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2章 教育儲君
成為禦史後,我怒噴建文帝 作者:東方笑笑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時間過的很快。
幾個月時間過去了。
徐聞在北京城過了一個年。
今年的冬天格外的冷。
好在,如今已經開春。
這段時間,徐聞每天的主要任務,就是在北京城陪伴皇太孫朱瞻基,教他做人,如何治理天下。
雖說是皇太孫的老師,徐聞並不像老學究那般,而是進行開放式教育。
他知道年輕人好動,於是經常帶著朱瞻基出去逛街,體驗民生。
或帶著朱瞻基去軍營,視察軍務,練習騎射。
也會帶著他去當地軍器局,查看新型火器研發。
朱瞻基玩嗨了。
特別喜歡跟著徐聞學知識。
徐聞之所以這麽認真,工作是一方麵。
主要是自己的兩個兒子也在,作為皇太孫的伴讀,一直跟在身邊。
徐聞正好趁著這個當口,教育兒子。
其實教導皇太孫朱瞻基,隻是順帶的。
不然,他也不會如此大費周章,跟個奶爸一樣天天陪著三個少年郎。
朱瞻基不知道,覺得越國公不愧是當世奇人,大才子。
心中暗說,等自己以後當皇帝了,一定加以重用!
大明離不開越國公!
沿途熙熙攘攘的人群,徐聞如往常前往皇太孫行宮。
“公爺!”
朱瞻基一看到徐聞走進來,忙起身打招唿。
經過這些日子的相處,在朱瞻基的心裏,徐聞的身份地位甚至已經能夠跟他父親相提並論,也越來越崇拜了徐聞了。
畢竟徐聞所知道的知識,所懂得的東西,已經遠超朱高熾,甚至在朱棣都沒有辦法與之相提並論。
“皇太孫,今日學習的如何?”
徐聞笑著調侃道。
為了讓朱瞻基能夠多學習一些東西,徐聞可是幫忙收集了不少的書籍,一有空就派人送到了皇太孫這裏,為的便是讓他學習,增加自己的知識麵。
然後再加上自己的解釋,以及現實中的印證,朱瞻基的學問絕對能夠在極短的時間內豐富起來。
學習最怕的就是死記爛背,。
而徐聞挑選的卻是最合適朱瞻基的一種學習方法,對於外界,他什麽東西都感興趣,隻要書本上見到過的,徐聞稍微提點一下,他都能夠很快的記住。
可以說這已經是兩人之間的默契了。
朱瞻基一聽徐聞提及學習的事情,頓時有些驕傲的笑著說道:“公爺教的好,我學起來也不那麽吃力,甚至有種享受的感覺。”
“剛剛正在看張輔平定安南的戰役,隻可惜我太小了,沒有辦法領兵打仗,而這種事情也沒有辦法觀摩了,若是能夠親自去戰場見識一下戰爭的殘酷我想肯定會更好的!”
朱瞻基說著,眼神之中已經多了一絲向往。
可以說但凡是有點血腥的男人恐怕都想要保家衛國。
更何況老朱家就是這麽一步一步打出來的天下,所以老朱家的兒郎,更加好戰。
特別是朱棣對於朱瞻基的影響也非常的巨大。
徐聞一聽,忍不住歎了一口氣,說道:“機會倒是有,不過目前不行,等朝堂上的事情稍微安定一些,我想陛下可能會帶著你北伐的,那才是真正能搞實踐的地方!”
“真的嗎?”
朱瞻基一聽自己竟然有機會上戰場,頓時眼睛一亮,激動的尖叫了起來,不過下一秒,他的眉頭卻微微一皺,看著徐聞問道:“公爺,最近朝堂出了什麽事情嗎?”
徐聞神色有些唏噓的看著朱瞻基說道:“也不是太大的事情,你皇爺爺應該也已經知曉了,就是紀綱這個錦衣衛的總指揮使,最近似乎有些跋扈,惹的天怒人怨的,不過不算什麽大事,你皇爺爺想要處理,也是分分鍾的事情!”
