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趙晉的格局
富可敵國,你叫我姐扶弟魔? 作者:我愛番石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511章 趙晉的格局
張治通早已經察覺到趙晉對他的態度,如果這次疫情不能妥善處理,趙晉一定會找機會向他開刀。
為了避免朝廷動蕩,趙晉一定會先用他,等到他沒用了,就會狠狠收拾他。
到時,湖黨的權勢則一去不複返。
趙晉心中明了,疫病一旦傳遍大乾,死亡率為十分之四,人口銳減,大乾已經會全方位衰退,原來於西遼建立的平衡也許會打破……
趙晉的額頭已經長了好幾個火疙瘩。
張治通嘴裏長了好幾個火炮。
正在這時,林承允和富興修的奏章進京了。
趙晉看到林承允的奏章仰天長嘯,“哈哈哈,上天庇佑朕,上天庇佑朕的子民,這場疫病控製住了!”
張治通率領文武百官,“陛下聖人,洪福齊天,庇佑天下子民!!!”
如今危機解除,趙晉看張治通又沒那麽礙眼了。
隨後,湖黨又將功勞安到太常寺卿黨俊才身上,誇他主持的大儺禮讓上蒼感應到大乾的誠意。
趙晉也沒反駁,確實在大儺禮沒多久,就收到林承允奏折。
晉冀黨自然誇讚林承允,馮興文,元清雲等人抗擊疫情有功。
趙晉笑著說:“等林大人和馮大人迴朝,朕定重重有賞。”
富興修和林承允的奏章中,都有提到元盛的功勞,如果沒有元盛發明出接種天花疫苗的方法,隻怕疫情無法控製,已經擴散出去。
雖然趙晉心中覺得元盛也沒那麽重要,他作為天子,受上天庇佑,元盛也隻是上蒼為他安排的送藥人罷了。
但趙晉還是誇獎道:“這個叫元盛的少年很不錯,竟然想到將結痂的天花,接種到手臂上,這種預防之法,這才徹底解決疫病傳播。”
“根據太醫署的建議,我們也要陸續接種這種疫苗才是,以後再遇到天花,我們也不怕了。”
晉冀黨的官員,大理寺卿周興朝,大理寺少卿方和玉,監察禦史劉博易等人,早聽過元盛的名號。
元盛是李秘先生的學生,為晉冀黨提供了幾十萬的經費,不但有經商頭腦,還連中小三元,是未來晉冀黨的核心人物。
這些人自然附和趙晉的話,誇讚元盛的功勞。
這時,趙晉話鋒一轉,聽聞他在準備鄉試,等他科舉到了金殿之上,我一定親自賞賜他。
周興朝一皺眉,暗道趙晉小心眼。
張治通一聽,則心中一喜,如今危機解除,陛下的疑心病又犯了,估計也是他上次吹風在陛下心中種下了種子。
之前他還很擔心陛下會對他貶官,如此看來,一時半會他的位置不會變。
張治通心中開始盤算。
過了幾日,張治通拿著名畫秦王夜宴圖送給趙晉賞玩。
如今危機解除了,趙晉的文藝細胞又蠢蠢欲動起來,聽著張治通鑒賞此話,趙晉又開始覺得他與張治通心意相通,興趣相投。
張治通鋪墊了很久之後才說:“陛下,聽聞這次淮南疫病,李秘先生不顧自己身體安危,前去淮南。淮南百姓看白發蒼蒼的前宰輔,為了他們的性命,完全不顧自己的安危,都感動壞了。”
“不隻是百姓,我聽說淮南那些世家大族,心中都十分感激李秘呢。”
“就連淮南郡守富興修都對李秘十分佩服。”
“陛下,我大乾有如此良臣,實在是上蒼庇佑。”
“老驥伏櫪,誌在千裏,臣請李秘大人歸朝,重任宰輔之位。臣無能,臣應退位讓賢。”
張治通說的真誠。
趙晉定定看著他,感覺有些掃興,這才安分幾天,又開始黨派鬥爭了?
但趙晉不得不承認,張治通說的都對,本來淮南郡這些人忠於朝廷,終於他,被李秘這麽一鬧,估計淮南郡從上到下,從世家大族到平民百姓,都對晉冀黨心服口服。
晉冀黨的勢力範圍又擴大了!
還有那富興修,忘了他的官位是誰給的?忘了在吃誰的俸祿?竟然推崇李秘?
