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貸款 小額借貸 線上貸款 汽車貸款 手機貸 負債整合 桃園借錢 桃園借現金 桃園快速撥款 桃園小額借貸 桃園借錢管道 桃園代書借款 古蹟交流社 東森新聞手機板 東森新聞 本地新聞 | 今日時事 | 團購 團購電商 團購主 享樂 享樂購 TZ娛樂城 娛樂城 贏家娛樂城 WG娛樂城

    蘇清和洗耳恭聽,老農夫滔滔不絕。


    對於這些生活在村裏的農戶來說,各種嚼舌根子幾乎是每一個人都具備的天賦技能。


    前一世裏,很多人一輩子生活在城市,對於農村的印象相當片麵、刻板,充滿了傲慢和偏見。


    這種傲慢體現在了相對極端的看法上。


    很多人甚至認為農村人就是樸實、勤勞、善良、真誠的代名詞,卻不知道村裏麵發生的事情,往往比城裏麵更加毀三觀。


    再加上農村生活比較封閉,人員流動性幾乎處於冰凍的狀態,使得村裏麵的人真正做到了‘誰人背後不說人,誰人背後無人說’的境界。


    隻要話匣子一打開,那每個人都堪稱村中百曉通,東家長、西家短,無事不知、無人不曉。


    以自己為中心,輻射整個村子的所有人、所有事,甭管公事私事,也甭管是真是假,誰都能就著一杯粗茶說上個三天三夜,不帶重樣!


    不知道是不是那塊碎銀子起了作用,老農夫從自己過往的悲慘經曆,講到淪落成為了高陵城內的乞丐,再講到被遷移至農莊來的整個過程,竹筒倒豆子一般,沒有任何保留,並且講的非常詳細。


    蘇清和聽得有些暈頭轉向。


    因為大部分的內容其實毫無意義,屬於對他沒有丁點用處的垃圾信息。


    但這些信息對於老農夫來講卻非常重要,是他渾渾噩噩、碌碌無為的人生中,少有的幾抹閃光。


    耐心的聽著老農講完,蘇清和微笑道:“按照老人家您這樣的說法,沈家莊的沈炎陽沈老爺,著實是個真正的大善人啊。”


    老農深以為然的點頭道:“沒錯!老漢我以前也是有土地的自耕農,後來天災人禍,家裏揭不開鍋,隻能去地主那借貸,可利息太高了,根本還不上,一來二去,老漢的地就成了地主的地。


    老漢自然變成了地主的佃戶,雖然種的還是以前的地,可除了給官府繳納田稅外,還要再額外給地主繳納一份佃租,日子自此便過的越發艱難。那個地主可是和沈炎陽沈老爺完全不一樣。


    不光是那個地主,老漢知道的所有地主,基本都差不多。平日裏對我們這些佃戶各種克扣,收糧的時候大鬥進、小鬥出,一旦朝廷有什麽攤派下來,地主都會翻著倍的往我們身上壓。


    那些地主完全不管我們的死活,隻有沈老爺不一樣!我們種沈老爺的地,隻需要繳納朝廷攤派下來的稅,沈老爺一點地租都不要!一旦收成不好,還會不要利息的借貸給我們,幫我們渡過難關!”


    蘇清和誇讚道:“確實是菩薩心腸,不過……老人家,沈老爺遷移過來的人裏,除了乞丐,還會有一些流民,對吧?這些人當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個人情況不同,如何確保他們都能吃飽肚子?


    聽你方才所說的那些,沈老爺安頓你們,明顯不是為了賺銀子或者收糧食,而是真心實意想要讓你們能夠活下去的,既然如此,我想他肯定是希望每一個人都能在這裏過上衣食無憂的日子,對吧?”


    老農咧嘴露出了一口大黃牙道:“沈老爺弄了一套東西,專門由農莊裏的管家來負責進行統計。他將這裏所有的土地都聚攏到了一起,然後將村子裏的每一件事情,都進行了具體的劃分。


    每個人在村子裏隻要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就行,並不需要全部都下到地裏來幹活。當然,幹的活不同,收獲也會有區別。像老漢我,在地裏幹上一整天的話,就能得到整整十個算籌的計數。


    女人要是下地,幹一整天則隻能得到六個算籌的計數。村子裏的所有人。被沈老爺按照男女老幼互相搭配的方式,一共分成了十個組。分別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每個組都有人專門負責下地幹活,有人負責在村中圈養家禽、紡布織衣,還有人負責燒火做飯,等等等等,大家每次吃飯的時候都會聚在一起,吃同樣的東西,孩子也能得到很好的照顧。”


    蘇清和越聽越是覺得耳熟。


    等老農將情況大體上全部講完後,他才猛然間驚覺。


    這特麽豈不是和他前一世裏那個特殊年代的生產隊大鍋飯製度有異曲同工之妙?


