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朱由檢同意禪位、群臣投誠
雙穿明末:我帶領大明統治全球 作者:奮鬥的蝸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467章 朱由檢同意禪位、群臣投誠
崇禎十年大年初四,天氣晴,一大清早,太陽準時從東方緩緩升起。
時間並沒有因為大明京城的易手而停止。
一夜過後,北京城中已經沒有了任何一絲的反抗的軍事力量,昨日陷入戰火的北京城,今日已經是再次重新恢複了平靜。
一大早,就有來自山東的大量基層官員,在一隊隊陳家軍士卒的護衛下,滿城到處張貼安民告示,安撫城內的百姓。
北京城中的普通百姓在大量基層官員的安撫下,擔驚受怕的心也開始漸漸安定了下來。
那些大明朝的朝廷官員們,也在餘大成和賀逢勝的遊說下逐漸生出來了一些不一樣的心思。
時間一天一天的過,陳平安每天都會給崇禎皇帝來上幾針,僅僅用了三天的功夫,那個死活都不禪位的朱由檢,這會兒已經是一把鼻涕一把淚的求著要給陳平安禪位了。
“陳將軍,不,陛下,陛下,求你再給我來一針吧,隻要再給我來一針,我什麽都願意,皇位我給你,周皇後、袁貴妃、田貴妃也都給你,陛下,求你了,隻要你再給我一針,我什麽都願意。”
“陛下,...,陛下...”
看著跪在自己腳下,哆哆嗦嗦,一把鼻涕一把淚不斷哭求的朱由檢,陳平安不由在心底打了一個寒戰。
“這冰,可真他喵的厲害,不能沾啊,千萬不能沾。”
陳平安暗自嘀咕了一句,望著眼前這副狼狽模樣的朱由檢,心中竟泛起一絲複雜的情緒。
陳平安怎麽也沒想到,曾經那個硬氣無比、寧死不屈的帝王,會在短短三天內,竟被折磨成這般不堪的樣子。
“起來吧,”陳平安皺著眉,聲音中帶著一絲嫌惡,“既然你願意禪位,本王也不是言而無信之人。隻要你乖乖配合,這東西自然少不了你的。”
朱由檢如獲大赦,哆哆嗦嗦的從地上爬起來,眼神滿是討好與乞求:“陛下放心,我一定配合,一定配合!”
陳平安擺了擺手,示意一旁的趙大牛將朱由檢帶下去。
待朱由檢被拖走,那一聲聲“陛下,再給我一針”的哀號漸漸遠去,陳平安才長舒一口氣,轉身坐在龍椅上。
這時,餘大成和賀逢勝求見,陳平安點點頭,讓兩人進殿。
餘大成和賀逢勝麵色喜悅走進大殿,行過禮後,餘大成率先開口:
“陛下,經過我二人這幾天奔波勸說,內閣,六部尚書,左右侍郎已全部投誠陛下,”
賀逢勝:“陛下,都察院右都禦史,左右副都禦史、僉都禦史若幹也都全部投誠,整個都察院,目前隻有左都禦史李邦華還在冥頑不靈。”
餘大成:“陛下,通政使司若幹官員也都全部投誠,願擁戴陛下登基。”
賀逢勝:“翰林院掌院學士及侍讀學士、侍講學士等,約20人左右也都全部投誠,目前翰林院中隻有一個叫倪元璐的還在冥頑不靈。”
餘大成:“六部各司郎中、員外郎等,約200人左右;六科給事中約50人;十三道監察禦史約100人,也都全部投誠,願擁護陛下早日登基。”
賀逢勝:“五軍都督府左右都督、都督同知、都督僉事等,約20人左右;太常寺、光祿寺、太仆寺、鴻臚寺等寺卿及下屬官員,約50人左右;國子監祭酒、司業等;欽天監監正等官員;太醫院院使等官員也都全部投誠陛下,希望陛下能早日登基。”
.......
兩人一陣匯報,陳平安也算是明白了,整個京城數得上號的官員,一個個的都他喵的投降了啊!
陳平安:“好好好,餘大人,賀尚書,二位辛苦了,二位之功勞,本將軍記在心裏,等本將軍稱帝之日,少不了二位的好處。”
餘大成和賀逢勝連忙跪地謝恩,臉上洋溢著掩飾不住的興奮與期待。
餘大成激動地道:“能為陛下效力,是我等的榮幸,萬死不辭!”
