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章 最後一麵
成為禦史後,我怒噴建文帝 作者:東方笑笑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永樂二十二年。
徐聞剛結束了巡邊,從西北大漠而來。
風塵仆仆地迴到府邸,就被安成公主朱月蓉好一陣抱怨。
“你這個兵部尚書怎麽當得和別人不一樣,別人那都是端坐京師,運籌帷幄,你倒好,什麽都親自上陣,父皇最近身體不好,你也不去看一看。”
徐聞笑了笑:“我隻有在外麵,才能讓很多人絕了心思,也能讓很多人安心。”
出身帝王之家,朱月蓉明白丈夫說的是什麽。
哪怕現在他不在家,每天還是有很多拜帖投來。
徐聞集權臣皇親國戚勳貴於一身,在他人看來,就是一條通天大道。
他也隻能主動避嫌。
夫妻倆還沒來得及多說幾句,門房就來報,宮中派人過來了,使者臉色頗為著急。
朱月蓉麵色大變。
此時已近酉時,宮門早已落鎖,還有內侍前來,她心中已有不祥預感。
感受她的緊張,徐聞拍了拍妻子的手背,柔聲安撫道。
“別擔心,一切有我,或許陛下隻是很久沒見我,想找我談談心。”
朱月蓉擦了下眼角的淚花,聲音已經有些哽咽。
“莫要哄我,我上個月才去宮裏見了父皇,身體狀態很不好,太醫說他每天大部分的時間都在臥床。”
見妻子已經了解詳情,徐聞也不再言語,隻是將她輕輕摟入懷中,輕拍著她的後背。
一旁的內侍靜候片刻後,才小聲提醒道。
“公爺,公主,該進宮了。”
“你去吧,和父皇多聊聊。”
朱月蓉情緒已經平複,重新變成了那個莊重的越國公府女主人。
“嗯!”徐聞輕應了聲,便上馬入宮。
整個北京城都是由自己督造,他熟悉這裏的每一個角落。
今天他明顯感到一路上的氛圍不對,各個路口都有神色肅穆地錦衣衛站崗。
當初設計的隱蔽哨位也都上人了,看來夫人的預料沒有錯啊。
剛入宮門,徐聞就看到一個久違的老熟人。
“你什麽時候迴來的?”
身著內侍服飾,身材高大的白須老人對他行了個禮,恭敬地答道。
“見過公爺,鄭某上個月才從南洋返迴,就被召至宮中。”
徐聞笑著點點頭。
“不錯,有你拱衛宮廷,我就放心了。”
徐聞臉上在笑,內心已經沉了下去。
連鄭和都被召迴,看來自己那位嶽父的情況非常不妙啊!
進入寢殿,內侍自動離去,就剩下徐聞和朱棣。
徐聞這時才看清病榻上的帝王,那位縱橫天下的馬上天子,此刻已經沒有站起來的力氣,隻是斜斜地倚著床沿。
看到他進來,朱棣有氣無力地招唿道。
“既然來了,就走近點吧,此處就我們翁婿二人。”
這副模樣,徐聞哪能不知道對方大限已近。
麵上的紅暈應該是禦醫用了什麽虎狼之藥,讓帝王能夠撐住幾個時辰。
盡管他一直外地巡邊,對嶽父的身體還是很關心的。
穿越這麽久,他已經不太記得這位永樂大帝的病因,隻知道病死在禦駕親征的路上。
為了避免這個情況,徐聞殫精竭慮改進明軍武器,改進軍製,甚至親自上陣。
上次北伐漠北,他親自跟隨,打垮了北元殘餘勢力,又定下百年大計,這才徹底解決了漠北問題。
此後八年來。
沒有了對手的永樂大帝,也就沒了繼續親征的欲望,安心在北京處理政務。
徐聞本以為這樣能夠延續嶽父的生命。
但自從上個月收到消息,皇帝身體不佳後,他隻能感慨,命運使然,哪怕是天子也逃不過這個輪迴。
徐聞也清楚,麵前這個老人在幾十年的征戰中,已經積累了太多的暗傷。
所以才會在老和尚的墓前,和自己說上那番話。
隻是他自己可能都沒想到,這一天會來得這麽快。
“徐聞啊,你我認識多少年了啊?有時候我在想,你是不是上蒼派來幫助我的?”
“你年紀輕輕便文韜武略,算無遺策,什麽事情都能安心交到你們手上,或許朕真是那個天命之人吧!”
