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們要盡快促成李嗣本大人率河東軍北征契丹!爭天下、當皇帝重要,守住北大門同樣重要!”孔盛東過了良久說道。
“恐怕這事不好辦!晉王年輕氣盛,一連打了幾場勝仗,一心想拿下開封、洛陽,可是卻忽略了一個主要問題,大梁國幅員遼闊,有幾個道的土地和人口,而我們河東道人口有限,想一口氣滅掉大梁談何容易,即使晉王再雄才偉略,也隻能慢慢消耗大梁國,等朱溫式微時才能全麵和梁國開戰。”張老道分析道。
“是啊!現在契丹沒打河東道,主要是幫著幽州軍劉守光和他的哥哥劉守文打仗,等幽州那邊結束,不論契丹軍或幽州軍,甚至黨項人,肯定要先拔掉雲州這顆釘子!正如道長所言,最可恨的是,我們和張家都預感到了這些事,而晉王卻一心準備南下,忽視北方的勁敵!”
“他沒有忽視契丹和黨項,晉王想著拿下南邊的中原地區,依靠雁門關一線的山脈守住北方即可,說實話他很可能放棄雲州,縮到雁門關以內,這才是晉王的戰略意圖!”張老道憂心地說道。
孔盛東心裏同意張老道的看法,這也是他最擔心的一種可能性,正如他幾次路過雁門關的感受一樣,雲州孤零零在雁門關外,充當了一座大烽火台的角色,每次敵人來襲,隻要守住雁門關,保住河東道南邊無虞,雲州、朔州的得失對河東道整體來說損失並不大。
孔盛東和兩位道長又談了一會兒,見天色暗淡下來,這才起身告辭,帶著孫登雲和沙孔龍返迴馮家大院。
三嫂早準備好了晚飯,肉香從院子裏傳出老遠,“小黑豬”早已經在堂屋抱著一大塊骨頭先啃了起來。
大家見孔盛東迴來,圍坐到了一起開始吃飯。
馮三哥見孔盛東強打精神和家人應付著,他捅捅孔盛東說道:“難得迴來!不要再想其他事情!好好吃頓飯,有什麽麻煩事明日再想!”
孔盛東被三哥說得不好意思,忙收拾心情,喊著讓三哥拿出酒來,趁著大家都喝幾杯!
馮三哥毫不吝嗇,抱著一壇酒出來,打開後不管年齡大小,給眾人分別倒好,說道:“你們多迴家,迴來了三哥保證有吃有喝!你們多住幾天,明天三哥去鑿冰撈魚,這時候的魚撈上來煮湯,味道那才叫好呢!你們在鎮上根本吃不到,食譽樓也沒有這樣的湯。”
眾人聽聞後起哄讓馮三哥明天去撈魚,說是一定要吃了魚湯才走。
這一夜大家吃喝到很晚,孔盛東迴到正屋休息,他躺下後反而頭腦清楚了不少,把和兩位道長所談的話想了一遍,突然萌生出一個大膽的想法!有了這個想法,他一夜未睡,反複推敲了這個想法的可能性,直至天明,他早早起來,和孫悅雲說道:“你和登雲晚點走!我有事要和穆兄商量,先和沙孔龍去善莊找穆有粱去。”
孫悅雲知道他一晚未睡,說道:“去吧!若不是天黑,估計你早走了!”
孔盛東忙喊沙孔龍準備好馬匹。
馮三哥聽到了動靜,擔心孔盛東和沙孔龍路上的安全,自己也穿戴好,喊了三名村丁,陪孔盛東去了善莊。
到了善莊雙寧營駐地,穆有粱還沒到,孔盛東不好意思這麽早叫人去喊,自己進了議事的石窯等著。馮三哥出去安排人煮了點早飯,端進屋裏,孔盛東剛準備邊吃飯邊等,穆有粱正好進來。
穆有粱臉上顯出驚詫的神情問道:“這麽早追到這裏有什麽事嗎?沒出什麽事吧!?”
“沒有,沒有!隻是有件事想和你商量!”
