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張將軍率軍返迴,袁公子再見族兄
三國:劉備輔翼,助他再造大漢 作者:耳機喜歡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公元190年,昭寧元年,十二月末。
宛城的天空灰蒙蒙的,雖沒有北方的嚴寒,但空氣中依舊彌漫著一股刺骨的涼意。張勳、紀靈率領大軍緩緩進入城門,馬蹄聲在石板路上迴蕩,顯得格外沉重。他抬頭望去,城中的景象讓他心頭一沉。
街道兩旁張燈結彩,紅綢高掛,百姓們臉上洋溢著興奮的笑容,仿佛在迎接什麽盛大的節日。孩童們追逐嬉戲,手中揮舞著彩色的紙旗,旗上繡著“新帝登基”“天命所歸”等字樣。商販們吆喝著,販賣著各種喜慶的物品,酒肆裏傳來陣陣喧鬧聲,似乎全城都在為袁術即將稱帝而歡慶。
袁胤的目光掃過這一切,心中卻如同被冰水澆透,寒意刺骨。他緊握韁繩,指節因用力而發白,眉頭深鎖,眼中滿是憂慮與無奈。他低聲喃喃道:“如此張揚,如此張揚……”
身後的將士們也被城中的氣氛感染,臉上露出了興奮的神色,仿佛已經看到了自己因從龍之功而飛黃騰達的未來。然而,袁胤的心中卻隻有沉重與不安。他知道,這些歡慶的背後,隱藏著無盡的危機。
隊伍緩緩行進,終於抵達了袁術的府邸。
張勳、紀靈與袁胤三人步入袁術的府邸,府內金碧輝煌,雕梁畫棟,處處彰顯著奢華與威嚴。袁術高坐於主位之上,身著華貴的錦袍,頭戴玉冠,神情倨傲,目光中透著一股不可一世的自信。他手中把玩著一枚玉如意,似乎對即將到來的稱帝大典充滿了期待。
張勳上前一步,單膝跪地,低頭抱拳,聲音低沉而沉重:“主公,末將張勳,特來請罪。”
袁術微微抬眼,眉頭一皺,語氣中帶著一絲不悅:“哦?張將軍何罪之有?”
張勳深吸一口氣,緩緩說道:“末將奉命攻打舒縣,雖竭盡全力,卻未能攻下城池。敵軍防守嚴密,我軍久攻不下,反而損兵折將,傷亡慘重。末將辜負了主公的信重,特來請罪。”
袁術的臉色漸漸陰沉下來,手中的玉如意也停止了轉動。他冷冷地盯著張勳,語氣中帶著壓抑的怒火:“損兵折將?張勳,你可知道,我軍兵力本就有限,如今你一戰折損,豈不是讓我大業蒙受損失?”
張勳低頭不語,額頭上滲出了細密的汗珠。他知道,袁術一向自負,對失敗極為忌諱,此次戰敗,恐怕難以善了。
一旁的紀靈見狀,連忙上前一步,抱拳說道:“主公,張將軍雖未能攻下舒縣,但敵軍確實防守嚴密,且我軍糧草供應不足,士氣低落,此戰失利,非張將軍一人之過。還請主公明鑒。”
袁術冷哼一聲,目光掃過紀靈,語氣中帶著譏諷:“紀將軍倒是會為他開脫。不過,我向來賞罰分明,既然戰敗,總要有人承擔責任。”
這時,袁胤上前一步說道:“主公,張將軍雖有過失,但眼下正值用人之際,若因一戰失利而責罰大將,恐寒了將士們的心。不如讓張將軍戴罪立功,以觀後效。”
袁術的目光忽然停留在袁胤的左袖上,那裏空空蕩蕩,隨風輕輕擺動。他一時愣住,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隨即緩緩起身,走下主位,來到袁胤麵前。他伸手握住那空蕩蕩的袖管,指尖微微顫抖,語氣竟出乎意料地平靜下來,低聲問道:“胤弟,這傷……可還疼痛?”
袁胤微微低頭,神色平靜,迴答道:“多謝主公關心,傷口早已愈合,已不疼痛。張將軍和紀將軍一路對我照料有加,未曾讓我受半點委屈。”
袁術聞言,眼中閃過一絲陰冷,握緊袖管的手微微用力,語氣中帶著壓抑的怒意:“聽說是孫策那小兒斬去了你的手臂……真是膽大包天!待我稱帝之後,必發兵再行征討孫堅,為胤弟報仇雪恨!”
袁胤抬起頭,目光平靜而深邃,緩緩說道:“主公,孫策雖年少,但勇猛善戰,且江東之地易守難攻。如今我軍剛剛經曆戰敗,士氣未複,若貿然興兵,恐非上策。還請主公三思。”
袁術冷哼一聲,鬆開袁胤的袖管,轉身走迴主位,語氣中帶著不屑:“孫策不過一介小兒,何足掛齒?我袁術坐擁淮南,兵精糧足,豈會懼他?待我登基之後,天下諸侯皆當俯首稱臣,區區孫策,不過是螻蟻罷了!”
