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蚊香工坊準備開工
穿越自帶超市,村長讓我來當 作者:漣秋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地裏的地瓜已經緩過了苗來開始紮根,麥子也開始拔節往高處長,初夏時節,李懷溪家的蚊香工坊準備開工了。
消息一放出來,村裏一陣躁動,一天五十文的工錢,這可是比種地來錢快的營生,村裏誰不想去工坊上工?
今年養了牲口的村民更是激動,他們之所以能買得起毛驢,除了賣糧得來的銀子之外,大部分的銀錢都來自於蚊香工坊。
這下蚊香工坊正常開工,就意味著大家又可以輪流上工,已經空了的錢匣子又能攢下錢了。
但跟村民們想法不一樣的是,李懷溪今年不打算讓大家輪排了,而是全體一起幹。
去年工坊是四條流水線,村裏一共一百二十戶,每家要間隔三天才能來幹一天活。
但今年李懷溪已經打定了主意擴大產能,所以直接讓每家出一個人,集齊十條生產線全力生產。
這個決定傳到村民耳朵裏,村裏更是炸開了鍋,本來以為三天排上一次,能掙五十文的工錢已經很好了。
可現在直接告訴他們每天都能上工,這意味著天天都能掙到五十文啊!
一時間小莊村的村民心潮湧動,都盼著李懷溪的蚊香工坊趕快開工。
這邊李懷溪告訴了村民們今年的決策,那邊又找到了老村長。
倉庫裏去年存下的原材料雖然還有不少,但十條流水線一起幹的話去化速度肯定更快。
所以工坊開工的同時,原材料的儲備工作也得幹起來。
新鮮的材料收迴來後需要曬幹,中間有這個時間間隔,早點準備的話能保證原材料不會斷貨。
村裏麵每家可以出一個人來工坊上工,家裏其餘的人則可以上山去采原材料來工坊換錢,這又是一筆可觀的收入。
去年也正是因為自己大批量的收購原材料,才讓村民們掙了一筆快錢。
去年光靠本村的人收購已然不夠了,今年產量增加,光靠村裏人收肯定還是不行,不管是艾草還是榆樹皮,亦或者是平蓋靈芝和驅蟲菊,這些雖然在大山裏隨處可見,但也架不住全村的人天天薅。
所以要想有充足的原材料供應,還是得去收其他村子山上的。
想到去年那些物美價廉的原材料,李懷溪還想出去跑一趟會一會其他村的村長。
但想到老村長後李懷溪就不打算去了,他想把這活再交給老村長幫忙 。
李懷溪記得,之前跟老村長聊天的時候,隻要是牽扯到其他村子,老村長都會一臉不忿,想必是因為小莊村太窮導致人家看不起,這些年來跟別的村打交道受了不少氣。
去年因為用一半的價格收購其他村原材料的事,老村長高興了好久,還跟他說什麽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老年窮之類的話。
現在機會來了,李懷溪怎麽能不讓老村長再在其他村的村長麵前神氣一把呢,要是自己把這事辦了,那老村長說不定還會惋惜什麽的。
所以李懷溪打定了主意後,在家裏提了十來個雞蛋,踱著步子來到了老村長趙伯賢的家裏。
一進門看著在院子裏悠哉悠哉曬太陽的小老頭,李懷溪笑著道:“趙爺,最近身體挺好的吧?”
院子裏的趙伯賢聽到聲音抬頭,看到是李懷溪,忙迴道:“喲,小溪來了,哈哈好得很好得很。
你那工坊不是馬上開工了嗎,不好好在家歸置歸置,怎麽還有工夫到我這裏來啊。”
為小莊村操勞了大半輩子的趙伯賢自從卸下了村長的擔子後再也沒插手過村裏的事。
麵色比起之前來確實紅潤了不少,李懷溪看在眼裏也由衷地高興。
“趙爺,工坊那邊準備的差不多了,這不是有事想讓您幫忙嘛,就過來問問您。”李懷溪說著把手裏的雞蛋放在了院子裏的矮桌上。
趙伯賢一聽李懷溪有事找他,忙坐直了身子道:“什麽幫不幫忙的,有什麽事說就行。不過這雞蛋我不收,一會兒你怎麽拿過來的怎麽拿迴去。”
“這哪是讓您幫忙才拿過來的啊,我這不是好長時間沒見您了正好一塊兒來看看您嘛,家裏也不缺雞蛋,您收著就行。”
李懷溪說完不給老村長再拒絕的機會,立即上前一步蹲下身道:“趙爺,我今年想把工坊的蚊香買賣做的大一點,但咱村後麵山上的原材料肯定不夠,
要是讓村裏人為了些銀子進深山冒險的話也不值當的,所以我就想跟去年一樣收外麵村子的,您看怎麽樣?”
