薈蔚第三次大婚前再行封賞,封翰飛為開題公,弈**隊打下的半壁開題為其封邑。
此令一出,舉朝嘩然,即便是平時支持翰飛的人亦覺得,此賞太重,隻怕以後要為疆土分裂埋下禍根。
翰飛上書請辭,薈蔚堅持己見,並對持反對意見的人道:“丞相幾十年如一日,兢兢業業,忠心任事,不納妻妾,不置田產,生活簡樸;在對開題國的問題上,他先出奇策,再辦糧草,保證前線戰事順利;戰事結束,又是他負責安定新地。如此功勞,如果有誰比得上,孤也不吝封賞。”
連一向喜歡反對她的太後,對此也並無二話,私底下對薈蔚歎道:“想他一輩子不會有子嗣,百年之後這些封土還是要收歸國有,現在封給他又如何?這個孩子……也不容易啊……”
說得薈蔚眼圈泛紅。
接到封賞的翰飛內心是極為震撼的,半壁開題是相當於小半個弈國的存在,如此重的封賞,古往今來,能得到的臣子有幾個?
他甚至明白她這樣做的深意,就像她會想到為他母親修建陵墓一樣,她把他封在開題,是因為他曾是這裏的國君,他曾丟失了這片土地,雖然他對此並不執著,但內心裏未嚐沒有遺憾的。她把此地封給他,讓他做這裏的主人,讓他治理它,是她在成全他,她一直在彌補他的缺憾。
她對他恩遇至深。
古往今來,能這樣對待臣子的國君,又有幾人?
或許他們在感情上無法圓滿,她傷害了他,可他能因為這有種種不得已的兒女私情去怨恨她嗎?他是男人,也是臣子,忠臣對自己的君主是昏君尚且不私怨,不背棄,何況她不是昏君,作為君主她從未負過他。
那就做一個純粹的臣子吧,他想,他不想兩人再在感情上糾纏不清了,不想把這些私情恩怨帶入國事中,與國無益,與她無益,也會……毀了他……
他徹夜讀書整晚不眠,就是不想再與她魂夢糾纏,可這樣做的過程,就像戒毒,那種痛苦,無法言喻。
每日裏看得見,如何忘記?在心裏紮根至深,如何心如止水?
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一句言語就可以在他心中掀起波瀾,現在要把這些連根拔起……他的整顆心都是破碎的……
可是,他要做一個純粹的臣子,就必須經受住這些煎熬。
時間便在這樣的細碎淩割中緩緩流逝,然後,他看到晟皓進宮,看到這個年輕人由軍中校尉升為中郎將,看到他每日裏精神煥發地巡視王宮,看到他望著薈薇時發亮的眼睛、璀璨的笑容,看到他和王子公主融洽相處的情景……
就這樣吧,他想,就這樣吧。
在外人的眼裏,他依然是平靜的,可是誰也不知道,他的變化從內心開始。好像某根弦驟然變鬆,再也無法繃緊,雖然不至於懈怠正事,卻在不知不覺間失去了生機。
他就那樣無可挽迴地一點點黯淡下去,沉寂下去。
女王大婚那日,他也去了,他已經參加過三次這樣的婚禮。看到她從自己身邊走過走到另一個男人身邊,看到她與那人攜手宣誓,看到他們步入入洞房……
他以為自己已經習慣了,不會再有感覺了,可看到他們並肩而立的那一刻,卻霎時心如刀絞。
一種濃烈的淒絕感在心底蔓延開來,幾乎要流淌而出,他連忙借酒告辭。
他竭力克製著自己,登上馬車,濃重的陰影覆在他的臉上,如籠罩著一層沉沉的死氣。
他閉上眼,抿緊唇,緩緩撫向胸口。
終於到家,他屏退所有人,獨自進屋,掩上房門。
然後突然噴出一口血來。
他看著衣襟上的點點血跡,低低地笑了起來,而後笑聲越來越大,眼淚都流了出來。外麵的仆人驚慌失措,試探著敲門喚著他,他說了聲沒事,然後閉上了眼睛。
“你的龍之血,我還給你了。”
他喃喃自語,然後搖搖晃晃地起身,擦淨臉,倒在了床上。
這一晚,他沒有徹夜讀書,他做了一個夢。
他不知道這是自己的夢還是和她共有的夢。
他夢見她穿著大紅婚服,站在台階上,隔著茫茫的暮色,與他相望。
他說:“我想知道,你為什麽不選擇我,為什麽一而再、再而三地背棄誓言,把我拋開?”