穆有粱也坐下盛了一碗粥問道:“什麽事?這麽急?說吧!”
“雙寧營需要主動出擊一下,最好能殺些契丹軍、搶些財物,還要把屍體帶迴來!”孔盛東低聲說道。
“你這是什麽意思?說清楚些!殺契丹軍可不容易,別捅了蜂窩!”穆有粱嚼著鹹菜說道。
“如今晉王一心要在南邊和大梁軍爭高下,卻不管北麵的契丹軍,坐視契丹軍不斷蠶食雲州周邊,長此以往雲州城必丟,到時我們便被動了,估計還得按照李家畫的道道去走!即使逃命成功,雲盛堂在雲州苦心經營這麽多年也白幹了!所以必須讓晉王把注意力也向雲州轉移一下,至少能分派一部分兵馬給李嗣本,讓他守住雲州,這樣我們才能自保!”
“這事的火候可不好把握,弄不好會引起契丹軍和河東軍的大戰!到時情況複雜不受控製,咱們真就惹了禍!”
“契丹軍主力現在正幫著劉守光打他的哥哥劉守文,不會一下轉向來攻擊我們,他們不停在雲州周邊活動也是在變相監視河東軍的動向!隻要我們成功讓晉王相信契丹軍有突破雁門關的想法,他自然會命李嗣本去守住雲州城!保住雲州這個烽火台!這樣雁門關的防禦才穩固!”
穆有粱此時已經大概明白了孔盛東的意圖,他自己在心裏權衡了一陣,這才說道:“這個計劃有些險!弄大了容易惹事,弄小了不頂事,恐怕還需要找合適的人從一邊扇扇風,才能把晉王說動!”
“這事我也想了,李明隸不是當了雲南縣的主簿嗎!?讓他先說動了小文縣令,再請小文縣令給他叔叔文思景掌書記寫信,李嗣本大人正缺借口,不管事情大小,肯定會倍加重視,這樣的消息由軍方上報敵情才更有說服力!與其隔三差五出點小問題,不如製造點大動靜,李嗣本大人也許正等著這樣的機會。”
“這事是不是有點欺瞞哄騙上官的嫌疑啊?”
“穆兄你還怕這個?隻要能讓晉王、李嗣本調來部分軍隊守住雲州以北,斷了契丹人南下的決心,我們這裏便安全了!再說南線的戰事哪能那麽順利,大梁國朱溫也不是善茬,前一段的勝利多少有些僥幸,想滅了大梁國談何容易!雙方勢均力敵,晉王隻是占了士氣上的優勢,滅國之戰沒個十年八年打不完!”
穆有粱放下碗筷,笑道:“你不怕我還怕了不成!我隻是想如何才能順利擊殺一部分契丹軍而不引起契丹主力的仇恨!同時雙寧營還得少傷亡,最好不傷亡。事情不能做得太假,需要經得起推敲。”
“這個我也想過!隻要在雲州境內截殺契丹的小股騎兵即可!我們不出雲州境內作戰,多派人偵察,以伏擊和偷襲為主,契丹軍不會對小股兵力的損失太在乎!阿保機和韓延徽都是有野心、有謀略的戰略家,小股軍隊的損失他們不在意,也不會因此貿然改變總體戰略意圖。”
穆有粱想了想說道:“天氣冷,拿迴屍體倒是好辦!可契丹軍兵身上一般沒什麽錢糧財物,他們的普通騎兵大多帶點幹糧就出來搶掠,契丹貴族才不會在這種天氣帶兵出征。到底為什麽要有財物?”
孔盛東解釋道:“有些財物能讓晉王覺得對抗契丹不吃虧,沒白花費軍力,感覺上好接受一些!”
穆有粱聽完點點頭。
孔盛東又說:“算了!簡單些!這樣,雙寧營隻管殺契丹軍,運迴來屍體!大不了雲盛堂出點錢糧財物,算作戰利品,凡事算大賬,這會兒該扔扔點。”
穆有粱笑著說道:“你這舍命不舍財的主,看來是下了決心要讓晉王重視起北線啊!”
