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建元級戰列艦
清末,從船政開始打造最強海軍 作者:摸魚劃水睡懶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鳴兄,這就是政治,這就是國際關係。”
湯瀟逸感慨的撥弄著地球儀,
“德意誌人和法蘭西人有著巨大仇恨,雙方終有一戰,法蘭西人在備戰,德意誌人也知道。”
“因為巴爾幹問題,三皇同盟破裂,而因為威廉二世有著不同的想法,再保險條約失效後,沙俄帝國快速向法蘭西靠攏。”
“法蘭西想要和沙俄帝國結成軍事同盟,讓德意誌人腹背受敵,這是德意誌人不可接受的。”
“所以在沙俄帝國支持清國後,德意誌帝國站在了沙俄帝國的一邊。”
“為的就是加強和沙俄帝國的關係,以及將沙俄帝國的目光轉向遠東,激化沙俄和英吉利的矛盾。”
“對於德意誌來說,最好沙俄和英吉利都無暇他顧,德意誌甚至可以趁機再次進攻法蘭西。”
“最差也能把沙俄的目光吸引到東方,降低沙俄帝國的威脅。”
湯瀟逸摁住地球儀,目光放在歐洲的位置。
德意誌和沙俄緊緊的挨著,現在還毫無波瀾……蘭。
“但是我們的力量超出了德意誌人的預計,同時英吉利和法蘭西也站在我們這邊,沙俄的勝算變小了。”
湯瀟逸看著正在快速思考的劉一鳴。
劉一鳴吸了口氣:
“德意誌人的目的是將沙俄帝國的目光牽扯到遠東,避免腹背受敵?”
湯瀟逸點頭。
劉一鳴變得沒那麽緊張:
“現在擴張的難度增加,也許最後會和清國簽訂同庚申事變一樣的條款,弄一塊土地,然後停戰。”
“德意誌人害怕我們妥協後沙俄帝國的注意力再次轉迴歐洲,所以采取了另一種辦法。”
“加強我們,讓我們有能力和沙俄帝國在局部進行一場戰鬥,給沙俄帝國帶來威脅。”
“如此一來,德意誌帝國的壓力自然能降到最低。”
啪啪啪~
湯瀟逸鼓了鼓掌,劉一鳴能想到德意誌人的目的在預料之中,不然他就該換人了。
但沒想到劉一鳴還能聯係到庚申事變上。
庚申年,沙俄帝國趁火打劫,同清國簽訂京師條約,包括此前未批準的條約,一共割讓了一百萬平方公裏土地。
要是真的打不過,沙俄帝國很可能再和清國簽個什麽條約,先站住一塊地盤。
之後再通過軍事威懾和外交施壓,嚐試訛詐。
如果沒有足夠的力量,小國拿沙俄帝國有什麽辦法呢?
“那我這就去和德意誌人……”
劉一鳴覺得事情發展到這一步,有德意誌人的援助也好。
反正他們原本也要和沙俄帝國對上,沙俄帝國訓練和指揮的清國軍隊正在前線同大漢軍作戰呢!
“不!不急。”
湯瀟逸製止了劉一鳴,
“國際政治,急不得。”
緩了一下,湯瀟逸看向戰線地圖,濱州方向,因為之前抽調軍隊去了遼東,所以大漢軍呈守勢。
“讓王福生準備一下,準備好後在武衛軍、定武軍進攻時讓出陣地後撤,後撤距離不得低於五十公裏。”
“然後命令遼東軍向山海關方向運動,海軍做登陸前偵查,要讓沙俄人發現。”
“一鳴兄,你準備一下,王福生後撤後,私下尋找一個小國,通過其接觸沙俄帝國。”
“然後把消息透露給德意誌人。”
什麽是政治?利益交換。
不過交換的砝碼可以是任何東西,例如政治家的不安。
而一邊倒的局勢是不會出現不安的,隻有足夠混亂,讓人摸不著頭腦,未知才會產生不安。
劉一鳴驚奇的看著湯瀟逸,原來還可以這樣玩?
大漢軍敗退,而且敗退超過五十公裏,絕對算大敗,如果僅僅如此,德意誌也許會迴頭繼續和沙俄甜蜜蜜。
但是,大漢軍還有遼東軍,還有海軍,一個南北夾擊,一個敵後登陸,戰爭勝負猶未可知。
他能押寶誰呢?
該押多少呢?
…………
畫麵一轉,時間已經過去了兩個星期,隨著設計工作的展開,戰列艦的草圖出來了。
具體設計圖還要慢慢來,這就是一個整體的示意圖,是給湯瀟逸看的。
總得讓人知道錢拿去幹嘛去了吧?