    隻不過時代的差別太大,導致生產力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再加上這些被沈炎陽聚攏起來的流民和乞丐,對於物質的需求極低,隻要能吃飽肚子,對他們來說便是神仙一樣的日子。


    而沈炎陽提供給他們的這些勞作的機會,除了那些被扔到農莊裏充當農奴的偷奸耍滑之輩外,其他人都非常的珍稀,所以不太可能出現大鍋飯影響勞動積極性的情況。


    或許以後隨著時日的推移,當所有人都發現,幹多幹少一個樣、幹好幹壞一個樣,不管自己多麽努力,吃的、喝的、穿的、用的都跟其他不如自己的人毫無區別時,人們的想法會逐漸的發生轉變。


    但至少現在,耕者有其田,織者有其杼,居者有其廬,老幼有從依,已經能夠滿足所有人的需求了。


    好家夥……這沈炎陽還是個異界版的共產主義者呢?


    盡管聽起來沈家農莊的這個大鍋飯製度還有許多值得商榷之處,沈炎陽顯然尚處於不斷的摸索之中,對於這種方法到底能不能行得通,暫時還沒有一個確切的把握。


    導致老農描述之中的沈家農莊,無論是監管還是執行,都有許多漏洞。


    目前之所以能運轉的如此良好、一片和諧,主要依賴的不是製度,而是農莊裏這些人都是被遷移過來的乞丐和流民。


    在這些人裏,連想要找一個識字的都千難萬難,導致這些人的認知和眼界極為有限,自然更容易管控。


    都說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皆是讀書人。


    可實際上之所以會這樣,主要是因為屠狗輩們的生活環境相對來說非常的簡單,往往沒有多少真正的物質誘惑又或者比較複雜的社交圈子。


    這就使得屠狗輩們的行為邏輯,更多的會基於樸素的情感和自身的直接利益出發,幾乎不存在複雜的心機又或者權謀。


    於是看起來便非常的仗義。


    而讀書人在封建時代屬於真正的人上人,一旦金榜題名,那他們的生活環境和自身的心態都會隨之發生根本性的巨大變化。


    階層的差異讓他們擁有了更多的權利和資源。


    使得他們在平衡這些關係的過程中,必須要有更多的權衡和算計,不可能全部任性而為。


    由此造成的結果,便是讓那些讀書人在情感表達上顯得無比功利、無比冷漠。


    當然,以上這些指的是普遍現象,任何群體之中都會存在著格格不入、與眾不同的個體。


    那些個體的行為往往和群體互相矛盾、大相徑庭。


    他們不代表普遍現象,不需要去特意分析什麽。


    總之,沈家農莊眼下如夢似幻一般的發展進程,有賴於農莊的底層組成在物質要求上幾乎可以說是沒有要求,同時也有賴於他們過於狹窄的眼界。


    類似的情況能夠維持多久,蘇清和不得而知。


    在他的判斷中,當農莊發展到了下一個階段,被遷移過來的這些乞丐和流民們基本上滿足了吃穿住行的最低需求,開始有更高的物質欲望滋生,到了那個時候,沈家農莊的和諧應該就會被徹底打破。


    人們會開始關注到身邊其他人都在做什麽,做的好不好,做的比自己多還是比自己少。


    會開始關注自己得到了多少,跟自己付出的辛苦以及努力是否相匹配!


    這種製度本身其實頗為理想化。


    它建立在將每一個人都看成了天生聖人的前提條件下,認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可以彼此坦誠,毫無私心。


    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偏偏類似於大鍋飯的分配製度下,一旦有人的私心開始覺醒,便一定會導致其他人也跟著一起被私心所左右。


    必須保證絕對公平的內部資源循環,是大鍋飯製度幾乎不可能成功的根本原因!


