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過心中念頭飛轉,刹那間,一個名字在他腦海中浮現——張弘範。
此人乃名將張世傑之子,自幼便跟隨父親四處征戰,於水戰之道極為精通。
他統軍治兵,法度謹嚴,綱紀森然,於軍中恩威並施,所部士卒皆是令行禁止。
在過往的多次戰役之中,他常常以少勝多,用兵如神,其人之名早已名動江南。
楊過在心中按著時間推算,此時的張弘範還未追隨其父前往呂文德帳下聽令,應是身在臨安等候調令。
想到此處,心中一緊,若此次率軍前來的真是張弘範,那麽今日之事恐怕遠比自己預先設想的要棘手得多。
楊過眉頭皺起,心中思忖:“這張弘範智勇雙全,絕非尋常將領能比擬。”
“既然是他出馬領兵,必定早已布局周密,絕不會輕易讓人突圍逃脫。”
念及此處,他迅速轉頭,對著身旁的羅伊低聲說道:“對方主將很可能是張弘範,此人實力非凡,不可輕視。”
“咱們不諳水戰,務必要速戰速決,盡快脫離接觸,切不可貪戀戰鬥。”
羅伊聞言,重重地點了點頭,眼中閃過一絲冰冷的寒意:“管他是誰,但凡敢擋去路者,唯有一死!”
此刻,平靜的湖麵上,宋軍水師戰船已然重新調整好了陣型。
戰船分左右兩側朝著楊過所在的戰船逼近,漸漸形成了夾擊之勢。
楊過等人乘坐的戰船被夾在中間,四周戰船圍攏,形勢已然岌岌可危。
楊過目光如電,迅速掃視四周,在轉瞬之間,發現前方不遠處有一條狹窄的水道,水道蜿蜒曲折,直通向大運河。
他心中思忖,若能衝入這條水道,憑借河道狹窄的地勢,敵方戰船調度必然不便,或許便能借此機會甩開身後的追兵。
楊過當機立斷,高聲下令:“全速前進,朝著前方水道衝過去!”
駕船的士兵早已被楊過和羅伊的威勢所震懾,哪裏敢違抗命令,連忙調轉船頭,操控著戰船朝著水道方向疾馳而去。
身後,追逐而來的宋軍水師,收到旗艦發出的號令,一邊全速追趕,一邊彎弓搭箭,朝著楊過等人的戰船放箭攻擊。
一時間,箭雨如蝗,紛紛朝著楊過等人的戰船射來,“簌簌”之聲不絕於耳,不少箭支射中船身,發出“篤篤”的沉悶聲響。
雙方戰船底倉中負責踩蹬水輪的腳力,收到指令後都咬緊牙關,卯足了全身的勁兒拚命蹬踏。
戰船兩側的水輪飛速轉動,濺起大片水花,推動著雙方的戰船在水麵上疾馳。
然而,趙宋水師的將領顯然也察覺到了楊過的意圖。
隻聽旗艦上傳來一陣急促的短鼓聲,催促著眾戰船前去阻攔楊過等人的去路。
隨著主將的命令下達,兩側戰船迅速加速,船頭高高昂起,朝著水道入口衝去,試圖在楊過等人進入之前封鎖住水道入口。
此時,水師旗艦上發出一道耀眼的紅光,一支響箭刺破雲霄,在空中炸開。
楊過見狀,嘴角上揚,冷哼一聲,對羅伊等人說道:“眼下這情形,隻怕宋軍在前方還有埋伏。”
說話間,他伸手一指附近的戰船:“羅伊,咱們先射殺舵手!”
順著楊過手指的方向望去,隻見在那船頭的倉前,各有一人正全神貫注地手握舵輪,把控著戰船前進的方向。
羅伊咧嘴一笑,眼中閃過一絲了然,寒聲道:“正合我意!”
