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武三年(223)年,冬。
祁山城。
數百個魏軍被捆綁。
魏延扛著一柄厚重的長矛,睥睨眾俘如雞犬。
又有一將,麵容堅毅,蹲著身子盤問眾魏俘,正是梓潼太守張翼。
二將奉諸葛亮的軍令,自下辨沿西漢水北上奇襲祁山。
途徑禮縣時,禮縣縣長賈坤直接改旗易幟,請求迴歸大漢。
那話漂亮的:我不是叛魏,也不是降漢。我本為漢禮縣長,無奈成為魏禮縣長。如今大漢天兵來了,我終於可以迴歸大漢的懷抱了。
為了表達迴歸大漢的誠意,賈坤又假托給祁山城運送飲食物資,助魏延和張翼兵不血刃就奪下了祁山城。
這讓魏延和張翼嗅到了不尋常:奪取祁山未免太順利了些!
故而在奪了祁山城後,魏延和張翼就開始盤問審訊魏俘,以求獲得更多的訊息。
許久。
張翼起身:“跟禮縣的官吏一樣,祁山城魏卒的家眷也全都在冀城。
天水郡太守馬遵不信任諸縣官吏,也不信任郡中兵馬,常唿為‘賊’,又以眾人家眷為質,將其扣押於冀縣。
隻要能拿下冀縣,不僅天水郡諸縣都能傳檄而定,天水郡的兵馬也能聽從號令!
此乃天助你我立此大功啊!”
張翼有些興奮。
曹魏實施的錯役製度與人質製度,雖然增強了管控力但也引起了天水郡官吏士民的不滿。
畢竟。
隻要一犯錯就要牽連家屬,整天活在高壓下,沒幾個人能承受得了。
魏延不由冷笑:“馬遵一介庸才,竟也能當太守?”
一個既不信任諸縣官吏又不信任郡中兵馬的人,竟然身兼太守一職,魏延都在懷疑,這馬遵莫非是買的太守?
嘲諷歸嘲諷。
魏延也沒忘記正事,喚來禮縣縣長賈坤,要賈坤勸祁山城的數百魏卒“迴歸大漢”。
能勸多少是多少!
冀縣距離祁山城百餘裏,山腳還有個西縣,想要不打草驚蛇,善用降卒是最妥當的。
“丞相大軍尚需三日才能抵達祁山,我們是先取西縣,還是先等丞相大軍到來?”張翼按捺興奮。
雖說同為一郡太守,但魏延是鎮北將軍,也是這次奇襲祁山的主將,軍事上張翼是要聽命於魏延的。
魏延隻是沉吟片刻,就有了決定:“兵貴神速!祁山城外,未必沒有暗哨存在,倘若走漏消息讓西縣提前有了準備,城門一關,你我無法破城。”
這次奇襲祁山本就帶有僥幸,魏延和張翼也隻帶了兩千兵馬為先鋒,還都是輕裝簡行。
別說攻城了,但凡與魏軍對峙日久,魏延和張翼都得因為補給不足而退走。
如何在有限的補給條件下盡可能的完成奇襲,才是此戰的關鍵。
祁山城的魏俘,對“迴歸大漢”的抗拒心理並不強。
一者是眾魏俘對曹魏的高壓統治不滿,沒有太強的歸屬感;二者是馬遵這個天水郡太抽象,防兵吏如防賊。
這就不得不提劉備對曹一貫作風了。
今指與吾為水火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寬;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譎,吾以忠;每與操反,事乃可成耳。
隻要曹操做的事,讓官吏士民不滿了,劉備就反著來。
你要用錯役製度和人質製度來強行約束官吏軍民,那我就用仁義來讓官吏軍民歸心。
作為劉備手把手教出來的鎮北將軍魏延,自然也深諳此理。
一陣對劉備的猛誇,讓眾魏俘看到了完全不一樣的未來!
都是腦袋別在褲腰帶上當兵吃飯的,跟著誰容易活命,才是眾魏卒最真實的想法。
忠?
曹魏不仁,何以言忠?
忠,那是郭淮馬遵這等受曹魏厚待的官員才需要去考慮的。
不到半個時辰。
就有數十魏俘,想要重新搏一個富貴出身。
其餘的魏俘,雖然期待天水郡在大漢的治理下不會再如曹魏一般高壓,但又怕漢軍無法徹底占有天水而拖累了冀縣的家眷。
對此。
魏延也不勉強。
家眷為質,不是誰都能有勇氣狠下心去反抗曹魏的。
大部分人,隻敢委曲求全,一直在退,一直在退,以為什麽都給了,就能得到酷權者的垂憐。
然而酷權者一向麻木不仁,你越是退,對方就越隻會想著要你的命。
魏延留了五百兵駐守祁山城。
賈坤初降,祁山城還有幾百魏俘,魏延可不敢一點防備都不設。
若是詐城失敗,祁山城退路又斷,那魏延這兩千先鋒就成了甕中之鱉了。
同時。
魏延又派人去給後方的劉禪、諸葛亮派送戰報以及奇襲西縣、冀縣等後續計劃。
奇襲容易,守城艱難。
想要應付天水郡隨時都可能出現的反擊,魏延必須得有後手準備。
鄙夷歸鄙夷,魏延也不會真的認為天水郡就沒一個能頂事的。
隴右的冬季,頗為寒冷。
諸葛亮選擇冬季出兵,也是為了出其不意。
西縣。
四個縮著脖子的城門小卒,在寒風中踱步取暖,相互喝語。
“當官的在被窩裏抱著女人,當兵的卻要在寒風中挨餓受凍,連口熱湯都不知道給我們送來。”
“給我們送熱湯?這麽冷的風都沒將你小子給吹醒嗎?我們就幾個賤兵痞子,還想讓當官的送熱湯?”