終於問出來了,那埋藏在心底深處,緊緊壓抑,連他自己也不敢碰觸的疑問憂懼傷痛,在夢中袒露她麵前。
她嘴唇微動,欲言又止,滿眼悲傷。
然後,一陣風起,不見了她的身影。耳邊,風吹簾動,忽忽作響。
風中,一個男人的聲音斷斷續續地傳來,“萬物自有法則,生死遵循平衡,你想要他活命,就要獻出自己的命,你可想好了?”
接著是一個女人低低乞求的聲音,聽不見內容。
夢境中,他睜開眼睛,發現自己躺在一間陌生的房間內,母親坐在他身邊,握著他的手,溫柔地看著他。
他坐起身,上上下下地打量自己,摸摸自己的胳膊,摸摸自己的腿,滿臉不可思議,“我好了,怎麽可能?那麽大的火……”當他提到火字的時候,突然頓住,身體不由自主地戰栗起來。
他夢到了自己在火災之後醒來的情景。
母親說:“因為,母親為你找到了一個神醫。”
翰飛見到那所謂的神醫時尚不覺得怎麽,作為旁觀者的流瞳卻不由一震:那是白鶴?或者說是像白鶴的某人?
神醫兄淡淡地看了他們一眼,飄然離去,之後翰飛就再也沒有見過他。
翰飛和母親在那個不知名的地方住了幾日,房前的一池荷花已經枯敗,母親拉著他,囑咐了很多事,比如不要他去找叔父報仇,不要他去巫鹹國投奔父親,如果她死了不要難過。
說完這些話後,母親便毫無征兆地去世了,他守著母親的屍體,呆呆地過了好多天,還是一個新買的小廝愁眉苦臉地告訴他應該讓死者入土為安,他才找了個地方,兩人一起把母親安葬了。
然後他們離開了那裏,離開了開題國。
在夢境中重曆當時的情景,許多之前從未注意到的細節驟然明晰,隱隱的包含著某種詭秘的內幕,他突然驚醒,心跳如鼓,冷汗淋漓。
太多疑問擁堵在心中,他坐臥不寧,心神不安,迫切地需要一個解釋。
想到母親,濃重的愧疚感襲來,他決定,要去開題祭拜母親。
他向朝廷請了假,迴了開題。
母親的墳墓已經休整過,祭拜過後,他站在母親的墓前,久久失神。
四野空曠,草木蕭條,當年住的地方已經破敗得不成樣子,那個神醫也不知道去了哪裏,隻有房前的一池荷花還約略保持著昔日的模樣。
不知何故,在這一刻,他的心卻突然寧靜下來,仿佛兜兜轉轉勞碌半生終於找到自己的歸宿。
他萌生了退意。
他對旁邊的阿蒲說:“讓人把那座宅子修葺一下吧。”
阿蒲答應一聲。
阿蒲年齡已經不小了,當年二十郎當的青年如今已經兩鬢風霜,翰飛雖然容貌未變,但鬢間也有了白發,眼中盈滿滄桑。即便是有龍之血護持的薈蔚,也失去青春的蹤影。
時間在不知不覺間改變著一切。
再後,他沒有迴朝,卻在新修的宅子中住了下來。
他開始著手準備退休事宜,把工作上的事務一一交代寫成條陳,並著另一封折子,隻等著某個時機,便讓人一並呈上去。
女王再產王子的消息傳來。
翰飛讓人遞了奏折。
一封是把自己的封地交上去作為女王產下王子的賀禮,一封是辭職信。
他的上書讓朝堂再起波瀾。
從此,他的生活再也無法安寧,求他、催他、遊說他迴王城的地方官絡繹不絕,他不勝其煩,最後隻好離開這個地方到其他地方遊曆。
有一天,他來到一個地方,其時天已薄暮,他牽著馬到河邊飲水,突然一腳摔倒,躺在地上,四肢失去了知覺。
而神智卻非常清醒。
這情形是如此熟悉,可自他承襲了薈蔚的一滴龍之血後,再也沒有出現過這種症狀。一時間,他心中冰涼冰涼,他突然意識到,他真的把龍之血還給她了……
他屈辱地躺在河邊的泥地上睡睡醒醒,醒醒睡睡,生不如死。某一次醒來時,他看到一個不足三尺的小人兒圍著他打轉,見他醒來,小人兄道:“美人兒,把你的臉賣給我吧,我看中了你的臉,我會給你一大筆財富的喲。”
他瞪著眼睛,張口欲言卻發現自己連一滴聲音也發不出來。
矮人兄道:“我沒有騙你,我的招牌很亮的喲,我叫杜康,焦饒國‘何以解憂,唯有杜康’的杜康,怎樣,把你的臉賣給我吧,賣給我吧。”
他全然不懂,臉上上漸漸顯出一種‘士可殺不可辱’的厲色,矮人兄見狀,甚是歎息,“心懷戾氣會毀了這張臉,不同意就不同意嘛。”
然後,又一名小人鑽出來,嚴肅地在他身上揉揉捏捏,皺眉道:“你的身體是我的手筆,你怎麽搞的,把我好不容易雕出來的身體糟蹋成這樣?”