“大都督,經過大致的計算和設計,這些是戰艦草圖。”
鄭尚青將圖紙一張張鋪開,
“艦體長145米,水線長140米,全寬23.8米,吃水8.1米。”
“主裝甲帶厚229毫米,炮塔炮座、司令塔厚305毫米,炮盾厚229毫米。”
“主炮為兩座法製305毫米主炮,前後各一。二級主炮為六座254毫米單裝速射炮,左右各三。”
“副炮為八門152毫米速射炮,四門在首尾炮廓,四門布局在二級主炮中間。”
“另外還有二十門速射炮分散布置。”
“動力艙塞進了二十座鍋爐,驅動兩台主機,在馬力時,能以20節航速行駛。”
“這一型號鍋爐支持強壓通風,強壓通風下船隻能超過21節,甚至達到22節航速。”
邊際效應在船的航速上提現的淋漓盡致,像這種大船到二十節後,強壓通風效果有限。
“續航裏程是7000海裏,12節,這已經是極限了,如果還要增加,需要對煤倉做整體改動。”
“也需要重新選擇鍋爐,目前我們並沒有省燃料還能提供更大功率的鍋爐,所以需要等待鍋爐廠出新產品。”
“我詢問過鍋爐廠,也許半年到一年內就能出新產品,從船隻設計和建設的進度來看,完全來得及。”
“要等嗎?”
鄭尚青看著湯瀟逸。
設計和船殼建設好都要一年以上,用一年以上開發新產品,設計的時候就計劃著的,也不是沒有。
但容易出問題,比如最終成品不如人意呀,或者延遲呀。
就像龍威的主炮,如果不是湯瀟逸點了283,等龍威其他子係統造好後,恐怕得在船塢中等主炮。
當然也可以出來等,就是讓人看到你的戰艦上沒有主炮,會有些難堪。
主炮還好,沒有也不影響其他係統的進度,但鍋爐就更過分了,這會拖累整體進度
所以鄭尚青才來問。
“不必了,製造二十座鍋爐也需要時間,而且是兩艘,就是四十座。”
“就算拿出了新產品,我們也沒時間等鍋爐生產。”
湯瀟逸搖了搖頭,華夏的工業底蘊太薄弱了,四十台鍋爐,即便是加上江南廠,一年也還生產不了這麽多。
“戰艦的名字,建元級,首艦建元號,第二艘元光號。”
漢武帝的年號
湯瀟逸感慨的撥弄著地球儀,
“德意誌人和法蘭西人有著巨大仇恨,雙方終有一戰,法蘭西人在備戰,德意誌人也知道。”
“因為巴爾幹問題,三皇同盟破裂,而因為威廉二世有著不同的想法,再保險條約失效後,沙俄帝國快速向法蘭西靠攏。”
“法蘭西想要和沙俄帝國結成軍事同盟,讓德意誌人腹背受敵,這是德意誌人不可接受的。”
“所以在沙俄帝國支持清國後,德意誌帝國站在了沙俄帝國的一邊。”
“為的就是加強和沙俄帝國的關係,以及將沙俄帝國的目光轉向遠東,激化沙俄和英吉利的矛盾。”
“對於德意誌來說,最好沙俄和英吉利都無暇他顧,德意誌甚至可以趁機再次進攻法蘭西。”
“最差也能把沙俄的目光吸引到東方,降低沙俄帝國的威脅。”
湯瀟逸摁住地球儀,目光放在歐洲的位置。
德意誌和沙俄緊緊的挨著,現在還毫無波瀾……蘭。
“但是我們的力量超出了德意誌人的預計,同時英吉利和法蘭西也站在我們這邊,沙俄的勝算變小了。”
湯瀟逸看著正在快速思考的劉一鳴。
劉一鳴吸了口氣:
“德意誌人的目的是將沙俄帝國的目光牽扯到遠東,避免腹背受敵?”
湯瀟逸點頭。
劉一鳴變得沒那麽緊張:
“現在擴張的難度增加,也許最後會和清國簽訂同庚申事變一樣的條款,弄一塊土地,然後停戰。”
“德意誌人害怕我們妥協後沙俄帝國的注意力再次轉迴歐洲,所以采取了另一種辦法。”
“加強我們,讓我們有能力和沙俄帝國在局部進行一場戰鬥,給沙俄帝國帶來威脅。”
“如此一來,德意誌帝國的壓力自然能降到最低。”
啪啪啪~
湯瀟逸鼓了鼓掌,劉一鳴能想到德意誌人的目的在預料之中,不然他就該換人了。
但沒想到劉一鳴還能聯係到庚申事變上。
庚申年,沙俄帝國趁火打劫,同清國簽訂京師條約,包括此前未批準的條約,一共割讓了一百萬平方公裏土地。
要是真的打不過,沙俄帝國很可能再和清國簽個什麽條約,先站住一塊地盤。
之後再通過軍事威懾和外交施壓,嚐試訛詐。
如果沒有足夠的力量,小國拿沙俄帝國有什麽辦法呢?
