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9章 各自安排
成為禦史後,我怒噴建文帝 作者:東方笑笑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699章 各自安排
幼子的這番表現,讓徐聞既欣慰,又有些無奈。
身為越國公之子,未來的公爺,家中人對他甚是寵愛,甚至自己很多時候,都會不自覺地對他有些偏向。
在這種近乎溺愛的環境中成長,徐明並沒有成長為紈絝,徐聞已經很開心了。
可眼見都二十歲出頭,都已經成親的人,性子還是這般跳脫,難免讓自己有些擔心。
“以上我說的這些,還是船上規矩的很小部分,行船過水三分險,可不是憑空說說的,如果你真想乘船,看看外麵的世界,那就要學習更多的知識,充實自己。”
徐聞對自己的三個孩子,並沒有強求他們做什麽,而是順著個人喜好,想做什麽就去做吧,自己辛辛苦苦攢下這個家業,不就是給他們一個堅實的後盾。
徐明聽完父親的教誨後,露出了難得鄭重神色。
“父親所言極是,我這邊去就找相關資料學習。”
“行吧,我給你開個條陳,你去四夷館學習一下番邦語言,至於航海類相關書籍,鄭和那邊我會說一聲,讓他們整理一個教材出來。”
終究是自己的兒子,徐聞也不能讓他像無頭蒼蠅一樣亂撞。
“多謝父親!”
接過條子,徐明臉上肉眼可見的開心,終於不用自己去摸索了,朱月蓉實在看不下去,開口道。
“看看你的樣子,一點都不穩重,哪裏像個小公爺”
不想弟弟挨罵,徐華出言。
“我要不要繼續把戰事說下去?”
大家這才想起來,最初的話題是運河上的遭遇戰,一不小心就被徐明帶歪了樓。
“華兒,你繼續說。”
想到是自己打斷了對方描述,朱月蓉示意徐華繼續。
整場戰鬥最精彩,最激烈的,也就是雙方騎兵的對抗,後麵碾壓局,外行人聽起來就沒那麽有意思了,徐明聽的直打嗬欠,徐謙也找個借口溜之大吉。
但這部分才是徐聞最關心的地方,此次遭遇戰使用了大量的新武器,新戰法,很多都是自己這個兵部尚書摸索出來的,他想聽聽徐華這個一線將領的親身感受。
徐華的反饋很正麵。
“我認為父親所推動的這些新武器,新戰法,乃至新兵製的改革,都會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以往的戰爭形勢,固有的戰術思維已經不適應這個年代,漢王那些部下就是,論武力和勇氣以及騎術,他們都不會比暗衛差,甚至某些方麵還要更加強悍。”
“但就是不適應當前的戰場,所以一步錯,步步錯,最後落得全軍覆沒。”
徐聞發自內心地笑道。
“很好,這才是麵對每一場戰鬥的態度,要善於總結,積極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你把這次戰鬥中的經驗提煉一下,整理一下語言,寫個奏疏呈上來。”
跟著父親這麽多年,徐華很清楚徐聞的一些想法,他眼中一亮,詢問道。
“父親是準備推動那個了?”
父子倆心意相通,徐聞笑意更濃。
“沒錯,軍隊遲早要實現職業化,製度化,趁我現在還壓得住,有些東西要開始推動。”
“好!”
徐華激動地雙手抱拳道。
“如推行改革,末將願為前驅!”
徐聞擺擺手:“行了,有我在,還不需要你來打這個頭陣。”
緊接著叮囑道。
“你這次護送太子迴京,已是大功一件,太子登基之後,必會對你有所封賞,你切不可驕傲自滿,需時時刻刻牢記,謹言慎行。”
徐聞嚴肅的語氣,把正在打瞌睡的徐明給驚醒了。
左右一看,二哥不見了,便說道:“爹,你們聊完了吧,聊完我就帶大哥走了,我還有很多問題想問他了。”
對自己這個幼子,徐聞確實沒太多辦法,隻能點點頭。
“行,你們去吧。”
小輩都走了,書房裏麵又隻剩夫妻二人。
朱月蓉忍不住拍了徐聞一下,嬌嗔道:“我還指望你迴來,管教一下明兒,讓他斷了出海的想法,你倒好,非但不阻止,還鼓勵他,給他找老師,找教材,航海的危險你又不是不清楚,我可就這一個兒子。”
三公主雖然也年近四旬,但保養得當,駐顏有術,看上去也就三十餘,正是熟透的年紀,徐聞從邊關迴來,就被直接叫去宮內,自我封閉了十餘天,看到老婆如此嬌羞模樣,難免有些蠢蠢欲動,忍不住抱住對方,在臉上啄了一口。
二人老夫老妻了,被突然襲擊,朱月蓉還是臉色微紅,輕責道。
“哎呀,和你正經事了,你幹什麽?”
