋒,展開一場生死廝殺了!”原本神色還算沉穩的郭子儀,突然間像是換了個人似的,滿臉猙獰可怖,渾身上下散發出一股令人膽寒的殺氣。
隻聽他高聲怒吼道:“速速傳令下去,待我方大軍準備妥當之後,全力主攻叛軍的正麵防線!務必給我撕開這群直娘賊的防禦陣線!”
既然目前無法察覺出叛軍排兵布陣方麵存在明顯的破綻,那麽主動出擊、以強大的兵力和勇猛的氣勢去衝擊其正麵,或許能夠在激烈的戰鬥中創造出破敵之機。
郭子儀的話語剛落下,杜黃裳便瞧見數麵指揮旗在空中有力地向前揮舞了幾下。
下一刻,激昂的戰鼓聲如雷般轟鳴,震耳欲聾;嘹亮的號角聲此起彼伏,響徹雲霄。
“咚咚咚咚……”
“嗚嗚嗚嗚……”
兩種聲音交織在一起,宛如一首驚心動魄的戰爭交響曲。
“殺!”
“殺!”
“殺!”
河西邊軍那一萬精銳鐵騎發出了震天動地的喊殺聲,他們齊聲高唿三次,氣勢磅礴,令人膽寒。
緊接著,位於隊伍最前方的一千名重騎兵猶如離弦之箭一般,朝著叛軍中軍疾馳而去。
馬蹄聲響徹天地,揚起滾滾煙塵。
……
……
新的一天——一月二十八日的清晨即將到來。
此時此刻,西汾河岸四周一片寂靜,靜得甚至令人感到有些難以置信。
原本按照常理來說,已經悄悄逼近此地的叛軍應該會趁著夜色發動突襲或者騷擾才對,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
即使天色已經大亮,郭子儀站在高處用裴徽送給他的望遠鏡極目遠眺,視野所及之處竟然連一個叛軍的身影都看不到。
正當眾人對此感到疑惑不解的時候,一則來自不良人密探的緊急情報迅速傳了過來。
郭子儀這才得知,叛軍並非沒有想要趁夜來偷襲邊軍營地,隻是他們的計劃被打亂了。
而造成這一局麵的原因,正是一支僅有千餘人組成的隊伍對兩萬多的叛軍展開了猛烈的騷擾與夜襲,成功地拖住了叛軍前進的腳步。
這件事聽起來著實有些匪夷所思,甚至可以說是頗為誇張,但它卻是實實在在發生了的。
因為這支戰鬥力強悍的千人隊伍,正是裴徽親自安排人組建、訓練而成,由郭襄陽親自率領的特戰大隊!
不得不提的是,對於真定府、晉陽城以及郭子儀所統領的河西邊軍等各方勢力,裴徽其實早已製定好了一套嚴密周詳的戰略部署。
他精心策劃的每一步棋,都旨在掌控整個戰局的走向,以實現李太白心中的那個目標。
除了嚴莊和趙肉等一幹人以及眾多不良人密探、高手還有殺手之外,郭襄陽所率領的一千人的特戰大隊,無疑成為了裴徽手中一張至關重要的王牌。
不僅如此,為了確保此次行動萬無一失,裴徽甚至將一直伴隨其左右的貼身秘書——杜黃裳也派遣到了前線,專門負責他與郭子儀之間的聯絡工作。
別看杜黃裳年紀尚輕,不過是個初出茅廬的少年郎,但裴徽深知這個在原本曆史軌跡中最終能夠登上相位的年輕人,做起事來竟是異常老練且果敢決斷,全然具備獨擋一麵的能力。
就在此刻,杜黃裳手捧著尚未吃完的幹糧,正準備再咬上一口時,一名不良人密探已然如疾風般送來了最新的情報:“報告!在距離此地約十裏開外之處,突然湧現出大批的叛軍騎兵!”
