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以工代賑
當贅婿被休,我帶領全家荒年求生 作者:他們叫我王大錘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靈婉這名南越顯貴,雖然被李平安安排成了夥夫。
但做飯對於她來說,根本不算什麽過分的事情。
雖然她也說不上會做飯,但是起碼不用擔心吃口飯,便被活生生的毒死。
她覺得在大康訓練的日子雖然辛苦,但是吃得香,睡得好,不光皮膚白皙了,似乎胸脯那兩坨肉肉的血脈都暢通了。
她現在不光不覺得苦,甚至於連女帝陛下,交代給他們跟李平安合作,有朝一日清君側的偉大使命都忘了。
給她幫忙的南越女兵也覺得自己做飯這事兒沒啥不好。
雖然自從他們拿不出錢來,要自己做。
但做了飯,就能直接吃,不像是南越,做完飯要緊著男人吃,最後自己還要挨餓。
至於動不動就被處罰,被區別對待,她們也覺得沒啥。
畢竟她們是來外戶,而且還是女帝的族人,人家要是一視同仁就有鬼了。
而且他們的早飯也不算是太差勁,早上天還沒亮,七裏堡就送來了鹹菜。
七裏堡的鹹菜跟其他地方不太一樣,鹹辣鹹辣的,吃起來很下飯,而且七裏堡似乎有屬於他們自己的生產鹽的渠道,用鹽相當的足。
這在南越國,甚至於嶺南道的軍隊裏,都幾乎看不到。
女兵們圍坐在一起吃飯,遠遠地看到一大排車隊,由遠及近。
尉遲雲英急匆匆地衝了出去,昨天在收拾那些世家子的時候,她偷偷的替李平安拉攏、暗示了幾家。
看著對方車隊裏堆積如山的財物和糧食,尉遲雲英臉上露出了笑容。
昨天李平安和獨孤傑說的諸多大道理,她是很反對的。
因為世家子中的一員,她比李平安他們更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一個家族,能綿延幾百年,乃至千年的富貴,肯定是有他的道理的。
一味地敵視世家,是不對的。
因為世家是個相對複雜的東西,不是三言兩語能說得清楚。
而且窮人之所以貧窮,在尉遲雲英看來,是有道理的。
他們或者愚昧,或者懶惰,有些東西是刻在骨子裏的,即便是一時富裕,三兩代之後,也會重新貧困過去。
昨天李平安、獨孤傑跟她交談的時候,有些話尉遲雲英沒有說,她想用現實震驚李平安。
尉遲雲英跟楊家的楊玄度聊過很多。
楊玄度也願意聽尉遲雲英的話。
倒不是依然多麽愛慕尉遲雲英,而是尉遲雲英的表現,讓楊玄度覺得,自己似乎該向李平安認錯、道歉,甚至跪地求饒。
那可是尉遲家的嫡女,她都追隨的人物,那得有多強。
與其等到其將來興盛到極致問罪,還不如主動示好。
於是乎,楊家和劉家二位公子迴家一通安排,大量的牲畜、磚石、木料以及各色工具源源不斷地送到了七裏堡。
領頭之人,昨日來過,認識尉遲雲英,拱手道,“尉遲小姐,我們家主人迴去之後,不負所托,說服家中長輩,將家族之中,所有可以利用的築城材料和工具全都送了過來,後續還會送金銀財貨和錢米,幫襯李刺史,修築七裏堡城。”
李平安得知此事之後,趕到現場,看著正在拆卸的貨物,略顯震驚。
作為後世之人,他很長一段時間內,都無法想象這個時代有錢人到底是什麽樣子的。
等到成了公孫縣令的座上賓,坐擁一鎮之地的經營大權的時候,接觸過越來越多的豪氣那個和世家,李平安才逐漸知道,什麽叫做底蘊。
什麽叫做如一粒浮遊望青田。
不用暴力打破他,你可能一輩子無法超越他。
現在運輸過來的物資,如果讓李家去搜集、購買,起碼要需要個十天半個月的,但是讓這些豪強、世家運輸過來,僅僅需要一宿的時間。
也難怪人家可以輕鬆動員萬人級別以上的戰鬥。
李平安喊來李鯤,“你去一趟村長爺爺家,讓他給各個村子的村長下令,每個村子出青壯,來鎮上集合。”
李鯤立刻去辦。
有了楊家和劉家支援的那麽多修築城池的工具和物資,在李平安看來,修城實在是有些浪費了。
尉遲雲英的想法不錯,但是不夠完美。
將這些資源充分利用起來,修築一條貫通定南州和龍州之間的交通主幹道,一來方便運二州之間的溝通、貿易,二來可以給大量的人口解決就業問題。
眼下不是有很多人吃不上飯麽?
