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陳元龍車到臨淄,劉玄德親身出迎
三國:劉備輔翼,助他再造大漢 作者:耳機喜歡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公元191年,昭寧二年,四月。
臨淄城外的官道上揚起一溜煙塵。陳登勒馬駐足,遠眺這座青州雄城。晨霧中,城牆如鐵鑄的巨獸蟄伏在地平線上,旌旗在朔風中獵獵作響。
";陳別駕,前方就是臨淄西門了。";隨行的徐州騎士指著遠處隱約可見的城門輪廓。陳登微微頷首,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馬鞍旁的錦囊——那裏裝著陶謙親筆所書的竹簡,邊緣已被他連日來的觸碰磨得發亮。
臨淄城頭,守城士卒早已望見這隊人馬。當徐州玄旗映入眼簾時,值哨的曲長眯起眼睛:";快去稟報主公,徐州來使已至城外三裏。";
此時的州牧府內,劉備正與簡雍對弈。黑子懸在棋盤上方時,親兵急促的腳步聲打斷了室內的寧靜。
";主公,徐州使者到城外了。";
劉備輕笑落子,白玉棋子敲在木棋盤上發出清越聲響:";子仲倒是迴來得快。";他轉頭對簡雍笑道,";看來陶恭祖應允了借道之事。";
簡雍正要接話,卻見那親兵欲言又止。劉備挑眉:";怎麽?";
";來者……不是糜別駕。";親兵單膝跪地,";城頭旗號顯示,來者乃是徐州別駕陳登陳元龍。";
劉備執棋的手在空中一頓。簡雍敏銳地注意到,主公眼角細微的紋路突然加深了。窗外一陣風過,將案上燈焰吹得忽明忽暗,在劉備臉上投下搖曳的陰影。
";陳元龍?";劉備緩緩放下棋子,聲音裏帶著幾分意外的興味。
自從劉備迎天子、太後迴臨淄後,無論是公事如劉辯的登基大典,私事如劉備自己的大婚,徐州方麵派來的人都是糜竺兄弟。若真是陶恭祖允了借道事,何妨讓糜子仲再行勞累一趟?卻無故要換陳元龍來?劉備與陳登素不相識,其交情也絕比不上糜竺。
劉備一路坐到這個位置,自有一種常人沒有的洞察力。陶恭祖仁德名聲不下於己,劉備下意識不會覺得這其中有貓膩。但陶恭祖入仕幾十年,絕不會辦這種無意義的事。
他起身時,腰間玉佩與劍鞘相撞,發出清脆的錚鳴。";開中門,備儀仗。";劉備的玄色大袖在轉身時帶起微風,";召我以下一眾文武,都來南麵迎候,備帶人親自去迎。";
簡雍看著劉備大步離去的背影,低頭凝視棋盤——方才那顆白子正落在";天元";之位,而主公原本要下的黑子,此刻仍攥在他汗濕的掌心裏。
……
南麵內城,旌旗蔽空。
劉彥按劍立於階前,身後關羽、張飛、太史慈、黃忠、典韋等一眾將領皆披甲肅立,甲葉在晨光下泛著冷冽的寒芒。文臣一側,賈詡垂眸而立,手指輕輕撚著袖口;郭嘉則斜倚廊柱,嘴角噙著一抹若有若無的笑意,目光卻時不時掃向城門方向。
“大哥竟親自去迎了……”張飛低聲嘟囔,粗眉擰起,“這陳元龍何許人也?值得如此陣仗?”
關羽鳳目微眯,撫須道:“陳登乃徐州名士,陶恭祖麾下重臣,非尋常使者可比。”
劉彥沒有接話,隻是指尖無意識地摩挲著劍柄上的纏繩。他心中隱隱不安——若隻是尋常迴訪,或是陶謙應允借道之事,糜竺足以勝任,何必勞動陳登?更何況,兄長親自出迎,甚至命文武齊聚南門,這般禮遇,絕非尋常。
他側目瞥向謀臣一列,見賈詡神色淡然,郭嘉卻似笑非笑,眼中似有深意。劉彥心中一凜,低聲道:“奉孝,此事……你怎麽看?”
