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諸位將領的疑問,馬異將伸向川北關以西的一座大山,沉聲說道:
“這就是第三路!”
周圍的將領們都疑惑的說道:
“這裏是山啊,哪來的路?!”
“是啊!馬帥,你不會是糊塗了吧?!”
“莫不是讓我們大軍爬山吧!”
……
諸將領議論紛紛,不知馬異所說的第三條路在哪裏。
這時張羽開口說道:
“山裏有第三條路!”
“平陽小道。”
“這是一條很險要、很不起眼的山路,隻要指揮得當,數千名精兵可以走此小道神不知鬼不覺的進入蜀地。”
聽到張羽的話,諸位將領方才明白過來。
馬異也拱手說道:
“岐國公所言正是!”
“正因平陽小道險峻難行,三叛將也不會在此道設防,我軍方能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張羽微微頷首。
一名西戎軍將領略顯擔憂的說道:
“張帥,馬帥,平陽小道是山路,若是我們走這條路,風險很大啊。”
馬異卻說道:
“凡事做事,哪有不冒風險的,路都是人走出來的。”
說到這裏,他衝著張羽拱手說道:
“不過岐國公是此戰的主帥,到底該如何行軍,我們還是要聽張帥的。”
馬異說話很聰明,他即點明了入蜀的幾個策略,又將這個皮球踢給張羽,讓張羽做決策。
其實張羽是想走平陽小道入蜀,畢竟出其不意,方能克敵製勝,但是馬異的話讓他忍下了這個念頭。
他不禁迴想起高策說的那句話:
“蜀地之亂不會和馬異有關吧?!”
若真是如此,馬異與三叛將之間肯定有所勾連,走平陽小道就不保險了。
但這也隻是懷疑,沒有任何證據。
張羽沉聲說道:
“茲事體大,若本帥好好想一想。”
聞聽此言,馬異微微色變,他沒想到張羽竟然退縮了,這不僅讓他懷疑是不是自己露了馬腳。
他明白不能勸張羽下決定,否則就顯得太過刻意了。
於是他拱手說道:
“岐國公說的是,兵者國之大事,豈能如此輕率的做下決定。”
張羽點了點頭,衝著諸位將領擺手說道:
“今日就先到這裏吧,你們都迴軍營休整,明日本帥會給你們一個答案的。”
諸將紛紛站起身,拱手說道:
“是,末將告退!”
張羽擺了擺手,輕聲說道:
“去吧!”
諸將陸續離開,馬異也是看了一眼張羽之後,漫步離去。
等所有人都走後,屋內隻剩下張羽一個人,他走到川蜀地圖前坐下,眼睛看著地圖,陷入了沉思。
身為一名武將,他隻想保家衛國,並不想參與政治上的事情,但他的地位擺在那裏,身為大燕的岐國公,當今天子的表叔,皇親國戚,他必須考慮的更多。
天子忌憚馬異,張羽也疑心於他。
“萬一馬異真的與三叛將有勾連,這平陽小道還能走麽?”
“馬異真的與三叛將有勾連麽?!”
“若蜀地之亂真的與馬異有關,他到底想要什麽呢?!”
這一連串的問題湧現在張羽的腦海,平叛的事情都放在了後麵。
不可否認的是,若馬異沒有問題,走平陽小道入蜀是最好的奇謀。
所以關鍵的症結在於,這個馬異到底有沒有問題。
………
諸位西戎軍的將領紛紛迴到本部,而馬異卻來到了巴州府尹的官邸。
他要見一見自己的大兒子。
此時在府邸大堂內,馬景正在和弟弟馬影說話。
近一年多不見,兄弟二人對彼此都很是想念。
馬異沒有讓守衛的通報,直接走進了府邸大堂。
馬景和馬影看到父親來了,連忙拱手行禮,齊聲說道:
“父親。”
馬異微微頷首,“嗯”了一聲說道:
“都起來吧!”
馬景和馬影同時起身。
馬景走上前恭敬的扶著父親坐到首位。
馬異坐下後,剛要和馬景說話,卻又看到小兒子也在,於是先對馬影說道:
“影兒,為父和你大哥有些事情要談,你先去你大哥的書房裏讀讀書吧。”
馬影沒有多想,老老實實的拱手說道:
“好,孩兒告退!”