賀逢勝也跟著附和:“陛下英明神武,順應天命,這江山遲早是陛下的,我等不過略盡綿薄之力。”
陳平安滿意地點點頭:“崇禎如今也已經同意禪位,既然各部官員已經聯絡妥當,如今大局已定,這稱帝之事,也該提上日程了,咱們就先來一個朝會,去把在京的全部群臣都通知一下,讓朱由檢陛下把禪位之事宣布一下吧。”
餘大成和賀逢勝聞言,先是麵麵相覷,隨即便是大喜。
雖然二人都不明白陳平安是如何說服朱由檢禪位的,但是,能禪位總比造反稱帝來的名正言順。
餘大成:“陛下,那李邦華和倪元璐還未同意歸順,此次朝會是否先不通知他們?”
陳平安笑了笑:“通知,無論是歸順我的,還是不歸順的,全部通知,誰敢反對,到時候崇禎陛下可是會親口下旨,滅他們九族的。”
“哎呀,九族有些太殘忍了,還是滅三族吧。”
餘大成:“.......”
賀逢勝:“.......”
兩人麵麵相覷,朱由檢真要是這麽幹了,那這天下,最後一點向著他老朱家的人,也就徹底心涼了。
陳平安:“去吧,去吧,去通知所有官員,一個時辰後,陛下要在皇極殿開大朝會。”
餘大成和賀逢勝聞言,立馬領命辦事去了。
一個時辰後,皇極殿中,一身龍袍的崇禎皇帝高坐龍椅。
皇極殿下,陳平安位居群臣之首。
內閣、六部以及各個衙門的官員,甚至連各地巡撫、總督等封疆大吏,若恰逢大朝會時在京,也都被拉過來參加了這次的朝會。
整個皇極殿中,有五六百名大明官員,這絕對是一場人非常齊的一場大朝會。
朱由檢坐在龍椅之上,身形佝僂,麵色憔悴,眼神中滿是空洞與茫然,曾經的意氣風發已消失殆盡。
“諸位愛卿,朕今日召集大家,是要跟大家宣告朕之罪己詔。”
朱由檢緩緩展開手中的罪己詔,聲音沙啞而顫抖,每一個字都像是從靈魂深處擠出。
............
崇禎十年大年初四,天氣晴,一大清早,太陽準時從東方緩緩升起。
時間並沒有因為大明京城的易手而停止。
一夜過後,北京城中已經沒有了任何一絲的反抗的軍事力量,昨日陷入戰火的北京城,今日已經是再次重新恢複了平靜。
一大早,就有來自山東的大量基層官員,在一隊隊陳家軍士卒的護衛下,滿城到處張貼安民告示,安撫城內的百姓。
北京城中的普通百姓在大量基層官員的安撫下,擔驚受怕的心也開始漸漸安定了下來。
那些大明朝的朝廷官員們,也在餘大成和賀逢勝的遊說下逐漸生出來了一些不一樣的心思。
時間一天一天的過,陳平安每天都會給崇禎皇帝來上幾針,僅僅用了三天的功夫,那個死活都不禪位的朱由檢,這會兒已經是一把鼻涕一把淚的求著要給陳平安禪位了。
“陳將軍,不,陛下,陛下,求你再給我來一針吧,隻要再給我來一針,我什麽都願意,皇位我給你,周皇後、袁貴妃、田貴妃也都給你,陛下,求你了,隻要你再給我一針,我什麽都願意。”
“陛下,...,陛下...”
看著跪在自己腳下,哆哆嗦嗦,一把鼻涕一把淚不斷哭求的朱由檢,陳平安不由在心底打了一個寒戰。
“這冰,可真他喵的厲害,不能沾啊,千萬不能沾。”
陳平安暗自嘀咕了一句,望著眼前這副狼狽模樣的朱由檢,心中竟泛起一絲複雜的情緒。
陳平安怎麽也沒想到,曾經那個硬氣無比、寧死不屈的帝王,會在短短三天內,竟被折磨成這般不堪的樣子。
“起來吧,”陳平安皺著眉,聲音中帶著一絲嫌惡,“既然你願意禪位,本王也不是言而無信之人。隻要你乖乖配合,這東西自然少不了你的。”
朱由檢如獲大赦,哆哆嗦嗦的從地上爬起來,眼神滿是討好與乞求:“陛下放心,我一定配合,一定配合!”