“恐怕這事不好辦!晉王年輕氣盛,一連打了幾場勝仗,一心想拿下開封、洛陽,可是卻忽略了一個主要問題,大梁國幅員遼闊,有幾個道的土地和人口,而我們河東道人口有限,想一口氣滅掉大梁談何容易,即使晉王再雄才偉略,也隻能慢慢消耗大梁國,等朱溫式微時才能全麵和梁國開戰。”張老道分析道。
“是啊!現在契丹沒打河東道,主要是幫著幽州軍劉守光和他的哥哥劉守文打仗,等幽州那邊結束,不論契丹軍或幽州軍,甚至黨項人,肯定要先拔掉雲州這顆釘子!正如道長所言,最可恨的是,我們和張家都預感到了這些事,而晉王卻一心準備南下,忽視北方的勁敵!”
“他沒有忽視契丹和黨項,晉王想著拿下南邊的中原地區,依靠雁門關一線的山脈守住北方即可,說實話他很可能放棄雲州,縮到雁門關以內,這才是晉王的戰略意圖!”張老道憂心地說道。
孔盛東心裏同意張老道的看法,這也是他最擔心的一種可能性,正如他幾次路過雁門關的感受一樣,雲州孤零零在雁門關外,充當了一座大烽火台的角色,每次敵人來襲,隻要守住雁門關,保住河東道南邊無虞,雲州、朔州的得失對河東道整體來說損失並不大。
孔盛東和兩位道長又談了一會兒,見天色暗淡下來,這才起身告辭,帶著孫登雲和沙孔龍返迴馮家大院。
三嫂早準備好了晚飯,肉香從院子裏傳出老遠,“小黑豬”早已經在堂屋抱著一大塊骨頭先啃了起來。
大家見孔盛東迴來,圍坐到了一起開始吃飯。
馮三哥見孔盛東強打精神和家人應付著,他捅捅孔盛東說道:“難得迴來!不要再想其他事情!好好吃頓飯,有什麽麻煩事明日再想!”
孔盛東被三哥說得不好意思,忙收拾心情,喊著讓三哥拿出酒來,趁著大家都喝幾杯!
馮三哥毫不吝嗇,抱著一壇酒出來,打開後不管年齡大小,給眾人分別倒好,說道:“你們多迴家,迴來了三哥保證有吃有喝!你們多住幾天,明天三哥去鑿冰撈魚,這時候的魚撈上來煮湯,味道那才叫好呢!你們在鎮上根本吃不到,食譽樓也沒有這樣的湯。”
眾人聽聞後起哄讓馮三哥明天去撈魚,說是一定要吃了魚湯才走。
這一夜大家吃喝到很晚,孔盛東迴到正屋休息,他躺下後反而頭腦清楚了不少,把和兩位道長所談的話想了一遍,突然萌生出一個大膽的想法!有了這個想法,他一夜未睡,反複推敲了這個想法的可能性,直至天明,他早早起來,和孫悅雲說道:“你和登雲晚點走!我有事要和穆兄商量,先和沙孔龍去善莊找穆有粱去。”
孫悅雲知道他一晚未睡,說道:“去吧!若不是天黑,估計你早走了!”
孔盛東忙喊沙孔龍準備好馬匹。
馮三哥聽到了動靜,擔心孔盛東和沙孔龍路上的安全,自己也穿戴好,喊了三名村丁,陪孔盛東去了善莊。
到了善莊雙寧營駐地,穆有粱還沒到,孔盛東不好意思這麽早叫人去喊,自己進了議事的石窯等著。馮三哥出去安排人煮了點早飯,端進屋裏,孔盛東剛準備邊吃飯邊等,穆有粱正好進來。
穆有粱臉上顯出驚詫的神情問道:“這麽早追到這裏有什麽事嗎?沒出什麽事吧!?”
“沒有,沒有!隻是有件事想和你商量!”
穆有粱也坐下盛了一碗粥問道:“什麽事?這麽急?說吧!”
