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隻要能發財
村裏發夫君?我一文錢買了個攝政王 作者:易小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後山腳下,茶園。
安慶和彎著腰采茶,揮汗如雨。
茶園籬笆外麵,一群小孩子卻在追逐嬉鬧,快樂的聲音令安慶和有些嫉妒。
他抹了把汗,扭頭喊道,“石頭!石頭!”
“出門前你跟喜喜說要來幫忙,憑啥我幹活,你在那邊玩得高興?!”
石頭、晴兒、狗娃,還有平時玩得好的幾個孩子都停下來。
石頭正色道,“安大哥,我就是在幫忙啊,我拉來這麽多人在這兒陪你,我們都在給你鼓勁兒呢。”
安慶和無語,“那你們還是別陪我了,到別的地方玩去!”
狗娃倒是好心,想了想說,“反正咱也沒別的事,不如就幫安老板摘葉子吧,我看也挺好玩兒的。”
除了石頭,其他人都讚同,反正對小孩子而言,隻要是沒做過的事,總會有三分熱度。
石頭卻堅持不準,“不行,喜喜姐的茶園,小孩兒不能進。”
“你們也不會采茶,萬一沒輕沒重的把哪裏碰壞了,那可就糟了。”
安慶和聽到這話,一下子清醒了,趕忙笑道,“謝謝你們的好意啊,我方才跟石頭開玩笑的,這點兒活,我一個人很快就弄完了。”
他很清楚顧喜喜有多寶貝這些茶樹。
若茶園被弄得亂七八糟,他簡直不敢想自己下場會怎樣……
安慶和心有餘悸,再次笑著催促,“你們快去玩吧,想去哪去哪,不用陪我了。”
孩子們麵麵相覷。
狗娃有些遺憾道,“行吧,既然安老板不用幫忙,咱們去村長家看黑將軍如何?”
村長老錢的果園裏有隻威風凜凜的鬥雞,名叫黑將軍,村裏膽子大的男娃娃都愛去看那鬥雞。
狗娃的提議果然引發了一片共鳴。
晴兒也看過黑將軍,她非但不怕,還興致勃勃道,“晴兒要捉蟲子,喂黑將軍!還有小白,小黃,小紅!”
小白是大白鵝,小黃小紅是老錢家散養的雞。
安慶和一直繃著弦,眼看一幫小崽子跑了,他才鬆了口氣,加快了幹活的速度。
從去年到今年夏天,這裏的茶樹已經被顧喜喜發展到了四十幾株。
采茶的工作量說大不大,但今日交給安慶和的任務卻有些麻煩。
他要按顧喜喜給茶樹做的分類標記采摘,並且將茶葉做好分類。
安慶和尚不知顧喜喜為何要他這麽做。
自從他前不久自學成才開始炒茶,每當家裏茶葉用完,他就來茶園隨便摘些,炒製後做成最簡單的散茶。
往往是不同類的葉子混在一起,顧喜喜從未說過什麽,像今日這樣特意要求分類分裝,還是第一次。
所以安慶和的背簍裏放了提前糊好的紙袋,每個紙袋上寫了茶樹種類編號,從一到五。
安慶和忙活了大半個時辰,每個編號都摘了滿滿六袋子。
背簍幾乎都裝滿了,他提起來掂了掂,滿意地決定迴家交差。
院子陰涼處,地上攤開了一張幹淨的草席。
顧喜喜將一把小板凳放在旁邊。
安慶和懵然眨了眨眼,“喜喜,你要在這兒乘涼嗎?”
“不是我用,是給你用的。”顧喜喜道,“把茶葉倒在上麵,做第一遍篩選。”
安慶和向來聽顧喜喜的,雖然沒完全明白目的為何,他還是放下背簍,乖乖坐下。
顧喜喜接著說,“之前自家喝的散茶,將就著來,隻要幹淨就行。”
“但現在咱們要試做茯茶,自然得多費些功夫。”
“茯茶?!”安慶和誇張地睜大了眼睛。
一瞬間,那雙好看的藍色瞳孔仿佛幻化出兩塊明晃晃的……金元寶。
“是、是……我知道的那個茯茶麽?”
顧喜喜輕咳一聲,“別激動的太早,我隻是說試做,成不成還兩說。”
安慶和咧嘴,“沒事兒,隻要你告訴我怎麽做,一遍兩遍做不成,做百八十遍也值得!”
原來這就是顧喜喜說的商機!
金花茯茶,磚茶中的珍品,這商機可是相當大的一票啊!