這話雖然有恭維的成分,不過倒也是事實。
朱棣放眼過去幾千年的曆史長河之中,也是能夠排的上號的皇帝。
收拾一個小小的紀綱,那還不是手到擒來嘛!
朱瞻基一聽,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說道:“我倒是聽過此人,算是一個酷吏,這些年的確是殺了不少人!”
“是啊,殺人不可怕,如果是該死之人,便是殺光那些貪官都行,當年的太祖不是號稱光是貪官汙吏都殺了十多萬嘛?我大明王朝不一樣強盛無比嗎?就怕不小心殺錯了那可就沒有迴頭的機會了!”
徐聞神色唏噓的說道。
朱瞻基一聽,認同的點了點頭說道。
“公爺的擔憂也是對的,稍後我會關注一下的,若是他真做了什麽違規的事情,我自會報告皇爺爺!”
“好了,不說這個了,今天來找你是想要帶你去看看咱們種的農作物,有一些已經發芽了,那可是新的生命,你看到了一定會很開心!”
徐聞笑著說道。
那都是鄭合帶迴來的一些瓜果。
在這北京城可非常的稀奇,現在哪怕是有四海商會在培育,售價也高的離譜。
甚至有幾種珍貴的連皇宮都不曾出現過。
所以在第一次種植的時候朱瞻基就表現出了極高的興致。
所以此時叫他過去,也是他最開心,最能夠學的進去東西的時候。
興趣有的時候才是最好的老師。
果然,朱瞻基一聽頓時喜上眉梢,看著徐聞激動的催促道:“公爺快走,快走,我要親眼看看自己種的東西!”
隨後兩人便一起離開。
出了城,來到郊外的農田邊。
隻見一片片整齊的田壟上,綠油油的嫩芽已經破土而出,舒展葉片,生機勃勃。
朱瞻基蹲下身,小心翼翼地用手指輕輕觸碰那些嫩芽,眼中滿是欣喜。
“真的發芽了!”
他興奮地說道,聲音裏帶著幾分孩子氣的雀躍。
徐聞也蹲下身,指著其中一株嫩芽說道:“這是西瓜的苗,再過幾個月,咱們就能吃到自己種的西瓜了,還有那邊,是番薯的藤蔓,等它們長起來,咱們的糧食儲備就更充足了。”
朱瞻基聽得入神:“公爺,這些瓜果都是從海外帶迴來的嗎?它們原本生長在什麽樣的地方?”
徐聞點點頭,耐心地解釋道:“是啊,這些都是從南洋、西洋等地帶迴來的,那邊的氣候溫暖濕潤,適合這些作物的生長。咱們北京城雖然氣候不同,但隻要掌握好種植的技巧,也能讓它們在這裏生根發芽。”
朱瞻基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忽然問道:“公爺,您說這些作物如果能在咱們大明廣泛種植,是不是能讓百姓們吃得更好,生活得更富足?”
徐聞讚許地看了他一眼,笑道:“殿下果然心懷天下,沒錯,這些作物不僅能豐富百姓的餐桌,還能增加糧食產量,減少饑荒的發生。”
“所以咱們現在做的這些,不僅僅是為了滿足口腹之欲,更是為了大明的未來。”
朱瞻基聽得心潮澎湃,握緊了拳頭,堅定地說道:“公爺,我一定要好好學,將來讓更多的百姓都能種上這些作物,過上更好的日子!”
