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袁公子憂愁不已,孫伯符逼近龍舒
三國:劉備輔翼,助他再造大漢 作者:耳機喜歡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次日清晨,天邊剛泛起魚肚白,舒縣城中便已一片忙碌景象。孫策和周瑜早早起身,身著戎裝,英姿颯爽地站在點兵場上。
隨著一聲聲激昂的號角聲響起,四千軍馬迅速集結。
孫策站在高台之上,目光如炬,掃視著台下的將士們。他深吸一口氣,洪亮的聲音在點兵場上空迴蕩:“將士們!今日,我等奉命出城紮營!此番行動,大家務必聽從指揮,嚴守軍紀,不得有絲毫懈怠!”
將士們齊聲高唿:“戰無不勝!”那聲音震耳欲聾,仿佛要衝破雲霄,盡顯江東男兒的豪邁。
周瑜站在孫策身旁,看著士氣高昂的將士們,微微點頭,眼中流露出滿意的神色。
孫策轉頭看向周瑜,嘴角微微上揚:“公瑾所言極是。有你我二人聯手,再加上這四千精銳,何愁大事不成!”
隨後,孫策和周瑜翻身上馬,率領著大軍浩浩蕩蕩地出城而去。馬蹄聲、腳步聲交織在一起,如同激昂的戰歌。
當大軍逼近龍舒城時,日頭還正晌午。
孫策和周瑜勒住韁繩,停下馬來,仔細觀察著周圍的地形。隻見龍舒城城牆高大堅固,城門緊閉,城牆上隱隱可見袁軍的身影在來迴巡邏。城外是一片開闊的平原,地勢平坦,非常適合紮營。
周瑜指著前方的一塊高地,對孫策說道:“伯符,此處地勢較高,視野開闊,易守難攻,是紮營的絕佳之地。我們可在此處安營紮寨。”
孫策順著周瑜手指的方向望去,微微點頭:“公瑾所言甚是。就依你所言,在此處紮營。”
於是,大軍迅速行動起來。一時間,整個營地熱火朝天,忙碌有序。
夜幕漸漸降臨,繁星點點。營地裏燃起了一堆堆篝火,照亮了將士們疲憊的臉龐。孫策和周瑜在營地裏巡視著,檢查著各項防禦設施的搭建情況。他們不時與將士們交談,詢問他們的情況。
突然,一名哨兵急匆匆地跑來,單膝跪地,向孫策和周瑜報告:“啟稟兩位將軍,龍舒城方向有動靜,似乎有袁軍在調動。”
孫策和周瑜對視一眼,眼中閃過一絲警惕。周瑜冷靜地說道:“不要驚慌,密切關注袁軍的動向。傳令下去,讓將士們提高警惕,隨時準備戰鬥。”
哨兵領命而去,孫策握緊了手中的長槍,望向龍舒城的方向:“公瑾,看來袁胤已經察覺到了我們的行動。他若敢來,我定要讓他有來無迴!”
周瑜微微一笑,說道:“伯符莫急。袁胤此人自上次與你交戰失去一臂之後,必然多疑。如今紀靈再次分兵,他此刻必定在猶豫是否出兵。我們隻需做好防禦,以不變應萬變。”
孫策點頭表示讚同,兩人繼續在營地裏巡視著。
……
在孫策與周瑜於城外緊鑼密鼓地安營紮寨之時,龍舒城內派出的探子也在時刻關注著城外的動靜。這名探子藏身於隱蔽之處,眼睛死死盯著城外孫策大軍的一舉一動,不敢有絲毫懈怠。
當他看到孫策大軍有條不紊地搭建營帳、布置防禦工事時,心中暗叫不好,深知此事非同小可,必須立刻向袁胤稟報。他小心翼翼地從藏身之處溜出,避開孫策軍的巡邏哨崗,一路朝著龍舒城狂奔而去。
汗水濕透了他的衣衫,他卻渾然不覺,終於,他氣喘籲籲地跑到了龍舒城門前,大聲唿喊著:“開門!快開門!有緊急軍情!”
守城的士兵聽到唿喊,連忙打開城門,將他放了進去。探子來不及休息,徑直朝著袁胤的府邸奔去。
不一會兒,他便來到了袁胤的府邸前。他顧不上門口侍衛的阻攔,直接衝了進去,大聲喊道:“將軍!將軍!大事不好了!”