    沒辦法,隻要是人製,便會因為人的七情六欲而出現執行上的偏差。


    想到這裏,蘇清和沒再繼續跟老農聊天。


    跟老農道了聲謝後,帶著於前、於後兩人,在沈家農莊周圍的田地裏粗略的繞了一圈,又尋了幾個地裏幹活的農戶詢問了一番。


    付出了些微不足道的碎銀子,得到的結論跟之前老農所說的情況大同小異。


    區別主要集中在過往的經曆以及來到沈家農莊的方式上。


    至於沈家農莊的管理模式和這些人對於沈炎陽的評價,卻是空前一致!


    每一位被詢問到的農戶,在提到沈炎陽時,臉上都流露著發自內心的尊敬和愛戴之色。


    說明在沈炎陽的管控下,起碼到現在為止,沈家農莊都能夠在資源分配和調撥上,保證相對的公平。


    能做到這種程度,沈炎陽在農莊裏傾注的心血之巨,可想而知!


    “不需要再繼續驗證了,沈無翳和太叔策沒有說謊。不……不對,真實情況甚至比他們描述的還要更誇張一些。沈炎陽確實令人驚訝。丐幫裏麵居然能出現這樣一位人物,我對丐幫的印象倒是稍稍改觀了些。”


    告別了最後一位詢問的農戶,蘇清和一邊說著話,一邊又領著於前、於後往農莊內走去。


    兩名甲等、一名乙等,想要在不被人發現的情況下潛入沈家農莊,其難度約等於沒有難度。


    相比於外麵村落裏的安靜祥和,沈家農莊內部倒是氣氛略顯緊張。


    不過這種緊張並非來自於農莊內部沈家人之間的關係,而是來自於被視同為農奴的那些人,在沈家人的鞭子下,生無可戀的幹著農莊內的一切雜事。


    哪怕始終活在鞭子的威脅之中,並且稍有不慎就真的會被鞭打,這些人依舊顯得動力不足。


    時不時便會有沈家的監工大聲吆喝,言語之中充滿了對這些人的不屑和輕蔑。


    在蘇清和的觀察中,這些人簡直懶散到了極點。


    沈家監工的鞭子應該是有沈炎陽的叮囑,抽的頻率不低,力道卻有所控製。


    處於會讓那些人感覺到疼痛,而不會真正傷害到那些人的程度。


    這種鞭笞的力度,一開始確實能起到威懾的作用,可打的次數多了,當那些人發現鞭打的力度隻是看起來唬人後,基本上便很難再對他們形成有效的督促作用,反倒是會讓他們繼續變得偷奸耍滑起來。


    通過潛伏在沈家農莊內的觀察,蘇清和確認沈炎陽將這些人集中在農莊裏當農奴的想法是正確的。


    這些人但凡有一個被扔到了外麵的村子裏,那絕對會像病毒一般,迅速將外麵村子裏的人同化,讓外麵村子裏的那些人也隨之變得好吃懶做起來。


    隻有在農莊裏不斷的鞭策,強製他們進行勞動,才能將他們的危害降到最低。


    同時蘇清和發現,農莊裏的夥食,比外麵的村子夥食還要更好一些。


    這倒是可以理解,畢竟是沈家的農莊,除了農奴以外,住的都是沈家的人,在夥食待遇上當然會有所區別。


    不過讓蘇清和感到意外的是,被充當農奴的那些疲賴漢,除了需要每日裏不停的幹活以外,他們的夥食標準竟是和農莊內那些沈家人之間沒有任何不同。


    沈家人吃什麽,那些農奴就吃什麽。


    不但每頓飯管飽,甚至還能沾到點葷腥。


    或許也正是出於這樣的原因,盡管那些農奴在幹活的時候不情不願,時不時總得挨上幾鞭子才願意賣賣力氣,可在他們的臉上,很難看到什麽怨恨又或者麻木的情緒。


    所有的精力似乎都用在了和沈家監工的鬥智鬥勇上,期望著通過各種各樣的小動作,能少幹點活便少幹點活,但被抓住了受到懲罰,他們也心甘情願的接受……


    觀察了小半天,蘇清和對於沈家農莊已經有了足夠全麵的了解。


    拋開太叔策的失蹤案調查不論,光隻是在沈家農莊的所見所聞,便讓他覺得不虛此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有一鼎煉妖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筆下龍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筆下龍蛇並收藏我有一鼎煉妖壺最新章節

xxfse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