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的心中,還懷揣著一件大事。9 月 28 日,是“田野文學社”成立一周年的重要時刻。
自嶽陽采風歸來之後,非凡便滿懷激情地向全體社員廣泛征稿,意在創辦屬於“田野文學社”自己的雜誌——《田野》。他渴望通過這份雜誌,為社員們提供一個更為廣闊的文學舞台,讓大家的才華得以充分展現。
起初,非凡本想請校團委的劉書記或者學生會主席戴誌敏撰寫發刊詞,然而劉書記卻堅持讓非凡自己執筆,在他看來,由社長撰寫發刊詞才更為妥帖。非凡在發刊詞中,特意創作了一首格律詩以表誌慶:
《七律·田野文學社周年誌慶》
一載社團剛健碩,校園田野煥春稠。
野炊篝火映瀏水,影像詩篇賦嶽樓。
詠唱雅音皆俚曲,滿庭翠葉共清幽。
騰飛歲月催心奮,立誌成才展偉猷。
這首詩字裏行間充滿了對社團過去一年的迴顧與感慨,以及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和堅定信念。
在征稿的過程中,非凡收到了來自社員們的眾多優秀作品。他不辭辛勞地對來稿進行整理、編輯,每一篇作品他都仔細閱讀,反複斟酌,力求做到精益求精。最終總計刊發作品 40 篇,其中包含 32 首詩歌和 8 篇散文。非凡自己那飽含深情的抒情詩《姑娘,請將我如夢!》以及充滿科學韻味的科學詩《植物詩情》也在其中。
在這段忙碌的日子裏,鄭小蓮成為了非凡身邊默默支持的力量。看到非凡被繁重的工作壓得喘不過氣來,鄭小蓮經常過來看看。一見非凡有衣服沒洗,她便二話不說拿去洗了。
一天,非凡拖住她不要她洗衣服,鄭小蓮卻用力掙脫,對非凡一個詭秘的笑,邊跑邊說:“我要為你洗一輩子衣服。”幸好,鄭小蓮是背對非凡說的,否則,非凡定會在驚訝中不知所措,那場麵將會好不尷尬。
經過打字、印刷、裝訂等一係列繁瑣的工序,《田野》雜誌終於正式問世了!當這本承載著大家心血和期望的雜誌新鮮出爐時,社員們人手一份,大家簡直是喜出望外、興高采烈。那一張張充滿喜悅和激動的臉龐,如同春日裏綻放的花朵。
尤其是那些發表了作品的社員,每人更是多得了兩本。隻因非凡細心地交代大家,可以將自己的作品寄給父母一份,寄給最關心自己的老師一份。這份小小的舉動,不僅是對社員們的鼓勵,更是希望他們能夠與親人、師長一同分享這份文學的喜悅和成就。
非凡也懷著感恩與分享的心情,寄給了姨父、高中班主任周老師、陳曉月和不凡各一份。寄給姨父和周老師,算是向他們匯報自己在文學道路上的成果;寄給陳曉月,則是增添一份感恩之情,感謝她一直以來的支持與鼓勵;而寄給弟弟不凡,是想要為他樹立一個榜樣,激勵他在求學的道路上不斷前進。
姨父向來不給非凡迴信,或許是因為平日裏的忙碌而抽不出時間,更可能是擔心自己文化水平有限,怕鬧出笑話。其實,早在那次從六中轉學到二中的路途之中,非凡就曾聆聽過姨父講述他失學求學的痛苦經曆。而這一次,姨父居然迴信了,雖說文字無幾,但那簡短的話語中卻滿懷期待。姨父希望非凡能夠將作品投稿到報刊上發表,讓更多的人能夠欣賞到他的才華。
非凡在迴信中坦誠地告知姨父,自己的創作純粹是出於對文學的熱愛,當下隻是“玩”,並沒有打算投稿發表,等日後文學水平有所提升之後再作考慮。他感謝姨父的關心和鼓勵,並表示會繼續努力。
周老師不僅迴了信,還附帶寄來了一大包東西。在信中,周老師在祝賀非凡《田野》創刊成功的同時,殷切地期望非凡能夠進一步提升文學創作的能力。他深知非凡在文學方麵的潛力和熱情,希望他能夠在這條道路上走得更遠。周老師更是特地將近兩年自己訂閱的《人民文學》雜誌寄來,以供非凡學習參考。
周老師還在信中透露,王賽男跟他講了,她現在專心學習,要考研究生,對戀愛有點心灰意冷了。周老師希望非凡理解和支持王賽男。非凡不太理會周老師的意思,大概是他不希望非凡現在去找王賽男談愛吧。非凡心裏雖然有些失落,但也明白此時都應以學業為重。
陳曉月的來信,那熟悉的語氣,讓非凡仿佛一下子迴到了童年的時光。非凡閉上眼睛都能夠想象得出她的模樣。畢竟,兩人是自幼一同長大,情分深厚。她依舊稱唿非凡為“天才”,並堅稱非凡永遠都是她心目中獨一無二的“天才”。這讓非凡感到無比溫暖和親切。
不凡已經進高二了,選擇的是文科。不凡將《田野》雜誌帶給了爸媽看,並興奮地向他們解釋說,大哥十分厲害,在大學裏創辦了文學社,還辦了刊物。