“哼哼!想想也不行?想想也有罪?我看你就是人老了膽怯了!最近我聽評書的講,以前有個叫陳勝的說了,誰都可以當將軍。”
“那叫‘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你連這個都記不住,還想當將軍?”
“記不住又如何?我拳頭大,今後肯定能當將軍!咦?那不是祁山城的張曲長嗎?”
喝語間。
但見數十魏卒頂著寒風來到了城門口,為首者正是新降的祁山魏俘曲長張青。
“張曲長,又要入城買酒?”
顯然。
張青不是第一次來了西縣買酒了。
“嗯,祁山城太冷了。兄弟們受不了,來買點酒水迴去取暖。”張青熟練的打著招唿。
一小卒羨慕:“還是你們好,還有錢買酒水,我們啊,隻能在這吹寒風。”
張青打著哈哈:“想喝酒就明說,我哪次沒分與你們?”
說話間。
張青這數十人已經有一半入了城。
忽聽得一聲“動手”,張青的短刀就已經架在了與其說話的城門小卒肩頭。
“張曲長?你這是?”小卒瞪大了眼睛,難以置信的看著張青。
“兄弟,對不住了。等我奪了西縣,再請你喝酒。你就老老實實的待在這裏別亂動別亂喊,否則我的刀不長眼。”張青冷眼輕喝。
又一人取出懷中的黑旗,奮力的向遠處招舞。
“張青得手了!這西縣的防備,比我想象中更鬆懈啊!”魏延冷笑。
機不可失!
不管什麽原因造成西縣防備鬆懈,魏延都不會錯過這個機會。
千餘精兵一擁而上,很快就入了西縣控製了四門,西縣的官吏士民,不曾走掉一人!
而此時。
西縣令胡林還在被窩裏抱著新納的小妾取暖。
看著一個個披甲的漢軍出現在屋中,胡林又驚又恐:“你們是什麽人?”
魏延睥睨胡林,橫刀而問:“你又是誰?”
被寒刀指著,胡林感到極為羞恥:“竟敢如此無禮!我乃西縣令胡林!”
魏延嗬嗬冷笑:“抓的就是你這個西縣令!帶走!”
一經審問。
魏延這才得知:
由於武都陰平被奪,且郭淮率軍支援時又在禮縣南部的建威被東川諸將擊敗。
故而,郭淮判斷東川都督李嚴極有可能會進犯天水。
因此。
郭淮一麵在禮縣北部的祁山城部署了五百兵,一麵又在祁山北部的木門道部署了五百兵,用於防範。
而在後方的上邽,冀縣、臨渭等重要城池,也分兵駐守,讓天水太守馬遵在冀縣統一調度。
不曾想。
先有禮縣縣長賈坤對曹魏的高壓不滿,直接獻城請求迴歸大漢;後有西縣令胡林自認為漢軍冬季不會出兵就疏於戒備,大白天的鑽小妾窩,從而被魏延輕而易舉的就破了部署在木門道南部一山兩城的防禦線。
探得木門道還有魏兵駐守,魏延也不由蹙緊了眉頭。
本以為奪了西縣可以奇襲冀縣,沒想到郭淮竟會如此的謹慎!
木門道為險隘峽穀,兩側高山密林,中間僅有一條峽道可以通行,是祁山通往冀縣的關鍵礙口。
若走木門道,路程隻有百餘裏,急行軍兩日就能抵達冀縣;若不走木門道,就需要走上邽繞道,不僅路程多了一倍,還容易受到上邽魏軍的阻攔。
張翼分析道:“以目前的軍力,想要強行通過木門道極為不易,即便通過了損失也不會小,再去冀縣時就很難構成威脅。
不如嚴守西縣要道,謹防消息走漏,等丞相大軍到了,再以主力走上邽,奇兵入木門道,兩路並進,定可奪取冀縣。”
張翼的分析,亦如魏延所想。
雖說魏延不懼冒險,但冒險的目的是取勝,而非單純的出奇。
要走木門道奇襲冀縣,需要主力走上邽配合。
想到這。
魏延一麵再派人送捷報,一麵封鎖諸要道,以免消息走漏。
而在後方。
得知魏延張翼破了祁山,饒是一向沉穩的諸葛亮也忍不住驚訝。
這次冬季用兵,諸葛亮主要的目的是在試探曹魏的反應,成則成,不成則另覓機會。
原本諸葛亮還想著,若奪不了祁山,就分兵繞道去上邽。
不曾想魏延竟會輕而易舉就奪下了祁山這個極為重要的據點。
仔細看了魏延送迴來的捷報,諸葛亮對天水郡有了更準確的判斷:曹魏在天水郡,威信未立!