徐聞欣慰地笑了,拍了拍他的肩膀:“殿下有這樣的誌向,真是大明的福氣,不過,種植這些作物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耐心和毅力。咱們現在要做的,就是一步步來,先把這些苗照顧好。”
朱瞻基鄭重地點頭:“我明白了,公爺,我會用心學的。”
兩人在田間忙碌了一會兒,徐聞一邊指導朱瞻基如何施肥、澆水,一邊講解各種作物的生長習性。
朱瞻基聽得認真,時不時提出一些問題,徐聞也都一一解答。
忙完農田,徐聞又帶著皇太孫去視察軍事學堂。
“學堂建造的進度如何了?”
周青負責這項工程,連忙迴道:“迴公爺,老爺子來了之後,改了很多的東西,建造的速度也慢了下來,不過質量倒的確是高了許多。”
“工期的速度也不慢,在他們迴來之前,學堂是肯定能夠建造好的,另外北京城的工廠也快要投入使用了。”
徐聞一聽,滿意的點了點頭,對於林冬的實力他自然是相信的,光是一個徒弟,幾乎都代表了整個大明王朝工匠最巔峰的水平了。
他這個老師傅出來,那還能差的了?
若是造的不好,都不用他徐聞開口,林冬自己怕是都不好意思。
所以這一次的學堂建造,質量上絕對不會有太大的差距。
“其他事情你們自己處理一下就行了,要是遇到有人鬧事,就直接報官好了!”
徐聞淡淡的冷笑道。
以他的身份地位,本地的官員知道他的工廠遇到麻煩,那都不需要他開口絕對把事情辦的漂漂亮亮。
周青聞言,自然不敢造次,恭敬的笑著說道:“既然這樣,那行,小的就看著安排!”
“去忙吧,這以後都是你們這些小年輕的天下!”
徐聞唏噓的說道。
隨後便帶著皇太孫到處轉轉,順便講講現代化軍事知識。
隻是還沒有走出去多遠,急促的馬蹄聲卻突然響起。
徐聞下意識的扭頭看了過去,隻見王力騎著一匹快馬正疾速而來。
“拜見公爺!”
王力神色凝重的跪在地上行禮。
徐聞的心裏頓時咯噔一聲有種不好的預感。
正常情況下,王力絕對不會有如此難看的臉色。
難道家裏出事了?
幾個月時間過去了。
徐聞在北京城過了一個年。
今年的冬天格外的冷。
好在,如今已經開春。
這段時間,徐聞每天的主要任務,就是在北京城陪伴皇太孫朱瞻基,教他做人,如何治理天下。
雖說是皇太孫的老師,徐聞並不像老學究那般,而是進行開放式教育。
他知道年輕人好動,於是經常帶著朱瞻基出去逛街,體驗民生。
或帶著朱瞻基去軍營,視察軍務,練習騎射。
也會帶著他去當地軍器局,查看新型火器研發。
朱瞻基玩嗨了。
特別喜歡跟著徐聞學知識。
徐聞之所以這麽認真,工作是一方麵。
主要是自己的兩個兒子也在,作為皇太孫的伴讀,一直跟在身邊。
徐聞正好趁著這個當口,教育兒子。
其實教導皇太孫朱瞻基,隻是順帶的。
不然,他也不會如此大費周章,跟個奶爸一樣天天陪著三個少年郎。
朱瞻基不知道,覺得越國公不愧是當世奇人,大才子。
心中暗說,等自己以後當皇帝了,一定加以重用!
大明離不開越國公!
沿途熙熙攘攘的人群,徐聞如往常前往皇太孫行宮。
“公爺!”
朱瞻基一看到徐聞走進來,忙起身打招唿。
經過這些日子的相處,在朱瞻基的心裏,徐聞的身份地位甚至已經能夠跟他父親相提並論,也越來越崇拜了徐聞了。
畢竟徐聞所知道的知識,所懂得的東西,已經遠超朱高熾,甚至在朱棣都沒有辦法與之相提並論。
“皇太孫,今日學習的如何?”