安守忠點了點頭,示意親兵帶著不良人密探下去休息,而他臉上沒有半點意外之色。
“沒想到!裴帥居然派遣了一支如此強大的軍隊在暗地裏協助本將作戰,而且這支強軍在此之前可是聞所未聞呐……”
郭子儀一邊說著,一邊拿起水壺猛灌了幾口水,然後又咬了一大口手中那堅硬如石的幹餅。
他咽下嘴裏的食物後,不經意間用眼角的餘光瞥向身旁的杜黃裳。
隻見這位出身名門世家的公子哥兒正若無其事地咀嚼著口中的幹餅,絲毫不見吃幹糧時那種難以下咽的痛苦表情,甚至對於這種粗糙的食物也沒有表現出半分的不情願或勉強之色。
郭子儀卻不知道,在被裴徽收服之前,杜黃裳曾在不良府的監牢裏度過了一段極其悲慘的時光。
那些暗無天日的日子讓他受盡折磨,也使得他學會了如何在艱苦環境中生存下去。
所以,如今這點兒幹糧對他來說簡直就是小菜一碟。
“此子年紀輕輕,便能得到裴帥的器重並委以重任前來與本將軍聯絡,看來果真是事出有因啊。”郭子儀心中暗暗思忖道,並讚許地點了點頭。
緊接著,他轉頭看向杜黃裳,開口說道:“根據此前不良人的通報以及收集到的關於安守忠的個人情報分析,這個人並非真正能沉得住氣之人。”
聽到郭子儀所言,杜黃裳微微頷首表示認同,隨即接口說道:“沒錯,郭將軍。安守忠此次領命攔截您率領的這一萬兵馬。他深知我們必定要前往晉陽城,因此今日白天一定會有一場大戰。”
郭子儀身旁的副將嶽天剛緊接著開口言道:“將軍,咱們這般列陣行軍,不僅人困馬乏,而且這陣形也極容易露出破綻來,一旦遭遇敵軍突襲,後果不堪設想!所以末將,建議我們找個地方安營紮寨,休整一兩日,專心對付安守忠。”
站在一旁的杜黃裳麵色淡然地迴應道:“嶽將軍所言不無道理,然而眼下晉陽城的局勢危如累卵,隨時都有可能被那叛賊攻破。若我等在路上遷延日久,聖上那裏定然降罪下來,屆時郭將軍乃至哥舒翰節帥那裏恐怕都擔待不起。”
特意提醒之後,杜黃裳將目光投向郭子儀,似是在等待他拿定主意。
郭子儀微微頷首,表示認同杜黃裳所說之話,但他並未多言,隻是迅速咬下最後一口幹餅,而後隨意地用袍袖擦拭了一下雙手,旋即揚起嗓子高聲下令:“傳本帥軍令!全軍整備,即刻列陣前行!不得有誤!”
隨著郭子儀這聲鏗鏘有力的號令傳出,原本稍顯安靜的一萬河西邊軍臨時營地瞬間又變得喧鬧嘈雜起來。
隻見眾將士們紛紛加快速度,風卷殘雲般地將手中尚未吃完的幹糧盡數塞入嘴中,囫圇咽下。
他們一邊咀嚼著食物,一邊匆忙地再給心愛的戰馬喂上最後一口清水,並順手拿起梳子快速地替它們梳理最後一下毛發。
做完這些之後,士兵們紛紛翻身上馬,隻不過此次所乘騎的皆是那些腳力相對較差的馬匹。
他們都是一人雙馬。
在飄揚的令旗指揮之下,一隊隊全副武裝的騎兵井然有序地向著晉陽城的方向進發而去。
馬蹄聲響徹雲霄,揚起陣陣塵土,仿佛一條蜿蜒的長龍,氣勢磅礴,銳不可當。
然而,隊伍前行的步伐卻異常遲緩,仿佛背負著重擔艱難跋涉。
每前進一段不長的距離後,郭子儀都會果斷地下令全軍停止前進,並利用這段時間休整隊形、調整戰術部署。
就這樣,短短不過十二裏的路途,這支龐大的軍隊竟然耗費了足足一個多時辰才走完。
當距離叛軍大約還有兩裏的時候,一片廣袤無垠且地勢較為平坦的鹽堿地出現在眼前。
在這片鹽堿地中央,有一處坡度極小的坡地。
郭子儀目光敏銳地捕捉到這個地形特點,毫不猶豫地下達了停止進軍的命令。
此刻,站在這個小小的坡地上,他們已然能夠清晰地望見兩裏之外的叛軍騎兵。
而那些叛軍,也同樣穩穩地占據著另一塊稍高一些的小坡地。
盡管這些被稱為“坡地”的地方高度有限,但對於來去如風的騎兵而言,這樣微小的高差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然而,在兩軍即將交鋒的關鍵時刻,哪怕隻是一丁點的地形優勢,雙方將領都絕不會輕易放過。
郭子儀凝視著遠處的叛軍陣營,眉頭不禁微微皺起。
通過對敵軍陣勢的觀察,他意識到安守忠絕非等閑之輩,而是一個深諳兵法、善於作戰的勁敵。
隻見那叛軍的陣形寬闊無比,同樣也是延綿數裏,遠遠望去,就像一條巨大的黑色長蛇盤踞在河西邊軍的正前方。
粗略估計,叛軍的兵力明顯多於河西邊軍,起碼多出一倍有餘,大概在兩萬至三萬騎兵之間。
如此懸殊的兵力對比,讓郭子儀心中暗自思忖應對之策。
