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陳元龍對典奉孝,劉玄德得陶公信
三國:劉備輔翼,助他再造大漢 作者:耳機喜歡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劉備府邸坐落在青州城中心,雖不奢華卻處處彰顯主人的品味與實力。朱漆大門上銅釘錚亮,兩側侍衛甲胄鮮明,長戟在陽光下閃著寒光。劉備攜陳登之手並肩而入,身後文武分列兩行,步履整齊如一人。
穿過三重庭院,宴客廳已布置妥當。廳內陳設簡樸卻不失莊重,主位後懸掛著一幅《周公輔政圖》。
\"玄德公誌在天下,於廳中布設此圖,有意要做周公否?\"陳登眼中精光閃動。
劉備聞言大笑,聲震屋瓦。他起身踱至畫前,手指輕撫畫軸:\"此圖乃是陛下所賜。去歲冬月,宮中天使言陛下夜夢金甲神人護駕,醒後憶及當年長安城外救駕之事。\"說著轉身凝視陳登,\"陛下又念及備宗親身份,特賜此圖。其意甚明——欲令備效周公輔政,而陛下當成王,仿效古先賢之故事。\"
話畢,劉備引陳登入席,自己卻未急著就座,而是親自為陳登斟了一杯酒。
“此酒取濟南清泉所釀。”劉備執壺的手穩如磐石,酒液傾瀉如一線銀絲,\"元龍嚐遍天下美酒,不知可入法眼否?\"
陳登雙手捧杯,先觀其色,再聞其香,最後淺嚐一口,閉目品味。良久方睜眼讚道:\"清冽如雪水,醇厚似波濤,迴味更有五穀芬芳。好酒!\"
劉備撫掌大笑:\"得元龍一讚,此酒方算不枉!\"說罷舉杯環視眾人,\"今日得會徐州高士,諸君當與備同敬一杯!\"
滿座文武齊齊舉杯,陳登亦不推辭,一飲而盡。酒過三巡,劉備命人奏樂助興。琴瑟聲中,一隊舞姬翩然而入,水袖翻飛如行雲流水。陳登注意到,這些舞姬雖姿容秀麗,卻無半分輕佻之態,舞姿端莊大氣,顯然是經過精心調教。
\"聽聞元龍精通音律,不知青州樂工可還入耳?\"劉備側身問道。
陳登放下酒杯,正色道:\"《大武》之樂,莊嚴肅穆;《鹿鳴》之章,和樂且湛。玄德公以雅樂待客,足見胸中丘壑。\"
正說話間,忽聽席間一聲長笑。郭嘉不知何時已離席,手持酒壺搖搖晃晃走到廳中央:\"久聞陳別駕不僅政事通達,更是酒中仙客。嘉鬥膽,欲與君行一酒令,不知可否賞臉?\"
劉備眉頭微蹙,似要出言阻止,陳登卻已起身拱手:\"奉孝先生有興,登敢不從命?隻是在下才疏學淺,若有不妥之處,還望海涵。\"
郭嘉醉眼朦朧,卻掩不住眸中精光:\"簡單,你我各說一曆史典故,需與酒相關,且需暗合當下情勢。說不出的,罰酒三杯。\"
廳內頓時安靜下來,所有人都屏息以待。陳登心知這是劉備謀士的試探,卻也不懼,淡然一笑:\"請奉孝先生先。\"
郭嘉仰頭飲盡壺中酒,朗聲道:\"昔年齊桓公問管仲:''寡人好酒,是否妨害霸業?''管仲對曰:''酒之為物,適可則養人,過量則傷身。主公但知節製,何害之有?''——此典暗喻,友盟之間,交往貴在有度。\"
陳登略一思索,接道:\"戰國時,趙平原君使楚,春申君設宴。席間,春申君門客欲辱平原君,提議以''酒令如軍令''。平原君從容應對,反使楚人自取其辱。——此典暗喻,主客相交,貴在誠心。\"
郭嘉眼中精光一閃,又道:\"商紂王酒池肉林,終致亡國。\"
陳登不假思索:\"周文王飲醴泉,德被四方。\"
兩人你來我往,轉眼已過十餘迴合。郭嘉額頭漸現汗珠,陳登卻依然氣定神閑。最後,郭嘉突然拋出一問:\"秦穆公贈酒盜馬人,得其死力。\"