言罷,兩人同時施展擒龍功,伸手一握,各自抓起一支宋軍掉落在甲板上的長槍。
隨後,二人一左一右,朝著逼近前頭的戰船奮力一揮。
兩柄長槍瞬間脫手而出,猶如兩條出海的蛟龍,在空氣中唿嘯而過,所過之處,卷起陣陣淩厲的破空之音。
雙方相距不過十餘丈,長槍在強大的內力加持下轉瞬即至。
長槍帶著巨大的衝擊力,透體而過,直接將舵手釘在了船艙上。
舵手還來不及發出一聲慘叫,便已氣絕身亡。
船行於水中,想要靈活自如地前行,全仰賴舵手把控方向。
打頭的兩艘戰船失去了舵手的掌控,在兩側水輪的持續推動下,船身瞬間變得不受控製,緩緩偏離航道。
一艘水師戰艦通常配有兩位舵手,見此情形,船上校尉連忙唿叫副手上前掌舵。
楊過與羅伊二人相視一笑,再度揮手,長槍如離弦之箭般射出。
“篤”的一聲,兩柄長槍再度襲至,精準地將兩位副手釘在了艙門上,長槍透體而過,將兩位舵手釘成了串葫蘆。
兩人一時尚未氣絕,雙手緊握著長槍,發出痛苦的哀嚎。
兩旁的士卒見狀,嚇得臉色慘白,汗毛倒豎,紛紛蜷縮著身子,躲在一旁,不敢上前。
兩艘戰艦失了舵手把控,一艘逐漸偏離航向,在水麵上搖搖晃晃;另一艘則在原地打起了轉,攪得周圍的水麵波濤洶湧。
這一來,後排跟隨的戰船前進受阻,紛紛減速。急得旗艦上的主將連連番發令催促。
不得已之下,宋軍水師後船隻能繞過前船,繼續朝著楊過等人的戰船追擊。
然而,就在這一繞的工夫,楊過等人的坐船已駛入了前方的小道。
戰船在狹窄的水道中疾馳,兩側山壁高聳入雲。
水道狹窄,趙宋水師的戰船擺不開陣型,隻能排成一條直線,在後方追趕。
與此同時,楊過見戰船已安全進入水道,心中稍微安定,卻並未因此放鬆警惕。
畢竟張弘範並非等閑之輩,不會輕易讓自己等人走水路逃脫。
果然,片刻之後,後方傳來一陣急促密集的鼓聲。
緊接著,數艘輕便的快艇從水道入口疾馳而入,跟在身後緊追不舍。
楊過冷笑一聲,對羅伊說道:“既然對方還不死心,咱們再給他們點厲害瞧瞧!”
羅伊點頭,眼中閃過一絲狠厲的光芒:“正有此意!”
兩人再次躍上船尾,準備迎擊追兵。
然而,就在此時,前方水道突然傳來一陣沉悶的異響。
數根粗大的鐵鏈從水中緩緩升起,橫亙在水道中央,攔住了去路。
車船速度極快,眨眼間便撞在了鐵鏈上。
“砰!”的一聲巨響,戰船被撞得劇震不已,左右瘋狂搖晃。
底倉的腳力隻覺船身劇烈晃動,然而沒有號令傳來,他們不敢停止發力,依舊不停地蹬踏著腳下的水輪,驅動戰船前行。
如此一來,戰船便緊緊地靠著鐵鏈角力,發出陣陣毛骨悚然的嘎吱聲。
楊過穩住身形,心頭陡然一沉,暗自叫苦:“果然有埋伏!”
他迅速掃視四周,發現兩側山壁上隱約有人影晃動,顯然對方早已在此設下了埋伏,就等著他們自投羅網。
前路被堵,此時已來不及多想,楊過當即高聲下令:“棄船,上岸!”
眾人聞言,紛紛施展輕功,躍上兩側山壁,借助山壁上的岩石和藤蔓,迅速攀爬而上。
楊過與羅伊斷後,掩護眾人撤離。
待所有人都安全上岸後,楊過迴頭望了一眼被鐵鏈攔住的戰船,眼中閃過一絲欽佩之色,低聲喃喃道:“張弘範,果然名不虛傳!”
眾人沿著山間小路迅速撤離,夜色深沉,他們的身影很快便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遠處,旗艦上的張弘範望著漸漸平靜的湖麵,眉頭微微皺起,低聲自語:“上了岸,可就不歸本將管了。”
他揮了揮手,下令道:“收兵,迴營!”