那就以工代賑。
來七裏堡運輸物資乃至貿易的官員和商人非常多,他們立刻關注到了這邊兒熱鬧的景象。
“戶籍在七裏堡就是好,李刺史一聲令下,那麽多人有活幹,這樣別管掙多掙少,起碼不用挨餓了。”
“咱們縣是不是也可以借鑒一下,不論是修城還是修路,都可以給鄉親們安排點活幹,糊口啊。”
“先前漫山遍野的找野果子還好說,穩賺不賠地話,現在野果子少了,咱們哪還有活給他們安排。”
“你們莫不是忘了,七裏堡除了野草根、野果子之外,還收嫩竹、蛇蟲、草藥啊,我們迴去,發動鄉親們找一找,也能賣給七裏堡賺一些錢米,然後賺到的錢米,又可以雇傭百姓,開墾荒地、打水井、挖水渠做縣衙的公田。”
“這倒是個法子,我得趕緊迴去動員人手了。”
因為還在秋收,大多數百姓都在忙碌自己莊稼地裏的活,能夠出來做工的,全都是家裏顆粒無收的。
當然,即便是顆粒無收,也是分為兩種情況的。
第一種,由定南州各地的官府,幫忙挑選的流民,送到七裏堡來。
七裏堡,乃至玉林縣都不直接接觸流民,防止流民無序的集結。最後烏泱泱一大片跑到七裏堡來,成為天大的麻煩。
這些流民到達七裏堡之後,直接開始幹活,而李平安不用負擔任何月錢,隻需要管兩餐即可。
第二種,則是擁有七裏堡戶籍的百姓,這些人李平安不僅管飯,還要給他們月錢,雖然每天頂多給個三五十文,但好歹也是一筆收入。
七裏堡鎮的百姓,本身就有在李家做工的經驗,他們會帶著這些征召來的流民,按照李平安設定的路線,清理道路上的樹木、石塊等雜物。
同時,楊家和劉家供應的熟練的工匠則分為兩撥,同時帶著老村長招募過來的工人幹兩種活。
一種是挖土燒土。
想要修路,基本上要挖掘大量的黃土,進行燒製,這是一個工程量極大的工作,費時又費力。
被燒製過的土,有一個特點,配合石灰,基本上多少年都不會生長野草。
另外一大部分工人,則直接進入了深山之中,他們會開采大量的大石塊,作為確定道路寬度和路線的路緣石。
此外,還有大量的其他工作。
比如說排水係統,在道路兩邊延伸修建排水渠,防止後續暴雨淹沒道路。
再比如說,修建綠化,道路兩旁可以種植一些樹木,美化環境,保護路基等等。
整體流程下來,動用的人手不少。
初步估算,從定南州到龍州的不足五十裏的距離,竟然動用了超過八千名百姓。
而在訓練上總是被王豆子罵,甚至唾棄的尉遲雲英則在此爆發了迷一樣的戰鬥力。
他與獨孤傑兩個人,以頂級世家子弟的身份,拜訪了定南州中小世家、豪強的家主,硬生生的從他們口袋裏摳出來大量的存糧和物資。
以至於定南州到處都在使用李平安的臨時工程隊修路。
別人家的工程隊,諸位縣令們是不敢用的,因為在玉林縣修路沒多久,就有兄弟縣開始模仿他們修路。
結果修著修著,挖出了石人,石人有三隻眼也就算了,後背上還寫著字。
下的縣令連夜把帶隊的民夫頭目殺了,百姓給解散了。
活隻能交給李平安來幹。
蕭刺史在公開場合多次說道,“李平安雖然做了龍州刺史,但是定南州想做大事,還是離不開他。”
當然,在七裏堡李氏集團內部,大家都在誇讚尉遲雲英。
“尉遲小姐來了沒多久,就給咱們州解決了一個大麻煩啊。”
“真不愧是尉遲家的姑娘,頭腦靈活,很多事情我們都不敢想,您就給辦成了。”
“這一下子少了那麽多人受罪,定南州太平了不少,咱們也跟著享福嘍。”
“……”
尉遲雲英臉上寫滿了得意,“兄長,我這功勞不小吧?你前腳問我怎麽賑災撫民,我後腳就在你修路的基礎上給你解決了。”
“見到我兄長之後,你一定要給我好好的說一說。”