言語之間甚是責備。
他無法理解,杜康兄在旁興奮道:“是嗎是嗎,是你做的,他這個身體你用了什麽材料?”
矮人二兄語氣神秘,“藕……”
然後,兩小人兒都用一種無法形容的眼神看著他。
矮人二歎惋,“可惜了,費了我那麽大功夫……”
翰飛渾渾噩噩,如墜夢幻,等他迴過神,兩個矮人已經消失了,仿佛之前的一切是一場夢……
等他的四肢恢複知覺時,他混混沌沌地迴了自己的宅子。
心中影影綽綽地有個可怕的猜想,可是他不敢追究,他隻想安安靜靜度過自己剩餘的時光。
卻未想到,有人正在宅子裏等他。
這一次來的是王夫。
晟皓告訴他,“陛下接到丞相的辭職書後,幾乎發狂,不顧生產還未痊愈,就非要親自過來找你,被我們苦苦攔住了。”晟皓想象著薈蔚當時的樣子,眼中隱約含著水光,他從來沒有見過一向穩重淡定的女王如此失態,如此倉皇,那一刻他忽然意識到了什麽,他對眼前的人道,“我們告訴陛下,可以先讓開題當地的官員勸說請丞相,女王才暫時安靜下來。後來府官說不見了丞相的蹤跡,女王便再也勸不住,親自來了這裏。那時天還冷,陛下在這裏病倒了,我們隻好堅持把她送迴了王城。”
翰飛怔怔地聽著,目光望著遠方,眼中濕潤。
晟皓道:“我不知道陛下和丞相之間發生了什麽,如果是因為我,”他話語艱難,“我可以……”
“不是這樣,”翰飛打斷他,苦笑著搖了搖頭,“是我的原因,我能做的已經做完,我已經耗盡了所有,再也沒什麽可做的了。”他抬頭看著麵前的年輕人,眼中盈滿滄桑,“你無需自責,告訴陛下,讓她不要內疚不要難過,我隻是累了,想停下來歇一歇,靜一靜,我雖不在朝中,但仍然在她的國土上,讓她放寬心,好好保重,好好生活吧。”
晟皓看著他,目中波瀾起伏,好久才道:“請丞相告訴我你和陛下的事。”
翰飛略怔,沒有說話。
晟皓單膝跪下,堅持道:“請丞相告訴我。”
翰飛看著他,“你真想知道?”
“是!”
翰飛的思緒飄到了很遠的地方,他緩緩講起了兩人的過往,少年相識,一路相伴,經曆了種種艱難波折,卻一而再、再而三地錯過,無法相守。
“或許這便是命運。”他說,語氣蒼茫。
青年靜靜地聽著,眼中含淚,“我從未想到會如此,我自以為對陛下情深,卻未想到,這天下還有一個男人能對女人愛到如此地步。而陛下也割舍不下丞相,這都是我的過,如果沒有我的插入……我答應陛下無論如何都要帶丞相迴去,我不能失言,請丞相跟我迴去。”
翰飛道:“我剛才已經說過……”
晟皓突然把劍橫在自己頸間,目光緊緊地盯著他,決絕道:“請丞相跟我迴去,否則我便在丞相麵前自刎謝罪。”
翰飛怔住。
晟皓堅持,“請丞相跟我迴去!”
