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薈蔚為自己的第三次大婚做準備時,巫鹹國發生了一件大事,巫鹹國的國君,也就是翰飛的父親,崩了。
訃告發到各國,各國派使者前去吊唁。
翰飛和薈蔚商量過後,自己去了。
自十二歲離開巫鹹國後,他就再也沒有迴去過,對父親的印象已經模糊了。實際上如果不是因為這次的事情,他都忘了自己還有個父親。
但畢竟是父親,他應該去吊唁一下的。
巫鹹國的新君是他的某個弟弟,但彼此並不相識,而且巫鹹國的人都以為,他已經在開題國那場政變中喪生了。巫鹹國是把他當做一般使者來招待的,因他是弈國的丞相,級別很高,所以對他格外重視,且對弈國竟然派出規格如此高的使者心懷感動。
喪事結束後,巫鹹國君分別召見了各國使者,並向翰飛表示出與弈國進一步交好的意向,翰飛做出友好答複,賓主相談甚歡。
迴到弈國後,翰飛向薈薇匯報了出使的情況,因過世的巫鹹國君是他父親,薈蔚不好在此時提出大婚的問題,婚事暫時擱置下來。
再後,巫鹹國使者迴訪,除了帶來巫鹹國君的問候外,還提出一件事。
開題國的先君,也就是翰飛的叔父,發動政變奪取君位後,後來,他自己也被兒子給政變了。現任的這位開題國君極其殘暴,經常在國內虐殺臣民,隻要不合他意的臣子,隨時都有性命之憂。有一次他竟用燒紅的鋸子把一位勸諫他的臣子的頭顱給割下來,駭人聽聞。
此**害國內還不算,還窮兵黷武,禍害他國地盤。
動不動就攻擊巫鹹國。
據說因為巫鹹國的先君哲成王曾在討伐開題國時,不但辱罵了自己的弟弟,還辱罵了自己的侄子,罵得極其誅心,讓這個侄子幾天睡不著覺,從此銜之甚深,日夜都想著要報仇。
巫鹹國國喪時,開題國就派兵騷擾了一迴,還說了許多諸如“老東西也有今天,終於死掉了”之類的風涼話。趁他國有喪而舉兵討伐本就是十分不道義的事,何況還辱及先人?
巫鹹國表示,絕壁不能忍!
所以使者帶來巫鹹國君的旨意,想與弈國一起討伐開題國。
薈薇聽聞使者的來意後,先讓使者到驛館休息,然後與臣子們商量。
經過十多年的發展,現在的弈國物阜民豐、兵馬強盛,而開題國君殘暴不忍,在國內民心盡失,確實是討伐的好時機。
女王拍板,打!
從弈國進入開題有三道穀口,從西向東,第一道穀口比較平緩,過了穀口需迂迴向東到開題北部城下。第二道穀口稍險,迂迴路程略短。第三道穀口最險,可是過了穀口,便可以直接到達開題國北方城池之外。眾人主張走第一道穀口,雖然迂迴,卻危險性低,也有人主張走第三道穀口的,原因是,隻要能夠搶度通過,絕對能打開題國一個措手不及。但同時也意味著,如果對方在此設下伏兵,那弈**將九死一生。
眾人相持不下。
翰飛道:“可以兵分兩路,先著人帶五千精兵輕騎快馬搶過第三道穀口,其餘大部分軍馬從第一道穀口過去,然後兩君會合,開題軍必破。
大將軍附議。
於是女王命翰飛全權負責糧草督辦事宜,大將軍率領軍隊開拔。
兩國約定,事後各自取與己國相鄰的土地。
薈蔚向翰飛道:“現在,終於可以為表哥報仇了,等我們攻下開題,姨母的墓地就歸到了我國治下,到時候我們就可以為她重修陵墓,每年祭拜,她也不會孤零零地無人祭祀了。”
翰飛沒料到她會想到這些,心中微熱,“謝謝陛下。”