“大軍速往祁山!”
諸葛亮不敢怠慢,催軍速行。
途中。
諸葛亮又得到了魏延的第二份捷報:西縣已取,郭淮在木門道有駐兵。
如此順利的攻勢,看得孟達一陣眼紅。
倘若掌劍印的是李嚴,這先鋒一職哪怕有魏延相爭也得落在孟達手頭。
然而。
諸葛亮掌了劍印後,先鋒是孟達還是魏延,靠的是抓鬮!
孟達先抓,卻抓了個空,隻能眼睜睜的看著魏延去當先鋒!
諸葛亮又想讓孟達當魏延的副將,孟達賭氣不願,反讓張翼撿了個漏。
孟達此刻的心情已經不知道用什麽來形容了。
心中仿佛有個小人兒在那狂怒:我的!我的!我的!
“丞相,我願領兵去取木門道!”趁著魏延不在,孟達連忙請命。
否則到了西縣後,誰去取木門道又得抓鬮,萬一又抓了個空,豈不是全程配合魏延立奇功?
諸葛亮輕輕搖頭,婉拒了孟達的請命:“木門道險峻難取,貿然前往,隻會損兵折將,於士氣無益。等到了西縣後,再作計議吧。”
見孟達猶有不服,劉禪也出言安撫:“孟將軍莫急,不會少了你立功的機會。”
見劉禪都開口了,孟達暗暗一歎,鬱鬱不言。
眾軍速行。
等抵達西縣時,魏延麵色凝重的向諸葛亮請罪:“丞相,我占據西縣的消息走漏了。我沒想到郭淮不僅在木門道派兵駐守,還要求西縣令每日派人去上邽報安。”
魏延很是苦悶。
本可以交個滿分答卷,結果疏忽大意沒塗答題卡。
“祁山已得,些許消息走漏,不必在意。”諸葛亮沒有責怪魏延。
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奪取禮縣、祁山和西縣,即便走漏了消息也比預期順利。
張翼又趁機提議分兵木門道和上邽,同取冀縣。
不過這個提議被諸葛亮否決了。
對魏延、張翼、孟達這類的武將而言,走木門道雖然艱險但勝在出奇,死點人很正常;而對諸葛亮而言,考慮的是盡可能的減少折損。
這次出兵,隻有萬餘人。
以寡敵眾的時候,是不能輕易犯險的。
若是兵力折損太多,即便僥幸奪取了冀縣也難以抵擋曹魏的反撲。
能奪城,隻能算一半本事;奪了城還能守住,才算真本事!
諸葛亮在綜合考慮了後,決定走上邽繞道去冀縣。
雖然路程比走木門道多了一倍,但勝在穩妥。
而在上邽。
守將州泰已經覺察到了不對勁。
西縣已經連續三日沒派人來報安了。
身為郭淮提拔的年輕將領,州泰對郭淮的軍令是會嚴格遵從的。
兩個月前,西縣令胡林覺得都快入冬了,漢軍今年肯定不會出兵了,於是就中止了每日派人去上邽報安。
州泰當即就帶人去了西縣,差點將胡林一槍給挑了,最後還是太守馬遵出麵調解才解決了衝突。
之後兩個月,胡林再也不敢擅自中止,隻是暗地裏一邊抱著小妾一邊罵罵咧咧的將小妾幻想成州泰的女眷。
“將軍,不如我派斥候走一趟西縣?”副將提議。
州泰沉吟片刻,道:“斥候往返,耗時也得兩到三日;倘若西縣真出了變故,漢軍恐怕已經快要到上邽了。先派人去冀縣向馬太守匯報軍情。”
頓了頓。
州泰又感到不放心,又吩咐道:“再派人去陳倉尋郭使君。”
郭淮雖然是雍州刺史,但治所依舊在長安。
由於雍州地廣郡多,平日裏郭淮會巡視諸郡,或是天水、或是南安、或是安定等等,然後沿著渭水順流而下返迴長安。
眼下正值年末,郭淮也到了返迴長安向曹真述職的時候,數日前才巡視了上邽,故而州泰能知道郭淮的行蹤。
而在州泰派出信使的第二日夜,一群氣喘唿唿的魏卒就來到了城下,唿喊開門。
城頭值夜的軍侯不敢大意,大聲喝問:“入夜不開城門,這是曆來的規矩,爾等是何人麾下,怎不識規矩?”
