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番高策的登基大典,朝廷肱骨之臣皆至。
五大軍(即禁軍、北疆軍,鎮海軍,西戎軍,南征軍)的統帥皆已至此,遠在燕州城的張雎也被召迴。
高策威嚴的目光看向群臣,沉聲說道:
“於明陽,魏直,張雎,馬異,張羽”
五人一同站了出來,齊聲迴道:
“臣在!”
高晟看著五人,說道:
“自今日起,爾等五人正式入文淵閣。”
五人齊聲迴道:
“謝陛下!”
自武狩年間至今,功勳老臣陸續凋零,內閣閣臣還剩下首輔張太初、英國公龐牧以及工部尚書班瑉,於明陽等人先前不過是入閣旁聽,算不上真正的內閣成員。
況且這三位內閣老臣的年齡也大了,內閣需要新鮮血液,於明陽等五人便是最好的人選。
朝堂之上,六部尚書當中,呂闡、周正前段時間因病而逝,也需要有人接替他們的工作。
於是高策繼續說道:
“加封於明陽兵部尚書,領太子太師。”
於明陽拱手迴道:
“臣領命,謝恩!”
高策又看向張雎,說道:
“加封張雎為燕州府尹,領刑部尚書,太子太保。”
張雎微微一笑,拱手迴道:
“臣領命,謝恩!”
燕州府尹本是高策的職位,如今高策登臨帝位,又有遷都燕州城的心思,所以燕州府尹這個要職必須是可靠的人擔任,而張雎就是那個讓高策信賴的人。
高策的目光又看向張羽,柔聲說道:
“加封岐國公張羽太子太傅,遙領兵部尚書銜。”
張羽抱拳迴道:
“臣領旨,謝恩!”
高策繼續說道:
“加封魏直戶部尚書,領紫金光祿大夫。”
魏直拱手行禮道:
“臣領命,謝恩!”
這時,高策的目光投向馬異,微微一頓,然後說道:
“馬異,朕加封你為禮部尚書,西戎軍的事情,你以後就不要插手了,全權交由岐國公處理便好。”
馬異神色微凝,繼而拱手說道:
“臣領命,謝恩!”
處理好封賞的事情,高策臉色變得愈發冷酷,凜然說道:
“寧王謀逆,罪不可恕,朕意以絕,廢除寧王之爵位,除去宗籍,貶為庶人,凡於其同謀之官員黨羽,一律革職關押,令三司會審,徹查寧王。”
“寧王之罪,絕不隻是謀反這麽簡單。”
群臣拱手,齊聲迴道:
“是!”
站在百官前列的淮王高暾一臉悲痛,不管怎麽樣,在他心中高隱畢竟是他的親弟弟。
他張了張嘴想要為高隱求情,又看到高策一臉決絕,隻能發出一聲歎息。
………
下朝後,馬異迴到府邸。
一位年輕男子連忙迎了上去,笑著說道:
“爹,你迴來了。”
馬異微微頷首,和他一起迴到大堂。
這位年輕的男子便是馬異的兒子馬景。
馬景經過這些年的努力,榮升為巴州府尹,近日正好迴京述職。
待馬異褪去官袍,父子二人一起坐在大堂喝茶聊天。
馬景笑著說道:
“兒子聽聞陛下加封您為禮部尚書,入文淵閣,真是可喜可賀啊!”
馬異冷哼一聲,擺了擺手說道:
“有什麽好恭喜的,禮部尚書,入內閣,這一輩子你爹都出不了京了。”
馬景疑惑的問道:
“爹,您這是……?”
馬異無奈的歎了口氣,說道:
“陛下拿去了我的治兵之權,讓我以後不要插手西戎軍的事情。”
馬景皺著眉頭說道:
這……這不是卸磨殺驢麽!”
“當初陛下怕岐國公一人難撐大局,所以讓您去幫助岐國公組建西戎軍,如今西戎軍組建好了,陛下卻把你一腳踢開,這是什麽道理!”
馬異搖了搖頭,苦笑道:
“陛下是不想讓我掌軍啊!”
馬景眼珠一轉,低聲說道:
“父親,要不要讓巴蜀之地出些亂子,這樣陛下或許會讓您重新掌兵?”
馬異搖了搖頭,正色說道:
“不可!萬萬不可!”
“我馬氏一族經營巴蜀之地多年,哪裏是我們最後的退路,現在還用不到這個殺手鐧。”
馬景輕聲詢問道:
“那父親就這樣算了?!”