戰事果如所料,大軍進攻非常順利,開題**認為弈**隊必從第一道穀口經過,所以派人守在了那裏,五千精兵經過第三道穀口到達開題國城下時,開題**都蒙了,隻覺得是奇兵天降,一觸即潰。
弈**隊一路向南攻城略地如入無人之境。
開題國國君真是民心盡失,弈**隊攻過去時,竟還有主動帶路開門的,再加上南線巫鹹國的夾擊,開題大軍一路潰敗向西遁去。開題國君被殺,他的兒子被立為新君,憑借西地的山水之險,固守一隅。
弈國收了開題國近半數的土地,不再進攻,由得巫鹹國去討伐。
弈國朝廷的意思,並不想直接滅了開題國,中間有個緩衝之地,可以避免弈國和巫鹹國直接大麵積相鄰,畢竟敵友隻在一線之間,多相鄰多摩擦,弈國並不想受到來自友國的威脅。
大軍得勝的消息傳來,薈薇興奮異常,決定親自到前線犒賞三軍,順便巡視自己的新領地。
到達大軍駐地後,薈薇先頒布了封賞,然後設宴,與大軍同賀。
大帳內氣氛熱烈,酒到酣處,一個英武的年輕人站起身來道:“枯飲無聊,請允末將舞劍為陛下和眾將軍佐酒。”
薈蔚抬頭看去,微微晃動的燈光中,年輕的男子劍眉星目,容色昳麗,煥發的英姿讓整個大帳都為之一亮。薈薇不禁微微恍惚,是她的錯覺嗎?為何明明完全不同的兩個人卻感覺有些相像?
薈蔚問:“你是何人?”
男子單膝下跪,行禮道:“末將是前鋒校尉晟皓。”左右小聲補充,“他是大將軍的愛子。”
薈蔚微笑,“原來如此,”一伸手,“請。”
樂音響起,男子舒身展臂,舉劍起舞。
初時猶慢,而後漸快,矯健雄渾,氣勢如虹,時而如行雲流水,時而如疾風勁雨,最後隻看到一團光影在閃爍,配上翻飛的衣袂,直讓人目眩神迷。
薈蔚已經有些醉了,她微微迷離地望著帳下舞劍的身影,喃喃道:“你看他比之丞相如何?”
身後的女官微笑,“眉目略有相似,氣質大不相同。”
薈薇笑,“丞相溫雅如蓮荷,校尉烈烈如薔薇。”
女官道:“為何不是烈烈如紅楓?”
薈蔚:“薔薇有刺,豈是紅楓可比?”
女官笑而受教。
卻於此時,舞劍的晟皓高聲吟誦起來,詞調慷慨激昂,讓人振奮。吟畢,放聲歌唱,歌聲雄壯,蕩氣迴腸。
現場的氣氛愈發熱烈,和著樂音,帳內的將領一起歌唱,不但唱,還跳,一時間大帳中都是又歌又舞的人。
晟皓由劍舞改為普通的勁舞,舞著舞著便舞到薈蔚麵前,他半跪在地,身體合著某種鏗鏘的韻律,像熱情的膜拜,又像激情的表達,而後他伸出手,邀薈蔚共舞。
薈蔚微笑著把手搭在她他的手心,走出席位,與民同樂。
宴會直到三更時分才散,她醉得迷迷糊糊,都不知道自己是怎麽迴去的,隻恍惚覺得一雙強壯的手臂抱著她,把她放到柔軟的塌上。
枝燈朦朧的光影中,她看到那人俊挺的眉目,目光濕潤,輕輕呢喃,“表哥。”
見他欲要離去,她一把拉住他,喃喃:“不要走,”她說,“不要離開我。”
男子頓住,俯身望著她,目光灼灼如火,然後低下頭,擒住她微啟的紅唇。
第二日醒來,薈薇頭痛如裂,正欲喊人進來伺候,突然看到身旁的男子,登時驚住。
晨光中的男子容顏煥發,俊美不可逼視,他看著薈薇坦然微笑,“陛下醒了,要不要我伺候陛下起身?”
薈薇:“你、你怎麽……”
男子道:“是陛下讓我留下來的,陛下不記得了麽?”
薈薇默。
某些片段斷斷續續地湧進腦海,她心中懊惱欲死,麵上卻平靜無波,說道:“我醉了,不太記得了,你沒事吧?”