隨著他的命令下達,宋軍水師開始緩緩撤退。
此人乃名將張世傑之子,自幼便跟隨父親四處征戰,於水戰之道極為精通。
他統軍治兵,法度謹嚴,綱紀森然,於軍中恩威並施,所部士卒皆是令行禁止。
在過往的多次戰役之中,他常常以少勝多,用兵如神,其人之名早已名動江南。
楊過在心中按著時間推算,此時的張弘範還未追隨其父前往呂文德帳下聽令,應是身在臨安等候調令。
想到此處,心中一緊,若此次率軍前來的真是張弘範,那麽今日之事恐怕遠比自己預先設想的要棘手得多。
楊過眉頭皺起,心中思忖:“這張弘範智勇雙全,絕非尋常將領能比擬。”
“既然是他出馬領兵,必定早已布局周密,絕不會輕易讓人突圍逃脫。”
念及此處,他迅速轉頭,對著身旁的羅伊低聲說道:“對方主將很可能是張弘範,此人實力非凡,不可輕視。”
“咱們不諳水戰,務必要速戰速決,盡快脫離接觸,切不可貪戀戰鬥。”
羅伊聞言,重重地點了點頭,眼中閃過一絲冰冷的寒意:“管他是誰,但凡敢擋去路者,唯有一死!”
此刻,平靜的湖麵上,宋軍水師戰船已然重新調整好了陣型。
戰船分左右兩側朝著楊過所在的戰船逼近,漸漸形成了夾擊之勢。
楊過等人乘坐的戰船被夾在中間,四周戰船圍攏,形勢已然岌岌可危。
楊過目光如電,迅速掃視四周,在轉瞬之間,發現前方不遠處有一條狹窄的水道,水道蜿蜒曲折,直通向大運河。
他心中思忖,若能衝入這條水道,憑借河道狹窄的地勢,敵方戰船調度必然不便,或許便能借此機會甩開身後的追兵。
楊過當機立斷,高聲下令:“全速前進,朝著前方水道衝過去!”
駕船的士兵早已被楊過和羅伊的威勢所震懾,哪裏敢違抗命令,連忙調轉船頭,操控著戰船朝著水道方向疾馳而去。
身後,追逐而來的宋軍水師,收到旗艦發出的號令,一邊全速追趕,一邊彎弓搭箭,朝著楊過等人的戰船放箭攻擊。
一時間,箭雨如蝗,紛紛朝著楊過等人的戰船射來,“簌簌”之聲不絕於耳,不少箭支射中船身,發出“篤篤”的沉悶聲響。
雙方戰船底倉中負責踩蹬水輪的腳力,收到指令後都咬緊牙關,卯足了全身的勁兒拚命蹬踏。
戰船兩側的水輪飛速轉動,濺起大片水花,推動著雙方的戰船在水麵上疾馳。
然而,趙宋水師的將領顯然也察覺到了楊過的意圖。
隻聽旗艦上傳來一陣急促的短鼓聲,催促著眾戰船前去阻攔楊過等人的去路。
隨著主將的命令下達,兩側戰船迅速加速,船頭高高昂起,朝著水道入口衝去,試圖在楊過等人進入之前封鎖住水道入口。
此時,水師旗艦上發出一道耀眼的紅光,一支響箭刺破雲霄,在空中炸開。
楊過見狀,嘴角上揚,冷哼一聲,對羅伊等人說道:“眼下這情形,隻怕宋軍在前方還有埋伏。”
說話間,他伸手一指附近的戰船:“羅伊,咱們先射殺舵手!”
順著楊過手指的方向望去,隻見在那船頭的倉前,各有一人正全神貫注地手握舵輪,把控著戰船前進的方向。
羅伊咧嘴一笑,眼中閃過一絲了然,寒聲道:“正合我意!”