馬異微微一笑,一臉淡然的說道:
“這麽多年都等過來了,還怕再多等幾年麽!”
“你知道寧王為什麽失敗麽?”
馬景輕聲迴道:
“他太大意了!”
馬異搖了搖頭,沉聲說道:
“錯!”
“是他太不能忍了,是他太蠢了!”
聞聽此言,馬景一臉疑惑的看著父親。
馬異緩緩解釋道:
“寧王以為熬死了太祖高皇帝,熬倒了太宗文皇帝,便能從當今陛下手中奪取皇權,結果反而落到了人家的陷阱當中。”
“他根本不是當今天子的對手,無論是手段,心機,狠辣,他都比不過當今的天子!”
“他就聯合了一個區區的獻城軍統領,便妄想登臨大位,實在是可笑至極!”
說到這裏,他看著兒子,語氣深沉的說道:
“你千萬不要忘了。”
“當今天子的老師是袁玄機,是龐牧,是法詡,是大燕三傑,更受太祖高皇帝,太宗文皇帝悉心調教,在這個世上,除了歲月,無人再是他的對手。”
馬景微微頷首,輕聲說道:
“兒子明白了。”
“那我們就這樣等著麽?”
馬異笑了笑,抓住兒子的手說道:
“馬氏一族前進的腳步永遠不會停止,這個家族必然要在你我父子的手中興盛!”
馬景鄭重的點了點頭,沉聲說道:
“兒子謹記於心!”
“對了,近些日子,王謝兩家的餘孽一直想與我馬家的人接觸,兒子要不要將他們趕走?”
聞聽此言,馬異搖了搖頭,饒有興致的說道:
“不用!”
“王謝兩家雖然已經倒了,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這兩家也曾是百年望族,門生故吏遍天下,還算有些用處。”
“你遠在巴州,朝廷耳目恐鞭長莫及,可以嚐試與他們接觸接觸,但是不要留下口實,最重要的是,必須以我馬氏一族的利益為主。”
馬景微微一笑,拱手說道:
“父親放心,兒子心裏有數。”
“王謝兩家如今是喪家之犬,巴不得效忠於我馬家,隻要兒子稍加利用,便能徹底拿捏他們。”
馬異微微頷首,還是提醒道:
“一切都要小心行事!”
五大軍(即禁軍、北疆軍,鎮海軍,西戎軍,南征軍)的統帥皆已至此,遠在燕州城的張雎也被召迴。
高策威嚴的目光看向群臣,沉聲說道:
“於明陽,魏直,張雎,馬異,張羽”
五人一同站了出來,齊聲迴道:
“臣在!”
高晟看著五人,說道:
“自今日起,爾等五人正式入文淵閣。”
五人齊聲迴道:
“謝陛下!”
自武狩年間至今,功勳老臣陸續凋零,內閣閣臣還剩下首輔張太初、英國公龐牧以及工部尚書班瑉,於明陽等人先前不過是入閣旁聽,算不上真正的內閣成員。
況且這三位內閣老臣的年齡也大了,內閣需要新鮮血液,於明陽等五人便是最好的人選。
朝堂之上,六部尚書當中,呂闡、周正前段時間因病而逝,也需要有人接替他們的工作。
於是高策繼續說道:
“加封於明陽兵部尚書,領太子太師。”
於明陽拱手迴道:
“臣領命,謝恩!”
高策又看向張雎,說道:
“加封張雎為燕州府尹,領刑部尚書,太子太保。”
張雎微微一笑,拱手迴道:
“臣領命,謝恩!”
燕州府尹本是高策的職位,如今高策登臨帝位,又有遷都燕州城的心思,所以燕州府尹這個要職必須是可靠的人擔任,而張雎就是那個讓高策信賴的人。
高策的目光又看向張羽,柔聲說道:
“加封岐國公張羽太子太傅,遙領兵部尚書銜。”
張羽抱拳迴道:
“臣領旨,謝恩!”
高策繼續說道:
“加封魏直戶部尚書,領紫金光祿大夫。”
魏直拱手行禮道:
“臣領命,謝恩!”
這時,高策的目光投向馬異,微微一頓,然後說道:
“馬異,朕加封你為禮部尚書,西戎軍的事情,你以後就不要插手了,全權交由岐國公處理便好。”
馬異神色微凝,繼而拱手說道:
“臣領命,謝恩!”