李平安失笑,心中不由得對世家的力量高看了幾眼。
尉遲雲英此舉雖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困難,但確實延遲了危機爆發的時間,和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矛盾。
可見如果世家真的拿老百姓當人看,是能解決很多問題的。
可關鍵是,很多世家富貴了幾代之後,他壓根就不拿人當人看了。
除非拿著刀子逼著他們,他們根本不願意退步。
“等忙完這陣子,我帶你去見你尉遲將軍,聽說他那邊兒雖然初期險象環生,但是結果不錯,他受的傷也不嚴重。”
“到時候,我好好說說你在我這裏做的事。”
接下來的日子,越發的忙碌。
農忙不再是主旋律,有不少家庭,已經可以分一些人手出去到作坊裏幫工。
與此同時,李氏的工程隊也越發的忙碌,從修橋鋪路到開墾山田,主打就是一個全方位推進。
很多剛剛培養出來的有經驗的幹活的工人,被定南州各縣,亦或是其他州的大人們,花重金借走了。
在李平安手底下幹過活的百姓,第一身體素質高,第二有經驗,第三造反概率極低。
而李平安則將修路的事情逐漸交給了老村長,他則將心思放在了其他地方。
之前是農忙,李平安沒有心思去處理很多之前的事兒。
但是現在家裏的莊稼收拾的差不多了,而且自己終究是要去龍州赴任,那麽在這之前,就必須將那幾個被自己包圍的山賊滅了。
同時也給那些自己暫時動不了,下不來死手的世家豪強一個警告。
這一日,李平安正在巡視戰場,順道了解一下,銅礦的開采進度。
跟在一邊兒的獨孤傑,感覺自己現在滿腦子都是反骨,他激動的說道,“明公,此地真的是一處風水寶地啊,一定要殺了所有的山賊,將銅礦據為己有。”
“到時候咱們可以直接自己鑄造銅錢,那是數不盡的財富。”
他知道李平安可能沒有推翻大康的野心,但是繁榮家族,解救百姓的念頭是有的。
這些東西都需要錢做支撐。
李平安點點頭說道,“印錢可不是小事兒,搞不好朝廷就會直接派大兵鎮壓,做一些銅鏡之類的商品,還是可以的。”
兩人聊了一陣,準備去其他的山頭看一看,忽然聽到遠處有一陣馬蹄聲傳來。
“小心!”侍奉在一旁的聶大豹眯著眼睛,開始召集人手。
李平安雖然不慌,但是心裏也開始嘀咕,自己最近是不是犯太歲了,怎麽一出門,就遇到突發情況。
此時是深夜,雖然有月亮,卻也隻能看清馬匹的影子,根本分不清楚對方是誰。
為了安全起見,隨行李平安的車隊眾人,紛紛抽工搭建,做防禦姿態。
同時撒出去大量的斥候,偵查情況。
很快便得到結論,是虛驚一場。
來者,竟然是跟李平安有著良好合作關係的宇文亮。
宇文亮的日子最近過得相當不錯,人也發福了,不過胸前的美髯,打理的倒是挺細心。
他在一隊士兵的護衛下,翻身下馬,走到了李平安麵前。
雖然李平安隻是做了個羈縻州的刺史,連飯俸祿都沒有,還要繳納賦稅,但是此時的李平安,在宇文亮麵前,真的是不可同日而語了。
見到李平安之後,宇文亮第一反應是上前行大禮。
同時,還一臉悲痛的對李平安說道,“李刺史,卑職沒能讓您拿到屬於您的那份功勞,卑職有罪。”
說著,他那肥碩的身軀一抽一抽的,竟然忍不住哭泣了起來。
仿佛,沒有幫到李平安,他真的非常難過一樣。
“如此大事,自然由陛下乾綱獨斷,我們都是臣子,豈能插得上手,我得了一個羈縻州的刺史,已經很滿意了。”
說完攙扶起宇文亮,疑惑的問道,“對了,你們怎麽來了?”