“那我這就去和德意誌人……”
劉一鳴覺得事情發展到這一步,有德意誌人的援助也好。
反正他們原本也要和沙俄帝國對上,沙俄帝國訓練和指揮的清國軍隊正在前線同大漢軍作戰呢!
“不!不急。”
湯瀟逸製止了劉一鳴,
“國際政治,急不得。”
緩了一下,湯瀟逸看向戰線地圖,濱州方向,因為之前抽調軍隊去了遼東,所以大漢軍呈守勢。
“讓王福生準備一下,準備好後在武衛軍、定武軍進攻時讓出陣地後撤,後撤距離不得低於五十公裏。”
“然後命令遼東軍向山海關方向運動,海軍做登陸前偵查,要讓沙俄人發現。”
“一鳴兄,你準備一下,王福生後撤後,私下尋找一個小國,通過其接觸沙俄帝國。”
“然後把消息透露給德意誌人。”
什麽是政治?利益交換。
不過交換的砝碼可以是任何東西,例如政治家的不安。
而一邊倒的局勢是不會出現不安的,隻有足夠混亂,讓人摸不著頭腦,未知才會產生不安。
劉一鳴驚奇的看著湯瀟逸,原來還可以這樣玩?
大漢軍敗退,而且敗退超過五十公裏,絕對算大敗,如果僅僅如此,德意誌也許會迴頭繼續和沙俄甜蜜蜜。
但是,大漢軍還有遼東軍,還有海軍,一個南北夾擊,一個敵後登陸,戰爭勝負猶未可知。
他能押寶誰呢?
該押多少呢?
…………
畫麵一轉,時間已經過去了兩個星期,隨著設計工作的展開,戰列艦的草圖出來了。
具體設計圖還要慢慢來,這就是一個整體的示意圖,是給湯瀟逸看的。
總得讓人知道錢拿去幹嘛去了吧?
“大都督,經過大致的計算和設計,這些是戰艦草圖。”
鄭尚青將圖紙一張張鋪開,
“艦體長145米,水線長140米,全寬23.8米,吃水8.1米。”
“主裝甲帶厚229毫米,炮塔炮座、司令塔厚305毫米,炮盾厚229毫米。”
“主炮為兩座法製305毫米主炮,前後各一。二級主炮為六座254毫米單裝速射炮,左右各三。”
“副炮為八門152毫米速射炮,四門在首尾炮廓,四門布局在二級主炮中間。”
“另外還有二十門速射炮分散布置。”
“動力艙塞進了二十座鍋爐,驅動兩台主機,在馬力時,能以20節航速行駛。”
“這一型號鍋爐支持強壓通風,強壓通風下船隻能超過21節,甚至達到22節航速。”
邊際效應在船的航速上提現的淋漓盡致,像這種大船到二十節後,強壓通風效果有限。
“續航裏程是7000海裏,12節,這已經是極限了,如果還要增加,需要對煤倉做整體改動。”
“也需要重新選擇鍋爐,目前我們並沒有省燃料還能提供更大功率的鍋爐,所以需要等待鍋爐廠出新產品。”
“我詢問過鍋爐廠,也許半年到一年內就能出新產品,從船隻設計和建設的進度來看,完全來得及。”
“要等嗎?”
鄭尚青看著湯瀟逸。
設計和船殼建設好都要一年以上,用一年以上開發新產品,設計的時候就計劃著的,也不是沒有。
但容易出問題,比如最終成品不如人意呀,或者延遲呀。
就像龍威的主炮,如果不是湯瀟逸點了283,等龍威其他子係統造好後,恐怕得在船塢中等主炮。
當然也可以出來等,就是讓人看到你的戰艦上沒有主炮,會有些難堪。
主炮還好,沒有也不影響其他係統的進度,但鍋爐就更過分了,這會拖累整體進度
所以鄭尚青才來問。
“不必了,製造二十座鍋爐也需要時間,而且是兩艘,就是四十座。”
“就算拿出了新產品,我們也沒時間等鍋爐生產。”
湯瀟逸搖了搖頭,華夏的工業底蘊太薄弱了,四十台鍋爐,即便是加上江南廠,一年也還生產不了這麽多。
“戰艦的名字,建元級,首艦建元號,第二艘元光號。”
漢武帝的年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