城下一魏卒高唿:“我乃祁山曲長張青,漢軍策反了西縣令胡林,偷襲祁山,如今祁山和西縣都被漢軍掌控!”
城頭軍侯大驚失色:“怎麽可能?胡林乃馬府君門生,怎會被漢軍策反?”
張青惱道:“我怎知那胡林腦子在想什麽!速速開門,我要見州將軍,若是誤了軍情,你吃罪得起嗎?”
軍侯不敢大意:“我這就派人去通知州將軍,你在城外好好待著,若敢妄動,休怪我弓箭無情!”
見城頭軍侯如此謹慎,張青也不由暗罵。
比起西縣令胡林,眼前這個軍侯更甚七分。
【上邽難詐了】
張青暗生憂心。
不多時。
州泰匆匆來到城頭,看著城下的祁山曲長張青,州泰喝問道:“張青,祁山主將石重如今在何處?”
張青忿忿:“已被漢將魏延斬殺,州將軍,你可要為石校尉報仇啊!”
看著張青在城外忿忿不平,州泰大笑:“連石重都被斬殺,你一個小小的曲長竟能逃命?真當我州泰是愚人嗎?弓箭手,給我射殺這叛賊!”
看著城頭飛來的弓箭,張青臉色大變,抱頭而竄。
一不留神,胳膊上中了一箭,氣得張青破口大罵:“州泰,我本有意勸你投降大漢,你卻如此執迷不悟!
城上的聽著:如今,大漢的太子殿下已經引了五萬大軍來取雍州,爾等若是識相就早早投降,還能戴罪立功;若是頑抗,必會死無葬身之地!”
州泰吃了一驚。
大漢的太子?
劉備的兒子劉禪?
怎麽可能!
州泰本以為是劉備任命的東川都督李嚴率軍來襲,不曾想竟然是劉備的太子劉禪來襲?
李嚴來襲和劉禪來襲,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李嚴是東川都督,屬於邊將,邊將來襲是常態。
劉禪是太子,是儲君,劉禪不在江陵皇城卻帶兵來襲祁山,這性質就變了!
而城頭的魏卒,聽得劉備遣太子劉禪引五萬大軍來打雍州,皆是驚駭難平。
“五萬大軍?我等如何能守?”
“連太子都來了,肯定是要強取天水了!”
“怪不得能策反西縣令,我是西縣令也不敢擋啊!”
“上邽守軍隻有千餘人,打不過,會死的!”
“.”
一時之間,上邽城頭人心惶恐,甚至還有嚇得連武器都握不穩的。
州泰怒目而視,厲聲喝道:“張青,休得猖狂!雍州有征東將軍親率十萬大軍坐鎮長安,何懼劉禪一小兒?待我生擒劉禪小兒,定要將其頭懸城頭,以示大魏虎威!”
看著城頭的州泰,張青忿忿轉身離開,來尋魏延請罪,哭訴委屈。
見張青胳膊上還掛著一箭,又聽得州泰羞辱劉禪,魏延勃然大怒:“區區一介無名之輩,也敢羞辱太子,找死!”
魏延也不再藏著了,遂引大軍來到上邽城下,提槍策馬,高唿州泰其名:“鎮北將軍魏延在此!州泰小兒,可敢出城一戰!”
聽到搦戰聲,州泰卻是在城頭冷笑:“魏延,休得猖狂!我早已派人向郭使君求援,你若識趣,早早離去;若不識趣,定將你生擒!”
魏延大笑:“郭淮一介手下敗將,也敢妄言擒我?州泰,我念你同為南陽人,好心勸你,你莫要不識好歹!”
州泰更是不懼:“俗話說,咬人的狗不會叫,你若真能奪下上邽城,就不會在城下逞口舌之利了。沒有內應,你就不會奪城了嗎?”
見州泰油鹽不進,魏延的臉色也變得陰沉。
沒有內應想奪城,就隻能強攻,而強攻就得打造攻城器械,這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打造的。
自古以來,直接攻城都是迫不得已才會選擇的方式。
“州泰,你說得沒錯。沒有內應,我的確奪不了上邽城。可你能死守上邽,馬遵未必會死守冀縣。剛好,你射了張青一箭,你不妨猜猜,馬遵會不會來救你!”
魏延的話,直踹州泰心頭。
禮縣、祁山、西縣接連失守,上邽又被圍,身為天水太守的馬遵,必會引兵來救!
州泰的心頭變得糾結,既希望馬遵來救,又希望馬遵固守冀縣。
“哼!魏延,你能辦到再說吧!”州泰不再與魏延糾纏,隻令眾軍士嚴守城池。
魏延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壓抑內心的惱怒,吩咐張青:“若我料得不差,州泰應提前給馬遵報送了軍報,馬遵應也能猜到祁山有變。
你走一趟冀縣,誘馬遵出城。你若功成,我必在太子麵前為你美言!今後立了功勞,也能封侯拜將,也不枉了你一身武藝。”
張青大喜,投降是為了富貴,富貴在眼前豈能不取!