然而,盡管人數稀少,但河西邊軍的將士們毫無懼色,心中反倒燃起了熊熊的滔天戰意。
畢竟,這支由王忠嗣親手培育出來的河西和隴右邊軍,與安祿山所率領的人馬之間素有仇怨。
郭子儀目光如炬,銳利地掃視著戰場,試圖尋找到安守忠的帥旗所在之處。
可任憑他如何仔細搜尋,那麵象征著敵軍統帥的旗幟卻始終未曾出現在他的視野之中。
此時此刻,雙方軍隊陷入了短暫的對峙狀態。
兩邊的將領皆趁著這段寶貴的時間,全神貫注地觀察著自己正麵對峙的敵手。
他們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分析著對方的兵力部署、武器裝備以及戰術安排。
與此同時,士兵們也爭分奪秒地忙碌著,進行著最後的戰鬥準備工作。
河西邊軍這邊,一萬名英勇無畏的騎兵嚴陣以待。
其中,有九千名騎兵屬於輕騎部隊,他們行動敏捷,擅長長途奔襲和遊擊作戰;另外還有一千人組成了重騎兵方陣,這些重騎兵乃是戰場上的攻堅力量。
為了最大程度地節省馬力和保持體力,這一千名重騎兵在戰前采取了特殊的策略。
他們事先僅僅穿好了堅固的身甲,至於披膊、臂護、垂緣、膝裙等其他防護部件,以及宵、兜鑒、麵具等裝備,則需要在臨戰之際迅速披戴上馬。
不僅如此,就連戰馬的馬甲也是在上一次休息整頓隊形的時候便已提前披掛完畢。
待到即將發起騎兵衝鋒大戰之時,重騎兵們方才會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所有裝備的穿戴,然後換上另外一匹雄健的戰馬,如鋼鐵洪流一般衝向敵陣。
叛軍並未趁機發起攻勢,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直至瞧見河西邊軍停下腳步,他們竟然仍未跨上自己的戰馬。
叛軍的士兵在上馬之前,也需仔細檢查自身攜帶的兵器以及各類裝備。
對於此景,杜黃裳尚不明就裏,然而郭子儀與嶽天剛心中卻跟明鏡似的——這意味著出現在眼前的這批叛軍騎兵算是真正的精銳!
但凡曆經無數次戰火洗禮、堪稱真正精銳的騎兵部隊,不論所麵對的敵手如何強大,皆能夠始終維持沉著冷靜、泰然自若的狀態。
嶽天剛壓低聲音,向身旁一臉疑惑的杜黃裳詳細解釋道:“這些叛軍在上陣前有條不紊地檢查武器裝備,足見其訓練有素且紀律嚴明,絕非一般烏合之眾可比。”
杜黃裳聞聽此言,連忙拱手謝過道:“多謝嶽將軍解惑。”
言罷,他抬起頭望向天空,隻見陰雲密布,沉甸甸地壓在眾人頭頂上方,仿佛預示著一場暴風雨即將來臨。
此刻的杜黃裳身著一套由天工之城精心打造而出的珍貴鋼甲,雖說這套鎧甲較河西將士所披掛的鐵甲要輕便不少,但其重量依舊不可小覷。
相較於平日裏所穿的絲綢長袍而言,這副鋼甲著實令杜黃裳感到頗為不適,行動間也多了幾分束縛感。
長時間的穿戴已使得他略感疲憊不堪。
直到此時此地,杜黃裳方才驚覺盡管自己一直在竭盡全力克製內心情緒,努力避免過度緊張,可真當大戰將至之際,那種難以名狀的緊張感終究還是不由自主地湧上心頭。
然而,他卻不知道,郭子儀與嶽天剛二人對他所展現出來的鎮定從容表現給予了極高的讚譽。
古往今來,那些未曾經曆過戰爭洗禮的文官們,一旦真正踏上戰場,往往會醜態百出,而這樣的情況屢見不鮮,即便是那些名垂千古的名臣也難以幸免。
杜黃裳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努力地想要將內心深處那如潮水般洶湧澎湃的緊張情緒強行壓製下去。
隨後,他抬起頭,目光堅定地朝著郭子儀所在的中軍帥旗方向望去。
隻見郭子儀穩穩地站立在後方的一處高聳坡地上,其身旁環繞著數十名身騎駿馬、手持各色令旗的傳令兵,他們共同構成了郭子儀的指揮係統。
這種獨特且高效的指揮係統乃是由王忠嗣在河西邊軍之中率先發明創造出來的。
該係統不僅配備了用於指揮作戰的五彩斑斕的令旗,更有幾麵碩大的戰鼓,以及銅鈕、號角等物件——所有這些無一不是戰場上指揮大權的象征。
此時此刻,郭子儀身上所穿著的那件精致無比的精鋼百煉鎧甲,正是前些日子當杜黃裳從長安城匆匆趕來此地之時,順道給他捎帶來的。
這件鎧甲可非比尋常,它可是裴徽特意贈送給郭子儀眾多禮物當中的一份厚禮呢!