畢竟隻要做成了,以安慶和手頭不缺現成的銷路,到時候必定奇貨可居,財源滾滾來。
顧喜喜道,“共有十四道工序,過程很是辛苦。”
安慶和毫不猶豫,“我不怕辛苦!”
顧喜喜瞥了他一眼,“不過總體也沒那麽悲觀,至少前麵十二道製作工序,以及最後一道幹燥工序,都有十成八九的把握,”
“唯獨第十三道工序,發酵,難度最高。”
“若能發酵出金花,便是真正的茯茶,若不能,便隻是普通的黑茶磚。”
安慶和傻笑,“懂了,反正普通茶磚也好賣,隻要我能學會怎麽做,左右都是咱們賺到了。”
顧喜喜默了默,道理是這個道理,可安慶和是不是樂觀過頭了?
說幹就幹,安慶和一邊手工篩選茶葉,把混進去的枯葉、茶梗挑走,邊催促顧喜喜繼續,“你跟我說說,之後還要怎麽做?”
顧喜喜道,“不急,完成一個工序之後,再說下一個也不遲。”
安慶和笑說,“那你就跟我講講茯茶的發酵唄。”
顧喜喜組織了一下語言,說,“你曾說,你的故鄉會用羊乳、牛乳做成酸酪。其實這個過程,便是發酵。”
“還有張嬸蒸包子,總要看麵團有沒有發起來,這也是發酵。”
安慶和舉一反三,“茶葉也能發酵?”
顧喜喜說,“你最近炒的散茶,與你所熟悉的黑茶磚,區別之一就是有沒有發酵。”
“而茯茶上麵出現的金花,便是由某種更特殊的發酵產生的。”
安慶和恍然,“所以茯茶就是做得更進一步,更特別的黑茶磚?”
顧喜喜頷首,“基本可以這麽理解。”
“想讓茶餅長出金花沒那麽容易,需要水土、氣候得宜,也就是俗話說的天時地利。”
安慶和若有所思,“難怪隻聽說西北這一帶產出茯茶,且產量不高。”
“所以不是什麽地方都能做茯茶?”
顧喜喜認同,“的確。”
安慶和大喜,“那咱們豈不是賺大了!”
顧喜喜歎了口氣,同情地拍拍他,“在發酵難關之前,你還有十一道工序要做,慢慢來吧。”
西北軍前方大營,孟承平風塵仆仆地走進帳篷。
“慕兄!花池渡村的那批藥剛送到了!”
安慶和彎著腰采茶,揮汗如雨。
茶園籬笆外麵,一群小孩子卻在追逐嬉鬧,快樂的聲音令安慶和有些嫉妒。
他抹了把汗,扭頭喊道,“石頭!石頭!”
“出門前你跟喜喜說要來幫忙,憑啥我幹活,你在那邊玩得高興?!”
石頭、晴兒、狗娃,還有平時玩得好的幾個孩子都停下來。
石頭正色道,“安大哥,我就是在幫忙啊,我拉來這麽多人在這兒陪你,我們都在給你鼓勁兒呢。”
安慶和無語,“那你們還是別陪我了,到別的地方玩去!”
狗娃倒是好心,想了想說,“反正咱也沒別的事,不如就幫安老板摘葉子吧,我看也挺好玩兒的。”
除了石頭,其他人都讚同,反正對小孩子而言,隻要是沒做過的事,總會有三分熱度。
石頭卻堅持不準,“不行,喜喜姐的茶園,小孩兒不能進。”
“你們也不會采茶,萬一沒輕沒重的把哪裏碰壞了,那可就糟了。”
安慶和聽到這話,一下子清醒了,趕忙笑道,“謝謝你們的好意啊,我方才跟石頭開玩笑的,這點兒活,我一個人很快就弄完了。”
他很清楚顧喜喜有多寶貝這些茶樹。
若茶園被弄得亂七八糟,他簡直不敢想自己下場會怎樣……
安慶和心有餘悸,再次笑著催促,“你們快去玩吧,想去哪去哪,不用陪我了。”
孩子們麵麵相覷。
狗娃有些遺憾道,“行吧,既然安老板不用幫忙,咱們去村長家看黑將軍如何?”
村長老錢的果園裏有隻威風凜凜的鬥雞,名叫黑將軍,村裏膽子大的男娃娃都愛去看那鬥雞。
狗娃的提議果然引發了一片共鳴。
晴兒也看過黑將軍,她非但不怕,還興致勃勃道,“晴兒要捉蟲子,喂黑將軍!還有小白,小黃,小紅!”