“陛下,你是天子,集天下氣運於一身,我等自當輔佐於你。”
到這個時候,徐聞隻想讓朱棣能夠開心。
“哈哈……咳咳咳!”
朱棣剛剛笑了兩聲,就開始劇烈咳嗽起來。
徐聞趕緊快步上前,輕撫他後背,讓君王好受點。
手觸之處,已經感受不到肌肉,全是骨頭。
想想初相識時,那個意氣風發,指點江山的鐵血燕王,變成如今這副模樣。
饒是男兒至死心如鐵,徐聞也不免鼻頭發酸,不許英雄見白頭啊。
“你呀,這麽多年都是一樣,會說話,讓人聽了心裏熨帖。”
“我現在這樣子,你也見到了,以你的聰明,自不用我多說,今天這裏就沒有君臣,也沒有翁婿,隻有兩位相處很久的忘年交,你看如何?”
“敢不從命!”
得到徐聞的答複後,朱棣的氣都順了不少,說話仿佛也有力氣了。
徐聞的心中卻更加悲傷,他如何看不出這已經是迴光返照。
“我這輩子,戎馬半生,可以說一句上不愧天,下不愧蒼生,哪怕是我那侄兒,我也無愧於他,唯獨是父皇,下去以後,不知道怎麽麵對他啊!”
洪武大帝始終是朱棣心裏過不去的一道坎,到現在也無法釋懷。
“我死後,你幫我給父皇道歉吧,就說我錯了,但再來一次,我還會選擇起兵,引頸就戮,不是我朱棣的作風。”
“好!”
徐聞答道。
“至於熾兒和煦兒,既然我已經立了太子,那就遵照舊例吧,熾兒心善,煦兒在他手上不會有事,可惜熾兒體弱,怕是很快就有變故,我那個皇孫是個有主意的孩子,到時候煦兒就要麻煩你了。”
徐聞在心中歎氣,朱棣嘴上不說,心中什麽都清楚,他這猜得也和史實大差不差。
“漢王自有福氣在身,臣當竭力輔佐太子。”
“你看看,剛剛還說忘年交,現在又端起來了,我時間不多了,就不能哄我開心下嗎?”
朱棣難得露出老小孩的一麵。
徐聞卻是忍不住,低下了頭,不讓朱棣看到自己眼中的淚水。
“君是君,臣是臣,臣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徐聞剛結束了巡邊,從西北大漠而來。
風塵仆仆地迴到府邸,就被安成公主朱月蓉好一陣抱怨。
“你這個兵部尚書怎麽當得和別人不一樣,別人那都是端坐京師,運籌帷幄,你倒好,什麽都親自上陣,父皇最近身體不好,你也不去看一看。”
徐聞笑了笑:“我隻有在外麵,才能讓很多人絕了心思,也能讓很多人安心。”
出身帝王之家,朱月蓉明白丈夫說的是什麽。
哪怕現在他不在家,每天還是有很多拜帖投來。
徐聞集權臣皇親國戚勳貴於一身,在他人看來,就是一條通天大道。
他也隻能主動避嫌。
夫妻倆還沒來得及多說幾句,門房就來報,宮中派人過來了,使者臉色頗為著急。
朱月蓉麵色大變。
此時已近酉時,宮門早已落鎖,還有內侍前來,她心中已有不祥預感。
感受她的緊張,徐聞拍了拍妻子的手背,柔聲安撫道。
“別擔心,一切有我,或許陛下隻是很久沒見我,想找我談談心。”
朱月蓉擦了下眼角的淚花,聲音已經有些哽咽。
“莫要哄我,我上個月才去宮裏見了父皇,身體狀態很不好,太醫說他每天大部分的時間都在臥床。”
見妻子已經了解詳情,徐聞也不再言語,隻是將她輕輕摟入懷中,輕拍著她的後背。
一旁的內侍靜候片刻後,才小聲提醒道。
“公爺,公主,該進宮了。”
“你去吧,和父皇多聊聊。”
朱月蓉情緒已經平複,重新變成了那個莊重的越國公府女主人。
“嗯!”徐聞輕應了聲,便上馬入宮。
整個北京城都是由自己督造,他熟悉這裏的每一個角落。
今天他明顯感到一路上的氛圍不對,各個路口都有神色肅穆地錦衣衛站崗。
當初設計的隱蔽哨位也都上人了,看來夫人的預料沒有錯啊。
剛入宮門,徐聞就看到一個久違的老熟人。
“你什麽時候迴來的?”