李平安眸子裏若有所思的看著宇文亮,他懷疑這家夥發現了銅礦,準備發財。
如果真的是如此,那搞不好就不是朋友,而是生死對手了。
“是有個南越讀書人,經過朝廷的選拔,被刺史大人征辟了,他帶來了一則情報,說最近會有南越人配合山賊,來一個裏應外合,衝破您的防線。”
“我覺得此事很重要,雖然真假難辨,還是第一時間來通知人的手下,並且想幫您鞏固下防線。”
“畢竟好不容易快把山裏的那群畜生餓死了,要是真的讓他們突圍出去,可就太讓人窩火了。”
說著,對方怕李平安誤會,宇文亮繼續說道,“李刺史,您放心,這迴我們都是純幫忙,不論是功勳,還是戰利品,我都不要。”
“而且不光是我,整個定南州用不了多久,應該都會動員起來,幫您一起消滅這些山賊。”
“怎麽整這麽大的陣仗?”李平安一愣。
站在宇文亮身後的年輕人說道,“您幫著各家打井,各家的莊稼地收入有了保障,您修繕的道路,導致各家的商隊也能來往順暢。”
“可您馬上要去龍州赴任了,若是不將這些賊人一口氣滅了,怕他們卷土重來,我們的好日子也就沒有了。”
“當然,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家感念您之前讓出軍功的恩德。”
宇文亮爺直言不諱道,“是啊,您跟尉遲將軍合作,給定南州弄來不少軍功,我們都跟著沾光了,尉遲將軍那邊兒好說,缺人給人,缺錢送錢便是,唯獨您這邊兒,要錢有錢,要人有錢,大家能幫忙的機會不多。”
“原來如此。”李平安恍然,但心裏卻很清楚,“這幫家夥是典型的看人下菜碟,見世家都低頭了,他們便跟著行動起來了。”
但做飯對於她來說,根本不算什麽過分的事情。
雖然她也說不上會做飯,但是起碼不用擔心吃口飯,便被活生生的毒死。
她覺得在大康訓練的日子雖然辛苦,但是吃得香,睡得好,不光皮膚白皙了,似乎胸脯那兩坨肉肉的血脈都暢通了。
她現在不光不覺得苦,甚至於連女帝陛下,交代給他們跟李平安合作,有朝一日清君側的偉大使命都忘了。
給她幫忙的南越女兵也覺得自己做飯這事兒沒啥不好。
雖然自從他們拿不出錢來,要自己做。
但做了飯,就能直接吃,不像是南越,做完飯要緊著男人吃,最後自己還要挨餓。
至於動不動就被處罰,被區別對待,她們也覺得沒啥。
畢竟她們是來外戶,而且還是女帝的族人,人家要是一視同仁就有鬼了。
而且他們的早飯也不算是太差勁,早上天還沒亮,七裏堡就送來了鹹菜。
七裏堡的鹹菜跟其他地方不太一樣,鹹辣鹹辣的,吃起來很下飯,而且七裏堡似乎有屬於他們自己的生產鹽的渠道,用鹽相當的足。
這在南越國,甚至於嶺南道的軍隊裏,都幾乎看不到。
女兵們圍坐在一起吃飯,遠遠地看到一大排車隊,由遠及近。
尉遲雲英急匆匆地衝了出去,昨天在收拾那些世家子的時候,她偷偷的替李平安拉攏、暗示了幾家。
看著對方車隊裏堆積如山的財物和糧食,尉遲雲英臉上露出了笑容。
昨天李平安和獨孤傑說的諸多大道理,她是很反對的。
因為世家子中的一員,她比李平安他們更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一個家族,能綿延幾百年,乃至千年的富貴,肯定是有他的道理的。
一味地敵視世家,是不對的。
因為世家是個相對複雜的東西,不是三言兩語能說得清楚。
而且窮人之所以貧窮,在尉遲雲英看來,是有道理的。
他們或者愚昧,或者懶惰,有些東西是刻在骨子裏的,即便是一時富裕,三兩代之後,也會重新貧困過去。
