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失落的西奧多
清末,從船政開始打造最強海軍 作者:摸魚劃水睡懶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 304 章 失落的西奧多
湯瀟逸之所以著急著稱帝,就是為了給陳宣統發一個金印。
別看隻是一個金印,卻代表著檀香山王國和華夏的從屬關係。
相當於是一個流程,走了這個流程,相當於昭告天下,占據大義,多少都會有用。
英吉利會不高興,會反對。
但湯瀟逸估摸著,應該不至於立刻就不承認這件事,因為英吉利還需要華夏。
特別是局勢越來越混亂,英吉利越來越需要華夏。
英吉利需要遏製沙俄帝國和遏製正在擴張的阿美麗卡。
當然也需要遏製華夏,湯瀟逸都能猜到英吉利會用什麽遏製華夏。
無非就是東瀛,阿美麗卡讓步了再加一個阿美麗卡。
等擊敗了沙俄帝國,又再加上沙俄帝國。
英吉利的一貫手段。
不過,那都是以後的事。
“華夏雖然有代表性,但聽起來不像大國,沒有我泱泱上國的氣派,你是怎麽想的?不如叫吳?”
“兩個字聽起來就像緬甸、南越、暹羅一樣,就算是這兩個字是華夏,聽起來也不怎麽正經,不像個大國。”
湯父和鄭景溪都來勸他改成一字,湯瀟逸不得不再解釋兩遍。
名字直白,配合漢文化的同化能力,相信凝聚力會更快重建。
沒錯,是重建。
因為清國防漢大於防外。
內部別說凝聚力了,沒有散開都已經不錯了。
將各種族群分開治理,強化地域、南北矛盾,以維護清國統治。
幾百年下來,確實是卓有成效。
各地各族群矛盾不斷,降低了清國的統治成本。
等這一切做完,劉一鳴也開始了緊鑼密鼓的準備。
本來劉一鳴的計劃是1897年開始準備,不論是物資還是良辰吉日,都慢慢準備最好的。
1897準備,1898正式祭天登基,稱華夏皇帝。
但湯瀟逸催得緊,逼的劉一鳴把時間選在了月底。
時間太緊,劉一鳴隻能盡可能準備。
對這件事,他比誰都看重。
隻有正式登基了,他才會成為真正的丞相,在史書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甚至單獨列傳。
…………
“斯密麻森,東瀛期待和阿美麗卡有更多合作,但眼下共同作戰,東瀛實在是無能為力。”
東瀛駐阿美麗卡大使野吉村太郎遺憾的低下頭。
“為什麽?東瀛不想報仇嗎?你們的天皇可是死在了華夏人手裏。”
“琉球還在華夏人手裏,他卡死了東瀛南下的可能,東瀛這就屈服了嗎?”
“那你們為什麽還要購買戰艦?為什麽,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東瀛和阿美麗卡聯手,一定能擊敗華夏海軍。”
西奧多不解的看著野吉村太郎。
“在之前的戰爭中,東瀛失去了大部分陸軍士兵,海軍也遭受重創,華夏不人道的對平民無差別炮擊,國民傷亡慘重。”
“戰爭結束之後,華夏拒不賠付戰爭賠款,東瀛的戰爭成本未能收迴。”
“東瀛不僅需要用緊張的財政支付陣亡士兵的撫恤金,還要支付英吉利、法蘭西,包括阿美麗卡的貸款。”
“我們甚至沒有足夠的重建費用,隻能讓華夏人留在東瀛城市上的痕跡繼續存在下去。”
“斯密麻森,眼下東瀛的情況,實在是沒有能力再次戰鬥了。”
“如果是其他方麵的合作,例如阿美麗卡的艦隊需要補給,東瀛能提供一定幫助。”
當然,是要付錢的。
野吉村太郎有些不甘心的說道。
其實,東瀛上下都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東瀛有兩艘新銳戰列艦,一艘年輕的舊式戰列艦。
還有一支巡洋艦隊,雖然相比較當前的主力巡洋艦來說性能不佳,但好歹有,能給華夏帶來不小的麻煩。
加上阿美麗卡海軍的力量,對華夏海軍已經形成了絕對優勢。
這時候開戰,勝利的機會極大!