“必不辱使命!”
(本章完)
祁山城。
數百個魏軍被捆綁。
魏延扛著一柄厚重的長矛,睥睨眾俘如雞犬。
又有一將,麵容堅毅,蹲著身子盤問眾魏俘,正是梓潼太守張翼。
二將奉諸葛亮的軍令,自下辨沿西漢水北上奇襲祁山。
途徑禮縣時,禮縣縣長賈坤直接改旗易幟,請求迴歸大漢。
那話漂亮的:我不是叛魏,也不是降漢。我本為漢禮縣長,無奈成為魏禮縣長。如今大漢天兵來了,我終於可以迴歸大漢的懷抱了。
為了表達迴歸大漢的誠意,賈坤又假托給祁山城運送飲食物資,助魏延和張翼兵不血刃就奪下了祁山城。
這讓魏延和張翼嗅到了不尋常:奪取祁山未免太順利了些!
故而在奪了祁山城後,魏延和張翼就開始盤問審訊魏俘,以求獲得更多的訊息。
許久。
張翼起身:“跟禮縣的官吏一樣,祁山城魏卒的家眷也全都在冀城。
天水郡太守馬遵不信任諸縣官吏,也不信任郡中兵馬,常唿為‘賊’,又以眾人家眷為質,將其扣押於冀縣。
隻要能拿下冀縣,不僅天水郡諸縣都能傳檄而定,天水郡的兵馬也能聽從號令!
此乃天助你我立此大功啊!”
張翼有些興奮。
曹魏實施的錯役製度與人質製度,雖然增強了管控力但也引起了天水郡官吏士民的不滿。
畢竟。
隻要一犯錯就要牽連家屬,整天活在高壓下,沒幾個人能承受得了。
魏延不由冷笑:“馬遵一介庸才,竟也能當太守?”
一個既不信任諸縣官吏又不信任郡中兵馬的人,竟然身兼太守一職,魏延都在懷疑,這馬遵莫非是買的太守?
嘲諷歸嘲諷。
魏延也沒忘記正事,喚來禮縣縣長賈坤,要賈坤勸祁山城的數百魏卒“迴歸大漢”。
能勸多少是多少!
冀縣距離祁山城百餘裏,山腳還有個西縣,想要不打草驚蛇,善用降卒是最妥當的。
“丞相大軍尚需三日才能抵達祁山,我們是先取西縣,還是先等丞相大軍到來?”張翼按捺興奮。
雖說同為一郡太守,但魏延是鎮北將軍,也是這次奇襲祁山的主將,軍事上張翼是要聽命於魏延的。
魏延隻是沉吟片刻,就有了決定:“兵貴神速!祁山城外,未必沒有暗哨存在,倘若走漏消息讓西縣提前有了準備,城門一關,你我無法破城。”
這次奇襲祁山本就帶有僥幸,魏延和張翼也隻帶了兩千兵馬為先鋒,還都是輕裝簡行。
別說攻城了,但凡與魏軍對峙日久,魏延和張翼都得因為補給不足而退走。
如何在有限的補給條件下盡可能的完成奇襲,才是此戰的關鍵。
祁山城的魏俘,對“迴歸大漢”的抗拒心理並不強。
一者是眾魏俘對曹魏的高壓統治不滿,沒有太強的歸屬感;二者是馬遵這個天水郡太抽象,防兵吏如防賊。
這就不得不提劉備對曹一貫作風了。
今指與吾為水火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寬;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譎,吾以忠;每與操反,事乃可成耳。
隻要曹操做的事,讓官吏士民不滿了,劉備就反著來。
你要用錯役製度和人質製度來強行約束官吏軍民,那我就用仁義來讓官吏軍民歸心。
作為劉備手把手教出來的鎮北將軍魏延,自然也深諳此理。
一陣對劉備的猛誇,讓眾魏俘看到了完全不一樣的未來!
都是腦袋別在褲腰帶上當兵吃飯的,跟著誰容易活命,才是眾魏卒最真實的想法。
忠?
曹魏不仁,何以言忠?
忠,那是郭淮馬遵這等受曹魏厚待的官員才需要去考慮的。
不到半個時辰。
就有數十魏俘,想要重新搏一個富貴出身。
其餘的魏俘,雖然期待天水郡在大漢的治理下不會再如曹魏一般高壓,但又怕漢軍無法徹底占有天水而拖累了冀縣的家眷。
對此。
魏延也不勉強。
家眷為質,不是誰都能有勇氣狠下心去反抗曹魏的。
大部分人,隻敢委曲求全,一直在退,一直在退,以為什麽都給了,就能得到酷權者的垂憐。
然而酷權者一向麻木不仁,你越是退,對方就越隻會想著要你的命。
魏延留了五百兵駐守祁山城。
賈坤初降,祁山城還有幾百魏俘,魏延可不敢一點防備都不設。
若是詐城失敗,祁山城退路又斷,那魏延這兩千先鋒就成了甕中之鱉了。
同時。
魏延又派人去給後方的劉禪、諸葛亮派送戰報以及奇襲西縣、冀縣等後續計劃。
奇襲容易,守城艱難。
想要應付天水郡隨時都可能出現的反擊,魏延必須得有後手準備。
鄙夷歸鄙夷,魏延也不會真的認為天水郡就沒一個能頂事的。
隴右的冬季,頗為寒冷。
諸葛亮選擇冬季出兵,也是為了出其不意。
西縣。
四個縮著脖子的城門小卒,在寒風中踱步取暖,相互喝語。
“當官的在被窩裏抱著女人,當兵的卻要在寒風中挨餓受凍,連口熱湯都不知道給我們送來。”
“給我們送熱湯?這麽冷的風都沒將你小子給吹醒嗎?我們就幾個賤兵痞子,還想讓當官的送熱湯?”
