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陣相互吹捧過後,終於要進入了正題。
張羽不留痕跡的審視著馬異,沉聲說道:
“江陰侯,對於此番平定三叛將,你有何良策啊!”
馬異並沒有正麵迴答張羽的問題,而是拱手說道:
“岐國公身為一軍主帥,此戰的總指揮,下官自當為您馬首是瞻。”
張羽擺了擺手,笑著說道:
“江陰侯何必如此說,當初能夠平滅西蜀國,還要多虧了你說服了那三叛將歸順大燕,若非如此,平滅西蜀國不可能那般迅速和順利。”
說到這裏,張羽伸出手拍了拍馬異心的肩膀,看似打趣,實則充滿試探意味的說道:
“若是這次江陰侯能再度勸降三叛將,止蜀地之兵戈,也可謂是一大功德啊!”
“說不定陛下動了仁德惻隱之心,會免了三叛將得罪呢。”
“哈哈!”
說完這句話,其餘西戎軍的將領也是哈哈一笑,大家都把這句話當成了玩笑話。
可是馬異卻聽出張羽的話外之音。
第一次能說服三叛將可以說他馬異有能力,若這次他還能說服三叛將投降,那就隻能說明他馬異與三叛將之間關係緊密了。
再者,此番蜀地之亂本就來的蹊蹺,若是他馬異憑借三寸不爛之舌就說服三叛將投降,天下人都會以為蜀地之亂與他馬異有關。
馬異情知張羽對自己產生了懷疑,而這懷疑的來源或許就是天子。
他不敢怠慢,很快就組織好語言,恭敬的拱手迴道:
“岐國公此言差矣,三將先是背叛西蜀投我大燕,又叛燕自立,像這等無君無父,背信棄義的小人,又能容他們留存於世!”
“若是岐國公命令下官前去找三將談判,下官還是會去的,不過這三將能否投降,下官不敢保證,而且下官非常不建議和這等忘恩負義的小人和談!”
馬異的話說的很討巧,既表明了自己與三位叛將之間的關係很清白,又給足了張羽麵子。
聽到這句話,張羽收起了臉上的笑意,沉聲說道:
“江陰侯所言極是,這三叛將朝秦暮楚,毫無忠心可言,唯有誅殺之,方能正國法,安人心。”
說到這裏。他緩緩站起身來,掃視了一眼周圍的將領,鄭重的說道:
“我等乃是大燕的將領和官員,食朝廷俸祿,行忠君報國之事,我等當以這三叛將為戒!”
“都聽懂了麽?!”
周圍將領齊聲迴應道:
“聽懂了!”
張羽說完這句話,目光暗暗的瞥向了馬異。
馬異剛才的話說的張弛有度,張羽實在找不出一點毛病,所以隻能借三叛將之事敲打一下馬異。
對此馬異也是心知肚明,所以一直保持著一種恭謙的模樣。
說完這些,張羽方才迴歸了正題,他望著馬異沉聲說道:
“江陰侯,就像你剛才說的,本帥也無招撫三叛將之意,陛下更無招降那三個叛賊的想法。”
“所以本帥問你,除談判之外,你有何良策?!”
馬異看了張羽一眼,拱手說道:
“臣確實想到了幾個辦法,不過……不過想必岐國公也已經胸有定策了吧。”
張羽微微頷首,沉聲說道:
“我確實有些想法,但是現在我想聽你說。”
馬異抱拳迴道:
“既如此,在下就鬥膽直言了。”
張羽點了點頭。
馬異走到一旁懸掛著的地圖旁,指著地圖上的川蜀之地說道:
“張帥以及在座諸位。”
“眾所周知,我軍入蜀不過兩條道路。”
“第一條路,我軍打下川北關,然後從川北關大軍南下,攻破蜀都,剿滅叛軍,如此蜀地之亂可解。”
“第二條路,走蜀道入蜀地,我大燕攻滅西蜀國的時候,走的便是這條路。”
“但是,川北關易守難攻,我軍隻有五萬,恐怕很難攻下,所以第一條路恐怕行不通。”
“而這第二條路,蜀道艱險,易守難攻,上次我們走蜀道入蜀,也是因為這三位鎮守蜀道的將領投降方才成功。”
“如今這三將叛亂,他們肯定會在蜀道布下精兵強將,如此一來,這條路恐怕也走不通。”
聽到這裏,周圍的將領都有些急了,紛紛出言道:
“馬帥,您說這兩條路都走不通,難不成此番我們要铩羽而歸了?!”