翰飛隻覺得心中一片空茫,半晌,他道:“你可知道我、我這樣的……”想起往事,心中悲涼,“我現在才明白,她為什麽不……她的選擇是對的,也許,她早已知道,你迴去吧,我……”
話未說完,一聲巨響傳來,他突然毫無征兆地跳進眼前的荷花池中。
“不!”一聲淒厲喊叫的響徹屋宇,弈國王宮中的薈蔚突然從夢中驚起,渾身發抖,滿臉是淚。
夢境到此中斷。
此令一出,舉朝嘩然,即便是平時支持翰飛的人亦覺得,此賞太重,隻怕以後要為疆土分裂埋下禍根。
翰飛上書請辭,薈蔚堅持己見,並對持反對意見的人道:“丞相幾十年如一日,兢兢業業,忠心任事,不納妻妾,不置田產,生活簡樸;在對開題國的問題上,他先出奇策,再辦糧草,保證前線戰事順利;戰事結束,又是他負責安定新地。如此功勞,如果有誰比得上,孤也不吝封賞。”
連一向喜歡反對她的太後,對此也並無二話,私底下對薈蔚歎道:“想他一輩子不會有子嗣,百年之後這些封土還是要收歸國有,現在封給他又如何?這個孩子……也不容易啊……”
說得薈蔚眼圈泛紅。
接到封賞的翰飛內心是極為震撼的,半壁開題是相當於小半個弈國的存在,如此重的封賞,古往今來,能得到的臣子有幾個?
他甚至明白她這樣做的深意,就像她會想到為他母親修建陵墓一樣,她把他封在開題,是因為他曾是這裏的國君,他曾丟失了這片土地,雖然他對此並不執著,但內心裏未嚐沒有遺憾的。她把此地封給他,讓他做這裏的主人,讓他治理它,是她在成全他,她一直在彌補他的缺憾。
她對他恩遇至深。
古往今來,能這樣對待臣子的國君,又有幾人?
或許他們在感情上無法圓滿,她傷害了他,可他能因為這有種種不得已的兒女私情去怨恨她嗎?他是男人,也是臣子,忠臣對自己的君主是昏君尚且不私怨,不背棄,何況她不是昏君,作為君主她從未負過他。
那就做一個純粹的臣子吧,他想,他不想兩人再在感情上糾纏不清了,不想把這些私情恩怨帶入國事中,與國無益,與她無益,也會……毀了他……
他徹夜讀書整晚不眠,就是不想再與她魂夢糾纏,可這樣做的過程,就像戒毒,那種痛苦,無法言喻。
每日裏看得見,如何忘記?在心裏紮根至深,如何心如止水?
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一句言語就可以在他心中掀起波瀾,現在要把這些連根拔起……他的整顆心都是破碎的……
可是,他要做一個純粹的臣子,就必須經受住這些煎熬。
時間便在這樣的細碎淩割中緩緩流逝,然後,他看到晟皓進宮,看到這個年輕人由軍中校尉升為中郎將,看到他每日裏精神煥發地巡視王宮,看到他望著薈薇時發亮的眼睛、璀璨的笑容,看到他和王子公主融洽相處的情景……
就這樣吧,他想,就這樣吧。
在外人的眼裏,他依然是平靜的,可是誰也不知道,他的變化從內心開始。好像某根弦驟然變鬆,再也無法繃緊,雖然不至於懈怠正事,卻在不知不覺間失去了生機。
他就那樣無可挽迴地一點點黯淡下去,沉寂下去。
女王大婚那日,他也去了,他已經參加過三次這樣的婚禮。看到她從自己身邊走過走到另一個男人身邊,看到她與那人攜手宣誓,看到他們步入入洞房……
他以為自己已經習慣了,不會再有感覺了,可看到他們並肩而立的那一刻,卻霎時心如刀絞。
一種濃烈的淒絕感在心底蔓延開來,幾乎要流淌而出,他連忙借酒告辭。
他竭力克製著自己,登上馬車,濃重的陰影覆在他的臉上,如籠罩著一層沉沉的死氣。
他閉上眼,抿緊唇,緩緩撫向胸口。
終於到家,他屏退所有人,獨自進屋,掩上房門。
然後突然噴出一口血來。
他看著衣襟上的點點血跡,低低地笑了起來,而後笑聲越來越大,眼淚都流了出來。外麵的仆人驚慌失措,試探著敲門喚著他,他說了聲沒事,然後閉上了眼睛。
“你的龍之血,我還給你了。”
他喃喃自語,然後搖搖晃晃地起身,擦淨臉,倒在了床上。
這一晚,他沒有徹夜讀書,他做了一個夢。
他不知道這是自己的夢還是和她共有的夢。
他夢見她穿著大紅婚服,站在台階上,隔著茫茫的暮色,與他相望。
他說:“我想知道,你為什麽不選擇我,為什麽一而再、再而三地背棄誓言,把我拋開?”