如果不是富興修才抗擊疫情有功,趙晉真想將他連貶幾級。
趙晉扔掉手中的黑棋,“你確實無能!”
張治通看著趙晉犀利的眼神,心中的恐懼一閃而過,難道玩砸了?
趙晉看這張治通的表情,輕笑一聲,“不過李秘大人年老體衰,他一心為國為民,朕更不能不為他考慮,這個擔子還是你來挑,但你如果再做不好,朕就看了你的腦袋。”
張治通聽到趙晉這麽說,緊繃的臉皮才放鬆下來,“陛下,臣這顆腦袋是您的,您想什麽時候取都行。”張治通打趣道。
“你呀,就剩下這一張嘴了。”
兩人聊的更加歡暢。
……
對於朝廷內部的風起雲湧,絲毫沒有影響元盛的節奏,元盛該幹讀書讀書,全力備考鄉試。
七月初,棉花成熟了。
雪白的棉桃連成一片一片的,十分好看,這在冀州是從未有過的景象。
棉花大豐收!
山後村的村民們都跟風種了棉花,如今棉花成熟了,他們眼巴巴在元家問。
按照往常來說,元家不可能不收,但是根據他們觀察,今年周邊的縣好多跟風種棉花的,隻怕賣不上好價錢,說不定價格比去年還低呢。
山後村的村民們忍不住罵這些跟風的,他們種什麽,這幫人跟著學什麽。
這是知道他們村第一波種辣椒吃到了甜頭,後麵跟風種辣椒除了太貪那些人,都跟著賺了不少錢,所以就盯上他們了。
有些村民後悔,早知道這樣還不如繼續種辣椒呢,這一茬種辣椒的比去年還少,說不定今年辣椒的價格更貴。
二牛和趙織花兩口子看到這種狀況,心裏倒好受了很多,當時他們也想跟著種棉花,但是元來福那個小心眼,說他們種了棉花也不收,他們就沒種。
如今周邊這幾個縣種了這麽多棉花,棉花的價格還不知道跌成什麽樣呢!
盲目相信元家,跟風元家種棉花的村民們可虧了,這下可有好戲看了!
二牛和趙織花也跟著村民們湊熱鬧,一起來到元宅門口,看看今年的棉花到底是什麽價。
張治通早已經察覺到趙晉對他的態度,如果這次疫情不能妥善處理,趙晉一定會找機會向他開刀。
為了避免朝廷動蕩,趙晉一定會先用他,等到他沒用了,就會狠狠收拾他。
到時,湖黨的權勢則一去不複返。
趙晉心中明了,疫病一旦傳遍大乾,死亡率為十分之四,人口銳減,大乾已經會全方位衰退,原來於西遼建立的平衡也許會打破……
趙晉的額頭已經長了好幾個火疙瘩。
張治通嘴裏長了好幾個火炮。
正在這時,林承允和富興修的奏章進京了。
趙晉看到林承允的奏章仰天長嘯,“哈哈哈,上天庇佑朕,上天庇佑朕的子民,這場疫病控製住了!”
張治通率領文武百官,“陛下聖人,洪福齊天,庇佑天下子民!!!”