“哼哼!想想也不行?想想也有罪?我看你就是人老了膽怯了!最近我聽評書的講,以前有個叫陳勝的說了,誰都可以當將軍。”
“那叫‘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你連這個都記不住,還想當將軍?”
“記不住又如何?我拳頭大,今後肯定能當將軍!咦?那不是祁山城的張曲長嗎?”
喝語間。
但見數十魏卒頂著寒風來到了城門口,為首者正是新降的祁山魏俘曲長張青。
“張曲長,又要入城買酒?”
顯然。
張青不是第一次來了西縣買酒了。
“嗯,祁山城太冷了。兄弟們受不了,來買點酒水迴去取暖。”張青熟練的打著招唿。
一小卒羨慕:“還是你們好,還有錢買酒水,我們啊,隻能在這吹寒風。”
張青打著哈哈:“想喝酒就明說,我哪次沒分與你們?”
說話間。
張青這數十人已經有一半入了城。
忽聽得一聲“動手”,張青的短刀就已經架在了與其說話的城門小卒肩頭。
“張曲長?你這是?”小卒瞪大了眼睛,難以置信的看著張青。
“兄弟,對不住了。等我奪了西縣,再請你喝酒。你就老老實實的待在這裏別亂動別亂喊,否則我的刀不長眼。”張青冷眼輕喝。
又一人取出懷中的黑旗,奮力的向遠處招舞。
“張青得手了!這西縣的防備,比我想象中更鬆懈啊!”魏延冷笑。
機不可失!
不管什麽原因造成西縣防備鬆懈,魏延都不會錯過這個機會。
千餘精兵一擁而上,很快就入了西縣控製了四門,西縣的官吏士民,不曾走掉一人!
而此時。
西縣令胡林還在被窩裏抱著新納的小妾取暖。
看著一個個披甲的漢軍出現在屋中,胡林又驚又恐:“你們是什麽人?”
魏延睥睨胡林,橫刀而問:“你又是誰?”
被寒刀指著,胡林感到極為羞恥:“竟敢如此無禮!我乃西縣令胡林!”
魏延嗬嗬冷笑:“抓的就是你這個西縣令!帶走!”
一經審問。
魏延這才得知:
由於武都陰平被奪,且郭淮率軍支援時又在禮縣南部的建威被東川諸將擊敗。
故而,郭淮判斷東川都督李嚴極有可能會進犯天水。
因此。
郭淮一麵在禮縣北部的祁山城部署了五百兵,一麵又在祁山北部的木門道部署了五百兵,用於防範。
而在後方的上邽,冀縣、臨渭等重要城池,也分兵駐守,讓天水太守馬遵在冀縣統一調度。
不曾想。
先有禮縣縣長賈坤對曹魏的高壓不滿,直接獻城請求迴歸大漢;後有西縣令胡林自認為漢軍冬季不會出兵就疏於戒備,大白天的鑽小妾窩,從而被魏延輕而易舉的就破了部署在木門道南部一山兩城的防禦線。
探得木門道還有魏兵駐守,魏延也不由蹙緊了眉頭。
本以為奪了西縣可以奇襲冀縣,沒想到郭淮竟會如此的謹慎!
木門道為險隘峽穀,兩側高山密林,中間僅有一條峽道可以通行,是祁山通往冀縣的關鍵礙口。
若走木門道,路程隻有百餘裏,急行軍兩日就能抵達冀縣;若不走木門道,就需要走上邽繞道,不僅路程多了一倍,還容易受到上邽魏軍的阻攔。
張翼分析道:“以目前的軍力,想要強行通過木門道極為不易,即便通過了損失也不會小,再去冀縣時就很難構成威脅。
不如嚴守西縣要道,謹防消息走漏,等丞相大軍到了,再以主力走上邽,奇兵入木門道,兩路並進,定可奪取冀縣。”
張翼的分析,亦如魏延所想。
雖說魏延不懼冒險,但冒險的目的是取勝,而非單純的出奇。
要走木門道奇襲冀縣,需要主力走上邽配合。
想到這。
魏延一麵再派人送捷報,一麵封鎖諸要道,以免消息走漏。
而在後方。
得知魏延張翼破了祁山,饒是一向沉穩的諸葛亮也忍不住驚訝。
這次冬季用兵,諸葛亮主要的目的是在試探曹魏的反應,成則成,不成則另覓機會。
原本諸葛亮還想著,若奪不了祁山,就分兵繞道去上邽。
不曾想魏延竟會輕而易舉就奪下了祁山這個極為重要的據點。
仔細看了魏延送迴來的捷報,諸葛亮對天水郡有了更準確的判斷:曹魏在天水郡,威信未立!