等馬影走出大堂,馬異給了馬景一個眼神,馬景心領神會,連忙跟了上去。
不多時,馬景走了迴來,衝著父親拱手說道:
“父親,影弟已經到書房了。”
馬異微微頷首,指了指一旁的椅子說道:
“你也坐吧!”
馬景點了點頭,坐在一旁的椅子上,然後問道:
“父親,你們今天談的怎麽樣?”
“決定好什麽時候向蜀地進軍了麽?!”
馬異搖了搖頭,沉聲說道:
“這個張羽太謹慎了!”
馬景疑惑的問道:
“怎麽?”
“你沒有把平陽小道的事情說出來?”
“還是張羽不同意走平陽小道?”
“不應該啊!如此好的行軍方案,張羽應該沒有拒絕的理由啊!”
馬異擺了擺手說道:
“非也!”
“張羽並沒有否認我的行軍方案,相反,他之前應該也有走平陽小道的意思,不知道為何,他竟然猶豫了。”
言及此處,他略顯擔憂的看著馬景,沉吟道:
“你說張羽是不是察覺到蜀地之亂與我馬家有關?”
聞言,馬景皺著眉頭,語氣堅定的說道:
“不會的!”
“我們與三叛將之間的聯絡人員已經被我給處死了,就算朝廷查也查不到我們頭上。”
“善後事宜兒子做的很完美。”
馬異鬆了口氣,點頭說道:
“那他可能就隻是懷疑了。”
“哎~!”
“不知為何,近來天子對我甚是防備,我能看得出來,天子不想讓我掌兵,這次若是不能借蜀地叛亂執掌西戎兵權,以後恐怕就再無機會了。”
馬景沉思片刻,輕聲說道:
“父親就不能勸張羽出兵?”
馬異搖了搖頭,輕聲說道:
“不可!”
“他本身就已經懷疑我了,若是我上趕著勸他出兵,隻會加深他的懷疑。”
“我們這次設下這麽大的一個局,就是為了除掉他!”
“他死了,朝中隻有為父有能力執掌西戎兵,即便是陛下也不得不將西戎軍交給我。”
“這就是第三路!”
周圍的將領們都疑惑的說道:
“這裏是山啊,哪來的路?!”
“是啊!馬帥,你不會是糊塗了吧?!”
“莫不是讓我們大軍爬山吧!”
……
諸將領議論紛紛,不知馬異所說的第三條路在哪裏。
這時張羽開口說道:
“山裏有第三條路!”
“平陽小道。”
“這是一條很險要、很不起眼的山路,隻要指揮得當,數千名精兵可以走此小道神不知鬼不覺的進入蜀地。”
聽到張羽的話,諸位將領方才明白過來。
馬異也拱手說道:
“岐國公所言正是!”
“正因平陽小道險峻難行,三叛將也不會在此道設防,我軍方能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張羽微微頷首。
一名西戎軍將領略顯擔憂的說道:
“張帥,馬帥,平陽小道是山路,若是我們走這條路,風險很大啊。”
馬異卻說道:
“凡事做事,哪有不冒風險的,路都是人走出來的。”
說到這裏,他衝著張羽拱手說道:
“不過岐國公是此戰的主帥,到底該如何行軍,我們還是要聽張帥的。”
馬異說話很聰明,他即點明了入蜀的幾個策略,又將這個皮球踢給張羽,讓張羽做決策。
其實張羽是想走平陽小道入蜀,畢竟出其不意,方能克敵製勝,但是馬異的話讓他忍下了這個念頭。
他不禁迴想起高策說的那句話:
“蜀地之亂不會和馬異有關吧?!”
若真是如此,馬異與三叛將之間肯定有所勾連,走平陽小道就不保險了。
但這也隻是懷疑,沒有任何證據。
張羽沉聲說道:
“茲事體大,若本帥好好想一想。”
聞聽此言,馬異微微色變,他沒想到張羽竟然退縮了,這不僅讓他懷疑是不是自己露了馬腳。
他明白不能勸張羽下決定,否則就顯得太過刻意了。
於是他拱手說道:
“岐國公說的是,兵者國之大事,豈能如此輕率的做下決定。”
張羽點了點頭,衝著諸位將領擺手說道:
“今日就先到這裏吧,你們都迴軍營休整,明日本帥會給你們一個答案的。”
諸將紛紛站起身,拱手說道:
“是,末將告退!”