終於問出來了,那埋藏在心底深處,緊緊壓抑,連他自己也不敢碰觸的疑問憂懼傷痛,在夢中袒露她麵前。
她嘴唇微動,欲言又止,滿眼悲傷。
然後,一陣風起,不見了她的身影。耳邊,風吹簾動,忽忽作響。
風中,一個男人的聲音斷斷續續地傳來,“萬物自有法則,生死遵循平衡,你想要他活命,就要獻出自己的命,你可想好了?”
接著是一個女人低低乞求的聲音,聽不見內容。
夢境中,他睜開眼睛,發現自己躺在一間陌生的房間內,母親坐在他身邊,握著他的手,溫柔地看著他。
他坐起身,上上下下地打量自己,摸摸自己的胳膊,摸摸自己的腿,滿臉不可思議,“我好了,怎麽可能?那麽大的火……”當他提到火字的時候,突然頓住,身體不由自主地戰栗起來。
他夢到了自己在火災之後醒來的情景。
母親說:“因為,母親為你找到了一個神醫。”
翰飛見到那所謂的神醫時尚不覺得怎麽,作為旁觀者的流瞳卻不由一震:那是白鶴?或者說是像白鶴的某人?
神醫兄淡淡地看了他們一眼,飄然離去,之後翰飛就再也沒有見過他。
翰飛和母親在那個不知名的地方住了幾日,房前的一池荷花已經枯敗,母親拉著他,囑咐了很多事,比如不要他去找叔父報仇,不要他去巫鹹國投奔父親,如果她死了不要難過。
說完這些話後,母親便毫無征兆地去世了,他守著母親的屍體,呆呆地過了好多天,還是一個新買的小廝愁眉苦臉地告訴他應該讓死者入土為安,他才找了個地方,兩人一起把母親安葬了。
然後他們離開了那裏,離開了開題國。
在夢境中重曆當時的情景,許多之前從未注意到的細節驟然明晰,隱隱的包含著某種詭秘的內幕,他突然驚醒,心跳如鼓,冷汗淋漓。
太多疑問擁堵在心中,他坐臥不寧,心神不安,迫切地需要一個解釋。
想到母親,濃重的愧疚感襲來,他決定,要去開題祭拜母親。
他向朝廷請了假,迴了開題。
母親的墳墓已經休整過,祭拜過後,他站在母親的墓前,久久失神。
四野空曠,草木蕭條,當年住的地方已經破敗得不成樣子,那個神醫也不知道去了哪裏,隻有房前的一池荷花還約略保持著昔日的模樣。
不知何故,在這一刻,他的心卻突然寧靜下來,仿佛兜兜轉轉勞碌半生終於找到自己的歸宿。
他萌生了退意。
他對旁邊的阿蒲說:“讓人把那座宅子修葺一下吧。”
阿蒲答應一聲。
阿蒲年齡已經不小了,當年二十郎當的青年如今已經兩鬢風霜,翰飛雖然容貌未變,但鬢間也有了白發,眼中盈滿滄桑。即便是有龍之血護持的薈蔚,也失去青春的蹤影。
時間在不知不覺間改變著一切。
再後,他沒有迴朝,卻在新修的宅子中住了下來。
他開始著手準備退休事宜,把工作上的事務一一交代寫成條陳,並著另一封折子,隻等著某個時機,便讓人一並呈上去。
女王再產王子的消息傳來。
翰飛讓人遞了奏折。
一封是把自己的封地交上去作為女王產下王子的賀禮,一封是辭職信。
他的上書讓朝堂再起波瀾。
從此,他的生活再也無法安寧,求他、催他、遊說他迴王城的地方官絡繹不絕,他不勝其煩,最後隻好離開這個地方到其他地方遊曆。
有一天,他來到一個地方,其時天已薄暮,他牽著馬到河邊飲水,突然一腳摔倒,躺在地上,四肢失去了知覺。
而神智卻非常清醒。
這情形是如此熟悉,可自他承襲了薈蔚的一滴龍之血後,再也沒有出現過這種症狀。一時間,他心中冰涼冰涼,他突然意識到,他真的把龍之血還給她了……
他屈辱地躺在河邊的泥地上睡睡醒醒,醒醒睡睡,生不如死。某一次醒來時,他看到一個不足三尺的小人兒圍著他打轉,見他醒來,小人兄道:“美人兒,把你的臉賣給我吧,我看中了你的臉,我會給你一大筆財富的喲。”
他瞪著眼睛,張口欲言卻發現自己連一滴聲音也發不出來。
矮人兄道:“我沒有騙你,我的招牌很亮的喲,我叫杜康,焦饒國‘何以解憂,唯有杜康’的杜康,怎樣,把你的臉賣給我吧,賣給我吧。”
他全然不懂,臉上上漸漸顯出一種‘士可殺不可辱’的厲色,矮人兄見狀,甚是歎息,“心懷戾氣會毀了這張臉,不同意就不同意嘛。”
然後,又一名小人鑽出來,嚴肅地在他身上揉揉捏捏,皺眉道:“你的身體是我的手筆,你怎麽搞的,把我好不容易雕出來的身體糟蹋成這樣?”