徐聞的手已經開始四處逡巡起來,湊到對方耳邊。
“我要幹什麽,你還不清楚嗎,兒孫自有兒孫福,對比其他勳貴子弟,明兒已經很懂事了,喜歡幹什麽,就讓他嚐試一下,咱家又不是沒這條件,你就別管那麽多了,我們也要幹點該幹的事情。”
朱月蓉也不再多言,兩夫妻漸漸融為一體。
走出書房小院後,徐華讚賞徐明道。
“你小子越來越聰明了,知道爹和三娘許久沒見麵了,就把我拖了出來,給他們倆人私人空間。”
“啊?我看爹娘很正常啊。”
徐華捂住了自己的額頭,自己高估了三弟。
他估計是真是有些話想和自己聊,也怪家裏人把他保護得太好了。
很多事情都不用他操心,自己十多歲便隨著父親東征西討。
二弟則是和陪太孫讀書,之後被朝廷征辟,目前也為官數載。
唯獨就三弟,文武不喜,三娘又寵著她,公爺府中都由著他的性子來。
在這種情況下,自己這個傻弟弟沒有成長為欺男霸女的紈絝,被暴怒的父親打斷雙腿,也算是徐家祖上保佑了。
“說吧,你想知道什麽?”
兩兄弟邊走邊說。
“我聽說這次的戰船是全新試製,在船艙內安排了腳踩明輪,速度是不是快了很多。”
徐華就知道,自己這個癡迷航海的弟弟,就想問這個。
每次自己從南京,或者沿海迴來,必定給他帶航船模型,大明大部分的造船廠都集中在南方。
幼子的這番表現,讓徐聞既欣慰,又有些無奈。
身為越國公之子,未來的公爺,家中人對他甚是寵愛,甚至自己很多時候,都會不自覺地對他有些偏向。
在這種近乎溺愛的環境中成長,徐明並沒有成長為紈絝,徐聞已經很開心了。
可眼見都二十歲出頭,都已經成親的人,性子還是這般跳脫,難免讓自己有些擔心。
“以上我說的這些,還是船上規矩的很小部分,行船過水三分險,可不是憑空說說的,如果你真想乘船,看看外麵的世界,那就要學習更多的知識,充實自己。”
徐聞對自己的三個孩子,並沒有強求他們做什麽,而是順著個人喜好,想做什麽就去做吧,自己辛辛苦苦攢下這個家業,不就是給他們一個堅實的後盾。
徐明聽完父親的教誨後,露出了難得鄭重神色。
“父親所言極是,我這邊去就找相關資料學習。”
“行吧,我給你開個條陳,你去四夷館學習一下番邦語言,至於航海類相關書籍,鄭和那邊我會說一聲,讓他們整理一個教材出來。”
終究是自己的兒子,徐聞也不能讓他像無頭蒼蠅一樣亂撞。
“多謝父親!”
接過條子,徐明臉上肉眼可見的開心,終於不用自己去摸索了,朱月蓉實在看不下去,開口道。
“看看你的樣子,一點都不穩重,哪裏像個小公爺”
不想弟弟挨罵,徐華出言。
“我要不要繼續把戰事說下去?”