徐聞笑著調侃道。
為了讓朱瞻基能夠多學習一些東西,徐聞可是幫忙收集了不少的書籍,一有空就派人送到了皇太孫這裏,為的便是讓他學習,增加自己的知識麵。
然後再加上自己的解釋,以及現實中的印證,朱瞻基的學問絕對能夠在極短的時間內豐富起來。
學習最怕的就是死記爛背,。
而徐聞挑選的卻是最合適朱瞻基的一種學習方法,對於外界,他什麽東西都感興趣,隻要書本上見到過的,徐聞稍微提點一下,他都能夠很快的記住。
可以說這已經是兩人之間的默契了。
朱瞻基一聽徐聞提及學習的事情,頓時有些驕傲的笑著說道:“公爺教的好,我學起來也不那麽吃力,甚至有種享受的感覺。”
“剛剛正在看張輔平定安南的戰役,隻可惜我太小了,沒有辦法領兵打仗,而這種事情也沒有辦法觀摩了,若是能夠親自去戰場見識一下戰爭的殘酷我想肯定會更好的!”
朱瞻基說著,眼神之中已經多了一絲向往。
可以說但凡是有點血腥的男人恐怕都想要保家衛國。
更何況老朱家就是這麽一步一步打出來的天下,所以老朱家的兒郎,更加好戰。
特別是朱棣對於朱瞻基的影響也非常的巨大。
徐聞一聽,忍不住歎了一口氣,說道:“機會倒是有,不過目前不行,等朝堂上的事情稍微安定一些,我想陛下可能會帶著你北伐的,那才是真正能搞實踐的地方!”
“真的嗎?”
朱瞻基一聽自己竟然有機會上戰場,頓時眼睛一亮,激動的尖叫了起來,不過下一秒,他的眉頭卻微微一皺,看著徐聞問道:“公爺,最近朝堂出了什麽事情嗎?”
徐聞神色有些唏噓的看著朱瞻基說道:“也不是太大的事情,你皇爺爺應該也已經知曉了,就是紀綱這個錦衣衛的總指揮使,最近似乎有些跋扈,惹的天怒人怨的,不過不算什麽大事,你皇爺爺想要處理,也是分分鍾的事情!”
這話雖然有恭維的成分,不過倒也是事實。
朱棣放眼過去幾千年的曆史長河之中,也是能夠排的上號的皇帝。
收拾一個小小的紀綱,那還不是手到擒來嘛!
朱瞻基一聽,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說道:“我倒是聽過此人,算是一個酷吏,這些年的確是殺了不少人!”
“是啊,殺人不可怕,如果是該死之人,便是殺光那些貪官都行,當年的太祖不是號稱光是貪官汙吏都殺了十多萬嘛?我大明王朝不一樣強盛無比嗎?就怕不小心殺錯了那可就沒有迴頭的機會了!”
徐聞神色唏噓的說道。
朱瞻基一聽,認同的點了點頭說道。
“公爺的擔憂也是對的,稍後我會關注一下的,若是他真做了什麽違規的事情,我自會報告皇爺爺!”
“好了,不說這個了,今天來找你是想要帶你去看看咱們種的農作物,有一些已經發芽了,那可是新的生命,你看到了一定會很開心!”
徐聞笑著說道。
那都是鄭合帶迴來的一些瓜果。
在這北京城可非常的稀奇,現在哪怕是有四海商會在培育,售價也高的離譜。
甚至有幾種珍貴的連皇宮都不曾出現過。
所以在第一次種植的時候朱瞻基就表現出了極高的興致。
所以此時叫他過去,也是他最開心,最能夠學的進去東西的時候。
興趣有的時候才是最好的老師。
果然,朱瞻基一聽頓時喜上眉梢,看著徐聞激動的催促道:“公爺快走,快走,我要親眼看看自己種的東西!”
隨後兩人便一起離開。
出了城,來到郊外的農田邊。
隻見一片片整齊的田壟上,綠油油的嫩芽已經破土而出,舒展葉片,生機勃勃。
朱瞻基蹲下身,小心翼翼地用手指輕輕觸碰那些嫩芽,眼中滿是欣喜。
“真的發芽了!”
