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兩日,孔盛東帶著眾人迴雙梁村。他們先在善莊停留了半個時辰,和馮大嫂見了麵,又見了裴嫂子,這才迴了雙梁村。
剛進村,馮三哥夫妻已經聽聞他們迴來,忙趕出來迎接。
三嫂見了大家說道:“我估摸著年前你們要迴來,早安頓村外的護衛留意,你看這不是迴來了嗎!快迴家!外麵冷,家裏暖和!”
說完領著一眾人迴到馮家老宅!孔盛東進了院裏,發現幾間土坯房都修繕了一番,院裏也打掃得幹幹淨淨。
馮三哥說道:“我早準備了山貨,還有野雞、麅子肉,今天你們好好吃一頓!明日換野豬肉吃,我親自熏得,保證你們愛吃。”
孔盛東見三哥生活過得好,心裏高興,忙說道:“孫悅雲給三嫂買了些東西,讓她們先看著吧,說會兒話!三哥和我去見見兩位道長,他們可都好?”
“都好!都好!身體康泰,精神頭比我都好!每天在北麵山上走一個時辰,迴來便給人看病、打坐!活脫脫兩位神仙!這幾年周邊有不少村民都找兩位道長看病,甚至還有從雲州城遠道來的。”
孔盛東聽罷也替兩人高興,稍微安頓了一下,隻帶了孫登雲和沙孔龍二人去道觀。
兩位道長早知道孔盛東前來,正在門口等著,孔盛東在老遠看到後,忙上前扶著兩人進了道觀正堂,他說道:“怎麽能讓你們兩位出來迎我呢!”
張老道卻說:“這幾年見得少,隻是聽兩個徒弟迴來說你幹的各種事情,不容易啊!這幾年雲盛堂和雙寧營都不錯!你有功勞,我們兩人理應出來迎迎你!”
幾人進了堂內,張老道看看沙孔龍道:“這是誰啊?沒見過!”
孔盛東忙說:“這是我收的義子,叫沙孔龍!人不錯,很機靈,現在跟著我給我幫忙。”
孔盛東剛說完,沙孔龍趴在地上恭恭敬敬給兩位道長磕了三個頭,嘴裏說道:“拜見兩位道長爺爺!祝兩位爺爺身體安康,長命百歲!”
眾人聽後都笑起來,張三城說道:“這孩子倒是口齒好,機靈!”
張老道端詳了沙孔龍幾眼,說道:“好!不錯!這個義子收的好!名字也好!誰給起的?”
“穆有粱!這義子也是他給我送來的!”
張老道點點頭,說道:“你們幾個小的下去聊吧!我們說會兒正事!雲青你帶他們去廂房,把道觀裏的幹果拿一些出來給他們嚐嚐,走時讓他們帶著些迴去!”
張雲青過來帶著幾人去了一邊的廂房,沒一會兒廂房裏麵傳來了幾個人的嬉戲打鬧聲!
“還是他們好啊!風華正茂,連說話、打鬧都透著活力!”張三城感歎道。
孔盛東笑道:“是啊!我原本沒覺得自己有多大!那天這孩子口口聲聲說要拜我做義父,我才突然覺得自己也不小了!”
兩位道長聽完一齊感慨歲月催人老,新人換舊人。談過家長裏短的閑話,又聊了一會兒雙寧營的事情,三人自然說起了眼下的局勢和雲盛堂的生意。
張老道先說道:“太原府的事辦得好!揚名立萬,還掙了不少!我聽說還驚動了晉王!”
“算不上驚動,晉王隻是派了個內臣來,晉王正籌劃和大梁開戰,喬山公東家說年後雙方又要繼續大打出手,河東軍和梁軍分不出勝負都不會罷手。”
“晉王上位後,南邊的戰事進展不錯,看來晉王有些作為啊!?”張三城說道。
“依我看一則是晉王年輕有作為,按照老晉王的遺願想擊潰大梁國,另一方麵主要還是大梁國內部出了問題!”
張老道問:“這話怎麽說?”