男子忽而笑了,露出一口白牙,“如果不是因為陛下是女王,這話本來應該是我說的,”他突然翻身覆在她的身體上方,灼灼的目光盯進她的眼睛深處,“我愛慕陛下,隻想讓陛下歡樂,並無他意。既然陛下忘記了,不妨再試之。”
“你……”
他不由分說吻住她的唇,喃聲,“請陛下再試。”目光緊緊地鎖住她的眼睛,矯健的身軀和著鏗鏘的韻律,就像……就像他舞劍時的雄姿……
心神微顫,目眩神迷。
真是……難以言喻的感受……
事後想起翰飛,她不由自主地心虛。勒令封鎖消息,不準讓丞相知曉,本以為此事到此便了結了,誰知半個月後,迴程的途中,因身體不適找大夫珍視,大夫把過脈後驚喜地跪下道:“恭喜陛下,是喜脈。”
轟隆一聲,天雷劈下,薈薇開裂。
雖然薈薇下令暫時封鎖消息,但女王再孕王室血脈這樣的大事,該知道的還是知道了,即使大家嘴上不說,麵上卻帶出心照不宣的喜氣。
不能明確知曉的,比如晟皓,因為特別關注女王,也能猜出一二,頓時心中又驚又喜,好多次想要拜見女王,但都被對方以身體不適迴絕了。晟皓愈發心中牽念,整顆心都掛在了薈薇身上。
迴到王城,薈薇身心俱疲,安排了一些事務後,著實休息了數日。
一邊想著怎樣向翰飛提起這件事,一邊想著如果他找過來怎樣安撫他,反正他總是縱容她的,哪怕眼下生氣,隻要自己慢慢對他好,他總會開解。
如此,意下稍釋。
然而,她沒有想到的是,翰飛沒有找過來,找過來的是太後。
太後寒著臉,告訴了她三件事。
第一,大將軍已經知曉她和晟皓的事,並且知道,她已經懷孕,大將軍把晟皓打了個半死,晟皓現在還昏在床上,生死未卜。
第二,晟皓昏迷中都在喊她的名字,他曾告訴自己的母親,他愛慕薈薇,如果今生無法與心愛的人相守,他寧願到最兇險的地方領兵,戰死沙場。
第三,晟皓的母親已經哭到了太後跟前,可憐天下父母心,他們到這個位置,已經完全沒必要有攀附之心,僅是因為愛子命在旦夕,她才來求到了太後麵前。
最後,太後冷淡地告訴她,“準備準備,與大將軍的兒子成婚吧,既然做下了這等事體,便要負責到底。”
薈薇心神顫抖,結巴道:“母後,我……”
太後打斷他,“不必去找飛兒了,他已經知道了,他比你懂事,讚成你和那個孩子大婚。”
薈薇一陣眩暈,心劇烈地顫抖著,身上一片冰冷。
此後,她好長一段時間沒有見到翰飛,就連做夢也沒有夢見他。他在安排新土地的後續事務,不用正麵相對,她不知道自己心中是輕鬆還是失落。
兩個月後,翰飛迴到朝中,除了神色有些憔悴倦怠,其他的,並無異狀。
他平靜地向她匯報了自己的種種安排,然後恭敬地等著她發話,恭敬謙謹的樣子,如每一個國君心目中的好臣子。
薈蔚心中很不是滋味,她直接說起了自己和晟皓的事情,還有太後的安排,然後詢問他的意見。
她明明已經知道他的意見,卻還要他說,當著她的麵說。
袖中的手指深深蜷起,而麵上卻無波無瀾,他道:“功臣之心不可寒,太後的意見可行。”
她說不清是難過還是失望,說道:“因為不能寒功臣之心,所以就把我推出去?”
他沒有說話,臉上疲憊之色更深。
她很難受,看到他無動於衷的樣子難受,看到他如此憔悴的樣子更難受。
她聲音微微顫抖,“我們……沒有其他辦法了嗎?”