爸媽或許並不懂什麽是文學社,也不明白什麽是刊物,但他們從不凡的話語和神情中,深知自己的兒子是那樣的了不起。遙想當年,兒子跪在他們麵前,苦苦祈求要讀書,一心想要有出息,渴望改變家庭的命運。如今,兒子不僅實現了當初的夢想,還在不斷地追求更高的目標。
不凡的迴信中,詳細描述了爸媽聽聞此事時的情景。爸爸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媽媽眼中閃爍著激動的淚花。非凡讀罷,滿眼淚水,仿佛一瞬間又迴想起父母的艱辛,以及自己一路走來的不易。那些曾經為了學費而發愁的日子,那些在油燈下刻苦讀書的夜晚,都一一浮現在眼前。
這一次,非凡給不凡寫了一封長長的信。在信中,他著重與不凡探討了關於自我認識的幾個關鍵問題:
其一,你如今的學習機會是何等的來之不易。往上,有玉玲姐姐輟學在家辛勤勞作;往下,妹妹鳳玲即將輟學迴家,頂替玉玲的位置。正是父母和兄弟姐妹的無私犧牲與奉獻,才為你換來了讀書的機會。你要時刻銘記這份恩情,珍惜這難得的學習時光,用優異的成績迴報他們的付出。
其二,你即將成為一個有知識、有教養的青年人。憑借你當下的成績,考上大學理應不成問題。從此刻起,你必須摒棄以往的頑劣、懶散等不良習性,全力加強知識儲備,不斷提升道德修養,努力做一個通情達理、文質彬彬、舉止有度、身心健康的人。要以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不僅在學業上取得進步,更要在品德和為人處世方麵不斷完善自己。
其三,你目前還沒有任何驕傲自滿的資本。比你成績優異的大有人在,正所謂“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切不可如坐井觀天之蛙,也不能似鑽簷而棲之雀,而是要站得高、想得遠,永無止境地積極進取。要有廣闊的視野和遠大的誌向,不斷挑戰自我,追求卓越。
隨著弟妹們一個接一個地長大,非凡愈發強烈地感受到了自己肩上那份沉甸甸的責任。他深知,自己不僅要為自己的未來努力拚搏,更要成為弟妹們的榜樣和依靠,引領他們走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自嶽陽采風歸來之後,非凡便滿懷激情地向全體社員廣泛征稿,意在創辦屬於“田野文學社”自己的雜誌——《田野》。他渴望通過這份雜誌,為社員們提供一個更為廣闊的文學舞台,讓大家的才華得以充分展現。
起初,非凡本想請校團委的劉書記或者學生會主席戴誌敏撰寫發刊詞,然而劉書記卻堅持讓非凡自己執筆,在他看來,由社長撰寫發刊詞才更為妥帖。非凡在發刊詞中,特意創作了一首格律詩以表誌慶:
《七律·田野文學社周年誌慶》
一載社團剛健碩,校園田野煥春稠。
野炊篝火映瀏水,影像詩篇賦嶽樓。
詠唱雅音皆俚曲,滿庭翠葉共清幽。
騰飛歲月催心奮,立誌成才展偉猷。
這首詩字裏行間充滿了對社團過去一年的迴顧與感慨,以及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和堅定信念。
在征稿的過程中,非凡收到了來自社員們的眾多優秀作品。他不辭辛勞地對來稿進行整理、編輯,每一篇作品他都仔細閱讀,反複斟酌,力求做到精益求精。最終總計刊發作品 40 篇,其中包含 32 首詩歌和 8 篇散文。非凡自己那飽含深情的抒情詩《姑娘,請將我如夢!》以及充滿科學韻味的科學詩《植物詩情》也在其中。
在這段忙碌的日子裏,鄭小蓮成為了非凡身邊默默支持的力量。看到非凡被繁重的工作壓得喘不過氣來,鄭小蓮經常過來看看。一見非凡有衣服沒洗,她便二話不說拿去洗了。
一天,非凡拖住她不要她洗衣服,鄭小蓮卻用力掙脫,對非凡一個詭秘的笑,邊跑邊說:“我要為你洗一輩子衣服。”幸好,鄭小蓮是背對非凡說的,否則,非凡定會在驚訝中不知所措,那場麵將會好不尷尬。
經過打字、印刷、裝訂等一係列繁瑣的工序,《田野》雜誌終於正式問世了!當這本承載著大家心血和期望的雜誌新鮮出爐時,社員們人手一份,大家簡直是喜出望外、興高采烈。那一張張充滿喜悅和激動的臉龐,如同春日裏綻放的花朵。
尤其是那些發表了作品的社員,每人更是多得了兩本。隻因非凡細心地交代大家,可以將自己的作品寄給父母一份,寄給最關心自己的老師一份。這份小小的舉動,不僅是對社員們的鼓勵,更是希望他們能夠與親人、師長一同分享這份文學的喜悅和成就。