“據太原府方麵的消息,雖然大梁國這幾年氣勢如虹接連奪取了不少城池,尤其在關內道接連拿下幾座大州城,幾乎把大半個關內道南境奪下,但是梁國皇帝朱溫這兩年卻荒淫無道,窮兇極惡,對部屬和百姓極其苛責,立太子看幾個兒媳誰聽話,誰伺候他伺候得好!州城被圍困,命守城將軍屠殺百姓為食!這樣的皇帝怎麽能長久!所以晉王出征打仗,不是晉王打得有多好,而是梁軍現在的戰鬥力下滑太明顯,將軍們不敢拚命,士卒們毫無戰意。”孔盛東解釋道。
“可惜大梁國占據中原,自命為正統,傳國玉璽給了他真是明珠暗投!看來梁國真長不了!”張老道說道。
“最近還有消息說,大梁要遷都了,要從汴京開封搬到洛陽!朱溫想維持天下正統的架子,可是卻盡幹泯滅天理的事!”
“哎!怎麽出了這麽個皇帝!後世史書怎麽寫啊!”張三城氣得拍大腿。
“還是說說我們的事吧!南邊開戰,北麵的契丹不管嗎?這半年契丹軍南下太頻繁,雲州靠北的兩個縣外圍幾乎被掃蕩了一遍!”張老道問。
“李嗣本想出擊契丹,但是還沒等到時機。按照晉王的構想,需要等到南邊戰線穩固或者取得對梁軍的壓製,才會騰出手對付契丹軍!”孔盛東說道。
“契丹大軍萬一開春後突擊怎麽辦?雲州的軍隊可擋不住!到時我們這裏太危險!雲州城裏來的人說,雲州的駐軍一直在減少。”張三城說道。
孔盛東沉默了片刻,摸出胸前那封信交給兩位道長看,並解釋說道:“這是太原府最大的商號李家給我們的見麵禮!”
兩位道長看完了信的內容,同時沒了話,良久後,張老道說道:“這件事我們不急去想,隻能到時看情形再決斷!怎麽辦我和師弟也不能多說什麽,你和穆有粱商量吧,一代人承擔一代人的責任!至於怎麽和太原府李家周旋你們也自己酌情辦吧!畢竟這裏麵牽扯的事情多,我和師弟不一定都能理解。”
孔盛東默默點頭,說道:“這事不到最後關頭的確不用想!我們先和李家站到一起,在太原府商界,幾大商號也是明爭暗鬥,各自有各自的後台和幫手!這次雲盛堂去做生意離不開喬家和李家的幫忙,人家主動拿出這個來示好,我們不能打人家的臉,即使我們將來不走李家提供的這兩條路線,現在也不該不愉快。”
張三城說道:“李家看的深遠!他們拉攏、示好雙寧營、雲盛堂,隻是不想雙寧營、雲盛堂到了對麵,順帶著還和李嗣本這邊有了瓜葛,人家算得比我們精!”
“這個我知道!我和穆兄商量過,生意可以做,但讓我們流血的事不幹,將來這封信我們不用,這個人情也就不用還!”
張老道起身,看著門外院裏的老樹說道:“我擔心近幾年不用,以後也得用!晉王一心想打敗大梁做正統皇帝,卻沒發現契丹才是最大的隱患!這五年契丹的地盤擴大了一倍有餘,不論軍力和疆土已經和大梁不分上下,我聽說阿保機的謀士韓延徽是個人物,已經開始謀劃南下大業!這半年裏他們隻是試探,不斷積累在城池間作戰的經驗,等時機一到,雲州必定是他們的頭號目標!雲州城失守,我們怎麽辦?隻能被迫按照李家的路線西逃或南逃,這一點李家的東家也看得很準,不知道為什麽晉王卻視而不見,不知誰能和晉王進言,也痛陳其中的利害,讓晉王放點心思在北線。”
屋裏的張三城和孔盛東聽完都沒了話,他們兩人迴答不了張老道的問題,屋內靜得出奇!隻傳來廂房裏的幾個年輕人嘻嘻哈哈的談笑聲。
剛進村,馮三哥夫妻已經聽聞他們迴來,忙趕出來迎接。
三嫂見了大家說道:“我估摸著年前你們要迴來,早安頓村外的護衛留意,你看這不是迴來了嗎!快迴家!外麵冷,家裏暖和!”