翰飛道:“重重封賞代替婚約。”
她微微苦笑,如果事情有這麽簡單就好了。
翰飛見狀,徹底死了心,他搖搖晃晃地站起身,行禮告退,頭也不迴地離去。
夕陽下孤寂蕭瑟的背影,像一脈寒煙。
自此以後,他白日裏上過朝後迴家睡眠,晚上不睡徹夜讀書,他用這種方式徹底掐斷了兩個人夢境的聯係。
訃告發到各國,各國派使者前去吊唁。
翰飛和薈蔚商量過後,自己去了。
自十二歲離開巫鹹國後,他就再也沒有迴去過,對父親的印象已經模糊了。實際上如果不是因為這次的事情,他都忘了自己還有個父親。
但畢竟是父親,他應該去吊唁一下的。
巫鹹國的新君是他的某個弟弟,但彼此並不相識,而且巫鹹國的人都以為,他已經在開題國那場政變中喪生了。巫鹹國是把他當做一般使者來招待的,因他是弈國的丞相,級別很高,所以對他格外重視,且對弈國竟然派出規格如此高的使者心懷感動。
喪事結束後,巫鹹國君分別召見了各國使者,並向翰飛表示出與弈國進一步交好的意向,翰飛做出友好答複,賓主相談甚歡。
迴到弈國後,翰飛向薈薇匯報了出使的情況,因過世的巫鹹國君是他父親,薈蔚不好在此時提出大婚的問題,婚事暫時擱置下來。
再後,巫鹹國使者迴訪,除了帶來巫鹹國君的問候外,還提出一件事。
開題國的先君,也就是翰飛的叔父,發動政變奪取君位後,後來,他自己也被兒子給政變了。現任的這位開題國君極其殘暴,經常在國內虐殺臣民,隻要不合他意的臣子,隨時都有性命之憂。有一次他竟用燒紅的鋸子把一位勸諫他的臣子的頭顱給割下來,駭人聽聞。
此**害國內還不算,還窮兵黷武,禍害他國地盤。
動不動就攻擊巫鹹國。
據說因為巫鹹國的先君哲成王曾在討伐開題國時,不但辱罵了自己的弟弟,還辱罵了自己的侄子,罵得極其誅心,讓這個侄子幾天睡不著覺,從此銜之甚深,日夜都想著要報仇。
巫鹹國國喪時,開題國就派兵騷擾了一迴,還說了許多諸如“老東西也有今天,終於死掉了”之類的風涼話。趁他國有喪而舉兵討伐本就是十分不道義的事,何況還辱及先人?
巫鹹國表示,絕壁不能忍!
所以使者帶來巫鹹國君的旨意,想與弈國一起討伐開題國。
薈薇聽聞使者的來意後,先讓使者到驛館休息,然後與臣子們商量。
經過十多年的發展,現在的弈國物阜民豐、兵馬強盛,而開題國君殘暴不忍,在國內民心盡失,確實是討伐的好時機。
女王拍板,打!
從弈國進入開題有三道穀口,從西向東,第一道穀口比較平緩,過了穀口需迂迴向東到開題北部城下。第二道穀口稍險,迂迴路程略短。第三道穀口最險,可是過了穀口,便可以直接到達開題國北方城池之外。眾人主張走第一道穀口,雖然迂迴,卻危險性低,也有人主張走第三道穀口的,原因是,隻要能夠搶度通過,絕對能打開題國一個措手不及。但同時也意味著,如果對方在此設下伏兵,那弈**將九死一生。
眾人相持不下。
翰飛道:“可以兵分兩路,先著人帶五千精兵輕騎快馬搶過第三道穀口,其餘大部分軍馬從第一道穀口過去,然後兩君會合,開題軍必破。
大將軍附議。
於是女王命翰飛全權負責糧草督辦事宜,大將軍率領軍隊開拔。
兩國約定,事後各自取與己國相鄰的土地。
薈蔚向翰飛道:“現在,終於可以為表哥報仇了,等我們攻下開題,姨母的墓地就歸到了我國治下,到時候我們就可以為她重修陵墓,每年祭拜,她也不會孤零零地無人祭祀了。”
翰飛沒料到她會想到這些,心中微熱,“謝謝陛下。”