昨天李平安、獨孤傑跟她交談的時候,有些話尉遲雲英沒有說,她想用現實震驚李平安。
尉遲雲英跟楊家的楊玄度聊過很多。
楊玄度也願意聽尉遲雲英的話。
倒不是依然多麽愛慕尉遲雲英,而是尉遲雲英的表現,讓楊玄度覺得,自己似乎該向李平安認錯、道歉,甚至跪地求饒。
那可是尉遲家的嫡女,她都追隨的人物,那得有多強。
與其等到其將來興盛到極致問罪,還不如主動示好。
於是乎,楊家和劉家二位公子迴家一通安排,大量的牲畜、磚石、木料以及各色工具源源不斷地送到了七裏堡。
領頭之人,昨日來過,認識尉遲雲英,拱手道,“尉遲小姐,我們家主人迴去之後,不負所托,說服家中長輩,將家族之中,所有可以利用的築城材料和工具全都送了過來,後續還會送金銀財貨和錢米,幫襯李刺史,修築七裏堡城。”
李平安得知此事之後,趕到現場,看著正在拆卸的貨物,略顯震驚。
作為後世之人,他很長一段時間內,都無法想象這個時代有錢人到底是什麽樣子的。
等到成了公孫縣令的座上賓,坐擁一鎮之地的經營大權的時候,接觸過越來越多的豪氣那個和世家,李平安才逐漸知道,什麽叫做底蘊。
什麽叫做如一粒浮遊望青田。
不用暴力打破他,你可能一輩子無法超越他。
現在運輸過來的物資,如果讓李家去搜集、購買,起碼要需要個十天半個月的,但是讓這些豪強、世家運輸過來,僅僅需要一宿的時間。
也難怪人家可以輕鬆動員萬人級別以上的戰鬥。
李平安喊來李鯤,“你去一趟村長爺爺家,讓他給各個村子的村長下令,每個村子出青壯,來鎮上集合。”
李鯤立刻去辦。
有了楊家和劉家支援的那麽多修築城池的工具和物資,在李平安看來,修城實在是有些浪費了。
尉遲雲英的想法不錯,但是不夠完美。
將這些資源充分利用起來,修築一條貫通定南州和龍州之間的交通主幹道,一來方便運二州之間的溝通、貿易,二來可以給大量的人口解決就業問題。
眼下不是有很多人吃不上飯麽?
那就以工代賑。
來七裏堡運輸物資乃至貿易的官員和商人非常多,他們立刻關注到了這邊兒熱鬧的景象。
“戶籍在七裏堡就是好,李刺史一聲令下,那麽多人有活幹,這樣別管掙多掙少,起碼不用挨餓了。”
“咱們縣是不是也可以借鑒一下,不論是修城還是修路,都可以給鄉親們安排點活幹,糊口啊。”
“先前漫山遍野的找野果子還好說,穩賺不賠地話,現在野果子少了,咱們哪還有活給他們安排。”
“你們莫不是忘了,七裏堡除了野草根、野果子之外,還收嫩竹、蛇蟲、草藥啊,我們迴去,發動鄉親們找一找,也能賣給七裏堡賺一些錢米,然後賺到的錢米,又可以雇傭百姓,開墾荒地、打水井、挖水渠做縣衙的公田。”
“這倒是個法子,我得趕緊迴去動員人手了。”
因為還在秋收,大多數百姓都在忙碌自己莊稼地裏的活,能夠出來做工的,全都是家裏顆粒無收的。
當然,即便是顆粒無收,也是分為兩種情況的。
第一種,由定南州各地的官府,幫忙挑選的流民,送到七裏堡來。
七裏堡,乃至玉林縣都不直接接觸流民,防止流民無序的集結。最後烏泱泱一大片跑到七裏堡來,成為天大的麻煩。
這些流民到達七裏堡之後,直接開始幹活,而李平安不用負擔任何月錢,隻需要管兩餐即可。
第二種,則是擁有七裏堡戶籍的百姓,這些人李平安不僅管飯,還要給他們月錢,雖然每天頂多給個三五十文,但好歹也是一筆收入。
七裏堡鎮的百姓,本身就有在李家做工的經驗,他們會帶著這些征召來的流民,按照李平安設定的路線,清理道路上的樹木、石塊等雜物。
同時,楊家和劉家供應的熟練的工匠則分為兩撥,同時帶著老村長招募過來的工人幹兩種活。
一種是挖土燒土。