他興奮地說道,聲音裏帶著幾分孩子氣的雀躍。
徐聞也蹲下身,指著其中一株嫩芽說道:“這是西瓜的苗,再過幾個月,咱們就能吃到自己種的西瓜了,還有那邊,是番薯的藤蔓,等它們長起來,咱們的糧食儲備就更充足了。”
朱瞻基聽得入神:“公爺,這些瓜果都是從海外帶迴來的嗎?它們原本生長在什麽樣的地方?”
徐聞點點頭,耐心地解釋道:“是啊,這些都是從南洋、西洋等地帶迴來的,那邊的氣候溫暖濕潤,適合這些作物的生長。咱們北京城雖然氣候不同,但隻要掌握好種植的技巧,也能讓它們在這裏生根發芽。”
朱瞻基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忽然問道:“公爺,您說這些作物如果能在咱們大明廣泛種植,是不是能讓百姓們吃得更好,生活得更富足?”
徐聞讚許地看了他一眼,笑道:“殿下果然心懷天下,沒錯,這些作物不僅能豐富百姓的餐桌,還能增加糧食產量,減少饑荒的發生。”
“所以咱們現在做的這些,不僅僅是為了滿足口腹之欲,更是為了大明的未來。”
朱瞻基聽得心潮澎湃,握緊了拳頭,堅定地說道:“公爺,我一定要好好學,將來讓更多的百姓都能種上這些作物,過上更好的日子!”
徐聞欣慰地笑了,拍了拍他的肩膀:“殿下有這樣的誌向,真是大明的福氣,不過,種植這些作物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耐心和毅力。咱們現在要做的,就是一步步來,先把這些苗照顧好。”
朱瞻基鄭重地點頭:“我明白了,公爺,我會用心學的。”
兩人在田間忙碌了一會兒,徐聞一邊指導朱瞻基如何施肥、澆水,一邊講解各種作物的生長習性。
朱瞻基聽得認真,時不時提出一些問題,徐聞也都一一解答。
忙完農田,徐聞又帶著皇太孫去視察軍事學堂。
“學堂建造的進度如何了?”
周青負責這項工程,連忙迴道:“迴公爺,老爺子來了之後,改了很多的東西,建造的速度也慢了下來,不過質量倒的確是高了許多。”
“工期的速度也不慢,在他們迴來之前,學堂是肯定能夠建造好的,另外北京城的工廠也快要投入使用了。”
徐聞一聽,滿意的點了點頭,對於林冬的實力他自然是相信的,光是一個徒弟,幾乎都代表了整個大明王朝工匠最巔峰的水平了。
他這個老師傅出來,那還能差的了?
若是造的不好,都不用他徐聞開口,林冬自己怕是都不好意思。
所以這一次的學堂建造,質量上絕對不會有太大的差距。
“其他事情你們自己處理一下就行了,要是遇到有人鬧事,就直接報官好了!”
徐聞淡淡的冷笑道。
以他的身份地位,本地的官員知道他的工廠遇到麻煩,那都不需要他開口絕對把事情辦的漂漂亮亮。
周青聞言,自然不敢造次,恭敬的笑著說道:“既然這樣,那行,小的就看著安排!”
“去忙吧,這以後都是你們這些小年輕的天下!”
徐聞唏噓的說道。
隨後便帶著皇太孫到處轉轉,順便講講現代化軍事知識。
隻是還沒有走出去多遠,急促的馬蹄聲卻突然響起。
徐聞下意識的扭頭看了過去,隻見王力騎著一匹快馬正疾速而來。
“拜見公爺!”
王力神色凝重的跪在地上行禮。
徐聞的心裏頓時咯噔一聲有種不好的預感。
正常情況下,王力絕對不會有如此難看的臉色。
難道家裏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