大家這才想起來,最初的話題是運河上的遭遇戰,一不小心就被徐明帶歪了樓。
“華兒,你繼續說。”
想到是自己打斷了對方描述,朱月蓉示意徐華繼續。
整場戰鬥最精彩,最激烈的,也就是雙方騎兵的對抗,後麵碾壓局,外行人聽起來就沒那麽有意思了,徐明聽的直打嗬欠,徐謙也找個借口溜之大吉。
但這部分才是徐聞最關心的地方,此次遭遇戰使用了大量的新武器,新戰法,很多都是自己這個兵部尚書摸索出來的,他想聽聽徐華這個一線將領的親身感受。
徐華的反饋很正麵。
“我認為父親所推動的這些新武器,新戰法,乃至新兵製的改革,都會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以往的戰爭形勢,固有的戰術思維已經不適應這個年代,漢王那些部下就是,論武力和勇氣以及騎術,他們都不會比暗衛差,甚至某些方麵還要更加強悍。”
“但就是不適應當前的戰場,所以一步錯,步步錯,最後落得全軍覆沒。”
徐聞發自內心地笑道。
“很好,這才是麵對每一場戰鬥的態度,要善於總結,積極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你把這次戰鬥中的經驗提煉一下,整理一下語言,寫個奏疏呈上來。”
跟著父親這麽多年,徐華很清楚徐聞的一些想法,他眼中一亮,詢問道。
“父親是準備推動那個了?”
父子倆心意相通,徐聞笑意更濃。
“沒錯,軍隊遲早要實現職業化,製度化,趁我現在還壓得住,有些東西要開始推動。”
“好!”
徐華激動地雙手抱拳道。
“如推行改革,末將願為前驅!”
徐聞擺擺手:“行了,有我在,還不需要你來打這個頭陣。”
緊接著叮囑道。
“你這次護送太子迴京,已是大功一件,太子登基之後,必會對你有所封賞,你切不可驕傲自滿,需時時刻刻牢記,謹言慎行。”
徐聞嚴肅的語氣,把正在打瞌睡的徐明給驚醒了。
左右一看,二哥不見了,便說道:“爹,你們聊完了吧,聊完我就帶大哥走了,我還有很多問題想問他了。”
對自己這個幼子,徐聞確實沒太多辦法,隻能點點頭。
“行,你們去吧。”
小輩都走了,書房裏麵又隻剩夫妻二人。
朱月蓉忍不住拍了徐聞一下,嬌嗔道:“我還指望你迴來,管教一下明兒,讓他斷了出海的想法,你倒好,非但不阻止,還鼓勵他,給他找老師,找教材,航海的危險你又不是不清楚,我可就這一個兒子。”
三公主雖然也年近四旬,但保養得當,駐顏有術,看上去也就三十餘,正是熟透的年紀,徐聞從邊關迴來,就被直接叫去宮內,自我封閉了十餘天,看到老婆如此嬌羞模樣,難免有些蠢蠢欲動,忍不住抱住對方,在臉上啄了一口。
二人老夫老妻了,被突然襲擊,朱月蓉還是臉色微紅,輕責道。
“哎呀,和你正經事了,你幹什麽?”
徐聞的手已經開始四處逡巡起來,湊到對方耳邊。
“我要幹什麽,你還不清楚嗎,兒孫自有兒孫福,對比其他勳貴子弟,明兒已經很懂事了,喜歡幹什麽,就讓他嚐試一下,咱家又不是沒這條件,你就別管那麽多了,我們也要幹點該幹的事情。”
朱月蓉也不再多言,兩夫妻漸漸融為一體。
走出書房小院後,徐華讚賞徐明道。
“你小子越來越聰明了,知道爹和三娘許久沒見麵了,就把我拖了出來,給他們倆人私人空間。”
“啊?我看爹娘很正常啊。”
徐華捂住了自己的額頭,自己高估了三弟。
他估計是真是有些話想和自己聊,也怪家裏人把他保護得太好了。
很多事情都不用他操心,自己十多歲便隨著父親東征西討。
二弟則是和陪太孫讀書,之後被朝廷征辟,目前也為官數載。
唯獨就三弟,文武不喜,三娘又寵著她,公爺府中都由著他的性子來。
在這種情況下,自己這個傻弟弟沒有成長為欺男霸女的紈絝,被暴怒的父親打斷雙腿,也算是徐家祖上保佑了。
“說吧,你想知道什麽?”
兩兄弟邊走邊說。
“我聽說這次的戰船是全新試製,在船艙內安排了腳踩明輪,速度是不是快了很多。”
徐華就知道,自己這個癡迷航海的弟弟,就想問這個。
每次自己從南京,或者沿海迴來,必定給他帶航船模型,大明大部分的造船廠都集中在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