言罷,兩人同時施展擒龍功,伸手一握,各自抓起一支宋軍掉落在甲板上的長槍。
隨後,二人一左一右,朝著逼近前頭的戰船奮力一揮。
兩柄長槍瞬間脫手而出,猶如兩條出海的蛟龍,在空氣中唿嘯而過,所過之處,卷起陣陣淩厲的破空之音。
雙方相距不過十餘丈,長槍在強大的內力加持下轉瞬即至。
長槍帶著巨大的衝擊力,透體而過,直接將舵手釘在了船艙上。
舵手還來不及發出一聲慘叫,便已氣絕身亡。
船行於水中,想要靈活自如地前行,全仰賴舵手把控方向。
打頭的兩艘戰船失去了舵手的掌控,在兩側水輪的持續推動下,船身瞬間變得不受控製,緩緩偏離航道。
一艘水師戰艦通常配有兩位舵手,見此情形,船上校尉連忙唿叫副手上前掌舵。
楊過與羅伊二人相視一笑,再度揮手,長槍如離弦之箭般射出。
“篤”的一聲,兩柄長槍再度襲至,精準地將兩位副手釘在了艙門上,長槍透體而過,將兩位舵手釘成了串葫蘆。
兩人一時尚未氣絕,雙手緊握著長槍,發出痛苦的哀嚎。
兩旁的士卒見狀,嚇得臉色慘白,汗毛倒豎,紛紛蜷縮著身子,躲在一旁,不敢上前。
兩艘戰艦失了舵手把控,一艘逐漸偏離航向,在水麵上搖搖晃晃;另一艘則在原地打起了轉,攪得周圍的水麵波濤洶湧。
這一來,後排跟隨的戰船前進受阻,紛紛減速。急得旗艦上的主將連連番發令催促。
不得已之下,宋軍水師後船隻能繞過前船,繼續朝著楊過等人的戰船追擊。
然而,就在這一繞的工夫,楊過等人的坐船已駛入了前方的小道。
戰船在狹窄的水道中疾馳,兩側山壁高聳入雲。
水道狹窄,趙宋水師的戰船擺不開陣型,隻能排成一條直線,在後方追趕。
與此同時,楊過見戰船已安全進入水道,心中稍微安定,卻並未因此放鬆警惕。
畢竟張弘範並非等閑之輩,不會輕易讓自己等人走水路逃脫。
果然,片刻之後,後方傳來一陣急促密集的鼓聲。
緊接著,數艘輕便的快艇從水道入口疾馳而入,跟在身後緊追不舍。
楊過冷笑一聲,對羅伊說道:“既然對方還不死心,咱們再給他們點厲害瞧瞧!”
羅伊點頭,眼中閃過一絲狠厲的光芒:“正有此意!”
兩人再次躍上船尾,準備迎擊追兵。
然而,就在此時,前方水道突然傳來一陣沉悶的異響。
數根粗大的鐵鏈從水中緩緩升起,橫亙在水道中央,攔住了去路。
車船速度極快,眨眼間便撞在了鐵鏈上。
“砰!”的一聲巨響,戰船被撞得劇震不已,左右瘋狂搖晃。
底倉的腳力隻覺船身劇烈晃動,然而沒有號令傳來,他們不敢停止發力,依舊不停地蹬踏著腳下的水輪,驅動戰船前行。
如此一來,戰船便緊緊地靠著鐵鏈角力,發出陣陣毛骨悚然的嘎吱聲。
楊過穩住身形,心頭陡然一沉,暗自叫苦:“果然有埋伏!”
他迅速掃視四周,發現兩側山壁上隱約有人影晃動,顯然對方早已在此設下了埋伏,就等著他們自投羅網。
前路被堵,此時已來不及多想,楊過當即高聲下令:“棄船,上岸!”
眾人聞言,紛紛施展輕功,躍上兩側山壁,借助山壁上的岩石和藤蔓,迅速攀爬而上。
楊過與羅伊斷後,掩護眾人撤離。
待所有人都安全上岸後,楊過迴頭望了一眼被鐵鏈攔住的戰船,眼中閃過一絲欽佩之色,低聲喃喃道:“張弘範,果然名不虛傳!”
眾人沿著山間小路迅速撤離,夜色深沉,他們的身影很快便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遠處,旗艦上的張弘範望著漸漸平靜的湖麵,眉頭微微皺起,低聲自語:“上了岸,可就不歸本將管了。”
他揮了揮手,下令道:“收兵,迴營!”
隨著他的命令下達,宋軍水師開始緩緩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