至於什麽國民困苦什麽的問題,從來不是他們需要擔心的。
平民而已,為了大東瀛帝國,苦一苦國民是難免的。
但問題是,戰敗之後,東瀛想幹什麽,不是東瀛自己說了算的。
東瀛有一堆債主,其中英吉利、法蘭西控製了東瀛的大部分經濟、海關、稅收、工業甚至財政。
阿美麗卡的控製淺一些,但金額也不小,每年東瀛需要還的利息都是很大一筆支出。
所以很大程度上,東瀛要做什麽,都需要考慮他們的意見。
他們不同意,東瀛甚至無法獲得財政撥款去支持行動。
這次就是,東瀛人是挺想和阿美麗卡一起幹他一票的。
贏了會所嫩模。
至於輸了,反正都這個樣子了,還能更差嗎?
英吉利不會允許華夏吞掉東瀛,即便是法蘭西也不會允許,這是國家利益的問題。
既然如此,再差,也差不了多少。
所以東瀛甚至想主動和阿美麗卡一起發動戰爭。
但還沒起步,就被英吉利人摁死了。
英吉利人想的很簡單,風險最小化。
是的,華夏打不贏,至少紙麵來看打不贏阿美麗卡和東瀛聯手。
但如果這都是華夏的借口呢?
都是華夏為了和東瀛作戰的借口呢?
退一萬步說,就算不是借口,一旦局勢緊張,華夏對阿美麗卡讓步了呢?
讓出檀香山,甚至讓出些許貿易利益,支持阿美麗卡兼並檀香山。
阿美麗卡的性格,肯定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不用戰鬥就能拿到好處,他們那群不專業的政客對此趨之若鶩。
這個功勞至少能謀求一任總統任期!
然後呢?你東瀛再次單挑華夏嗎?
上次輸的還不夠慘?
這次再輸的話,英吉利得花費多少代價才能保住東瀛,又需要多少投資才能重新武裝東瀛?
英吉利現在可不想在遠東投入太多力量。
他們希望東瀛是一個乖孩子,紮在哪兒,盯住華夏,給予一定威脅就行。
所以,不允許東瀛參與到這件事中。
法蘭西罕見的和英吉利一個態度。
留下東瀛更有用,至於其他的,反正法蘭西在太平洋的利益不大,而且法蘭西和華夏人盟友。
“阿美麗卡可以提供戰爭貸款,戰勝華夏後,可以讓華夏賠償。”
“同時,阿美麗卡還將支持東瀛獲得遼東平原,甚至魯地半島。”
“還希望東瀛多多考慮,隻要戰勝華夏,東瀛現在的一切困境都將迎刃而解。”
西奧多希望能蠱惑一下東瀛。
畢竟,這麽好的打手,而且阿美麗卡自己沒把握。
“斯密麻森,我會匯報國內的,但這應該是國內的最終態度。”
“除非有人能說服英吉利,不然政策不會改變,祝你們好運。”
野吉村太郎鞠了個躬,離開了西奧多的別墅。
東瀛人走後,西奧多狠狠的拍了拍桌子:
“這些該死的英吉利人!都是他們的錯!”
然後西奧多拿起了電話,打給麥金萊。
麥金萊今天接見阿根廷大使。
東瀛大使,自從東瀛戰敗後,地位就直線下降。
哪怕又增添了兩艘新式戰列艦,地位也不比阿根廷高。
“總統先生,我有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
“好消息是東瀛人願意給我們的艦隊提供補給。”
“壞消息?壞消息是由於英吉利人的控製,東瀛並不會加入到戰爭中來,阿根廷呢?”