陳登微微一笑:\"此典出自《呂氏春秋》,然登以為,更妙的是下句——''盜馬人飲此酒,終為穆公戰死沙場''。奉孝先生莫非暗示,酒能收買人心?\"
郭嘉聞言大笑,拱手認輸:\"元龍先生博聞強記,嘉甘拜下風!\"說罷連飲三杯,步履踉蹌地退迴席位。
劉備見狀,眼中閃過一絲讚賞。他親自為陳登斟滿酒杯:\"元龍高才,備佩服之至。來,再飲一杯!\"
酒至半酣,劉備忽然揮手屏退樂工舞姬,廳內頓時安靜下來。他轉向陳登,神色變得鄭重:\"元龍此番前來,想必不隻是為飲酒論典吧?陶公可有要事相托?\"
陳登知道正戲開場,整了整衣冠,從袖中取出一卷竹簡:\"陶公有親筆書信在此,請玄德公過目。\"
劉備接過竹簡,卻不急著展開,而是放在案上,手指輕輕敲擊簡端:\"元龍與陶公相處日久,以為陶公為人如何?\"
陳登聞言,眼中精光微閃,執起酒杯輕抿一口,笑道:\"陶恭祖寬厚仁慈,禮賢下士,天下誰人不知?玄德公與陶公交厚,豈不是明知故問?\"
他放下酒杯時,白玉杯底與檀木案幾相觸,發出\"嗒\"的一聲輕響。
\"去歲陶公開倉放糧,親自立於粥棚為老弱盛粥;今春又遣醫官遍訪鄉裏,以防疫病。\"陳登手指輕撫杯沿,\"這般仁政,徐州百姓皆感念於心。便是三歲孩童,亦知''陶使君''三字當如何寫。\"
廳內燭火忽然搖曳,將陳登半邊臉龐映得忽明忽暗。他話鋒一轉:\"隻是...\"手指蘸了酒水,在案上畫了道水痕,\"如今天下大勢,猶如逆水行舟。仁德固然可貴,卻需配以...\"水痕在案上蜿蜒成一條小渠,\"相應的實力。\"
劉備目光落在酒水勾勒的痕跡上,忽然朗聲大笑。笑聲中,陳登以袖掩案,將那水痕悄然拭去。
劉備收斂笑意,指尖輕挑竹簡上的絲繩。隨著簡冊展開,絹帛摩擦發出細碎的沙沙聲,在驟然安靜的廳堂內格外清晰。
他的目光緩緩移動,忽然瞳孔微縮。執簡的右手食指無意識地扣緊了竹片邊緣,指節因用力而微微發白。劉彥敏銳地注意到,兄長的唿吸節奏有了微妙變化——那是一種刻意壓製的綿長。
穿過三重庭院,宴客廳已布置妥當。廳內陳設簡樸卻不失莊重,主位後懸掛著一幅《周公輔政圖》。
\"玄德公誌在天下,於廳中布設此圖,有意要做周公否?\"陳登眼中精光閃動。
劉備聞言大笑,聲震屋瓦。他起身踱至畫前,手指輕撫畫軸:\"此圖乃是陛下所賜。去歲冬月,宮中天使言陛下夜夢金甲神人護駕,醒後憶及當年長安城外救駕之事。\"說著轉身凝視陳登,\"陛下又念及備宗親身份,特賜此圖。其意甚明——欲令備效周公輔政,而陛下當成王,仿效古先賢之故事。\"
話畢,劉備引陳登入席,自己卻未急著就座,而是親自為陳登斟了一杯酒。
“此酒取濟南清泉所釀。”劉備執壺的手穩如磐石,酒液傾瀉如一線銀絲,\"元龍嚐遍天下美酒,不知可入法眼否?\"
陳登雙手捧杯,先觀其色,再聞其香,最後淺嚐一口,閉目品味。良久方睜眼讚道:\"清冽如雪水,醇厚似波濤,迴味更有五穀芬芳。好酒!\"
劉備撫掌大笑:\"得元龍一讚,此酒方算不枉!\"說罷舉杯環視眾人,\"今日得會徐州高士,諸君當與備同敬一杯!\"
滿座文武齊齊舉杯,陳登亦不推辭,一飲而盡。酒過三巡,劉備命人奏樂助興。琴瑟聲中,一隊舞姬翩然而入,水袖翻飛如行雲流水。陳登注意到,這些舞姬雖姿容秀麗,卻無半分輕佻之態,舞姿端莊大氣,顯然是經過精心調教。
\"聽聞元龍精通音律,不知青州樂工可還入耳?\"劉備側身問道。
陳登放下酒杯,正色道:\"《大武》之樂,莊嚴肅穆;《鹿鳴》之章,和樂且湛。玄德公以雅樂待客,足見胸中丘壑。\"