處理好封賞的事情,高策臉色變得愈發冷酷,凜然說道:
“寧王謀逆,罪不可恕,朕意以絕,廢除寧王之爵位,除去宗籍,貶為庶人,凡於其同謀之官員黨羽,一律革職關押,令三司會審,徹查寧王。”
“寧王之罪,絕不隻是謀反這麽簡單。”
群臣拱手,齊聲迴道:
“是!”
站在百官前列的淮王高暾一臉悲痛,不管怎麽樣,在他心中高隱畢竟是他的親弟弟。
他張了張嘴想要為高隱求情,又看到高策一臉決絕,隻能發出一聲歎息。
………
下朝後,馬異迴到府邸。
一位年輕男子連忙迎了上去,笑著說道:
“爹,你迴來了。”
馬異微微頷首,和他一起迴到大堂。
這位年輕的男子便是馬異的兒子馬景。
馬景經過這些年的努力,榮升為巴州府尹,近日正好迴京述職。
待馬異褪去官袍,父子二人一起坐在大堂喝茶聊天。
馬景笑著說道:
“兒子聽聞陛下加封您為禮部尚書,入文淵閣,真是可喜可賀啊!”
馬異冷哼一聲,擺了擺手說道:
“有什麽好恭喜的,禮部尚書,入內閣,這一輩子你爹都出不了京了。”
馬景疑惑的問道:
“爹,您這是……?”
馬異無奈的歎了口氣,說道:
“陛下拿去了我的治兵之權,讓我以後不要插手西戎軍的事情。”
馬景皺著眉頭說道:
這……這不是卸磨殺驢麽!”
“當初陛下怕岐國公一人難撐大局,所以讓您去幫助岐國公組建西戎軍,如今西戎軍組建好了,陛下卻把你一腳踢開,這是什麽道理!”
馬異搖了搖頭,苦笑道:
“陛下是不想讓我掌軍啊!”
馬景眼珠一轉,低聲說道:
“父親,要不要讓巴蜀之地出些亂子,這樣陛下或許會讓您重新掌兵?”
馬異搖了搖頭,正色說道:
“不可!萬萬不可!”
“我馬氏一族經營巴蜀之地多年,哪裏是我們最後的退路,現在還用不到這個殺手鐧。”
馬景輕聲詢問道:
“那父親就這樣算了?!”
馬異微微一笑,一臉淡然的說道:
“這麽多年都等過來了,還怕再多等幾年麽!”
“你知道寧王為什麽失敗麽?”
馬景輕聲迴道:
“他太大意了!”
馬異搖了搖頭,沉聲說道:
“錯!”
“是他太不能忍了,是他太蠢了!”
聞聽此言,馬景一臉疑惑的看著父親。
馬異緩緩解釋道:
“寧王以為熬死了太祖高皇帝,熬倒了太宗文皇帝,便能從當今陛下手中奪取皇權,結果反而落到了人家的陷阱當中。”
“他根本不是當今天子的對手,無論是手段,心機,狠辣,他都比不過當今的天子!”
“他就聯合了一個區區的獻城軍統領,便妄想登臨大位,實在是可笑至極!”
說到這裏,他看著兒子,語氣深沉的說道:
“你千萬不要忘了。”
“當今天子的老師是袁玄機,是龐牧,是法詡,是大燕三傑,更受太祖高皇帝,太宗文皇帝悉心調教,在這個世上,除了歲月,無人再是他的對手。”
馬景微微頷首,輕聲說道:
“兒子明白了。”
“那我們就這樣等著麽?”
馬異笑了笑,抓住兒子的手說道:
“馬氏一族前進的腳步永遠不會停止,這個家族必然要在你我父子的手中興盛!”
馬景鄭重的點了點頭,沉聲說道:
“兒子謹記於心!”
“對了,近些日子,王謝兩家的餘孽一直想與我馬家的人接觸,兒子要不要將他們趕走?”
聞聽此言,馬異搖了搖頭,饒有興致的說道:
“不用!”
“王謝兩家雖然已經倒了,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這兩家也曾是百年望族,門生故吏遍天下,還算有些用處。”
“你遠在巴州,朝廷耳目恐鞭長莫及,可以嚐試與他們接觸接觸,但是不要留下口實,最重要的是,必須以我馬氏一族的利益為主。”
馬景微微一笑,拱手說道:
“父親放心,兒子心裏有數。”
“王謝兩家如今是喪家之犬,巴不得效忠於我馬家,隻要兒子稍加利用,便能徹底拿捏他們。”
馬異微微頷首,還是提醒道:
“一切都要小心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