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3章 明牌,宣戰!
成為禦史後,我怒噴建文帝 作者:東方笑笑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可是出了什麽大事?”
徐聞急忙上前麵色凝重的質問道。
他讓王力在南京調查紀綱,若無大事隻需密信往來,不必當麵匯報。
“迴公爺,紀綱將解縉以“參與皇子之間的爭鬥”的罪名,逮入詔獄,錦衣衛拷打至極,又用酒將解縉灌醉,埋在雪中,解縉被活活凍死了!”
王力一臉悲憤的說道。
解縉跟公爺相識多年,時常私下品酒作詩,關係不是一般的好。
所以在收到這個消息的時候,王力當時就嚇得不行了。
這可是要出大事啊!
這也意味著紀綱是一點麵子都不給徐聞留了,兩人完全是要鬧掰的節奏。
這可是天大的事情。
所以他根本不敢擅自處置,隻能匆匆趕來,告訴徐聞。
“你說什麽?解縉被活活凍死了?”
徐聞一聽,頓時眼睛一瞪,眼神之中充滿了無法形容的震驚啊!
不過隨之而來的就是冰冷的殺意。
徐聞怒了。
解縉可以說是他一手帶出來的,自從朱棣上位之後,解縉對就一直站在他這邊,對他的話也是言聽計從。
更是從未做過任何的錯事。
放眼整個大明王朝誰不知道解縉是他徐聞的門生?
可現在紀綱竟然活生生把解縉給活活凍死了?
“公爺息怒,現在紀綱權傾朝野,我們不能大意啊!”
王力急忙勸說道。
隨著眾人越來越畏懼錦衣衛,畏懼紀綱的手段,他現在的權力也就越大,在朝野之上已經是說一不二了。
徐聞一聽,都這個時候了,王力還勸他冷靜,頓時眼睛一瞪,怒吼道:“我怎麽冷靜?人都死了,我怎麽冷靜?”
王力見徐聞發飆,頓時神情也緊張了一分,一時間根本不知道該如何勸說了。
“什麽?解師傅死了?”
一旁的朱瞻基聽到二人對話,瞪大雙眼。
解縉是東宮官員,太子黨重要人物,也是越國公的門生。
如今卻被人光明正大的整死了?
對方是紀綱?
“姓紀的好大的膽子!”
朱瞻基臉上青紅交加。
此事已經不是紀綱和徐聞的矛盾了,而是紀綱動了東宮的人!、
“陛下是否知道這件事兒?”
徐聞冷靜了許多,耐住性子。
這天下畢竟是朱棣的天下,所以在處理這件事兒上,朱棣的態度跟也非常的重要。
或許此事是朱棣默認,為了打壓一下東宮太子黨,玩的平衡之術。
因為,曆史上他就是這麽操作的。
隻是因為徐聞的存在,曆史上的許多事情,發生了改變。
以解縉為例,曆史上他屢屢被貶官,外放地方,在去年就死了。
因為徐聞的扶持,解縉才得以一直擔任內閣首輔,輔佐東宮處理國事。
王力聞言,臉色頓時有些難看。
他低頭輕聲說道:“陛下那邊暫時沒有什麽態度,至少在朝堂之上沒有人知道他的態度,所以紀綱在做了這件事兒之後,不但沒有絲毫收斂,反而越發囂張狂妄了。”
“聽說,聽說他現在府邸幾乎是夜不閉燈,每天都有大量的官員前去拜訪,弄得熱鬧無比,因為公爺不在,朝堂之上根本沒人敢跟對抗,跟他叫囂。”
徐聞聞言深吸了一口氣。
朱棣的態度很反常。
正所謂不看僧麵看佛麵,可現在朱棣竟然一點表態的意思都沒有。
“難道因為江南殺的太狠,讓他心中有所擔憂了,此事是針對我的?”
徐聞眉頭皺了一下,畢竟他可是調動了兩萬兵馬。
雖然有朱高熾的旨意,可對於朱棣來說這恐怕依舊是有些過分了。
也就是他徐聞跟朱棣的關係還可以。
再加上朱棣對徐聞的性格也算是比較了解,所以才沒有鬧出誤會來。
否則,說不定朱棣都要動手了。
“看樣子是為了平衡我吧!”
徐聞嘀咕道。
隻是下一秒,他的臉上都閃過一抹濃濃的不屑之色。
如果朱棣扶持的是一個清官,一個三朝元老級別的人,想要跟他抗衡,倒是有幾分可能。
可偏偏朱棣想要讓紀綱這樣一個酷吏來牽製他,這不是開玩笑嘛?
古往今來,有幾個酷吏能有好下場?
再者說了,憑借一個紀綱就想要牽製他,也未免太多此一舉了。
如果朱棣願意,他徐聞隨時都可以卸甲歸田,那日子別提有多舒服,哪裏會像現在這麽勞累呢?
隻可惜,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在進入朝堂的那一刻,幾乎就沒有臣子能夠拋棄帝王的。
之前的劉伯溫,多次想要卸甲歸田,可結果呢?
那可是被稱之為“謀聖”的存在啊!
