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8章 徐氏高門
成為禦史後,我怒噴建文帝 作者:東方笑笑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698章 徐氏高門
看著許久不見的大兒子,徐聞起身拍了拍徐華的肩膀,晃了晃道。
“不錯,變結實了很多。”
徐華一直在南京負責南直隸省的暗衛,同時兼顧太子和太孫的護衛工作。
這是朱瞻基要求的,徐聞也同意了,父子倆已經有快一年沒見麵。
“我看了你對遭遇戰的匯報,很詳細,看問題也很透徹,找出問題,也提出了解決的辦法,但還是想聽你口述一下現場的情況,紙麵上的東西,那都是客觀的,說說你的主觀意見。”
徐明跟過來,不就是為了聽這個,趕緊給大哥搬了張椅子。
“哥,坐著說。”
“二哥,你也坐。”
老二徐謙是嶽盈盈的兒子,子憑母貴,嶽盈盈是徐聞平妻,在大明律法上,老二徐謙雖然也是嫡子,但地位比正妻安成公主所生的徐明,要低一些。
他會繼承越國公府的一些財產,但不會繼承爵位。
所以,從小便想著靠自己,和父親一樣走科舉之路,光宗耀祖!
雖然徐謙對軍事不感興趣。
但這個家庭環境,不可能和軍事絕緣,還是要聽一下事情經過的。
一家人坐定後,徐華才開始從自己的視角,對整個事情進行複盤。
當徐華提到漢王親衛靠近兩裏地時,就像他問那三個小旗一樣,徐聞也在問他。
“你已經在更早的時間得到暗衛的消息,漢王要動手,而且我親自擬的條例,特殊時期,哨衛至少要撒出去十裏,為什麽沒有遵照執行?”
把責任推到下屬身上,那不是徐華的作風,他們徐家講究的是錯了就要認,挨打要立正。
“這是我的疏漏,隻是通知了暗衛騎兵,將會有敵人靠近,沒有下達更加明確的警戒指令,以後一定吸取教訓。”
“嗯,認識到錯誤就好,並不是我想苛責與你,經過實戰後,你也應該明白,戰爭其實是個偶然性很大的事件,我們先期做好的各種訓練,以及製定的條例,就是為了把這個偶然性降到最低,要不然很有可能一時失誤,滿盤皆輸,到最後時刻功虧一簣。”
徐華連連點頭表示認同。
“就比如說這次漢王帶的虎蹲炮,那一炮要是真瞄準了,真能打中戰船,誰也不能保證鐵砂對船就完全沒殺傷力,還好我事後時候迴收虎蹲炮的時候,發現他們隻是模仿了一個樣子,對於內部構造的仿造還差點火候。”
兒子能夠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且舉一反三,徐聞滿意地說道。
“繼續說下去吧。”
整場戰鬥,從漢王騎兵隊拖著虎蹲炮逼近開始,徐華全程都在用望遠鏡觀戰,可以說他對遭遇戰了解最清楚的。
在他深入淺出描述,還有加上自己理解的講解下,哪怕是對這些不怎麽感興趣的朱月蓉,也坐了下來,安靜地聽著。
聽到雙方騎士死戰,漢王親衛全軍覆沒時,她忍不住歎息道。
“都是漢家男兒,怎會落得如此境地。”
徐明也跟著嚷嚷。
“對啊,對啊,父親不是告訴我們,這個世界很大,還有很多地方等著去開拓,出去開疆拓土還不好嗎?”
“你給我閉嘴!”
剛說了一句話,就被朱月蓉打斷。
看到父子三人探究的目光,朱月蓉隻得解釋道:“你們幾位巡邊的巡邊,要不就是在外地,或者悶頭讀書,這小子沒人管,成天亂竄,不知道什麽時候找到三寶,要人帶他去出海。”
“啊?”
徐華驚歎了一聲,他沒想到自己弟弟居然還有這種舉動。
不過想想也正常,皇帝愛長子,百姓疼幺兒,他們家應該也算百姓吧?
徐明作為家中嫡子,又是幼子,差不多所有人都寵著他。
除了父親能管住他以外,自己和二弟的話,對他也不太管用。
書念的一般般,武也馬馬虎虎,成天就喜歡新奇事物。
徐明最愛的就是父親書房那個碩大的世界地圖,從小隻要父親在家,他就會纏著指著一個個地方問,這裏有什麽東西,有什麽好看的風景。
打小這樣,長大後想出海也不稀奇。
徐聞倒是沒有責怪徐明,而是問道:“出海可以,但是你知道出海需要什麽嗎?你會番邦語言嗎?”