袁胤見狀,心中歎息,卻不再多言。他知道,袁術此時已被稱帝的野心衝昏了頭腦,任何勸諫都難以入耳。他隻能默默站在一旁,心中暗自憂慮。
袁術沉默片刻,目光在袁胤、張勳和紀靈三人之間掃過,最終停留在袁胤那空蕩蕩的左袖上。他的神情稍稍緩和,似乎被袁胤的言辭觸動,緩緩開口道:“既然胤弟為兩位將軍求情,那便如胤弟所言辦吧。”
他說完,揮了揮手,語氣中帶著一絲不耐與威嚴:“汝二人此次戰敗,本應嚴懲不貸。但念在胤弟為你們求情,且你們多年追隨於我,我便暫且不治你們的罪。你們需戴罪立功,以觀後效。若再有半分差池,定不輕饒!”
張勳和紀靈聞言,連忙單膝跪地,低頭抱拳,齊聲應道:“末將遵命!定不負主公厚望,戴罪立功,以報主公恩德!”
袁術微微點頭,目光冷峻,語氣中帶著警告:“此次機會來之不易。若再讓我失望,休怪無情!”
張勳和紀靈不敢多言,低頭應諾,隨後緩緩起身,退出了大堂。他們的背影顯得有些沉重,顯然心中壓力不小。
待兩人離去後,袁術重新坐迴主位,手中的玉如意輕輕轉動,目光卻依舊停留在袁胤身上。他沉吟片刻,語氣中帶著一絲複雜的情感:“胤弟,你為我袁氏一族盡心盡力,甚至為此失去一臂……我心中甚是愧疚。待我登基之後,定會厚待於你,絕不讓你再受半分委屈。”
袁胤微微低頭,神色平靜,語氣中帶著一絲淡然:“主公言重了。袁胤身為袁氏子弟,為主公效力乃是分內之事。隻望主公能以大局為重,謹慎行事,莫要因一時之快而誤了大事。”
袁術聞言,眉頭微微一皺。
這話,和前些日子閻象的勸諫,簡直如出一轍。他顯然對袁胤的勸諫有些不悅,但終究沒有發作。他揮了揮手,語氣中帶著一絲疲憊:“罷了,你也退下吧。稱帝大典在即,諸多事務還需籌備,你也去幫忙吧。”
袁胤點頭應諾,緩緩退出了大堂。走出府邸時,他抬頭望向灰蒙蒙的天空,心中那股不安愈發濃烈。他知道,袁術的野心已如脫韁之馬,難以遏製。而這場稱帝的鬧劇,恐怕隻會將袁氏一族推向深淵。
他低聲喃喃道:“如此張揚,如此張揚……終究是禍非福啊。”
宛城的天空灰蒙蒙的,雖沒有北方的嚴寒,但空氣中依舊彌漫著一股刺骨的涼意。張勳、紀靈率領大軍緩緩進入城門,馬蹄聲在石板路上迴蕩,顯得格外沉重。他抬頭望去,城中的景象讓他心頭一沉。
街道兩旁張燈結彩,紅綢高掛,百姓們臉上洋溢著興奮的笑容,仿佛在迎接什麽盛大的節日。孩童們追逐嬉戲,手中揮舞著彩色的紙旗,旗上繡著“新帝登基”“天命所歸”等字樣。商販們吆喝著,販賣著各種喜慶的物品,酒肆裏傳來陣陣喧鬧聲,似乎全城都在為袁術即將稱帝而歡慶。
袁胤的目光掃過這一切,心中卻如同被冰水澆透,寒意刺骨。他緊握韁繩,指節因用力而發白,眉頭深鎖,眼中滿是憂慮與無奈。他低聲喃喃道:“如此張揚,如此張揚……”
身後的將士們也被城中的氣氛感染,臉上露出了興奮的神色,仿佛已經看到了自己因從龍之功而飛黃騰達的未來。然而,袁胤的心中卻隻有沉重與不安。他知道,這些歡慶的背後,隱藏著無盡的危機。
隊伍緩緩行進,終於抵達了袁術的府邸。
張勳、紀靈與袁胤三人步入袁術的府邸,府內金碧輝煌,雕梁畫棟,處處彰顯著奢華與威嚴。袁術高坐於主位之上,身著華貴的錦袍,頭戴玉冠,神情倨傲,目光中透著一股不可一世的自信。他手中把玩著一枚玉如意,似乎對即將到來的稱帝大典充滿了期待。
張勳上前一步,單膝跪地,低頭抱拳,聲音低沉而沉重:“主公,末將張勳,特來請罪。”
袁術微微抬眼,眉頭一皺,語氣中帶著一絲不悅:“哦?張將軍何罪之有?”
張勳深吸一口氣,緩緩說道:“末將奉命攻打舒縣,雖竭盡全力,卻未能攻下城池。敵軍防守嚴密,我軍久攻不下,反而損兵折將,傷亡慘重。末將辜負了主公的信重,特來請罪。”
袁術的臉色漸漸陰沉下來,手中的玉如意也停止了轉動。他冷冷地盯著張勳,語氣中帶著壓抑的怒火:“損兵折將?張勳,你可知道,我軍兵力本就有限,如今你一戰折損,豈不是讓我大業蒙受損失?”