連劉伯溫都身不由己,徐聞想要完完全全的脫離也不現實。
至少目前看來不現實。
“我讓你們收集的證據收集的如何了?”
徐聞收斂心神再度問道。
王力聞言,急忙說道:“幾乎每天都有新的罪證,隻是那些東西太過重要,所以我沒有帶在身上,我也怕紀綱那邊派人盯著咱們,畢竟錦衣衛的手段您也知道,防不勝防!”
徐聞一聽,下意識的點了點頭,說道:“你的這個想法是對的,小心沒大錯,他敢殺我的門生,那就已經做好了跟我宣戰的準備。”
“雖然他的腦子算不上多聰明,可也不至於蠢的不知道防備,你先迴去,首先保證家裏的安全,另外同時楊士奇他們也小心一些,在我迴去之前,暫時不要跟紀綱正麵起衝突。”
“收拾他是早晚的事情,讓他們都放心做好自己分內的工作,這件事兒我會給他們一個交代!”
徐聞自信滿滿的冷笑道。
如果他現在出手,朱棣怕是要在一旁樂開花了。
通過內鬥來權衡朝堂之上的關係,這可以說是帝王最擅長的一種手段沒有之一。
並且還是損失最小的一種手段,畢竟兩虎相爭必有一傷,而作為皇帝的卻可以作壁上觀,得到最大的好處。
可現在徐聞偏偏反其道而行,他不動手,隻是在暗中不斷地收集證據等待機會,這麽一來,紀綱自隻會更加的膨脹,在朝堂之上的威望自然也會更高。
一旦搞的連朱棣都不爽的時候,他手中的這些證據可就是紀綱的催命符了。
這樣一來,也可以化被動為主動。
也可以避免自己的損失。
畢竟一旦他正麵迴擊的話他收的那些門生可都要參與其中,甚至有些人都可能會被紀綱迫害,這可不是什麽好事。
王力見公爺已經冷靜下來,並且如此的自信,馬上就明白。
公爺這是已經有了計劃和準備!
他急忙點頭說道:“公爺隻管放心,家裏麵不會出一點事情,光是一個海棠都不是紀綱能招惹的,更何況還有咱們那麽多的弟兄守著,您放心做事!”
徐聞深吸了一口氣,麵色凝重的拍了拍王力的肩膀,說道:“迴去吧,一定要小心。”
“是!”
王力不敢磨嘰,翻身上馬,便快速離開。
徐聞看著王力的背影,稍微遲疑了一下,轉身看著仍在生氣的朱瞻基說道:“皇太孫且寬心,紀綱那家奴,我會替你收拾的。”
“好!”
朱瞻基點了點頭,莫名的信任徐聞。
徐聞急忙上前麵色凝重的質問道。
他讓王力在南京調查紀綱,若無大事隻需密信往來,不必當麵匯報。
“迴公爺,紀綱將解縉以“參與皇子之間的爭鬥”的罪名,逮入詔獄,錦衣衛拷打至極,又用酒將解縉灌醉,埋在雪中,解縉被活活凍死了!”
王力一臉悲憤的說道。
解縉跟公爺相識多年,時常私下品酒作詩,關係不是一般的好。
所以在收到這個消息的時候,王力當時就嚇得不行了。
這可是要出大事啊!
這也意味著紀綱是一點麵子都不給徐聞留了,兩人完全是要鬧掰的節奏。
這可是天大的事情。
所以他根本不敢擅自處置,隻能匆匆趕來,告訴徐聞。
“你說什麽?解縉被活活凍死了?”
徐聞一聽,頓時眼睛一瞪,眼神之中充滿了無法形容的震驚啊!
不過隨之而來的就是冰冷的殺意。
徐聞怒了。
解縉可以說是他一手帶出來的,自從朱棣上位之後,解縉對就一直站在他這邊,對他的話也是言聽計從。
更是從未做過任何的錯事。
放眼整個大明王朝誰不知道解縉是他徐聞的門生?
可現在紀綱竟然活生生把解縉給活活凍死了?
“公爺息怒,現在紀綱權傾朝野,我們不能大意啊!”
王力急忙勸說道。
隨著眾人越來越畏懼錦衣衛,畏懼紀綱的手段,他現在的權力也就越大,在朝野之上已經是說一不二了。
徐聞一聽,都這個時候了,王力還勸他冷靜,頓時眼睛一瞪,怒吼道:“我怎麽冷靜?人都死了,我怎麽冷靜?”
王力見徐聞發飆,頓時神情也緊張了一分,一時間根本不知道該如何勸說了。
“什麽?解師傅死了?”
一旁的朱瞻基聽到二人對話,瞪大雙眼。
解縉是東宮官員,太子黨重要人物,也是越國公的門生。
如今卻被人光明正大的整死了?
對方是紀綱?
“姓紀的好大的膽子!”
朱瞻基臉上青紅交加。
此事已經不是紀綱和徐聞的矛盾了,而是紀綱動了東宮的人!、
“陛下是否知道這件事兒?”