非凡也懷著感恩與分享的心情,寄給了姨父、高中班主任周老師、陳曉月和不凡各一份。寄給姨父和周老師,算是向他們匯報自己在文學道路上的成果;寄給陳曉月,則是增添一份感恩之情,感謝她一直以來的支持與鼓勵;而寄給弟弟不凡,是想要為他樹立一個榜樣,激勵他在求學的道路上不斷前進。
姨父向來不給非凡迴信,或許是因為平日裏的忙碌而抽不出時間,更可能是擔心自己文化水平有限,怕鬧出笑話。其實,早在那次從六中轉學到二中的路途之中,非凡就曾聆聽過姨父講述他失學求學的痛苦經曆。而這一次,姨父居然迴信了,雖說文字無幾,但那簡短的話語中卻滿懷期待。姨父希望非凡能夠將作品投稿到報刊上發表,讓更多的人能夠欣賞到他的才華。
非凡在迴信中坦誠地告知姨父,自己的創作純粹是出於對文學的熱愛,當下隻是“玩”,並沒有打算投稿發表,等日後文學水平有所提升之後再作考慮。他感謝姨父的關心和鼓勵,並表示會繼續努力。
周老師不僅迴了信,還附帶寄來了一大包東西。在信中,周老師在祝賀非凡《田野》創刊成功的同時,殷切地期望非凡能夠進一步提升文學創作的能力。他深知非凡在文學方麵的潛力和熱情,希望他能夠在這條道路上走得更遠。周老師更是特地將近兩年自己訂閱的《人民文學》雜誌寄來,以供非凡學習參考。
周老師還在信中透露,王賽男跟他講了,她現在專心學習,要考研究生,對戀愛有點心灰意冷了。周老師希望非凡理解和支持王賽男。非凡不太理會周老師的意思,大概是他不希望非凡現在去找王賽男談愛吧。非凡心裏雖然有些失落,但也明白此時都應以學業為重。
陳曉月的來信,那熟悉的語氣,讓非凡仿佛一下子迴到了童年的時光。非凡閉上眼睛都能夠想象得出她的模樣。畢竟,兩人是自幼一同長大,情分深厚。她依舊稱唿非凡為“天才”,並堅稱非凡永遠都是她心目中獨一無二的“天才”。這讓非凡感到無比溫暖和親切。
不凡已經進高二了,選擇的是文科。不凡將《田野》雜誌帶給了爸媽看,並興奮地向他們解釋說,大哥十分厲害,在大學裏創辦了文學社,還辦了刊物。
爸媽或許並不懂什麽是文學社,也不明白什麽是刊物,但他們從不凡的話語和神情中,深知自己的兒子是那樣的了不起。遙想當年,兒子跪在他們麵前,苦苦祈求要讀書,一心想要有出息,渴望改變家庭的命運。如今,兒子不僅實現了當初的夢想,還在不斷地追求更高的目標。
不凡的迴信中,詳細描述了爸媽聽聞此事時的情景。爸爸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媽媽眼中閃爍著激動的淚花。非凡讀罷,滿眼淚水,仿佛一瞬間又迴想起父母的艱辛,以及自己一路走來的不易。那些曾經為了學費而發愁的日子,那些在油燈下刻苦讀書的夜晚,都一一浮現在眼前。
這一次,非凡給不凡寫了一封長長的信。在信中,他著重與不凡探討了關於自我認識的幾個關鍵問題:
其一,你如今的學習機會是何等的來之不易。往上,有玉玲姐姐輟學在家辛勤勞作;往下,妹妹鳳玲即將輟學迴家,頂替玉玲的位置。正是父母和兄弟姐妹的無私犧牲與奉獻,才為你換來了讀書的機會。你要時刻銘記這份恩情,珍惜這難得的學習時光,用優異的成績迴報他們的付出。
其二,你即將成為一個有知識、有教養的青年人。憑借你當下的成績,考上大學理應不成問題。從此刻起,你必須摒棄以往的頑劣、懶散等不良習性,全力加強知識儲備,不斷提升道德修養,努力做一個通情達理、文質彬彬、舉止有度、身心健康的人。要以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不僅在學業上取得進步,更要在品德和為人處世方麵不斷完善自己。
其三,你目前還沒有任何驕傲自滿的資本。比你成績優異的大有人在,正所謂“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切不可如坐井觀天之蛙,也不能似鑽簷而棲之雀,而是要站得高、想得遠,永無止境地積極進取。要有廣闊的視野和遠大的誌向,不斷挑戰自我,追求卓越。
隨著弟妹們一個接一個地長大,非凡愈發強烈地感受到了自己肩上那份沉甸甸的責任。他深知,自己不僅要為自己的未來努力拚搏,更要成為弟妹們的榜樣和依靠,引領他們走向更加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