說完領著一眾人迴到馮家老宅!孔盛東進了院裏,發現幾間土坯房都修繕了一番,院裏也打掃得幹幹淨淨。
馮三哥說道:“我早準備了山貨,還有野雞、麅子肉,今天你們好好吃一頓!明日換野豬肉吃,我親自熏得,保證你們愛吃。”
孔盛東見三哥生活過得好,心裏高興,忙說道:“孫悅雲給三嫂買了些東西,讓她們先看著吧,說會兒話!三哥和我去見見兩位道長,他們可都好?”
“都好!都好!身體康泰,精神頭比我都好!每天在北麵山上走一個時辰,迴來便給人看病、打坐!活脫脫兩位神仙!這幾年周邊有不少村民都找兩位道長看病,甚至還有從雲州城遠道來的。”
孔盛東聽罷也替兩人高興,稍微安頓了一下,隻帶了孫登雲和沙孔龍二人去道觀。
兩位道長早知道孔盛東前來,正在門口等著,孔盛東在老遠看到後,忙上前扶著兩人進了道觀正堂,他說道:“怎麽能讓你們兩位出來迎我呢!”
張老道卻說:“這幾年見得少,隻是聽兩個徒弟迴來說你幹的各種事情,不容易啊!這幾年雲盛堂和雙寧營都不錯!你有功勞,我們兩人理應出來迎迎你!”
幾人進了堂內,張老道看看沙孔龍道:“這是誰啊?沒見過!”
孔盛東忙說:“這是我收的義子,叫沙孔龍!人不錯,很機靈,現在跟著我給我幫忙。”
孔盛東剛說完,沙孔龍趴在地上恭恭敬敬給兩位道長磕了三個頭,嘴裏說道:“拜見兩位道長爺爺!祝兩位爺爺身體安康,長命百歲!”
眾人聽後都笑起來,張三城說道:“這孩子倒是口齒好,機靈!”
張老道端詳了沙孔龍幾眼,說道:“好!不錯!這個義子收的好!名字也好!誰給起的?”
“穆有粱!這義子也是他給我送來的!”
張老道點點頭,說道:“你們幾個小的下去聊吧!我們說會兒正事!雲青你帶他們去廂房,把道觀裏的幹果拿一些出來給他們嚐嚐,走時讓他們帶著些迴去!”
張雲青過來帶著幾人去了一邊的廂房,沒一會兒廂房裏麵傳來了幾個人的嬉戲打鬧聲!
“還是他們好啊!風華正茂,連說話、打鬧都透著活力!”張三城感歎道。
孔盛東笑道:“是啊!我原本沒覺得自己有多大!那天這孩子口口聲聲說要拜我做義父,我才突然覺得自己也不小了!”
兩位道長聽完一齊感慨歲月催人老,新人換舊人。談過家長裏短的閑話,又聊了一會兒雙寧營的事情,三人自然說起了眼下的局勢和雲盛堂的生意。
張老道先說道:“太原府的事辦得好!揚名立萬,還掙了不少!我聽說還驚動了晉王!”
“算不上驚動,晉王隻是派了個內臣來,晉王正籌劃和大梁開戰,喬山公東家說年後雙方又要繼續大打出手,河東軍和梁軍分不出勝負都不會罷手。”
“晉王上位後,南邊的戰事進展不錯,看來晉王有些作為啊!?”張三城說道。
“依我看一則是晉王年輕有作為,按照老晉王的遺願想擊潰大梁國,另一方麵主要還是大梁國內部出了問題!”
張老道問:“這話怎麽說?”