徐聞冷靜了許多,耐住性子。
這天下畢竟是朱棣的天下,所以在處理這件事兒上,朱棣的態度跟也非常的重要。
或許此事是朱棣默認,為了打壓一下東宮太子黨,玩的平衡之術。
因為,曆史上他就是這麽操作的。
隻是因為徐聞的存在,曆史上的許多事情,發生了改變。
以解縉為例,曆史上他屢屢被貶官,外放地方,在去年就死了。
因為徐聞的扶持,解縉才得以一直擔任內閣首輔,輔佐東宮處理國事。
王力聞言,臉色頓時有些難看。
他低頭輕聲說道:“陛下那邊暫時沒有什麽態度,至少在朝堂之上沒有人知道他的態度,所以紀綱在做了這件事兒之後,不但沒有絲毫收斂,反而越發囂張狂妄了。”
“聽說,聽說他現在府邸幾乎是夜不閉燈,每天都有大量的官員前去拜訪,弄得熱鬧無比,因為公爺不在,朝堂之上根本沒人敢跟對抗,跟他叫囂。”
徐聞聞言深吸了一口氣。
朱棣的態度很反常。
正所謂不看僧麵看佛麵,可現在朱棣竟然一點表態的意思都沒有。
“難道因為江南殺的太狠,讓他心中有所擔憂了,此事是針對我的?”
徐聞眉頭皺了一下,畢竟他可是調動了兩萬兵馬。
雖然有朱高熾的旨意,可對於朱棣來說這恐怕依舊是有些過分了。
也就是他徐聞跟朱棣的關係還可以。
再加上朱棣對徐聞的性格也算是比較了解,所以才沒有鬧出誤會來。
否則,說不定朱棣都要動手了。
“看樣子是為了平衡我吧!”
徐聞嘀咕道。
隻是下一秒,他的臉上都閃過一抹濃濃的不屑之色。
如果朱棣扶持的是一個清官,一個三朝元老級別的人,想要跟他抗衡,倒是有幾分可能。
可偏偏朱棣想要讓紀綱這樣一個酷吏來牽製他,這不是開玩笑嘛?
古往今來,有幾個酷吏能有好下場?
再者說了,憑借一個紀綱就想要牽製他,也未免太多此一舉了。
如果朱棣願意,他徐聞隨時都可以卸甲歸田,那日子別提有多舒服,哪裏會像現在這麽勞累呢?
隻可惜,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在進入朝堂的那一刻,幾乎就沒有臣子能夠拋棄帝王的。
之前的劉伯溫,多次想要卸甲歸田,可結果呢?
那可是被稱之為“謀聖”的存在啊!
連劉伯溫都身不由己,徐聞想要完完全全的脫離也不現實。
至少目前看來不現實。
“我讓你們收集的證據收集的如何了?”
徐聞收斂心神再度問道。
王力聞言,急忙說道:“幾乎每天都有新的罪證,隻是那些東西太過重要,所以我沒有帶在身上,我也怕紀綱那邊派人盯著咱們,畢竟錦衣衛的手段您也知道,防不勝防!”
徐聞一聽,下意識的點了點頭,說道:“你的這個想法是對的,小心沒大錯,他敢殺我的門生,那就已經做好了跟我宣戰的準備。”
“雖然他的腦子算不上多聰明,可也不至於蠢的不知道防備,你先迴去,首先保證家裏的安全,另外同時楊士奇他們也小心一些,在我迴去之前,暫時不要跟紀綱正麵起衝突。”
“收拾他是早晚的事情,讓他們都放心做好自己分內的工作,這件事兒我會給他們一個交代!”
徐聞自信滿滿的冷笑道。
如果他現在出手,朱棣怕是要在一旁樂開花了。
通過內鬥來權衡朝堂之上的關係,這可以說是帝王最擅長的一種手段沒有之一。
並且還是損失最小的一種手段,畢竟兩虎相爭必有一傷,而作為皇帝的卻可以作壁上觀,得到最大的好處。
可現在徐聞偏偏反其道而行,他不動手,隻是在暗中不斷地收集證據等待機會,這麽一來,紀綱自隻會更加的膨脹,在朝堂之上的威望自然也會更高。
一旦搞的連朱棣都不爽的時候,他手中的這些證據可就是紀綱的催命符了。
這樣一來,也可以化被動為主動。
也可以避免自己的損失。
畢竟一旦他正麵迴擊的話他收的那些門生可都要參與其中,甚至有些人都可能會被紀綱迫害,這可不是什麽好事。
王力見公爺已經冷靜下來,並且如此的自信,馬上就明白。
公爺這是已經有了計劃和準備!
他急忙點頭說道:“公爺隻管放心,家裏麵不會出一點事情,光是一個海棠都不是紀綱能招惹的,更何況還有咱們那麽多的弟兄守著,您放心做事!”
徐聞深吸了一口氣,麵色凝重的拍了拍王力的肩膀,說道:“迴去吧,一定要小心。”
“是!”
王力不敢磨嘰,翻身上馬,便快速離開。
徐聞看著王力的背影,稍微遲疑了一下,轉身看著仍在生氣的朱瞻基說道:“皇太孫且寬心,紀綱那家奴,我會替你收拾的。”
“好!”
朱瞻基點了點頭,莫名的信任徐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