小白是大白鵝,小黃小紅是老錢家散養的雞。
安慶和一直繃著弦,眼看一幫小崽子跑了,他才鬆了口氣,加快了幹活的速度。
從去年到今年夏天,這裏的茶樹已經被顧喜喜發展到了四十幾株。
采茶的工作量說大不大,但今日交給安慶和的任務卻有些麻煩。
他要按顧喜喜給茶樹做的分類標記采摘,並且將茶葉做好分類。
安慶和尚不知顧喜喜為何要他這麽做。
自從他前不久自學成才開始炒茶,每當家裏茶葉用完,他就來茶園隨便摘些,炒製後做成最簡單的散茶。
往往是不同類的葉子混在一起,顧喜喜從未說過什麽,像今日這樣特意要求分類分裝,還是第一次。
所以安慶和的背簍裏放了提前糊好的紙袋,每個紙袋上寫了茶樹種類編號,從一到五。
安慶和忙活了大半個時辰,每個編號都摘了滿滿六袋子。
背簍幾乎都裝滿了,他提起來掂了掂,滿意地決定迴家交差。
院子陰涼處,地上攤開了一張幹淨的草席。
顧喜喜將一把小板凳放在旁邊。
安慶和懵然眨了眨眼,“喜喜,你要在這兒乘涼嗎?”
“不是我用,是給你用的。”顧喜喜道,“把茶葉倒在上麵,做第一遍篩選。”
安慶和向來聽顧喜喜的,雖然沒完全明白目的為何,他還是放下背簍,乖乖坐下。
顧喜喜接著說,“之前自家喝的散茶,將就著來,隻要幹淨就行。”
“但現在咱們要試做茯茶,自然得多費些功夫。”
“茯茶?!”安慶和誇張地睜大了眼睛。
一瞬間,那雙好看的藍色瞳孔仿佛幻化出兩塊明晃晃的……金元寶。
“是、是……我知道的那個茯茶麽?”
顧喜喜輕咳一聲,“別激動的太早,我隻是說試做,成不成還兩說。”
安慶和咧嘴,“沒事兒,隻要你告訴我怎麽做,一遍兩遍做不成,做百八十遍也值得!”
原來這就是顧喜喜說的商機!
金花茯茶,磚茶中的珍品,這商機可是相當大的一票啊!
畢竟隻要做成了,以安慶和手頭不缺現成的銷路,到時候必定奇貨可居,財源滾滾來。
顧喜喜道,“共有十四道工序,過程很是辛苦。”
安慶和毫不猶豫,“我不怕辛苦!”
顧喜喜瞥了他一眼,“不過總體也沒那麽悲觀,至少前麵十二道製作工序,以及最後一道幹燥工序,都有十成八九的把握,”
“唯獨第十三道工序,發酵,難度最高。”
“若能發酵出金花,便是真正的茯茶,若不能,便隻是普通的黑茶磚。”
安慶和傻笑,“懂了,反正普通茶磚也好賣,隻要我能學會怎麽做,左右都是咱們賺到了。”
顧喜喜默了默,道理是這個道理,可安慶和是不是樂觀過頭了?
說幹就幹,安慶和一邊手工篩選茶葉,把混進去的枯葉、茶梗挑走,邊催促顧喜喜繼續,“你跟我說說,之後還要怎麽做?”
顧喜喜道,“不急,完成一個工序之後,再說下一個也不遲。”
安慶和笑說,“那你就跟我講講茯茶的發酵唄。”
顧喜喜組織了一下語言,說,“你曾說,你的故鄉會用羊乳、牛乳做成酸酪。其實這個過程,便是發酵。”
“還有張嬸蒸包子,總要看麵團有沒有發起來,這也是發酵。”
安慶和舉一反三,“茶葉也能發酵?”
顧喜喜說,“你最近炒的散茶,與你所熟悉的黑茶磚,區別之一就是有沒有發酵。”
“而茯茶上麵出現的金花,便是由某種更特殊的發酵產生的。”
安慶和恍然,“所以茯茶就是做得更進一步,更特別的黑茶磚?”
顧喜喜頷首,“基本可以這麽理解。”
“想讓茶餅長出金花沒那麽容易,需要水土、氣候得宜,也就是俗話說的天時地利。”
安慶和若有所思,“難怪隻聽說西北這一帶產出茯茶,且產量不高。”
“所以不是什麽地方都能做茯茶?”
顧喜喜認同,“的確。”
安慶和大喜,“那咱們豈不是賺大了!”
顧喜喜歎了口氣,同情地拍拍他,“在發酵難關之前,你還有十一道工序要做,慢慢來吧。”
西北軍前方大營,孟承平風塵仆仆地走進帳篷。
“慕兄!花池渡村的那批藥剛送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