“據太原府方麵的消息,雖然大梁國這幾年氣勢如虹接連奪取了不少城池,尤其在關內道接連拿下幾座大州城,幾乎把大半個關內道南境奪下,但是梁國皇帝朱溫這兩年卻荒淫無道,窮兇極惡,對部屬和百姓極其苛責,立太子看幾個兒媳誰聽話,誰伺候他伺候得好!州城被圍困,命守城將軍屠殺百姓為食!這樣的皇帝怎麽能長久!所以晉王出征打仗,不是晉王打得有多好,而是梁軍現在的戰鬥力下滑太明顯,將軍們不敢拚命,士卒們毫無戰意。”孔盛東解釋道。
“可惜大梁國占據中原,自命為正統,傳國玉璽給了他真是明珠暗投!看來梁國真長不了!”張老道說道。
“最近還有消息說,大梁要遷都了,要從汴京開封搬到洛陽!朱溫想維持天下正統的架子,可是卻盡幹泯滅天理的事!”
“哎!怎麽出了這麽個皇帝!後世史書怎麽寫啊!”張三城氣得拍大腿。
“還是說說我們的事吧!南邊開戰,北麵的契丹不管嗎?這半年契丹軍南下太頻繁,雲州靠北的兩個縣外圍幾乎被掃蕩了一遍!”張老道問。
“李嗣本想出擊契丹,但是還沒等到時機。按照晉王的構想,需要等到南邊戰線穩固或者取得對梁軍的壓製,才會騰出手對付契丹軍!”孔盛東說道。
“契丹大軍萬一開春後突擊怎麽辦?雲州的軍隊可擋不住!到時我們這裏太危險!雲州城裏來的人說,雲州的駐軍一直在減少。”張三城說道。
孔盛東沉默了片刻,摸出胸前那封信交給兩位道長看,並解釋說道:“這是太原府最大的商號李家給我們的見麵禮!”
兩位道長看完了信的內容,同時沒了話,良久後,張老道說道:“這件事我們不急去想,隻能到時看情形再決斷!怎麽辦我和師弟也不能多說什麽,你和穆有粱商量吧,一代人承擔一代人的責任!至於怎麽和太原府李家周旋你們也自己酌情辦吧!畢竟這裏麵牽扯的事情多,我和師弟不一定都能理解。”
孔盛東默默點頭,說道:“這事不到最後關頭的確不用想!我們先和李家站到一起,在太原府商界,幾大商號也是明爭暗鬥,各自有各自的後台和幫手!這次雲盛堂去做生意離不開喬家和李家的幫忙,人家主動拿出這個來示好,我們不能打人家的臉,即使我們將來不走李家提供的這兩條路線,現在也不該不愉快。”
張三城說道:“李家看的深遠!他們拉攏、示好雙寧營、雲盛堂,隻是不想雙寧營、雲盛堂到了對麵,順帶著還和李嗣本這邊有了瓜葛,人家算得比我們精!”
“這個我知道!我和穆兄商量過,生意可以做,但讓我們流血的事不幹,將來這封信我們不用,這個人情也就不用還!”
張老道起身,看著門外院裏的老樹說道:“我擔心近幾年不用,以後也得用!晉王一心想打敗大梁做正統皇帝,卻沒發現契丹才是最大的隱患!這五年契丹的地盤擴大了一倍有餘,不論軍力和疆土已經和大梁不分上下,我聽說阿保機的謀士韓延徽是個人物,已經開始謀劃南下大業!這半年裏他們隻是試探,不斷積累在城池間作戰的經驗,等時機一到,雲州必定是他們的頭號目標!雲州城失守,我們怎麽辦?隻能被迫按照李家的路線西逃或南逃,這一點李家的東家也看得很準,不知道為什麽晉王卻視而不見,不知誰能和晉王進言,也痛陳其中的利害,讓晉王放點心思在北線。”
屋裏的張三城和孔盛東聽完都沒了話,他們兩人迴答不了張老道的問題,屋內靜得出奇!隻傳來廂房裏的幾個年輕人嘻嘻哈哈的談笑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