“是啊,我們大軍至此,難道要無功而返麽?!”
“這可不行啊!”
“大不了兩條路都走一走麽,三叛將也不過數萬兵馬,有什麽好怕的!”
“對!拚他個你死我活!”
……
馬異的話並沒有讓諸將灰心喪氣,反而是激發了他們戰鬥的士氣,畢竟如今大燕的國力蒸蒸日上,凡戰必勝,攻必克,這也讓諸將心中產生了些許傲氣。
這適當的傲氣對軍隊來說是有利的,能讓軍隊有信心、有士氣麵臨接下來的戰爭。
見諸將議論紛紛,場麵有些混亂,而馬異的話還未說完。
張羽咳嗽了一聲,諸將瞬間安靜了下來,可見張羽在西戎軍中的威望。
見場麵逐漸安靜,張羽指著諸將說道:
“本帥知道你們對此戰信心十足,有士氣,這是好事,但是我們不能隻憑一腔孤勇,用兵謀略和計策是必不可少的。
“況且江陰侯的話都還沒有說完,你們急什麽?!”
諸將紛紛拱手稱是。
穩定好場麵,張羽又看向馬異,輕聲說道:
“江陰侯繼續說吧。”
馬異愣了一下,他驚歎張羽在西戎軍中的聲望,三言兩語便讓諸將不敢言語。
很快他就迴過神來,給了張羽一個微笑,然後繼續說道:
“諸位,很顯然我剛在說的那兩條道路都行不通,強行為之,或許能勝,但也肯定損失慘重。”
“既如此,我們不妨再找出第三條路!”
“第三條路?!”
“哪有第三條路啊!”
在場的將領除了馬異和張羽之外,對川蜀之地都不甚了解,所以他們不明白馬異所說的第三條路是哪裏。
不過對麵的張羽卻露出了讚賞的目光,暗道:
“這個馬異果真是個人才,隻可惜……!”
張羽不留痕跡的審視著馬異,沉聲說道:
“江陰侯,對於此番平定三叛將,你有何良策啊!”
馬異並沒有正麵迴答張羽的問題,而是拱手說道:
“岐國公身為一軍主帥,此戰的總指揮,下官自當為您馬首是瞻。”
張羽擺了擺手,笑著說道:
“江陰侯何必如此說,當初能夠平滅西蜀國,還要多虧了你說服了那三叛將歸順大燕,若非如此,平滅西蜀國不可能那般迅速和順利。”
說到這裏,張羽伸出手拍了拍馬異心的肩膀,看似打趣,實則充滿試探意味的說道:
“若是這次江陰侯能再度勸降三叛將,止蜀地之兵戈,也可謂是一大功德啊!”
“說不定陛下動了仁德惻隱之心,會免了三叛將得罪呢。”
“哈哈!”
說完這句話,其餘西戎軍的將領也是哈哈一笑,大家都把這句話當成了玩笑話。
可是馬異卻聽出張羽的話外之音。
第一次能說服三叛將可以說他馬異有能力,若這次他還能說服三叛將投降,那就隻能說明他馬異與三叛將之間關係緊密了。
再者,此番蜀地之亂本就來的蹊蹺,若是他馬異憑借三寸不爛之舌就說服三叛將投降,天下人都會以為蜀地之亂與他馬異有關。
馬異情知張羽對自己產生了懷疑,而這懷疑的來源或許就是天子。
他不敢怠慢,很快就組織好語言,恭敬的拱手迴道:
“岐國公此言差矣,三將先是背叛西蜀投我大燕,又叛燕自立,像這等無君無父,背信棄義的小人,又能容他們留存於世!”
“若是岐國公命令下官前去找三將談判,下官還是會去的,不過這三將能否投降,下官不敢保證,而且下官非常不建議和這等忘恩負義的小人和談!”