想要修路,基本上要挖掘大量的黃土,進行燒製,這是一個工程量極大的工作,費時又費力。
被燒製過的土,有一個特點,配合石灰,基本上多少年都不會生長野草。
另外一大部分工人,則直接進入了深山之中,他們會開采大量的大石塊,作為確定道路寬度和路線的路緣石。
此外,還有大量的其他工作。
比如說排水係統,在道路兩邊延伸修建排水渠,防止後續暴雨淹沒道路。
再比如說,修建綠化,道路兩旁可以種植一些樹木,美化環境,保護路基等等。
整體流程下來,動用的人手不少。
初步估算,從定南州到龍州的不足五十裏的距離,竟然動用了超過八千名百姓。
而在訓練上總是被王豆子罵,甚至唾棄的尉遲雲英則在此爆發了迷一樣的戰鬥力。
他與獨孤傑兩個人,以頂級世家子弟的身份,拜訪了定南州中小世家、豪強的家主,硬生生的從他們口袋裏摳出來大量的存糧和物資。
以至於定南州到處都在使用李平安的臨時工程隊修路。
別人家的工程隊,諸位縣令們是不敢用的,因為在玉林縣修路沒多久,就有兄弟縣開始模仿他們修路。
結果修著修著,挖出了石人,石人有三隻眼也就算了,後背上還寫著字。
下的縣令連夜把帶隊的民夫頭目殺了,百姓給解散了。
活隻能交給李平安來幹。
蕭刺史在公開場合多次說道,“李平安雖然做了龍州刺史,但是定南州想做大事,還是離不開他。”
當然,在七裏堡李氏集團內部,大家都在誇讚尉遲雲英。
“尉遲小姐來了沒多久,就給咱們州解決了一個大麻煩啊。”
“真不愧是尉遲家的姑娘,頭腦靈活,很多事情我們都不敢想,您就給辦成了。”
“這一下子少了那麽多人受罪,定南州太平了不少,咱們也跟著享福嘍。”
“……”
尉遲雲英臉上寫滿了得意,“兄長,我這功勞不小吧?你前腳問我怎麽賑災撫民,我後腳就在你修路的基礎上給你解決了。”
“見到我兄長之後,你一定要給我好好的說一說。”
李平安失笑,心中不由得對世家的力量高看了幾眼。
尉遲雲英此舉雖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困難,但確實延遲了危機爆發的時間,和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矛盾。
可見如果世家真的拿老百姓當人看,是能解決很多問題的。
可關鍵是,很多世家富貴了幾代之後,他壓根就不拿人當人看了。
除非拿著刀子逼著他們,他們根本不願意退步。
“等忙完這陣子,我帶你去見你尉遲將軍,聽說他那邊兒雖然初期險象環生,但是結果不錯,他受的傷也不嚴重。”
“到時候,我好好說說你在我這裏做的事。”
接下來的日子,越發的忙碌。
農忙不再是主旋律,有不少家庭,已經可以分一些人手出去到作坊裏幫工。
與此同時,李氏的工程隊也越發的忙碌,從修橋鋪路到開墾山田,主打就是一個全方位推進。
很多剛剛培養出來的有經驗的幹活的工人,被定南州各縣,亦或是其他州的大人們,花重金借走了。
在李平安手底下幹過活的百姓,第一身體素質高,第二有經驗,第三造反概率極低。
而李平安則將修路的事情逐漸交給了老村長,他則將心思放在了其他地方。
之前是農忙,李平安沒有心思去處理很多之前的事兒。
但是現在家裏的莊稼收拾的差不多了,而且自己終究是要去龍州赴任,那麽在這之前,就必須將那幾個被自己包圍的山賊滅了。
同時也給那些自己暫時動不了,下不來死手的世家豪強一個警告。
這一日,李平安正在巡視戰場,順道了解一下,銅礦的開采進度。