“大軍速往祁山!”
諸葛亮不敢怠慢,催軍速行。
途中。
諸葛亮又得到了魏延的第二份捷報:西縣已取,郭淮在木門道有駐兵。
如此順利的攻勢,看得孟達一陣眼紅。
倘若掌劍印的是李嚴,這先鋒一職哪怕有魏延相爭也得落在孟達手頭。
然而。
諸葛亮掌了劍印後,先鋒是孟達還是魏延,靠的是抓鬮!
孟達先抓,卻抓了個空,隻能眼睜睜的看著魏延去當先鋒!
諸葛亮又想讓孟達當魏延的副將,孟達賭氣不願,反讓張翼撿了個漏。
孟達此刻的心情已經不知道用什麽來形容了。
心中仿佛有個小人兒在那狂怒:我的!我的!我的!
“丞相,我願領兵去取木門道!”趁著魏延不在,孟達連忙請命。
否則到了西縣後,誰去取木門道又得抓鬮,萬一又抓了個空,豈不是全程配合魏延立奇功?
諸葛亮輕輕搖頭,婉拒了孟達的請命:“木門道險峻難取,貿然前往,隻會損兵折將,於士氣無益。等到了西縣後,再作計議吧。”
見孟達猶有不服,劉禪也出言安撫:“孟將軍莫急,不會少了你立功的機會。”
見劉禪都開口了,孟達暗暗一歎,鬱鬱不言。
眾軍速行。
等抵達西縣時,魏延麵色凝重的向諸葛亮請罪:“丞相,我占據西縣的消息走漏了。我沒想到郭淮不僅在木門道派兵駐守,還要求西縣令每日派人去上邽報安。”
魏延很是苦悶。
本可以交個滿分答卷,結果疏忽大意沒塗答題卡。
“祁山已得,些許消息走漏,不必在意。”諸葛亮沒有責怪魏延。
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奪取禮縣、祁山和西縣,即便走漏了消息也比預期順利。
張翼又趁機提議分兵木門道和上邽,同取冀縣。
不過這個提議被諸葛亮否決了。
對魏延、張翼、孟達這類的武將而言,走木門道雖然艱險但勝在出奇,死點人很正常;而對諸葛亮而言,考慮的是盡可能的減少折損。
這次出兵,隻有萬餘人。
以寡敵眾的時候,是不能輕易犯險的。
若是兵力折損太多,即便僥幸奪取了冀縣也難以抵擋曹魏的反撲。
能奪城,隻能算一半本事;奪了城還能守住,才算真本事!
諸葛亮在綜合考慮了後,決定走上邽繞道去冀縣。
雖然路程比走木門道多了一倍,但勝在穩妥。
而在上邽。
守將州泰已經覺察到了不對勁。
西縣已經連續三日沒派人來報安了。
身為郭淮提拔的年輕將領,州泰對郭淮的軍令是會嚴格遵從的。
兩個月前,西縣令胡林覺得都快入冬了,漢軍今年肯定不會出兵了,於是就中止了每日派人去上邽報安。
州泰當即就帶人去了西縣,差點將胡林一槍給挑了,最後還是太守馬遵出麵調解才解決了衝突。
之後兩個月,胡林再也不敢擅自中止,隻是暗地裏一邊抱著小妾一邊罵罵咧咧的將小妾幻想成州泰的女眷。
“將軍,不如我派斥候走一趟西縣?”副將提議。
州泰沉吟片刻,道:“斥候往返,耗時也得兩到三日;倘若西縣真出了變故,漢軍恐怕已經快要到上邽了。先派人去冀縣向馬太守匯報軍情。”
頓了頓。
州泰又感到不放心,又吩咐道:“再派人去陳倉尋郭使君。”
郭淮雖然是雍州刺史,但治所依舊在長安。
由於雍州地廣郡多,平日裏郭淮會巡視諸郡,或是天水、或是南安、或是安定等等,然後沿著渭水順流而下返迴長安。
眼下正值年末,郭淮也到了返迴長安向曹真述職的時候,數日前才巡視了上邽,故而州泰能知道郭淮的行蹤。
而在州泰派出信使的第二日夜,一群氣喘唿唿的魏卒就來到了城下,唿喊開門。
城頭值夜的軍侯不敢大意,大聲喝問:“入夜不開城門,這是曆來的規矩,爾等是何人麾下,怎不識規矩?”