馬異的話說的很討巧,既表明了自己與三位叛將之間的關係很清白,又給足了張羽麵子。
聽到這句話,張羽收起了臉上的笑意,沉聲說道:
“江陰侯所言極是,這三叛將朝秦暮楚,毫無忠心可言,唯有誅殺之,方能正國法,安人心。”
說到這裏。他緩緩站起身來,掃視了一眼周圍的將領,鄭重的說道:
“我等乃是大燕的將領和官員,食朝廷俸祿,行忠君報國之事,我等當以這三叛將為戒!”
“都聽懂了麽?!”
周圍將領齊聲迴應道:
“聽懂了!”
張羽說完這句話,目光暗暗的瞥向了馬異。
馬異剛才的話說的張弛有度,張羽實在找不出一點毛病,所以隻能借三叛將之事敲打一下馬異。
對此馬異也是心知肚明,所以一直保持著一種恭謙的模樣。
說完這些,張羽方才迴歸了正題,他望著馬異沉聲說道:
“江陰侯,就像你剛才說的,本帥也無招撫三叛將之意,陛下更無招降那三個叛賊的想法。”
“所以本帥問你,除談判之外,你有何良策?!”
馬異看了張羽一眼,拱手說道:
“臣確實想到了幾個辦法,不過……不過想必岐國公也已經胸有定策了吧。”
張羽微微頷首,沉聲說道:
“我確實有些想法,但是現在我想聽你說。”
馬異抱拳迴道:
“既如此,在下就鬥膽直言了。”
張羽點了點頭。
馬異走到一旁懸掛著的地圖旁,指著地圖上的川蜀之地說道:
“張帥以及在座諸位。”
“眾所周知,我軍入蜀不過兩條道路。”
“第一條路,我軍打下川北關,然後從川北關大軍南下,攻破蜀都,剿滅叛軍,如此蜀地之亂可解。”
“第二條路,走蜀道入蜀地,我大燕攻滅西蜀國的時候,走的便是這條路。”
“但是,川北關易守難攻,我軍隻有五萬,恐怕很難攻下,所以第一條路恐怕行不通。”
“而這第二條路,蜀道艱險,易守難攻,上次我們走蜀道入蜀,也是因為這三位鎮守蜀道的將領投降方才成功。”
“如今這三將叛亂,他們肯定會在蜀道布下精兵強將,如此一來,這條路恐怕也走不通。”
聽到這裏,周圍的將領都有些急了,紛紛出言道:
“馬帥,您說這兩條路都走不通,難不成此番我們要铩羽而歸了?!”
“是啊,我們大軍至此,難道要無功而返麽?!”
“這可不行啊!”
“大不了兩條路都走一走麽,三叛將也不過數萬兵馬,有什麽好怕的!”
“對!拚他個你死我活!”
……
馬異的話並沒有讓諸將灰心喪氣,反而是激發了他們戰鬥的士氣,畢竟如今大燕的國力蒸蒸日上,凡戰必勝,攻必克,這也讓諸將心中產生了些許傲氣。
這適當的傲氣對軍隊來說是有利的,能讓軍隊有信心、有士氣麵臨接下來的戰爭。
見諸將議論紛紛,場麵有些混亂,而馬異的話還未說完。
張羽咳嗽了一聲,諸將瞬間安靜了下來,可見張羽在西戎軍中的威望。
見場麵逐漸安靜,張羽指著諸將說道:
“本帥知道你們對此戰信心十足,有士氣,這是好事,但是我們不能隻憑一腔孤勇,用兵謀略和計策是必不可少的。
“況且江陰侯的話都還沒有說完,你們急什麽?!”
諸將紛紛拱手稱是。
穩定好場麵,張羽又看向馬異,輕聲說道:
“江陰侯繼續說吧。”
馬異愣了一下,他驚歎張羽在西戎軍中的聲望,三言兩語便讓諸將不敢言語。
很快他就迴過神來,給了張羽一個微笑,然後繼續說道:
“諸位,很顯然我剛在說的那兩條道路都行不通,強行為之,或許能勝,但也肯定損失慘重。”
“既如此,我們不妨再找出第三條路!”
“第三條路?!”
“哪有第三條路啊!”
在場的將領除了馬異和張羽之外,對川蜀之地都不甚了解,所以他們不明白馬異所說的第三條路是哪裏。
不過對麵的張羽卻露出了讚賞的目光,暗道:
“這個馬異果真是個人才,隻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