聽李懷溪說完,老村長立馬迴道:“這有啥,他們又不知道你要幹什麽,再說了即使知道了又能怎麽樣,你把配方牢牢抓在手裏,他們知道了也沒用。”
“行,那這事您看能不能出麵幫我招唿一下,那些個村子的村長跟您也是老相識,打起交道來肯定更省事。”李懷溪詢問似的問向老村長,畢竟老頭年紀大了,清閑了這麽久還願不願意管這些事還不好說。
沒想到老村長聽完李懷溪的話後一口就答應了下來,站起身道,
“找我你算是找對人了,那幾個人,哼,猴精猴精的,去年那是找到咱門上來了,所以我給他們出了個低價。
今年要是上門去找他們的話,保不齊就得跟你漫天要價。”
說完霸氣一擺手道:“這事交給我就行了,就跟去年一個價,就這也是便宜他們了。”
說完還忍不住樂了一聲,仿佛已經看到了他那些老對手討好他的樣子。
老村長言語間自信滿滿,讓李懷溪感覺甚是安心,果然是老成持重的人,事還沒辦,說出來的話都這麽穩妥。
這個時候正是山上的野草瘋長的時候,艾草已經可以收割使用,驅蟲菊也在山野間開出了一朵朵的小花。
榆樹皮和平蓋靈芝更是不用愁,每個村子的山上都有不少。
老村長大包大攬的把這件事答應下來,還安排好跟去年一樣,村裏的人收了直接送到作坊,外村來的就送到他家去。
李懷溪也覺得這樣比較穩妥,畢竟自己村和外村的收購價格不一樣,要是讓人家知道了自己區別對待,這以後十裏八鄉的估計自己的名聲就算臭了。
不過老村長直接給他上了雙保險,放出去的消息跟李懷溪沒有半點關係,隻是說外地的客商又來自己村收山貨了。
消息一放出來,村裏一陣躁動,一天五十文的工錢,這可是比種地來錢快的營生,村裏誰不想去工坊上工?
今年養了牲口的村民更是激動,他們之所以能買得起毛驢,除了賣糧得來的銀子之外,大部分的銀錢都來自於蚊香工坊。
這下蚊香工坊正常開工,就意味著大家又可以輪流上工,已經空了的錢匣子又能攢下錢了。
但跟村民們想法不一樣的是,李懷溪今年不打算讓大家輪排了,而是全體一起幹。
去年工坊是四條流水線,村裏一共一百二十戶,每家要間隔三天才能來幹一天活。
但今年李懷溪已經打定了主意擴大產能,所以直接讓每家出一個人,集齊十條生產線全力生產。
這個決定傳到村民耳朵裏,村裏更是炸開了鍋,本來以為三天排上一次,能掙五十文的工錢已經很好了。
可現在直接告訴他們每天都能上工,這意味著天天都能掙到五十文啊!