張勳低頭不語,額頭上滲出了細密的汗珠。他知道,袁術一向自負,對失敗極為忌諱,此次戰敗,恐怕難以善了。
一旁的紀靈見狀,連忙上前一步,抱拳說道:“主公,張將軍雖未能攻下舒縣,但敵軍確實防守嚴密,且我軍糧草供應不足,士氣低落,此戰失利,非張將軍一人之過。還請主公明鑒。”
袁術冷哼一聲,目光掃過紀靈,語氣中帶著譏諷:“紀將軍倒是會為他開脫。不過,我向來賞罰分明,既然戰敗,總要有人承擔責任。”
這時,袁胤上前一步說道:“主公,張將軍雖有過失,但眼下正值用人之際,若因一戰失利而責罰大將,恐寒了將士們的心。不如讓張將軍戴罪立功,以觀後效。”
袁術的目光忽然停留在袁胤的左袖上,那裏空空蕩蕩,隨風輕輕擺動。他一時愣住,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隨即緩緩起身,走下主位,來到袁胤麵前。他伸手握住那空蕩蕩的袖管,指尖微微顫抖,語氣竟出乎意料地平靜下來,低聲問道:“胤弟,這傷……可還疼痛?”
袁胤微微低頭,神色平靜,迴答道:“多謝主公關心,傷口早已愈合,已不疼痛。張將軍和紀將軍一路對我照料有加,未曾讓我受半點委屈。”
袁術聞言,眼中閃過一絲陰冷,握緊袖管的手微微用力,語氣中帶著壓抑的怒意:“聽說是孫策那小兒斬去了你的手臂……真是膽大包天!待我稱帝之後,必發兵再行征討孫堅,為胤弟報仇雪恨!”
袁胤抬起頭,目光平靜而深邃,緩緩說道:“主公,孫策雖年少,但勇猛善戰,且江東之地易守難攻。如今我軍剛剛經曆戰敗,士氣未複,若貿然興兵,恐非上策。還請主公三思。”
袁術冷哼一聲,鬆開袁胤的袖管,轉身走迴主位,語氣中帶著不屑:“孫策不過一介小兒,何足掛齒?我袁術坐擁淮南,兵精糧足,豈會懼他?待我登基之後,天下諸侯皆當俯首稱臣,區區孫策,不過是螻蟻罷了!”
袁胤見狀,心中歎息,卻不再多言。他知道,袁術此時已被稱帝的野心衝昏了頭腦,任何勸諫都難以入耳。他隻能默默站在一旁,心中暗自憂慮。
袁術沉默片刻,目光在袁胤、張勳和紀靈三人之間掃過,最終停留在袁胤那空蕩蕩的左袖上。他的神情稍稍緩和,似乎被袁胤的言辭觸動,緩緩開口道:“既然胤弟為兩位將軍求情,那便如胤弟所言辦吧。”
他說完,揮了揮手,語氣中帶著一絲不耐與威嚴:“汝二人此次戰敗,本應嚴懲不貸。但念在胤弟為你們求情,且你們多年追隨於我,我便暫且不治你們的罪。你們需戴罪立功,以觀後效。若再有半分差池,定不輕饒!”
張勳和紀靈聞言,連忙單膝跪地,低頭抱拳,齊聲應道:“末將遵命!定不負主公厚望,戴罪立功,以報主公恩德!”
袁術微微點頭,目光冷峻,語氣中帶著警告:“此次機會來之不易。若再讓我失望,休怪無情!”
張勳和紀靈不敢多言,低頭應諾,隨後緩緩起身,退出了大堂。他們的背影顯得有些沉重,顯然心中壓力不小。
待兩人離去後,袁術重新坐迴主位,手中的玉如意輕輕轉動,目光卻依舊停留在袁胤身上。他沉吟片刻,語氣中帶著一絲複雜的情感:“胤弟,你為我袁氏一族盡心盡力,甚至為此失去一臂……我心中甚是愧疚。待我登基之後,定會厚待於你,絕不讓你再受半分委屈。”
袁胤微微低頭,神色平靜,語氣中帶著一絲淡然:“主公言重了。袁胤身為袁氏子弟,為主公效力乃是分內之事。隻望主公能以大局為重,謹慎行事,莫要因一時之快而誤了大事。”
袁術聞言,眉頭微微一皺。
這話,和前些日子閻象的勸諫,簡直如出一轍。他顯然對袁胤的勸諫有些不悅,但終究沒有發作。他揮了揮手,語氣中帶著一絲疲憊:“罷了,你也退下吧。稱帝大典在即,諸多事務還需籌備,你也去幫忙吧。”
袁胤點頭應諾,緩緩退出了大堂。走出府邸時,他抬頭望向灰蒙蒙的天空,心中那股不安愈發濃烈。他知道,袁術的野心已如脫韁之馬,難以遏製。而這場稱帝的鬧劇,恐怕隻會將袁氏一族推向深淵。
他低聲喃喃道:“如此張揚,如此張揚……終究是禍非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