言語之間甚是責備。
他無法理解,杜康兄在旁興奮道:“是嗎是嗎,是你做的,他這個身體你用了什麽材料?”
矮人二兄語氣神秘,“藕……”
然後,兩小人兒都用一種無法形容的眼神看著他。
矮人二歎惋,“可惜了,費了我那麽大功夫……”
翰飛渾渾噩噩,如墜夢幻,等他迴過神,兩個矮人已經消失了,仿佛之前的一切是一場夢……
等他的四肢恢複知覺時,他混混沌沌地迴了自己的宅子。
心中影影綽綽地有個可怕的猜想,可是他不敢追究,他隻想安安靜靜度過自己剩餘的時光。
卻未想到,有人正在宅子裏等他。
這一次來的是王夫。
晟皓告訴他,“陛下接到丞相的辭職書後,幾乎發狂,不顧生產還未痊愈,就非要親自過來找你,被我們苦苦攔住了。”晟皓想象著薈蔚當時的樣子,眼中隱約含著水光,他從來沒有見過一向穩重淡定的女王如此失態,如此倉皇,那一刻他忽然意識到了什麽,他對眼前的人道,“我們告訴陛下,可以先讓開題當地的官員勸說請丞相,女王才暫時安靜下來。後來府官說不見了丞相的蹤跡,女王便再也勸不住,親自來了這裏。那時天還冷,陛下在這裏病倒了,我們隻好堅持把她送迴了王城。”
翰飛怔怔地聽著,目光望著遠方,眼中濕潤。
晟皓道:“我不知道陛下和丞相之間發生了什麽,如果是因為我,”他話語艱難,“我可以……”
“不是這樣,”翰飛打斷他,苦笑著搖了搖頭,“是我的原因,我能做的已經做完,我已經耗盡了所有,再也沒什麽可做的了。”他抬頭看著麵前的年輕人,眼中盈滿滄桑,“你無需自責,告訴陛下,讓她不要內疚不要難過,我隻是累了,想停下來歇一歇,靜一靜,我雖不在朝中,但仍然在她的國土上,讓她放寬心,好好保重,好好生活吧。”
晟皓看著他,目中波瀾起伏,好久才道:“請丞相告訴我你和陛下的事。”
翰飛略怔,沒有說話。
晟皓單膝跪下,堅持道:“請丞相告訴我。”
翰飛看著他,“你真想知道?”
“是!”
翰飛的思緒飄到了很遠的地方,他緩緩講起了兩人的過往,少年相識,一路相伴,經曆了種種艱難波折,卻一而再、再而三地錯過,無法相守。
“或許這便是命運。”他說,語氣蒼茫。
青年靜靜地聽著,眼中含淚,“我從未想到會如此,我自以為對陛下情深,卻未想到,這天下還有一個男人能對女人愛到如此地步。而陛下也割舍不下丞相,這都是我的過,如果沒有我的插入……我答應陛下無論如何都要帶丞相迴去,我不能失言,請丞相跟我迴去。”
翰飛道:“我剛才已經說過……”
晟皓突然把劍橫在自己頸間,目光緊緊地盯著他,決絕道:“請丞相跟我迴去,否則我便在丞相麵前自刎謝罪。”
翰飛怔住。
晟皓堅持,“請丞相跟我迴去!”
翰飛隻覺得心中一片空茫,半晌,他道:“你可知道我、我這樣的……”想起往事,心中悲涼,“我現在才明白,她為什麽不……她的選擇是對的,也許,她早已知道,你迴去吧,我……”
話未說完,一聲巨響傳來,他突然毫無征兆地跳進眼前的荷花池中。
“不!”一聲淒厲喊叫的響徹屋宇,弈國王宮中的薈蔚突然從夢中驚起,渾身發抖,滿臉是淚。
夢境到此中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