一時間小莊村的村民心潮湧動,都盼著李懷溪的蚊香工坊趕快開工。
這邊李懷溪告訴了村民們今年的決策,那邊又找到了老村長。
倉庫裏去年存下的原材料雖然還有不少,但十條流水線一起幹的話去化速度肯定更快。
所以工坊開工的同時,原材料的儲備工作也得幹起來。
新鮮的材料收迴來後需要曬幹,中間有這個時間間隔,早點準備的話能保證原材料不會斷貨。
村裏麵每家可以出一個人來工坊上工,家裏其餘的人則可以上山去采原材料來工坊換錢,這又是一筆可觀的收入。
去年也正是因為自己大批量的收購原材料,才讓村民們掙了一筆快錢。
去年光靠本村的人收購已然不夠了,今年產量增加,光靠村裏人收肯定還是不行,不管是艾草還是榆樹皮,亦或者是平蓋靈芝和驅蟲菊,這些雖然在大山裏隨處可見,但也架不住全村的人天天薅。
所以要想有充足的原材料供應,還是得去收其他村子山上的。
想到去年那些物美價廉的原材料,李懷溪還想出去跑一趟會一會其他村的村長。
但想到老村長後李懷溪就不打算去了,他想把這活再交給老村長幫忙 。
李懷溪記得,之前跟老村長聊天的時候,隻要是牽扯到其他村子,老村長都會一臉不忿,想必是因為小莊村太窮導致人家看不起,這些年來跟別的村打交道受了不少氣。
去年因為用一半的價格收購其他村原材料的事,老村長高興了好久,還跟他說什麽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老年窮之類的話。
現在機會來了,李懷溪怎麽能不讓老村長再在其他村的村長麵前神氣一把呢,要是自己把這事辦了,那老村長說不定還會惋惜什麽的。
所以李懷溪打定了主意後,在家裏提了十來個雞蛋,踱著步子來到了老村長趙伯賢的家裏。
一進門看著在院子裏悠哉悠哉曬太陽的小老頭,李懷溪笑著道:“趙爺,最近身體挺好的吧?”
院子裏的趙伯賢聽到聲音抬頭,看到是李懷溪,忙迴道:“喲,小溪來了,哈哈好得很好得很。
你那工坊不是馬上開工了嗎,不好好在家歸置歸置,怎麽還有工夫到我這裏來啊。”
為小莊村操勞了大半輩子的趙伯賢自從卸下了村長的擔子後再也沒插手過村裏的事。
麵色比起之前來確實紅潤了不少,李懷溪看在眼裏也由衷地高興。
“趙爺,工坊那邊準備的差不多了,這不是有事想讓您幫忙嘛,就過來問問您。”李懷溪說著把手裏的雞蛋放在了院子裏的矮桌上。
趙伯賢一聽李懷溪有事找他,忙坐直了身子道:“什麽幫不幫忙的,有什麽事說就行。不過這雞蛋我不收,一會兒你怎麽拿過來的怎麽拿迴去。”
“這哪是讓您幫忙才拿過來的啊,我這不是好長時間沒見您了正好一塊兒來看看您嘛,家裏也不缺雞蛋,您收著就行。”
李懷溪說完不給老村長再拒絕的機會,立即上前一步蹲下身道:“趙爺,我今年想把工坊的蚊香買賣做的大一點,但咱村後麵山上的原材料肯定不夠,
要是讓村裏人為了些銀子進深山冒險的話也不值當的,所以我就想跟去年一樣收外麵村子的,您看怎麽樣?”
聽李懷溪說完,老村長立馬迴道:“這有啥,他們又不知道你要幹什麽,再說了即使知道了又能怎麽樣,你把配方牢牢抓在手裏,他們知道了也沒用。”
“行,那這事您看能不能出麵幫我招唿一下,那些個村子的村長跟您也是老相識,打起交道來肯定更省事。”李懷溪詢問似的問向老村長,畢竟老頭年紀大了,清閑了這麽久還願不願意管這些事還不好說。
沒想到老村長聽完李懷溪的話後一口就答應了下來,站起身道,
“找我你算是找對人了,那幾個人,哼,猴精猴精的,去年那是找到咱門上來了,所以我給他們出了個低價。
今年要是上門去找他們的話,保不齊就得跟你漫天要價。”
說完霸氣一擺手道:“這事交給我就行了,就跟去年一個價,就這也是便宜他們了。”
說完還忍不住樂了一聲,仿佛已經看到了他那些老對手討好他的樣子。
老村長言語間自信滿滿,讓李懷溪感覺甚是安心,果然是老成持重的人,事還沒辦,說出來的話都這麽穩妥。
這個時候正是山上的野草瘋長的時候,艾草已經可以收割使用,驅蟲菊也在山野間開出了一朵朵的小花。
榆樹皮和平蓋靈芝更是不用愁,每個村子的山上都有不少。
老村長大包大攬的把這件事答應下來,還安排好跟去年一樣,村裏的人收了直接送到作坊,外村來的就送到他家去。
李懷溪也覺得這樣比較穩妥,畢竟自己村和外村的收購價格不一樣,要是讓人家知道了自己區別對待,這以後十裏八鄉的估計自己的名聲就算臭了。
不過老村長直接給他上了雙保險,放出去的消息跟李懷溪沒有半點關係,隻是說外地的客商又來自己村收山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