“沒事,我可以帶翻譯!”
徐明迴答很快,顯然早有準備。
“翻譯要是不準確了?或者說要是有什麽不好的想法,完全翻譯錯你怎麽辦?”
一連串的問題,把徐明問懵了。
他想到的問題都很淺顯,隻到了有還是沒有的層麵,更深層次的問題根本就沒考慮過。
“還有你認識船圖嗎?會用六分儀嗎?知道出海會遇到什麽疫疾?有什麽應對方法?”
更多的問題從徐聞的口中說出來,徐明頭越來越低,原來自己什麽都不懂。
徐聞最後做了總結。
“以上這些你都明白的話,那你叫什麽出海,不如說是旅遊,隻是想這樣的話,那簡單,今天為父就可以給你安排船,從天津衛到鬆江府,也算是做過海船了。”
“你自己仔細想想,這些是你想要的嗎?而且剛剛我所說的這些東西,還隻是航海的很小一部分,你當人家鄭和指揮那麽大的艦隊,幾萬人很輕鬆嗎?”
“你可以問下徐華,他這次走的運河,全程可以補給,還隻有兩艘船,幾百號人,看看簡不簡單。”
徐華苦笑著迴應:“如果都靠我的話,哪忙得過來,兩艘船老大都是河麵上走慣了船的,閉著眼睛也能行舟的那種,水手和各級水軍也是精挑細選,都不用我太費神。”
“就算是這樣,也把我累得夠嗆,每天眼睛一睜開,就有人問你,今天吃什麽,喝什麽,行多少裏路,路上要注意什麽。”
“你還要注意船上眾人的情緒,船是一個整體,同舟共濟不是說說的,任何一個人出了問題,就有可能造成連鎖反應,引發群體事件,所以要特別小心。”
徐明聽得眼睛都瞪圓了。
他隻是想到出海有很多好玩的事情,能夠見識到更大的世麵,卻沒有想過其中有多少艱辛。
日常生活中,徐明可是名副其實的小公爺,誰沒事會和錦衣玉食長大的他,說這些瑣事啊!
看著許久不見的大兒子,徐聞起身拍了拍徐華的肩膀,晃了晃道。
“不錯,變結實了很多。”
徐華一直在南京負責南直隸省的暗衛,同時兼顧太子和太孫的護衛工作。
這是朱瞻基要求的,徐聞也同意了,父子倆已經有快一年沒見麵。
“我看了你對遭遇戰的匯報,很詳細,看問題也很透徹,找出問題,也提出了解決的辦法,但還是想聽你口述一下現場的情況,紙麵上的東西,那都是客觀的,說說你的主觀意見。”
徐明跟過來,不就是為了聽這個,趕緊給大哥搬了張椅子。
“哥,坐著說。”
“二哥,你也坐。”
老二徐謙是嶽盈盈的兒子,子憑母貴,嶽盈盈是徐聞平妻,在大明律法上,老二徐謙雖然也是嫡子,但地位比正妻安成公主所生的徐明,要低一些。
他會繼承越國公府的一些財產,但不會繼承爵位。
所以,從小便想著靠自己,和父親一樣走科舉之路,光宗耀祖!
雖然徐謙對軍事不感興趣。
但這個家庭環境,不可能和軍事絕緣,還是要聽一下事情經過的。
一家人坐定後,徐華才開始從自己的視角,對整個事情進行複盤。
當徐華提到漢王親衛靠近兩裏地時,就像他問那三個小旗一樣,徐聞也在問他。
“你已經在更早的時間得到暗衛的消息,漢王要動手,而且我親自擬的條例,特殊時期,哨衛至少要撒出去十裏,為什麽沒有遵照執行?”