西奧多問道。
麥金萊疲憊的聲音傳了過來:
“這群沒骨頭的東瀛人!竟然連反擊都不敢,洗刷恥辱的機會都不要。”
“英吉利人也不是什麽好東西,不要渴望他們了。”
“阿根廷也差不多,他們倒是願意支持,但隻能牽製一下智利,不讓智利幫助華夏。”
“他們的海軍打包出售後,現在隻有一艘大型戰艦,新銳中型戰艦也沒有。”
“他們的作用不大,頂多在陸地上牽製智利。”
“西奧多,我們應該清醒了,如果開戰,我們隻能孤軍奮戰。”
麥金萊疲憊的說道……
湯瀟逸之所以著急著稱帝,就是為了給陳宣統發一個金印。
別看隻是一個金印,卻代表著檀香山王國和華夏的從屬關係。
相當於是一個流程,走了這個流程,相當於昭告天下,占據大義,多少都會有用。
英吉利會不高興,會反對。
但湯瀟逸估摸著,應該不至於立刻就不承認這件事,因為英吉利還需要華夏。
特別是局勢越來越混亂,英吉利越來越需要華夏。
英吉利需要遏製沙俄帝國和遏製正在擴張的阿美麗卡。
當然也需要遏製華夏,湯瀟逸都能猜到英吉利會用什麽遏製華夏。
無非就是東瀛,阿美麗卡讓步了再加一個阿美麗卡。
等擊敗了沙俄帝國,又再加上沙俄帝國。
英吉利的一貫手段。
不過,那都是以後的事。
“華夏雖然有代表性,但聽起來不像大國,沒有我泱泱上國的氣派,你是怎麽想的?不如叫吳?”
“兩個字聽起來就像緬甸、南越、暹羅一樣,就算是這兩個字是華夏,聽起來也不怎麽正經,不像個大國。”
湯父和鄭景溪都來勸他改成一字,湯瀟逸不得不再解釋兩遍。
名字直白,配合漢文化的同化能力,相信凝聚力會更快重建。
沒錯,是重建。
因為清國防漢大於防外。
內部別說凝聚力了,沒有散開都已經不錯了。
將各種族群分開治理,強化地域、南北矛盾,以維護清國統治。
幾百年下來,確實是卓有成效。
各地各族群矛盾不斷,降低了清國的統治成本。
等這一切做完,劉一鳴也開始了緊鑼密鼓的準備。
本來劉一鳴的計劃是1897年開始準備,不論是物資還是良辰吉日,都慢慢準備最好的。
1897準備,1898正式祭天登基,稱華夏皇帝。
但湯瀟逸催得緊,逼的劉一鳴把時間選在了月底。
時間太緊,劉一鳴隻能盡可能準備。
對這件事,他比誰都看重。
隻有正式登基了,他才會成為真正的丞相,在史書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甚至單獨列傳。
…………
“斯密麻森,東瀛期待和阿美麗卡有更多合作,但眼下共同作戰,東瀛實在是無能為力。”
東瀛駐阿美麗卡大使野吉村太郎遺憾的低下頭。
“為什麽?東瀛不想報仇嗎?你們的天皇可是死在了華夏人手裏。”
“琉球還在華夏人手裏,他卡死了東瀛南下的可能,東瀛這就屈服了嗎?”
“那你們為什麽還要購買戰艦?為什麽,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東瀛和阿美麗卡聯手,一定能擊敗華夏海軍。”
西奧多不解的看著野吉村太郎。
“在之前的戰爭中,東瀛失去了大部分陸軍士兵,海軍也遭受重創,華夏不人道的對平民無差別炮擊,國民傷亡慘重。”
“戰爭結束之後,華夏拒不賠付戰爭賠款,東瀛的戰爭成本未能收迴。”
“東瀛不僅需要用緊張的財政支付陣亡士兵的撫恤金,還要支付英吉利、法蘭西,包括阿美麗卡的貸款。”
“我們甚至沒有足夠的重建費用,隻能讓華夏人留在東瀛城市上的痕跡繼續存在下去。”
“斯密麻森,眼下東瀛的情況,實在是沒有能力再次戰鬥了。”
“如果是其他方麵的合作,例如阿美麗卡的艦隊需要補給,東瀛能提供一定幫助。”
當然,是要付錢的。
野吉村太郎有些不甘心的說道。
其實,東瀛上下都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東瀛有兩艘新銳戰列艦,一艘年輕的舊式戰列艦。
還有一支巡洋艦隊,雖然相比較當前的主力巡洋艦來說性能不佳,但好歹有,能給華夏帶來不小的麻煩。
加上阿美麗卡海軍的力量,對華夏海軍已經形成了絕對優勢。
這時候開戰,勝利的機會極大!