正說話間,忽聽席間一聲長笑。郭嘉不知何時已離席,手持酒壺搖搖晃晃走到廳中央:\"久聞陳別駕不僅政事通達,更是酒中仙客。嘉鬥膽,欲與君行一酒令,不知可否賞臉?\"
劉備眉頭微蹙,似要出言阻止,陳登卻已起身拱手:\"奉孝先生有興,登敢不從命?隻是在下才疏學淺,若有不妥之處,還望海涵。\"
郭嘉醉眼朦朧,卻掩不住眸中精光:\"簡單,你我各說一曆史典故,需與酒相關,且需暗合當下情勢。說不出的,罰酒三杯。\"
廳內頓時安靜下來,所有人都屏息以待。陳登心知這是劉備謀士的試探,卻也不懼,淡然一笑:\"請奉孝先生先。\"
郭嘉仰頭飲盡壺中酒,朗聲道:\"昔年齊桓公問管仲:''寡人好酒,是否妨害霸業?''管仲對曰:''酒之為物,適可則養人,過量則傷身。主公但知節製,何害之有?''——此典暗喻,友盟之間,交往貴在有度。\"
陳登略一思索,接道:\"戰國時,趙平原君使楚,春申君設宴。席間,春申君門客欲辱平原君,提議以''酒令如軍令''。平原君從容應對,反使楚人自取其辱。——此典暗喻,主客相交,貴在誠心。\"
郭嘉眼中精光一閃,又道:\"商紂王酒池肉林,終致亡國。\"
陳登不假思索:\"周文王飲醴泉,德被四方。\"
兩人你來我往,轉眼已過十餘迴合。郭嘉額頭漸現汗珠,陳登卻依然氣定神閑。最後,郭嘉突然拋出一問:\"秦穆公贈酒盜馬人,得其死力。\"
陳登微微一笑:\"此典出自《呂氏春秋》,然登以為,更妙的是下句——''盜馬人飲此酒,終為穆公戰死沙場''。奉孝先生莫非暗示,酒能收買人心?\"
郭嘉聞言大笑,拱手認輸:\"元龍先生博聞強記,嘉甘拜下風!\"說罷連飲三杯,步履踉蹌地退迴席位。
劉備見狀,眼中閃過一絲讚賞。他親自為陳登斟滿酒杯:\"元龍高才,備佩服之至。來,再飲一杯!\"
酒至半酣,劉備忽然揮手屏退樂工舞姬,廳內頓時安靜下來。他轉向陳登,神色變得鄭重:\"元龍此番前來,想必不隻是為飲酒論典吧?陶公可有要事相托?\"
陳登知道正戲開場,整了整衣冠,從袖中取出一卷竹簡:\"陶公有親筆書信在此,請玄德公過目。\"
劉備接過竹簡,卻不急著展開,而是放在案上,手指輕輕敲擊簡端:\"元龍與陶公相處日久,以為陶公為人如何?\"
陳登聞言,眼中精光微閃,執起酒杯輕抿一口,笑道:\"陶恭祖寬厚仁慈,禮賢下士,天下誰人不知?玄德公與陶公交厚,豈不是明知故問?\"
他放下酒杯時,白玉杯底與檀木案幾相觸,發出\"嗒\"的一聲輕響。
\"去歲陶公開倉放糧,親自立於粥棚為老弱盛粥;今春又遣醫官遍訪鄉裏,以防疫病。\"陳登手指輕撫杯沿,\"這般仁政,徐州百姓皆感念於心。便是三歲孩童,亦知''陶使君''三字當如何寫。\"
廳內燭火忽然搖曳,將陳登半邊臉龐映得忽明忽暗。他話鋒一轉:\"隻是...\"手指蘸了酒水,在案上畫了道水痕,\"如今天下大勢,猶如逆水行舟。仁德固然可貴,卻需配以...\"水痕在案上蜿蜒成一條小渠,\"相應的實力。\"
劉備目光落在酒水勾勒的痕跡上,忽然朗聲大笑。笑聲中,陳登以袖掩案,將那水痕悄然拭去。
劉備收斂笑意,指尖輕挑竹簡上的絲繩。隨著簡冊展開,絹帛摩擦發出細碎的沙沙聲,在驟然安靜的廳堂內格外清晰。
他的目光緩緩移動,忽然瞳孔微縮。執簡的右手食指無意識地扣緊了竹片邊緣,指節因用力而微微發白。劉彥敏銳地注意到,兄長的唿吸節奏有了微妙變化——那是一種刻意壓製的綿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