郭嘉懶洋洋地直起身,拍了拍袖子,笑道:“陳元龍此來,必非小事。”他頓了頓,又補了一句,“至少,不會隻是來送一封陶恭祖的問候信。”
劉彥眉頭微蹙,心中那股異樣的感覺愈發強烈。他轉頭望向城門方向,遠處已隱約傳來馬蹄聲與儀仗的號角。
馬蹄聲如悶雷碾過青石官道,劉備一襲玄色錦袍飛卷如雲,胯下馬四蹄生風。他忽然猛夾馬腹,那匹良駒長嘶一聲,箭矢般竄出城門洞,驚得兩側衛兵慌忙退避。
";跟上主公!";
關羽青龍刀往地上一頓,赤兔馬人立而起;張飛豹眼圓睜,烏騅馬已如黑旋風卷出。文臣隊列頓時大亂——賈詡差點被太史慈的馬尾掃中麵門,郭嘉則被典韋拎小雞似的拋上馬背。黃忠的白須在風中亂舞,老將軍策馬竟衝在了最前頭。
";這...這不合禮製啊!";簡雍在顛簸的馬背上死死抱住馬脖子,發冠歪斜著大喊。
劉備卻已馳出數丈之遙。朝陽將他的身影拉得修長,腰間雙股劍與玉佩叮當碰撞。他忽然勒馬立定,錦袍下擺";嘩";地揚起,露出精鐵護脛——三裏外的煙塵中,徐州使團的玄旗已清晰可見。
……
煙塵漸近時,陳登忽然抬手示意車隊停下。車輪在官道上碾出刺耳的吱呀聲,拉車的駿馬不安地打著響鼻。陳登掀開車簾,青白色的臉龐在晨光中顯得格外清臒。
";別駕?";隨行騎士疑惑地勒住韁繩。
陳登沒有答話。他眯起眼睛望向臨淄城方向——那裏塵土飛揚如黃龍騰空,數不清的旌旗在朝陽下翻卷,赤紅、玄黑、靛藍的旗麵交織成一片斑斕的怒濤。更令人心驚的是地麵傳來的震動,那是數百鐵騎同時奔馳時才有的聲勢。
當前往探查的快馬返迴時,不等此人開口,陳登已然猜到前方的動靜。他轉身時,衣袂翻飛如受驚的鶴翼,聲音卻出奇地平靜:";速備儀仗。取我紫綬冠來——劉青州親率文武出迎了。";
使團頓時亂作一團。有人慌忙去取裝束禮器的箱籠,有人急著整頓歪斜的旌旗。陳登站在車轅上任由侍從為他整理衣冠,目光卻始終盯著越來越近的煙塵。他看見那玄色身影突然勒馬而立,駿馬前蹄騰空的剪影在朝陽中凝成一道驚心動魄的弧線。
";陳別駕!";捧著銅鏡的侍從突然驚唿,";您的手......";
陳登低頭,發現自己的手指正無意識地摳抓著車轅,木屑已經刺進了指甲縫裏。殷紅的血珠滲出來,在紫檀木上留下幾道暗色的痕跡。
臨淄城外的官道上揚起一溜煙塵。陳登勒馬駐足,遠眺這座青州雄城。晨霧中,城牆如鐵鑄的巨獸蟄伏在地平線上,旌旗在朔風中獵獵作響。
";陳別駕,前方就是臨淄西門了。";隨行的徐州騎士指著遠處隱約可見的城門輪廓。陳登微微頷首,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馬鞍旁的錦囊——那裏裝著陶謙親筆所書的竹簡,邊緣已被他連日來的觸碰磨得發亮。
臨淄城頭,守城士卒早已望見這隊人馬。當徐州玄旗映入眼簾時,值哨的曲長眯起眼睛:";快去稟報主公,徐州來使已至城外三裏。";
此時的州牧府內,劉備正與簡雍對弈。黑子懸在棋盤上方時,親兵急促的腳步聲打斷了室內的寧靜。
";主公,徐州使者到城外了。";
劉備輕笑落子,白玉棋子敲在木棋盤上發出清越聲響:";子仲倒是迴來得快。";他轉頭對簡雍笑道,";看來陶恭祖應允了借道之事。";
簡雍正要接話,卻見那親兵欲言又止。劉備挑眉:";怎麽?";
";來者……不是糜別駕。";親兵單膝跪地,";城頭旗號顯示,來者乃是徐州別駕陳登陳元龍。";
劉備執棋的手在空中一頓。簡雍敏銳地注意到,主公眼角細微的紋路突然加深了。窗外一陣風過,將案上燈焰吹得忽明忽暗,在劉備臉上投下搖曳的陰影。
";陳元龍?";劉備緩緩放下棋子,聲音裏帶著幾分意外的興味。
自從劉備迎天子、太後迴臨淄後,無論是公事如劉辯的登基大典,私事如劉備自己的大婚,徐州方麵派來的人都是糜竺兄弟。若真是陶恭祖允了借道事,何妨讓糜子仲再行勞累一趟?卻無故要換陳元龍來?劉備與陳登素不相識,其交情也絕比不上糜竺。
劉備一路坐到這個位置,自有一種常人沒有的洞察力。陶恭祖仁德名聲不下於己,劉備下意識不會覺得這其中有貓膩。但陶恭祖入仕幾十年,絕不會辦這種無意義的事。
他起身時,腰間玉佩與劍鞘相撞,發出清脆的錚鳴。";開中門,備儀仗。";劉備的玄色大袖在轉身時帶起微風,";召我以下一眾文武,都來南麵迎候,備帶人親自去迎。";
簡雍看著劉備大步離去的背影,低頭凝視棋盤——方才那顆白子正落在";天元";之位,而主公原本要下的黑子,此刻仍攥在他汗濕的掌心裏。
……
南麵內城,旌旗蔽空。
劉彥按劍立於階前,身後關羽、張飛、太史慈、黃忠、典韋等一眾將領皆披甲肅立,甲葉在晨光下泛著冷冽的寒芒。文臣一側,賈詡垂眸而立,手指輕輕撚著袖口;郭嘉則斜倚廊柱,嘴角噙著一抹若有若無的笑意,目光卻時不時掃向城門方向。
“大哥竟親自去迎了……”張飛低聲嘟囔,粗眉擰起,“這陳元龍何許人也?值得如此陣仗?”