至於什麽國民困苦什麽的問題,從來不是他們需要擔心的。
平民而已,為了大東瀛帝國,苦一苦國民是難免的。
但問題是,戰敗之後,東瀛想幹什麽,不是東瀛自己說了算的。
東瀛有一堆債主,其中英吉利、法蘭西控製了東瀛的大部分經濟、海關、稅收、工業甚至財政。
阿美麗卡的控製淺一些,但金額也不小,每年東瀛需要還的利息都是很大一筆支出。
所以很大程度上,東瀛要做什麽,都需要考慮他們的意見。
他們不同意,東瀛甚至無法獲得財政撥款去支持行動。
這次就是,東瀛人是挺想和阿美麗卡一起幹他一票的。
贏了會所嫩模。
至於輸了,反正都這個樣子了,還能更差嗎?
英吉利不會允許華夏吞掉東瀛,即便是法蘭西也不會允許,這是國家利益的問題。
既然如此,再差,也差不了多少。
所以東瀛甚至想主動和阿美麗卡一起發動戰爭。
但還沒起步,就被英吉利人摁死了。
英吉利人想的很簡單,風險最小化。
是的,華夏打不贏,至少紙麵來看打不贏阿美麗卡和東瀛聯手。
但如果這都是華夏的借口呢?
都是華夏為了和東瀛作戰的借口呢?
退一萬步說,就算不是借口,一旦局勢緊張,華夏對阿美麗卡讓步了呢?
讓出檀香山,甚至讓出些許貿易利益,支持阿美麗卡兼並檀香山。
阿美麗卡的性格,肯定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不用戰鬥就能拿到好處,他們那群不專業的政客對此趨之若鶩。
這個功勞至少能謀求一任總統任期!
然後呢?你東瀛再次單挑華夏嗎?
上次輸的還不夠慘?
這次再輸的話,英吉利得花費多少代價才能保住東瀛,又需要多少投資才能重新武裝東瀛?
英吉利現在可不想在遠東投入太多力量。
他們希望東瀛是一個乖孩子,紮在哪兒,盯住華夏,給予一定威脅就行。
所以,不允許東瀛參與到這件事中。
法蘭西罕見的和英吉利一個態度。
留下東瀛更有用,至於其他的,反正法蘭西在太平洋的利益不大,而且法蘭西和華夏人盟友。
“阿美麗卡可以提供戰爭貸款,戰勝華夏後,可以讓華夏賠償。”
“同時,阿美麗卡還將支持東瀛獲得遼東平原,甚至魯地半島。”
“還希望東瀛多多考慮,隻要戰勝華夏,東瀛現在的一切困境都將迎刃而解。”
西奧多希望能蠱惑一下東瀛。
畢竟,這麽好的打手,而且阿美麗卡自己沒把握。
“斯密麻森,我會匯報國內的,但這應該是國內的最終態度。”
“除非有人能說服英吉利,不然政策不會改變,祝你們好運。”
野吉村太郎鞠了個躬,離開了西奧多的別墅。
東瀛人走後,西奧多狠狠的拍了拍桌子:
“這些該死的英吉利人!都是他們的錯!”
然後西奧多拿起了電話,打給麥金萊。
麥金萊今天接見阿根廷大使。
東瀛大使,自從東瀛戰敗後,地位就直線下降。
哪怕又增添了兩艘新式戰列艦,地位也不比阿根廷高。
“總統先生,我有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
“好消息是東瀛人願意給我們的艦隊提供補給。”
“壞消息?壞消息是由於英吉利人的控製,東瀛並不會加入到戰爭中來,阿根廷呢?”
西奧多問道。
麥金萊疲憊的聲音傳了過來:
“這群沒骨頭的東瀛人!竟然連反擊都不敢,洗刷恥辱的機會都不要。”
“英吉利人也不是什麽好東西,不要渴望他們了。”
“阿根廷也差不多,他們倒是願意支持,但隻能牽製一下智利,不讓智利幫助華夏。”
“他們的海軍打包出售後,現在隻有一艘大型戰艦,新銳中型戰艦也沒有。”
“他們的作用不大,頂多在陸地上牽製智利。”
“西奧多,我們應該清醒了,如果開戰,我們隻能孤軍奮戰。”
麥金萊疲憊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