陳平安擺了擺手,示意一旁的趙大牛將朱由檢帶下去。
待朱由檢被拖走,那一聲聲“陛下,再給我一針”的哀號漸漸遠去,陳平安才長舒一口氣,轉身坐在龍椅上。
這時,餘大成和賀逢勝求見,陳平安點點頭,讓兩人進殿。
餘大成和賀逢勝麵色喜悅走進大殿,行過禮後,餘大成率先開口:
“陛下,經過我二人這幾天奔波勸說,內閣,六部尚書,左右侍郎已全部投誠陛下,”
賀逢勝:“陛下,都察院右都禦史,左右副都禦史、僉都禦史若幹也都全部投誠,整個都察院,目前隻有左都禦史李邦華還在冥頑不靈。”
餘大成:“陛下,通政使司若幹官員也都全部投誠,願擁戴陛下登基。”
賀逢勝:“翰林院掌院學士及侍讀學士、侍講學士等,約20人左右也都全部投誠,目前翰林院中隻有一個叫倪元璐的還在冥頑不靈。”
餘大成:“六部各司郎中、員外郎等,約200人左右;六科給事中約50人;十三道監察禦史約100人,也都全部投誠,願擁護陛下早日登基。”
賀逢勝:“五軍都督府左右都督、都督同知、都督僉事等,約20人左右;太常寺、光祿寺、太仆寺、鴻臚寺等寺卿及下屬官員,約50人左右;國子監祭酒、司業等;欽天監監正等官員;太醫院院使等官員也都全部投誠陛下,希望陛下能早日登基。”
.......
兩人一陣匯報,陳平安也算是明白了,整個京城數得上號的官員,一個個的都他喵的投降了啊!
陳平安:“好好好,餘大人,賀尚書,二位辛苦了,二位之功勞,本將軍記在心裏,等本將軍稱帝之日,少不了二位的好處。”
餘大成和賀逢勝連忙跪地謝恩,臉上洋溢著掩飾不住的興奮與期待。
餘大成激動地道:“能為陛下效力,是我等的榮幸,萬死不辭!”
賀逢勝也跟著附和:“陛下英明神武,順應天命,這江山遲早是陛下的,我等不過略盡綿薄之力。”
陳平安滿意地點點頭:“崇禎如今也已經同意禪位,既然各部官員已經聯絡妥當,如今大局已定,這稱帝之事,也該提上日程了,咱們就先來一個朝會,去把在京的全部群臣都通知一下,讓朱由檢陛下把禪位之事宣布一下吧。”
餘大成和賀逢勝聞言,先是麵麵相覷,隨即便是大喜。
雖然二人都不明白陳平安是如何說服朱由檢禪位的,但是,能禪位總比造反稱帝來的名正言順。
餘大成:“陛下,那李邦華和倪元璐還未同意歸順,此次朝會是否先不通知他們?”
陳平安笑了笑:“通知,無論是歸順我的,還是不歸順的,全部通知,誰敢反對,到時候崇禎陛下可是會親口下旨,滅他們九族的。”
“哎呀,九族有些太殘忍了,還是滅三族吧。”
餘大成:“.......”
賀逢勝:“.......”
兩人麵麵相覷,朱由檢真要是這麽幹了,那這天下,最後一點向著他老朱家的人,也就徹底心涼了。
陳平安:“去吧,去吧,去通知所有官員,一個時辰後,陛下要在皇極殿開大朝會。”
餘大成和賀逢勝聞言,立馬領命辦事去了。
一個時辰後,皇極殿中,一身龍袍的崇禎皇帝高坐龍椅。
皇極殿下,陳平安位居群臣之首。
內閣、六部以及各個衙門的官員,甚至連各地巡撫、總督等封疆大吏,若恰逢大朝會時在京,也都被拉過來參加了這次的朝會。
整個皇極殿中,有五六百名大明官員,這絕對是一場人非常齊的一場大朝會。
朱由檢坐在龍椅之上,身形佝僂,麵色憔悴,眼神中滿是空洞與茫然,曾經的意氣風發已消失殆盡。
“諸位愛卿,朕今日召集大家,是要跟大家宣告朕之罪己詔。”
朱由檢緩緩展開手中的罪己詔,聲音沙啞而顫抖,每一個字都像是從靈魂深處擠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