關羽鳳目微眯,撫須道:“陳登乃徐州名士,陶恭祖麾下重臣,非尋常使者可比。”
劉彥沒有接話,隻是指尖無意識地摩挲著劍柄上的纏繩。他心中隱隱不安——若隻是尋常迴訪,或是陶謙應允借道之事,糜竺足以勝任,何必勞動陳登?更何況,兄長親自出迎,甚至命文武齊聚南門,這般禮遇,絕非尋常。
他側目瞥向謀臣一列,見賈詡神色淡然,郭嘉卻似笑非笑,眼中似有深意。劉彥心中一凜,低聲道:“奉孝,此事……你怎麽看?”
郭嘉懶洋洋地直起身,拍了拍袖子,笑道:“陳元龍此來,必非小事。”他頓了頓,又補了一句,“至少,不會隻是來送一封陶恭祖的問候信。”
劉彥眉頭微蹙,心中那股異樣的感覺愈發強烈。他轉頭望向城門方向,遠處已隱約傳來馬蹄聲與儀仗的號角。
馬蹄聲如悶雷碾過青石官道,劉備一襲玄色錦袍飛卷如雲,胯下馬四蹄生風。他忽然猛夾馬腹,那匹良駒長嘶一聲,箭矢般竄出城門洞,驚得兩側衛兵慌忙退避。
";跟上主公!";
關羽青龍刀往地上一頓,赤兔馬人立而起;張飛豹眼圓睜,烏騅馬已如黑旋風卷出。文臣隊列頓時大亂——賈詡差點被太史慈的馬尾掃中麵門,郭嘉則被典韋拎小雞似的拋上馬背。黃忠的白須在風中亂舞,老將軍策馬竟衝在了最前頭。
";這...這不合禮製啊!";簡雍在顛簸的馬背上死死抱住馬脖子,發冠歪斜著大喊。
劉備卻已馳出數丈之遙。朝陽將他的身影拉得修長,腰間雙股劍與玉佩叮當碰撞。他忽然勒馬立定,錦袍下擺";嘩";地揚起,露出精鐵護脛——三裏外的煙塵中,徐州使團的玄旗已清晰可見。
……
煙塵漸近時,陳登忽然抬手示意車隊停下。車輪在官道上碾出刺耳的吱呀聲,拉車的駿馬不安地打著響鼻。陳登掀開車簾,青白色的臉龐在晨光中顯得格外清臒。
";別駕?";隨行騎士疑惑地勒住韁繩。
陳登沒有答話。他眯起眼睛望向臨淄城方向——那裏塵土飛揚如黃龍騰空,數不清的旌旗在朝陽下翻卷,赤紅、玄黑、靛藍的旗麵交織成一片斑斕的怒濤。更令人心驚的是地麵傳來的震動,那是數百鐵騎同時奔馳時才有的聲勢。
當前往探查的快馬返迴時,不等此人開口,陳登已然猜到前方的動靜。他轉身時,衣袂翻飛如受驚的鶴翼,聲音卻出奇地平靜:";速備儀仗。取我紫綬冠來——劉青州親率文武出迎了。";
使團頓時亂作一團。有人慌忙去取裝束禮器的箱籠,有人急著整頓歪斜的旌旗。陳登站在車轅上任由侍從為他整理衣冠,目光卻始終盯著越來越近的煙塵。他看見那玄色身影突然勒馬而立,駿馬前蹄騰空的剪影在朝陽中凝成一道驚心動魄的弧線。
";陳別駕!";捧著銅鏡的侍從突然驚唿,";您的手......";
陳登低頭,發現自己的手指正無意識地摳抓著車轅,木屑已經刺進了指甲縫裏。殷紅的血珠滲出來,在紫檀木上留下幾道暗色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