身著內侍服飾,身材高大的白須老人對他行了個禮,恭敬地答道。
“見過公爺,鄭某上個月才從南洋返迴,就被召至宮中。”
徐聞笑著點點頭。
“不錯,有你拱衛宮廷,我就放心了。”
徐聞臉上在笑,內心已經沉了下去。
連鄭和都被召迴,看來自己那位嶽父的情況非常不妙啊!
進入寢殿,內侍自動離去,就剩下徐聞和朱棣。
徐聞這時才看清病榻上的帝王,那位縱橫天下的馬上天子,此刻已經沒有站起來的力氣,隻是斜斜地倚著床沿。
看到他進來,朱棣有氣無力地招唿道。
“既然來了,就走近點吧,此處就我們翁婿二人。”
這副模樣,徐聞哪能不知道對方大限已近。
麵上的紅暈應該是禦醫用了什麽虎狼之藥,讓帝王能夠撐住幾個時辰。
盡管他一直外地巡邊,對嶽父的身體還是很關心的。
穿越這麽久,他已經不太記得這位永樂大帝的病因,隻知道病死在禦駕親征的路上。
為了避免這個情況,徐聞殫精竭慮改進明軍武器,改進軍製,甚至親自上陣。
上次北伐漠北,他親自跟隨,打垮了北元殘餘勢力,又定下百年大計,這才徹底解決了漠北問題。
此後八年來。
沒有了對手的永樂大帝,也就沒了繼續親征的欲望,安心在北京處理政務。
徐聞本以為這樣能夠延續嶽父的生命。
但自從上個月收到消息,皇帝身體不佳後,他隻能感慨,命運使然,哪怕是天子也逃不過這個輪迴。
徐聞也清楚,麵前這個老人在幾十年的征戰中,已經積累了太多的暗傷。
所以才會在老和尚的墓前,和自己說上那番話。
隻是他自己可能都沒想到,這一天會來得這麽快。
“徐聞啊,你我認識多少年了啊?有時候我在想,你是不是上蒼派來幫助我的?”
“你年紀輕輕便文韜武略,算無遺策,什麽事情都能安心交到你們手上,或許朕真是那個天命之人吧!”
“陛下,你是天子,集天下氣運於一身,我等自當輔佐於你。”
到這個時候,徐聞隻想讓朱棣能夠開心。
“哈哈……咳咳咳!”
朱棣剛剛笑了兩聲,就開始劇烈咳嗽起來。
徐聞趕緊快步上前,輕撫他後背,讓君王好受點。
手觸之處,已經感受不到肌肉,全是骨頭。
想想初相識時,那個意氣風發,指點江山的鐵血燕王,變成如今這副模樣。
饒是男兒至死心如鐵,徐聞也不免鼻頭發酸,不許英雄見白頭啊。
“你呀,這麽多年都是一樣,會說話,讓人聽了心裏熨帖。”
“我現在這樣子,你也見到了,以你的聰明,自不用我多說,今天這裏就沒有君臣,也沒有翁婿,隻有兩位相處很久的忘年交,你看如何?”
“敢不從命!”
得到徐聞的答複後,朱棣的氣都順了不少,說話仿佛也有力氣了。
徐聞的心中卻更加悲傷,他如何看不出這已經是迴光返照。
“我這輩子,戎馬半生,可以說一句上不愧天,下不愧蒼生,哪怕是我那侄兒,我也無愧於他,唯獨是父皇,下去以後,不知道怎麽麵對他啊!”
洪武大帝始終是朱棣心裏過不去的一道坎,到現在也無法釋懷。
“我死後,你幫我給父皇道歉吧,就說我錯了,但再來一次,我還會選擇起兵,引頸就戮,不是我朱棣的作風。”
“好!”
徐聞答道。
“至於熾兒和煦兒,既然我已經立了太子,那就遵照舊例吧,熾兒心善,煦兒在他手上不會有事,可惜熾兒體弱,怕是很快就有變故,我那個皇孫是個有主意的孩子,到時候煦兒就要麻煩你了。”
徐聞在心中歎氣,朱棣嘴上不說,心中什麽都清楚,他這猜得也和史實大差不差。
“漢王自有福氣在身,臣當竭力輔佐太子。”
“你看看,剛剛還說忘年交,現在又端起來了,我時間不多了,就不能哄我開心下嗎?”
朱棣難得露出老小孩的一麵。
徐聞卻是忍不住,低下了頭,不讓朱棣看到自己眼中的淚水。
“君是君,臣是臣,臣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