戰事果如所料,大軍進攻非常順利,開題**認為弈**隊必從第一道穀口經過,所以派人守在了那裏,五千精兵經過第三道穀口到達開題國城下時,開題**都蒙了,隻覺得是奇兵天降,一觸即潰。
弈**隊一路向南攻城略地如入無人之境。
開題國國君真是民心盡失,弈**隊攻過去時,竟還有主動帶路開門的,再加上南線巫鹹國的夾擊,開題大軍一路潰敗向西遁去。開題國君被殺,他的兒子被立為新君,憑借西地的山水之險,固守一隅。
弈國收了開題國近半數的土地,不再進攻,由得巫鹹國去討伐。
弈國朝廷的意思,並不想直接滅了開題國,中間有個緩衝之地,可以避免弈國和巫鹹國直接大麵積相鄰,畢竟敵友隻在一線之間,多相鄰多摩擦,弈國並不想受到來自友國的威脅。
大軍得勝的消息傳來,薈薇興奮異常,決定親自到前線犒賞三軍,順便巡視自己的新領地。
到達大軍駐地後,薈薇先頒布了封賞,然後設宴,與大軍同賀。
大帳內氣氛熱烈,酒到酣處,一個英武的年輕人站起身來道:“枯飲無聊,請允末將舞劍為陛下和眾將軍佐酒。”
薈蔚抬頭看去,微微晃動的燈光中,年輕的男子劍眉星目,容色昳麗,煥發的英姿讓整個大帳都為之一亮。薈薇不禁微微恍惚,是她的錯覺嗎?為何明明完全不同的兩個人卻感覺有些相像?
薈蔚問:“你是何人?”
男子單膝下跪,行禮道:“末將是前鋒校尉晟皓。”左右小聲補充,“他是大將軍的愛子。”
薈蔚微笑,“原來如此,”一伸手,“請。”
樂音響起,男子舒身展臂,舉劍起舞。
初時猶慢,而後漸快,矯健雄渾,氣勢如虹,時而如行雲流水,時而如疾風勁雨,最後隻看到一團光影在閃爍,配上翻飛的衣袂,直讓人目眩神迷。
薈蔚已經有些醉了,她微微迷離地望著帳下舞劍的身影,喃喃道:“你看他比之丞相如何?”
身後的女官微笑,“眉目略有相似,氣質大不相同。”
薈薇笑,“丞相溫雅如蓮荷,校尉烈烈如薔薇。”
女官道:“為何不是烈烈如紅楓?”
薈蔚:“薔薇有刺,豈是紅楓可比?”
女官笑而受教。
卻於此時,舞劍的晟皓高聲吟誦起來,詞調慷慨激昂,讓人振奮。吟畢,放聲歌唱,歌聲雄壯,蕩氣迴腸。
現場的氣氛愈發熱烈,和著樂音,帳內的將領一起歌唱,不但唱,還跳,一時間大帳中都是又歌又舞的人。
晟皓由劍舞改為普通的勁舞,舞著舞著便舞到薈蔚麵前,他半跪在地,身體合著某種鏗鏘的韻律,像熱情的膜拜,又像激情的表達,而後他伸出手,邀薈蔚共舞。
薈蔚微笑著把手搭在她他的手心,走出席位,與民同樂。
宴會直到三更時分才散,她醉得迷迷糊糊,都不知道自己是怎麽迴去的,隻恍惚覺得一雙強壯的手臂抱著她,把她放到柔軟的塌上。
枝燈朦朧的光影中,她看到那人俊挺的眉目,目光濕潤,輕輕呢喃,“表哥。”
見他欲要離去,她一把拉住他,喃喃:“不要走,”她說,“不要離開我。”
男子頓住,俯身望著她,目光灼灼如火,然後低下頭,擒住她微啟的紅唇。
第二日醒來,薈薇頭痛如裂,正欲喊人進來伺候,突然看到身旁的男子,登時驚住。
晨光中的男子容顏煥發,俊美不可逼視,他看著薈薇坦然微笑,“陛下醒了,要不要我伺候陛下起身?”
薈薇:“你、你怎麽……”
男子道:“是陛下讓我留下來的,陛下不記得了麽?”
薈薇默。
某些片段斷斷續續地湧進腦海,她心中懊惱欲死,麵上卻平靜無波,說道:“我醉了,不太記得了,你沒事吧?”