如今危機解除,趙晉看張治通又沒那麽礙眼了。
隨後,湖黨又將功勞安到太常寺卿黨俊才身上,誇他主持的大儺禮讓上蒼感應到大乾的誠意。
趙晉也沒反駁,確實在大儺禮沒多久,就收到林承允奏折。
晉冀黨自然誇讚林承允,馮興文,元清雲等人抗擊疫情有功。
趙晉笑著說:“等林大人和馮大人迴朝,朕定重重有賞。”
富興修和林承允的奏章中,都有提到元盛的功勞,如果沒有元盛發明出接種天花疫苗的方法,隻怕疫情無法控製,已經擴散出去。
雖然趙晉心中覺得元盛也沒那麽重要,他作為天子,受上天庇佑,元盛也隻是上蒼為他安排的送藥人罷了。
但趙晉還是誇獎道:“這個叫元盛的少年很不錯,竟然想到將結痂的天花,接種到手臂上,這種預防之法,這才徹底解決疫病傳播。”
“根據太醫署的建議,我們也要陸續接種這種疫苗才是,以後再遇到天花,我們也不怕了。”
晉冀黨的官員,大理寺卿周興朝,大理寺少卿方和玉,監察禦史劉博易等人,早聽過元盛的名號。
元盛是李秘先生的學生,為晉冀黨提供了幾十萬的經費,不但有經商頭腦,還連中小三元,是未來晉冀黨的核心人物。
這些人自然附和趙晉的話,誇讚元盛的功勞。
這時,趙晉話鋒一轉,聽聞他在準備鄉試,等他科舉到了金殿之上,我一定親自賞賜他。
周興朝一皺眉,暗道趙晉小心眼。
張治通一聽,則心中一喜,如今危機解除,陛下的疑心病又犯了,估計也是他上次吹風在陛下心中種下了種子。
之前他還很擔心陛下會對他貶官,如此看來,一時半會他的位置不會變。
張治通心中開始盤算。
過了幾日,張治通拿著名畫秦王夜宴圖送給趙晉賞玩。
如今危機解除了,趙晉的文藝細胞又蠢蠢欲動起來,聽著張治通鑒賞此話,趙晉又開始覺得他與張治通心意相通,興趣相投。
張治通鋪墊了很久之後才說:“陛下,聽聞這次淮南疫病,李秘先生不顧自己身體安危,前去淮南。淮南百姓看白發蒼蒼的前宰輔,為了他們的性命,完全不顧自己的安危,都感動壞了。”
“不隻是百姓,我聽說淮南那些世家大族,心中都十分感激李秘呢。”
“就連淮南郡守富興修都對李秘十分佩服。”
“陛下,我大乾有如此良臣,實在是上蒼庇佑。”
“老驥伏櫪,誌在千裏,臣請李秘大人歸朝,重任宰輔之位。臣無能,臣應退位讓賢。”
張治通說的真誠。
趙晉定定看著他,感覺有些掃興,這才安分幾天,又開始黨派鬥爭了?
但趙晉不得不承認,張治通說的都對,本來淮南郡這些人忠於朝廷,終於他,被李秘這麽一鬧,估計淮南郡從上到下,從世家大族到平民百姓,都對晉冀黨心服口服。
晉冀黨的勢力範圍又擴大了!
還有那富興修,忘了他的官位是誰給的?忘了在吃誰的俸祿?竟然推崇李秘?
如果不是富興修才抗擊疫情有功,趙晉真想將他連貶幾級。
趙晉扔掉手中的黑棋,“你確實無能!”
張治通看著趙晉犀利的眼神,心中的恐懼一閃而過,難道玩砸了?
趙晉看這張治通的表情,輕笑一聲,“不過李秘大人年老體衰,他一心為國為民,朕更不能不為他考慮,這個擔子還是你來挑,但你如果再做不好,朕就看了你的腦袋。”
張治通聽到趙晉這麽說,緊繃的臉皮才放鬆下來,“陛下,臣這顆腦袋是您的,您想什麽時候取都行。”張治通打趣道。
“你呀,就剩下這一張嘴了。”
兩人聊的更加歡暢。
……
對於朝廷內部的風起雲湧,絲毫沒有影響元盛的節奏,元盛該幹讀書讀書,全力備考鄉試。
七月初,棉花成熟了。
雪白的棉桃連成一片一片的,十分好看,這在冀州是從未有過的景象。
棉花大豐收!
山後村的村民們都跟風種了棉花,如今棉花成熟了,他們眼巴巴在元家問。
按照往常來說,元家不可能不收,但是根據他們觀察,今年周邊的縣好多跟風種棉花的,隻怕賣不上好價錢,說不定價格比去年還低呢。
山後村的村民們忍不住罵這些跟風的,他們種什麽,這幫人跟著學什麽。
這是知道他們村第一波種辣椒吃到了甜頭,後麵跟風種辣椒除了太貪那些人,都跟著賺了不少錢,所以就盯上他們了。
有些村民後悔,早知道這樣還不如繼續種辣椒呢,這一茬種辣椒的比去年還少,說不定今年辣椒的價格更貴。
二牛和趙織花兩口子看到這種狀況,心裏倒好受了很多,當時他們也想跟著種棉花,但是元來福那個小心眼,說他們種了棉花也不收,他們就沒種。
如今周邊這幾個縣種了這麽多棉花,棉花的價格還不知道跌成什麽樣呢!
盲目相信元家,跟風元家種棉花的村民們可虧了,這下可有好戲看了!
二牛和趙織花也跟著村民們湊熱鬧,一起來到元宅門口,看看今年的棉花到底是什麽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