張羽擺了擺手,輕聲說道:
“去吧!”
諸將陸續離開,馬異也是看了一眼張羽之後,漫步離去。
等所有人都走後,屋內隻剩下張羽一個人,他走到川蜀地圖前坐下,眼睛看著地圖,陷入了沉思。
身為一名武將,他隻想保家衛國,並不想參與政治上的事情,但他的地位擺在那裏,身為大燕的岐國公,當今天子的表叔,皇親國戚,他必須考慮的更多。
天子忌憚馬異,張羽也疑心於他。
“萬一馬異真的與三叛將有勾連,這平陽小道還能走麽?”
“馬異真的與三叛將有勾連麽?!”
“若蜀地之亂真的與馬異有關,他到底想要什麽呢?!”
這一連串的問題湧現在張羽的腦海,平叛的事情都放在了後麵。
不可否認的是,若馬異沒有問題,走平陽小道入蜀是最好的奇謀。
所以關鍵的症結在於,這個馬異到底有沒有問題。
………
諸位西戎軍的將領紛紛迴到本部,而馬異卻來到了巴州府尹的官邸。
他要見一見自己的大兒子。
此時在府邸大堂內,馬景正在和弟弟馬影說話。
近一年多不見,兄弟二人對彼此都很是想念。
馬異沒有讓守衛的通報,直接走進了府邸大堂。
馬景和馬影看到父親來了,連忙拱手行禮,齊聲說道:
“父親。”
馬異微微頷首,“嗯”了一聲說道:
“都起來吧!”
馬景和馬影同時起身。
馬景走上前恭敬的扶著父親坐到首位。
馬異坐下後,剛要和馬景說話,卻又看到小兒子也在,於是先對馬影說道:
“影兒,為父和你大哥有些事情要談,你先去你大哥的書房裏讀讀書吧。”
馬影沒有多想,老老實實的拱手說道:
“好,孩兒告退!”
等馬影走出大堂,馬異給了馬景一個眼神,馬景心領神會,連忙跟了上去。
不多時,馬景走了迴來,衝著父親拱手說道:
“父親,影弟已經到書房了。”
馬異微微頷首,指了指一旁的椅子說道:
“你也坐吧!”
馬景點了點頭,坐在一旁的椅子上,然後問道:
“父親,你們今天談的怎麽樣?”
“決定好什麽時候向蜀地進軍了麽?!”
馬異搖了搖頭,沉聲說道:
“這個張羽太謹慎了!”
馬景疑惑的問道:
“怎麽?”
“你沒有把平陽小道的事情說出來?”
“還是張羽不同意走平陽小道?”
“不應該啊!如此好的行軍方案,張羽應該沒有拒絕的理由啊!”
馬異擺了擺手說道:
“非也!”
“張羽並沒有否認我的行軍方案,相反,他之前應該也有走平陽小道的意思,不知道為何,他竟然猶豫了。”
言及此處,他略顯擔憂的看著馬景,沉吟道:
“你說張羽是不是察覺到蜀地之亂與我馬家有關?”
聞言,馬景皺著眉頭,語氣堅定的說道:
“不會的!”
“我們與三叛將之間的聯絡人員已經被我給處死了,就算朝廷查也查不到我們頭上。”
“善後事宜兒子做的很完美。”
馬異鬆了口氣,點頭說道:
“那他可能就隻是懷疑了。”
“哎~!”
“不知為何,近來天子對我甚是防備,我能看得出來,天子不想讓我掌兵,這次若是不能借蜀地叛亂執掌西戎兵權,以後恐怕就再無機會了。”
馬景沉思片刻,輕聲說道:
“父親就不能勸張羽出兵?”
馬異搖了搖頭,輕聲說道:
“不可!”
“他本身就已經懷疑我了,若是我上趕著勸他出兵,隻會加深他的懷疑。”
“我們這次設下這麽大的一個局,就是為了除掉他!”
“他死了,朝中隻有為父有能力執掌西戎兵,即便是陛下也不得不將西戎軍交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