城下一魏卒高唿:“我乃祁山曲長張青,漢軍策反了西縣令胡林,偷襲祁山,如今祁山和西縣都被漢軍掌控!”
城頭軍侯大驚失色:“怎麽可能?胡林乃馬府君門生,怎會被漢軍策反?”
張青惱道:“我怎知那胡林腦子在想什麽!速速開門,我要見州將軍,若是誤了軍情,你吃罪得起嗎?”
軍侯不敢大意:“我這就派人去通知州將軍,你在城外好好待著,若敢妄動,休怪我弓箭無情!”
見城頭軍侯如此謹慎,張青也不由暗罵。
比起西縣令胡林,眼前這個軍侯更甚七分。
【上邽難詐了】
張青暗生憂心。
不多時。
州泰匆匆來到城頭,看著城下的祁山曲長張青,州泰喝問道:“張青,祁山主將石重如今在何處?”
張青忿忿:“已被漢將魏延斬殺,州將軍,你可要為石校尉報仇啊!”
看著張青在城外忿忿不平,州泰大笑:“連石重都被斬殺,你一個小小的曲長竟能逃命?真當我州泰是愚人嗎?弓箭手,給我射殺這叛賊!”
看著城頭飛來的弓箭,張青臉色大變,抱頭而竄。
一不留神,胳膊上中了一箭,氣得張青破口大罵:“州泰,我本有意勸你投降大漢,你卻如此執迷不悟!
城上的聽著:如今,大漢的太子殿下已經引了五萬大軍來取雍州,爾等若是識相就早早投降,還能戴罪立功;若是頑抗,必會死無葬身之地!”
州泰吃了一驚。
大漢的太子?
劉備的兒子劉禪?
怎麽可能!
州泰本以為是劉備任命的東川都督李嚴率軍來襲,不曾想竟然是劉備的太子劉禪來襲?
李嚴來襲和劉禪來襲,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李嚴是東川都督,屬於邊將,邊將來襲是常態。
劉禪是太子,是儲君,劉禪不在江陵皇城卻帶兵來襲祁山,這性質就變了!
而城頭的魏卒,聽得劉備遣太子劉禪引五萬大軍來打雍州,皆是驚駭難平。
“五萬大軍?我等如何能守?”
“連太子都來了,肯定是要強取天水了!”
“怪不得能策反西縣令,我是西縣令也不敢擋啊!”
“上邽守軍隻有千餘人,打不過,會死的!”
“.”
一時之間,上邽城頭人心惶恐,甚至還有嚇得連武器都握不穩的。
州泰怒目而視,厲聲喝道:“張青,休得猖狂!雍州有征東將軍親率十萬大軍坐鎮長安,何懼劉禪一小兒?待我生擒劉禪小兒,定要將其頭懸城頭,以示大魏虎威!”
看著城頭的州泰,張青忿忿轉身離開,來尋魏延請罪,哭訴委屈。
見張青胳膊上還掛著一箭,又聽得州泰羞辱劉禪,魏延勃然大怒:“區區一介無名之輩,也敢羞辱太子,找死!”
魏延也不再藏著了,遂引大軍來到上邽城下,提槍策馬,高唿州泰其名:“鎮北將軍魏延在此!州泰小兒,可敢出城一戰!”
聽到搦戰聲,州泰卻是在城頭冷笑:“魏延,休得猖狂!我早已派人向郭使君求援,你若識趣,早早離去;若不識趣,定將你生擒!”
魏延大笑:“郭淮一介手下敗將,也敢妄言擒我?州泰,我念你同為南陽人,好心勸你,你莫要不識好歹!”
州泰更是不懼:“俗話說,咬人的狗不會叫,你若真能奪下上邽城,就不會在城下逞口舌之利了。沒有內應,你就不會奪城了嗎?”
見州泰油鹽不進,魏延的臉色也變得陰沉。
沒有內應想奪城,就隻能強攻,而強攻就得打造攻城器械,這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打造的。
自古以來,直接攻城都是迫不得已才會選擇的方式。
“州泰,你說得沒錯。沒有內應,我的確奪不了上邽城。可你能死守上邽,馬遵未必會死守冀縣。剛好,你射了張青一箭,你不妨猜猜,馬遵會不會來救你!”
魏延的話,直踹州泰心頭。
禮縣、祁山、西縣接連失守,上邽又被圍,身為天水太守的馬遵,必會引兵來救!
州泰的心頭變得糾結,既希望馬遵來救,又希望馬遵固守冀縣。
“哼!魏延,你能辦到再說吧!”州泰不再與魏延糾纏,隻令眾軍士嚴守城池。
魏延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壓抑內心的惱怒,吩咐張青:“若我料得不差,州泰應提前給馬遵報送了軍報,馬遵應也能猜到祁山有變。
你走一趟冀縣,誘馬遵出城。你若功成,我必在太子麵前為你美言!今後立了功勞,也能封侯拜將,也不枉了你一身武藝。”
張青大喜,投降是為了富貴,富貴在眼前豈能不取!
“必不辱使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