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安寧,可就是太安寧了
村裏發夫君?我一文錢買了個攝政王 作者:易小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她給我寫信了!”
“她沒有忘了我!”
“太好了!她讓我照顧自己!”
“她還是在意我死活的對不對?一定是這樣的!哈哈哈哈哈……”
孟承平舉著信紙,邊看邊陶醉地四處旋轉,仿佛一隻大撲棱蛾子。
在他的狂笑聲中,慕南釗默默看著手裏的東西,嘴角微微抽搐。
用法,用量……
山風拂過,信封裏又滑出一張紙條。
慕南釗伸手接住,提起來看,眉頭逐漸皺緊。
“鬆木門板一對,尺寸……估價……刨掉折舊費……賠償金?”
孟承平不知何時轉到慕南釗身後,伸長了脖子一個個念出來。
傻笑著問,“這是什麽?”
慕南釗倏地將紙條揉成一團,狠狠攥緊。
他冷著臉把那張寫滿了字的信紙拍在孟承平身上,“拿去給軍醫!”
信紙隨風飄落,孟承平趕緊接著,“這又是啥啊?”
他低頭掃了一眼,“不是顧老板寫的信?”
孟承平抬起頭看慕南釗遠去的背影,同情地歎了口氣。
他轉身往軍醫所走,看著何景蘭寫個自己的信,又止不住嘴角上揚。
“她還說我是故友,嘿嘿……”
“暫時做朋友也好,反正總比慕兄強多了吧。”
“他當初可是進了顧老板家門的,跟上門女婿也沒區別了,如今還不如我呢,人家顧老板幾次送東西送信到軍營,偏對他不聞不問。”
“唉,想想也夠慘的,迴頭得跟大將軍說一聲,找機會安慰安慰慕兄。”
慕南釗迴到自己的帳子裏。
他拿起杯子喝水,擰了擰眉,重重放下。
半溫不涼的,難喝死了!
他又拿了本書,發現並不是自己最近正在看的,心煩丟下,再伸手打開墨盒,不知怎的,許多墨汁濺出來。
桌上寫了一半的兵策被墨汁汙染,隻能重新再寫。
慕南釗用一種要殺人的目光盯著桌麵。
勤務兵本想進來換水壺,看見這幕,嚇得當即就要原路退出去。
慕南釗去突然站起來,他神色陰沉,大步流星。
勤務兵提著水壺瑟瑟發抖,不敢直視。
“先、先生,我隻是、隻吱吱吱是……喝水,哦不,換壺,不對,換水壺。”
然而,慕南釗隻是從勤務兵身側走過,徑自出帳子走了。
中軍帳內,霍江剛與幾名將軍議事完畢。
慕南釗走進去,看著霍江,“我要迴花池渡村。”
“你說啥?”霍江感覺自己的頭更疼了,就連耳朵也嗡嗡起來。
慕南釗說,“從這裏去往京城,大軍翻山至少需要三日。”
“然後曆經錦城、鳳城、貞縣,這三處,要拿下錦城很容易,攻城加上進城收編、休整,最多五六天吧。”
“但鳳城有百年城牆守護,攻城並沒那麽容易。”
“就算能拿下,所付出的代價、時間,也不是我們想要的。”
霍江疑惑,剛才還說要走,怎麽又說到正事上了?
他點了點頭,“是啊,所以你別想走。”
“之前不是商量好的麽,你與鳳城總督有些交情,由你去勸降,或可事半功倍。”
慕南釗道,“所以前麵幾天我在不在無所謂。”
“我快馬來去,到你兵臨鳳城時,我必趕迴。”
“不行,不行不行!”霍江苦著臉,連連擺手。
“我怎麽知道你一定迴得來?你自己能保證嗎?”
慕南釗說,“我不是已經保證過了?”
霍江窒息。
片刻,他調整坐姿,保持威嚴道,“理由呢,你總得給我個恰當的理由吧?”
慕南釗心想,看來孟承平那個大喇叭還沒來過。
他木著臉與霍江對視,“被人屢屢無視,連自己的屋子都遭遇強拆,我若再不迴去一趟,恐無立錐之地,這理由夠嗎?”