“雙寧營需要主動出擊一下,最好能殺些契丹軍、搶些財物,還要把屍體帶迴來!”孔盛東低聲說道。
“你這是什麽意思?說清楚些!殺契丹軍可不容易,別捅了蜂窩!”穆有粱嚼著鹹菜說道。
“如今晉王一心要在南邊和大梁軍爭高下,卻不管北麵的契丹軍,坐視契丹軍不斷蠶食雲州周邊,長此以往雲州城必丟,到時我們便被動了,估計還得按照李家畫的道道去走!即使逃命成功,雲盛堂在雲州苦心經營這麽多年也白幹了!所以必須讓晉王把注意力也向雲州轉移一下,至少能分派一部分兵馬給李嗣本,讓他守住雲州,這樣我們才能自保!”
“這事的火候可不好把握,弄不好會引起契丹軍和河東軍的大戰!到時情況複雜不受控製,咱們真就惹了禍!”
“契丹軍主力現在正幫著劉守光打他的哥哥劉守文,不會一下轉向來攻擊我們,他們不停在雲州周邊活動也是在變相監視河東軍的動向!隻要我們成功讓晉王相信契丹軍有突破雁門關的想法,他自然會命李嗣本去守住雲州城!保住雲州這個烽火台!這樣雁門關的防禦才穩固!”
穆有粱此時已經大概明白了孔盛東的意圖,他自己在心裏權衡了一陣,這才說道:“這個計劃有些險!弄大了容易惹事,弄小了不頂事,恐怕還需要找合適的人從一邊扇扇風,才能把晉王說動!”
“這事我也想了,李明隸不是當了雲南縣的主簿嗎!?讓他先說動了小文縣令,再請小文縣令給他叔叔文思景掌書記寫信,李嗣本大人正缺借口,不管事情大小,肯定會倍加重視,這樣的消息由軍方上報敵情才更有說服力!與其隔三差五出點小問題,不如製造點大動靜,李嗣本大人也許正等著這樣的機會。”
“這事是不是有點欺瞞哄騙上官的嫌疑啊?”
“穆兄你還怕這個?隻要能讓晉王、李嗣本調來部分軍隊守住雲州以北,斷了契丹人南下的決心,我們這裏便安全了!再說南線的戰事哪能那麽順利,大梁國朱溫也不是善茬,前一段的勝利多少有些僥幸,想滅了大梁國談何容易!雙方勢均力敵,晉王隻是占了士氣上的優勢,滅國之戰沒個十年八年打不完!”
穆有粱放下碗筷,笑道:“你不怕我還怕了不成!我隻是想如何才能順利擊殺一部分契丹軍而不引起契丹主力的仇恨!同時雙寧營還得少傷亡,最好不傷亡。事情不能做得太假,需要經得起推敲。”
“這個我也想過!隻要在雲州境內截殺契丹的小股騎兵即可!我們不出雲州境內作戰,多派人偵察,以伏擊和偷襲為主,契丹軍不會對小股兵力的損失太在乎!阿保機和韓延徽都是有野心、有謀略的戰略家,小股軍隊的損失他們不在意,也不會因此貿然改變總體戰略意圖。”
穆有粱想了想說道:“天氣冷,拿迴屍體倒是好辦!可契丹軍兵身上一般沒什麽錢糧財物,他們的普通騎兵大多帶點幹糧就出來搶掠,契丹貴族才不會在這種天氣帶兵出征。到底為什麽要有財物?”
孔盛東解釋道:“有些財物能讓晉王覺得對抗契丹不吃虧,沒白花費軍力,感覺上好接受一些!”
穆有粱聽完點點頭。
孔盛東又說:“算了!簡單些!這樣,雙寧營隻管殺契丹軍,運迴來屍體!大不了雲盛堂出點錢糧財物,算作戰利品,凡事算大賬,這會兒該扔扔點。”
穆有粱笑著說道:“你這舍命不舍財的主,看來是下了決心要讓晉王重視起北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