跟在一邊兒的獨孤傑,感覺自己現在滿腦子都是反骨,他激動的說道,“明公,此地真的是一處風水寶地啊,一定要殺了所有的山賊,將銅礦據為己有。”
“到時候咱們可以直接自己鑄造銅錢,那是數不盡的財富。”
他知道李平安可能沒有推翻大康的野心,但是繁榮家族,解救百姓的念頭是有的。
這些東西都需要錢做支撐。
李平安點點頭說道,“印錢可不是小事兒,搞不好朝廷就會直接派大兵鎮壓,做一些銅鏡之類的商品,還是可以的。”
兩人聊了一陣,準備去其他的山頭看一看,忽然聽到遠處有一陣馬蹄聲傳來。
“小心!”侍奉在一旁的聶大豹眯著眼睛,開始召集人手。
李平安雖然不慌,但是心裏也開始嘀咕,自己最近是不是犯太歲了,怎麽一出門,就遇到突發情況。
此時是深夜,雖然有月亮,卻也隻能看清馬匹的影子,根本分不清楚對方是誰。
為了安全起見,隨行李平安的車隊眾人,紛紛抽工搭建,做防禦姿態。
同時撒出去大量的斥候,偵查情況。
很快便得到結論,是虛驚一場。
來者,竟然是跟李平安有著良好合作關係的宇文亮。
宇文亮的日子最近過得相當不錯,人也發福了,不過胸前的美髯,打理的倒是挺細心。
他在一隊士兵的護衛下,翻身下馬,走到了李平安麵前。
雖然李平安隻是做了個羈縻州的刺史,連飯俸祿都沒有,還要繳納賦稅,但是此時的李平安,在宇文亮麵前,真的是不可同日而語了。
見到李平安之後,宇文亮第一反應是上前行大禮。
同時,還一臉悲痛的對李平安說道,“李刺史,卑職沒能讓您拿到屬於您的那份功勞,卑職有罪。”
說著,他那肥碩的身軀一抽一抽的,竟然忍不住哭泣了起來。
仿佛,沒有幫到李平安,他真的非常難過一樣。
“如此大事,自然由陛下乾綱獨斷,我們都是臣子,豈能插得上手,我得了一個羈縻州的刺史,已經很滿意了。”
說完攙扶起宇文亮,疑惑的問道,“對了,你們怎麽來了?”
李平安眸子裏若有所思的看著宇文亮,他懷疑這家夥發現了銅礦,準備發財。
如果真的是如此,那搞不好就不是朋友,而是生死對手了。
“是有個南越讀書人,經過朝廷的選拔,被刺史大人征辟了,他帶來了一則情報,說最近會有南越人配合山賊,來一個裏應外合,衝破您的防線。”
“我覺得此事很重要,雖然真假難辨,還是第一時間來通知人的手下,並且想幫您鞏固下防線。”
“畢竟好不容易快把山裏的那群畜生餓死了,要是真的讓他們突圍出去,可就太讓人窩火了。”
說著,對方怕李平安誤會,宇文亮繼續說道,“李刺史,您放心,這迴我們都是純幫忙,不論是功勳,還是戰利品,我都不要。”
“而且不光是我,整個定南州用不了多久,應該都會動員起來,幫您一起消滅這些山賊。”
“怎麽整這麽大的陣仗?”李平安一愣。
站在宇文亮身後的年輕人說道,“您幫著各家打井,各家的莊稼地收入有了保障,您修繕的道路,導致各家的商隊也能來往順暢。”
“可您馬上要去龍州赴任了,若是不將這些賊人一口氣滅了,怕他們卷土重來,我們的好日子也就沒有了。”
“當然,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家感念您之前讓出軍功的恩德。”
宇文亮爺直言不諱道,“是啊,您跟尉遲將軍合作,給定南州弄來不少軍功,我們都跟著沾光了,尉遲將軍那邊兒好說,缺人給人,缺錢送錢便是,唯獨您這邊兒,要錢有錢,要人有錢,大家能幫忙的機會不多。”
“原來如此。”李平安恍然,但心裏卻很清楚,“這幫家夥是典型的看人下菜碟,見世家都低頭了,他們便跟著行動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