把責任推到下屬身上,那不是徐華的作風,他們徐家講究的是錯了就要認,挨打要立正。
“這是我的疏漏,隻是通知了暗衛騎兵,將會有敵人靠近,沒有下達更加明確的警戒指令,以後一定吸取教訓。”
“嗯,認識到錯誤就好,並不是我想苛責與你,經過實戰後,你也應該明白,戰爭其實是個偶然性很大的事件,我們先期做好的各種訓練,以及製定的條例,就是為了把這個偶然性降到最低,要不然很有可能一時失誤,滿盤皆輸,到最後時刻功虧一簣。”
徐華連連點頭表示認同。
“就比如說這次漢王帶的虎蹲炮,那一炮要是真瞄準了,真能打中戰船,誰也不能保證鐵砂對船就完全沒殺傷力,還好我事後時候迴收虎蹲炮的時候,發現他們隻是模仿了一個樣子,對於內部構造的仿造還差點火候。”
兒子能夠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且舉一反三,徐聞滿意地說道。
“繼續說下去吧。”
整場戰鬥,從漢王騎兵隊拖著虎蹲炮逼近開始,徐華全程都在用望遠鏡觀戰,可以說他對遭遇戰了解最清楚的。
在他深入淺出描述,還有加上自己理解的講解下,哪怕是對這些不怎麽感興趣的朱月蓉,也坐了下來,安靜地聽著。
聽到雙方騎士死戰,漢王親衛全軍覆沒時,她忍不住歎息道。
“都是漢家男兒,怎會落得如此境地。”
徐明也跟著嚷嚷。
“對啊,對啊,父親不是告訴我們,這個世界很大,還有很多地方等著去開拓,出去開疆拓土還不好嗎?”
“你給我閉嘴!”
剛說了一句話,就被朱月蓉打斷。
看到父子三人探究的目光,朱月蓉隻得解釋道:“你們幾位巡邊的巡邊,要不就是在外地,或者悶頭讀書,這小子沒人管,成天亂竄,不知道什麽時候找到三寶,要人帶他去出海。”
“啊?”
徐華驚歎了一聲,他沒想到自己弟弟居然還有這種舉動。
不過想想也正常,皇帝愛長子,百姓疼幺兒,他們家應該也算百姓吧?
徐明作為家中嫡子,又是幼子,差不多所有人都寵著他。
除了父親能管住他以外,自己和二弟的話,對他也不太管用。
書念的一般般,武也馬馬虎虎,成天就喜歡新奇事物。
徐明最愛的就是父親書房那個碩大的世界地圖,從小隻要父親在家,他就會纏著指著一個個地方問,這裏有什麽東西,有什麽好看的風景。
打小這樣,長大後想出海也不稀奇。
徐聞倒是沒有責怪徐明,而是問道:“出海可以,但是你知道出海需要什麽嗎?你會番邦語言嗎?”
“沒事,我可以帶翻譯!”
徐明迴答很快,顯然早有準備。
“翻譯要是不準確了?或者說要是有什麽不好的想法,完全翻譯錯你怎麽辦?”
一連串的問題,把徐明問懵了。
他想到的問題都很淺顯,隻到了有還是沒有的層麵,更深層次的問題根本就沒考慮過。
“還有你認識船圖嗎?會用六分儀嗎?知道出海會遇到什麽疫疾?有什麽應對方法?”
更多的問題從徐聞的口中說出來,徐明頭越來越低,原來自己什麽都不懂。
徐聞最後做了總結。
“以上這些你都明白的話,那你叫什麽出海,不如說是旅遊,隻是想這樣的話,那簡單,今天為父就可以給你安排船,從天津衛到鬆江府,也算是做過海船了。”
“你自己仔細想想,這些是你想要的嗎?而且剛剛我所說的這些東西,還隻是航海的很小一部分,你當人家鄭和指揮那麽大的艦隊,幾萬人很輕鬆嗎?”
“你可以問下徐華,他這次走的運河,全程可以補給,還隻有兩艘船,幾百號人,看看簡不簡單。”
徐華苦笑著迴應:“如果都靠我的話,哪忙得過來,兩艘船老大都是河麵上走慣了船的,閉著眼睛也能行舟的那種,水手和各級水軍也是精挑細選,都不用我太費神。”
“就算是這樣,也把我累得夠嗆,每天眼睛一睜開,就有人問你,今天吃什麽,喝什麽,行多少裏路,路上要注意什麽。”
“你還要注意船上眾人的情緒,船是一個整體,同舟共濟不是說說的,任何一個人出了問題,就有可能造成連鎖反應,引發群體事件,所以要特別小心。”
徐明聽得眼睛都瞪圓了。
他隻是想到出海有很多好玩的事情,能夠見識到更大的世麵,卻沒有想過其中有多少艱辛。
日常生活中,徐明可是名副其實的小公爺,誰沒事會和錦衣玉食長大的他,說這些瑣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