袁胤正在府中與幾位將領商議軍情,聽到喊聲,眉頭一皺,不悅地說道:“何事如此慌張?”
探子跪倒在地,上氣不接下氣地說道:“將軍,城外孫策大軍已經紮下營寨,就駐紮在城前的高地上。他們人數眾多,少說也有數千,戒備森嚴,似乎有長期駐紮的打算。”
袁胤聽後,臉色瞬間變得陰沉起來。他站起身來,在大廳中來迴踱步,心中暗自思忖:“這孫策來得好快,看來是早有預謀。如今紀將軍又分兵在外,城中兵力本就不足,這可如何是好?”
一旁的將領見狀,紛紛開口獻策。有的主張立即出兵,趁孫策立足未穩,將其擊退;有的則認為應該堅守城池,等待紀靈的援軍。一時間,大廳中爭論不休。
袁胤擺了擺手,示意眾人安靜下來。他沉思片刻後,說道:“不可輕舉妄動。孫策勇猛,周瑜智謀過人,他們既然敢在城外紮營,必定有所準備。我們若貿然出兵,正中他們下懷。還是先堅守城池,密切關注城外的動靜。同時,派人快馬加鞭,向紀將軍報知此事。”
眾將領聽後,紛紛點頭表示讚同。
袁胤轉過頭來,對探子說道:“你做得很好。繼續密切關注城外的情況,有任何風吹草動,立刻向我報告。”
探子領命而去,袁胤則走到窗前,望著城外孫策大軍的方向,眼中閃過一絲憂慮。
袁胤佇立在窗前,目光死死地盯著城外孫策大軍的方向,眉頭緊鎖,憂慮之色愈發濃重。他的雙手不自覺地握緊,內心的不安如同潮水一般,一波又一波地湧上心頭。
“這局勢,當真棘手啊!”袁胤低聲呢喃著,聲音中滿是無奈。如今的龍舒城,已然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之中。
迴想起紀靈出城不過才短短數日,孫策的大軍便如鬼魅般迅速逼近,這速度之快,讓他始料未及。
“敵軍能人輩出啊!”袁胤心中暗自感慨。孫策的勇猛,他早已領教過。而周瑜的智謀,更是讓他忌憚不已。
“如今城中兵力本就捉襟見肘,紀將軍又分兵在外,想要抵禦孫策的進攻,談何容易!”
隨著一聲聲激昂的號角聲響起,四千軍馬迅速集結。
孫策站在高台之上,目光如炬,掃視著台下的將士們。他深吸一口氣,洪亮的聲音在點兵場上空迴蕩:“將士們!今日,我等奉命出城紮營!此番行動,大家務必聽從指揮,嚴守軍紀,不得有絲毫懈怠!”
將士們齊聲高唿:“戰無不勝!”那聲音震耳欲聾,仿佛要衝破雲霄,盡顯江東男兒的豪邁。
周瑜站在孫策身旁,看著士氣高昂的將士們,微微點頭,眼中流露出滿意的神色。
孫策轉頭看向周瑜,嘴角微微上揚:“公瑾所言極是。有你我二人聯手,再加上這四千精銳,何愁大事不成!”
隨後,孫策和周瑜翻身上馬,率領著大軍浩浩蕩蕩地出城而去。馬蹄聲、腳步聲交織在一起,如同激昂的戰歌。
當大軍逼近龍舒城時,日頭還正晌午。
孫策和周瑜勒住韁繩,停下馬來,仔細觀察著周圍的地形。隻見龍舒城城牆高大堅固,城門緊閉,城牆上隱隱可見袁軍的身影在來迴巡邏。城外是一片開闊的平原,地勢平坦,非常適合紮營。
周瑜指著前方的一塊高地,對孫策說道:“伯符,此處地勢較高,視野開闊,易守難攻,是紮營的絕佳之地。我們可在此處安營紮寨。”
孫策順著周瑜手指的方向望去,微微點頭:“公瑾所言甚是。就依你所言,在此處紮營。”
於是,大軍迅速行動起來。一時間,整個營地熱火朝天,忙碌有序。
夜幕漸漸降臨,繁星點點。營地裏燃起了一堆堆篝火,照亮了將士們疲憊的臉龐。孫策和周瑜在營地裏巡視著,檢查著各項防禦設施的搭建情況。他們不時與將士們交談,詢問他們的情況。
突然,一名哨兵急匆匆地跑來,單膝跪地,向孫策和周瑜報告:“啟稟兩位將軍,龍舒城方向有動靜,似乎有袁軍在調動。”
孫策和周瑜對視一眼,眼中閃過一絲警惕。周瑜冷靜地說道:“不要驚慌,密切關注袁軍的動向。傳令下去,讓將士們提高警惕,隨時準備戰鬥。”
哨兵領命而去,孫策握緊了手中的長槍,望向龍舒城的方向:“公瑾,看來袁胤已經察覺到了我們的行動。他若敢來,我定要讓他有來無迴!”