除了這套出自天工之城的稀世精鋼百煉鎧甲之外,一同送來的還有兩具極為珍貴的望遠鏡,兩千具三連發快弩,以及滿滿一整車的療傷藥品。
此時此刻,郭子儀麵色凝重如霜,雙眸緊緊地凝視著前方,一眨不眨,仿佛要將對麵叛軍的一舉一動都盡收眼底。
站在一旁的杜黃裳心中暗自思忖道:“這精鋼百煉鎧甲可是世間罕有的寶物啊!”
他曾聽裴徽提起過,此等鎧甲乃是由兩位技藝精湛的大匠親手錘煉而成。
每一具這樣的精鋼鎧甲,不僅需要兩名大師級別的工匠親自操刀,還得率領十多名經驗豐富的普通工匠齊心協力、日夜趕工,方能在曆經整整半個月的辛苦打磨,才能夠打造而出。
更令人驚歎不已的是,如此精心打造出來的鎧甲,其堅固程度超乎想象。
即便是尋常人手持普通的刀劍猛力劈砍上去,也僅僅隻會在鎧甲表麵留下一道淺淺的痕跡罷了。
然而,最為難能可貴之處在於,盡管這鎧甲堅不可摧,但它的重量竟然比起常見的鎖子甲還要輕盈些許。
據杜黃裳所知,迄今為止,天工之城傾盡全部力量,也不過僅成功鑄造出區區五具這樣的絕世鎧甲。
想到此處,杜黃裳愈發感到困惑不解:“像這般無比珍貴的鎧甲,裴帥就連哥舒翰都未曾舍得相送,卻為何偏偏贈予了眼前這位雖然在西軍之中素有善戰之名,但放眼整個大唐帝國也隻能算作是小有名氣的郭子儀呢?”
郭子儀手中緊握著一架精致的望遠鏡,全神貫注地審視著遠處的叛軍陣營。
他聚精會神地察看著安守忠的排兵布陣情況,不放過任何一個細微之處,滿心期望能夠從中尋覓到一絲一毫的破綻和漏洞,從而找到破敵製勝的關鍵所在。
杜黃裳此人極為機敏聰慧,對於他人的言談舉止以及神情變化觀察入微、洞若觀火。
此時他注意到郭子儀麵色微變,雖然這一變化極其細微,但還是被杜黃裳敏銳地捕捉到了。
憑借著多年來對郭子儀的了解,杜黃裳立刻意識到,郭子儀尚未找到叛軍排兵布陣中的破綻所在。
“既然如此,那便唯有與他們正麵交鋒,展開一場生死廝殺了!”原本神色還算沉穩的郭子儀,突然間像是換了個人似的,滿臉猙獰可怖,渾身上下散發出一股令人膽寒的殺氣。
隻聽他高聲怒吼道:“速速傳令下去,待我方大軍準備妥當之後,全力主攻叛軍的正麵防線!務必給我撕開這群直娘賊的防禦陣線!”
既然目前無法察覺出叛軍排兵布陣方麵存在明顯的破綻,那麽主動出擊、以強大的兵力和勇猛的氣勢去衝擊其正麵,或許能夠在激烈的戰鬥中創造出破敵之機。
郭子儀的話語剛落下,杜黃裳便瞧見數麵指揮旗在空中有力地向前揮舞了幾下。
下一刻,激昂的戰鼓聲如雷般轟鳴,震耳欲聾;嘹亮的號角聲此起彼伏,響徹雲霄。
“咚咚咚咚……”
“嗚嗚嗚嗚……”
兩種聲音交織在一起,宛如一首驚心動魄的戰爭交響曲。
“殺!”
“殺!”
“殺!”
河西邊軍那一萬精銳鐵騎發出了震天動地的喊殺聲,他們齊聲高唿三次,氣勢磅礴,令人膽寒。
緊接著,位於隊伍最前方的一千名重騎兵猶如離弦之箭一般,朝著叛軍中軍疾馳而去。
馬蹄聲響徹天地,揚起滾滾煙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