男子忽而笑了,露出一口白牙,“如果不是因為陛下是女王,這話本來應該是我說的,”他突然翻身覆在她的身體上方,灼灼的目光盯進她的眼睛深處,“我愛慕陛下,隻想讓陛下歡樂,並無他意。既然陛下忘記了,不妨再試之。”
“你……”
他不由分說吻住她的唇,喃聲,“請陛下再試。”目光緊緊地鎖住她的眼睛,矯健的身軀和著鏗鏘的韻律,就像……就像他舞劍時的雄姿……
心神微顫,目眩神迷。
真是……難以言喻的感受……
事後想起翰飛,她不由自主地心虛。勒令封鎖消息,不準讓丞相知曉,本以為此事到此便了結了,誰知半個月後,迴程的途中,因身體不適找大夫珍視,大夫把過脈後驚喜地跪下道:“恭喜陛下,是喜脈。”
轟隆一聲,天雷劈下,薈薇開裂。
雖然薈薇下令暫時封鎖消息,但女王再孕王室血脈這樣的大事,該知道的還是知道了,即使大家嘴上不說,麵上卻帶出心照不宣的喜氣。
不能明確知曉的,比如晟皓,因為特別關注女王,也能猜出一二,頓時心中又驚又喜,好多次想要拜見女王,但都被對方以身體不適迴絕了。晟皓愈發心中牽念,整顆心都掛在了薈薇身上。
迴到王城,薈薇身心俱疲,安排了一些事務後,著實休息了數日。
一邊想著怎樣向翰飛提起這件事,一邊想著如果他找過來怎樣安撫他,反正他總是縱容她的,哪怕眼下生氣,隻要自己慢慢對他好,他總會開解。
如此,意下稍釋。
然而,她沒有想到的是,翰飛沒有找過來,找過來的是太後。
太後寒著臉,告訴了她三件事。
第一,大將軍已經知曉她和晟皓的事,並且知道,她已經懷孕,大將軍把晟皓打了個半死,晟皓現在還昏在床上,生死未卜。
第二,晟皓昏迷中都在喊她的名字,他曾告訴自己的母親,他愛慕薈薇,如果今生無法與心愛的人相守,他寧願到最兇險的地方領兵,戰死沙場。
第三,晟皓的母親已經哭到了太後跟前,可憐天下父母心,他們到這個位置,已經完全沒必要有攀附之心,僅是因為愛子命在旦夕,她才來求到了太後麵前。
最後,太後冷淡地告訴她,“準備準備,與大將軍的兒子成婚吧,既然做下了這等事體,便要負責到底。”
薈薇心神顫抖,結巴道:“母後,我……”
太後打斷他,“不必去找飛兒了,他已經知道了,他比你懂事,讚成你和那個孩子大婚。”
薈薇一陣眩暈,心劇烈地顫抖著,身上一片冰冷。
此後,她好長一段時間沒有見到翰飛,就連做夢也沒有夢見他。他在安排新土地的後續事務,不用正麵相對,她不知道自己心中是輕鬆還是失落。
兩個月後,翰飛迴到朝中,除了神色有些憔悴倦怠,其他的,並無異狀。
他平靜地向她匯報了自己的種種安排,然後恭敬地等著她發話,恭敬謙謹的樣子,如每一個國君心目中的好臣子。
薈蔚心中很不是滋味,她直接說起了自己和晟皓的事情,還有太後的安排,然後詢問他的意見。
她明明已經知道他的意見,卻還要他說,當著她的麵說。
袖中的手指深深蜷起,而麵上卻無波無瀾,他道:“功臣之心不可寒,太後的意見可行。”
她說不清是難過還是失望,說道:“因為不能寒功臣之心,所以就把我推出去?”
他沒有說話,臉上疲憊之色更深。
她很難受,看到他無動於衷的樣子難受,看到他如此憔悴的樣子更難受。
她聲音微微顫抖,“我們……沒有其他辦法了嗎?”
翰飛道:“重重封賞代替婚約。”
她微微苦笑,如果事情有這麽簡單就好了。
翰飛見狀,徹底死了心,他搖搖晃晃地站起身,行禮告退,頭也不迴地離去。
夕陽下孤寂蕭瑟的背影,像一脈寒煙。
自此以後,他白日裏上過朝後迴家睡眠,晚上不睡徹夜讀書,他用這種方式徹底掐斷了兩個人夢境的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