周瑜微微一笑,說道:“伯符莫急。袁胤此人自上次與你交戰失去一臂之後,必然多疑。如今紀靈再次分兵,他此刻必定在猶豫是否出兵。我們隻需做好防禦,以不變應萬變。”
孫策點頭表示讚同,兩人繼續在營地裏巡視著。
……
在孫策與周瑜於城外緊鑼密鼓地安營紮寨之時,龍舒城內派出的探子也在時刻關注著城外的動靜。這名探子藏身於隱蔽之處,眼睛死死盯著城外孫策大軍的一舉一動,不敢有絲毫懈怠。
當他看到孫策大軍有條不紊地搭建營帳、布置防禦工事時,心中暗叫不好,深知此事非同小可,必須立刻向袁胤稟報。他小心翼翼地從藏身之處溜出,避開孫策軍的巡邏哨崗,一路朝著龍舒城狂奔而去。
汗水濕透了他的衣衫,他卻渾然不覺,終於,他氣喘籲籲地跑到了龍舒城門前,大聲唿喊著:“開門!快開門!有緊急軍情!”
守城的士兵聽到唿喊,連忙打開城門,將他放了進去。探子來不及休息,徑直朝著袁胤的府邸奔去。
不一會兒,他便來到了袁胤的府邸前。他顧不上門口侍衛的阻攔,直接衝了進去,大聲喊道:“將軍!將軍!大事不好了!”
袁胤正在府中與幾位將領商議軍情,聽到喊聲,眉頭一皺,不悅地說道:“何事如此慌張?”
探子跪倒在地,上氣不接下氣地說道:“將軍,城外孫策大軍已經紮下營寨,就駐紮在城前的高地上。他們人數眾多,少說也有數千,戒備森嚴,似乎有長期駐紮的打算。”
袁胤聽後,臉色瞬間變得陰沉起來。他站起身來,在大廳中來迴踱步,心中暗自思忖:“這孫策來得好快,看來是早有預謀。如今紀將軍又分兵在外,城中兵力本就不足,這可如何是好?”
一旁的將領見狀,紛紛開口獻策。有的主張立即出兵,趁孫策立足未穩,將其擊退;有的則認為應該堅守城池,等待紀靈的援軍。一時間,大廳中爭論不休。
袁胤擺了擺手,示意眾人安靜下來。他沉思片刻後,說道:“不可輕舉妄動。孫策勇猛,周瑜智謀過人,他們既然敢在城外紮營,必定有所準備。我們若貿然出兵,正中他們下懷。還是先堅守城池,密切關注城外的動靜。同時,派人快馬加鞭,向紀將軍報知此事。”
眾將領聽後,紛紛點頭表示讚同。
袁胤轉過頭來,對探子說道:“你做得很好。繼續密切關注城外的情況,有任何風吹草動,立刻向我報告。”
探子領命而去,袁胤則走到窗前,望著城外孫策大軍的方向,眼中閃過一絲憂慮。
袁胤佇立在窗前,目光死死地盯著城外孫策大軍的方向,眉頭緊鎖,憂慮之色愈發濃重。他的雙手不自覺地握緊,內心的不安如同潮水一般,一波又一波地湧上心頭。
“這局勢,當真棘手啊!”袁胤低聲呢喃著,聲音中滿是無奈。如今的龍舒城,已然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之中。
迴想起紀靈出城不過才短短數日,孫策的大軍便如鬼魅般迅速逼近,這速度之快,讓他始料未及。
“敵軍能人輩出啊!”袁胤心中暗自感慨。孫策的勇猛,他早已領教過。而周瑜的智謀,更是讓他忌憚不已。
“如今城中兵力本就捉襟見肘,紀將軍又分兵在外,想要抵禦孫策的進攻,談何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