霍江心裏已經撐不住笑了,麵上卻不顯山露水,“哦,是家庭問題啊。”
“這的確是個大問題,身後不安寧,你也沒法在前麵做事啊。”
“不,”慕南釗平靜道,“我反而覺得身後特別安寧。”
“安寧的……”他微微咬牙,“已經快把我這個人的存在抹消掉了。”
霍江終於沒忍住,噗地笑出來。
但他很快重新板住臉,說,“這什麽問題都沒有,好像比別人家打打鬧鬧更加嚴重啊。”
慕南釗沒說話。
霍江清了清嗓子,“那你去吧,挑一匹最快的馬。”
“不過你小子可記住,咱們的腦袋如今都拴在一起了,你要是敢給我掉鏈子,到時間不迴來,老子死之前也得刨了你慕氏祖墳!!”
慕南釗輕嗤一聲,算作迴答,轉身就走。
花池渡村。
早起就開始下雨,連續熱了幾天,終於有些涼快。
顧喜喜就喜歡這種天氣,站在屋簷下看雨。
何景蘭端著一盆剛蒸好的菜團子,剛走出灶房,就聽見顧喜喜打噴嚏。
她關切道,“是不是昨晚洗淋浴受涼了?快進屋,小心又染了濕氣。”
顧喜喜一笑,“沒事,就是鼻子有點癢。”
“而且剛才見了師父,他老人家沒說我病了。”
何景蘭打量她沒有精神不濟,暫且放心,“那就好。”
她看左右無人,低聲道,“我今早起來眼皮跳了兩下,我就在想啊,會不會要發生什麽事。”
“該不會是西北軍,或者京城那邊出事了吧?”
顧喜喜為她寬心道,“時時刻刻都有事情發生,大的小的,好的壞的,別總是自己嚇自己了。”
何景蘭笑著點頭,“也對。”
她正要進屋,大門外有人高聲問:
“我張姐姐在家嗎?”
何景蘭趕緊鬆開紗窗門,小聲道,“剛說要出事就真出事了!”
門外站著個婦人,與張嬸年齡相仿,夫家姓吳,住在村東頭,人稱吳大娘。
顧喜喜認得此人,隻是沒怎麽打過交道。
她疑惑地看了眼何景蘭,不知為什麽說要出事。
吳大娘看見院子裏有人,不等主人邀請就一步跨進來。
“哎呦呦,這不是巧了麽,喜喜在家呀。”
“那這樁好事兒,我直接跟你說也是一樣的。”
何景蘭湊在顧喜喜臉側,翕動嘴唇,“我勸你最好別聽。”
顧喜喜正要搭腔,張嬸忽地走出灶房。
她重重地關門,皮笑肉不笑朝向吳大娘,“不是都說清楚了麽,怎麽就追到家裏來了。”
“她沒有忘了我!”
“太好了!她讓我照顧自己!”
“她還是在意我死活的對不對?一定是這樣的!哈哈哈哈哈……”
孟承平舉著信紙,邊看邊陶醉地四處旋轉,仿佛一隻大撲棱蛾子。
在他的狂笑聲中,慕南釗默默看著手裏的東西,嘴角微微抽搐。
用法,用量……
山風拂過,信封裏又滑出一張紙條。
慕南釗伸手接住,提起來看,眉頭逐漸皺緊。
“鬆木門板一對,尺寸……估價……刨掉折舊費……賠償金?”
孟承平不知何時轉到慕南釗身後,伸長了脖子一個個念出來。
傻笑著問,“這是什麽?”
慕南釗倏地將紙條揉成一團,狠狠攥緊。
他冷著臉把那張寫滿了字的信紙拍在孟承平身上,“拿去給軍醫!”
信紙隨風飄落,孟承平趕緊接著,“這又是啥啊?”
他低頭掃了一眼,“不是顧老板寫的信?”
孟承平抬起頭看慕南釗遠去的背影,同情地歎了口氣。
他轉身往軍醫所走,看著何景蘭寫個自己的信,又止不住嘴角上揚。
“她還說我是故友,嘿嘿……”
“暫時做朋友也好,反正總比慕兄強多了吧。”
“他當初可是進了顧老板家門的,跟上門女婿也沒區別了,如今還不如我呢,人家顧老板幾次送東西送信到軍營,偏對他不聞不問。”
“唉,想想也夠慘的,迴頭得跟大將軍說一聲,找機會安慰安慰慕兄。”
慕南釗迴到自己的帳子裏。
他拿起杯子喝水,擰了擰眉,重重放下。
半溫不涼的,難喝死了!
他又拿了本書,發現並不是自己最近正在看的,心煩丟下,再伸手打開墨盒,不知怎的,許多墨汁濺出來。
桌上寫了一半的兵策被墨汁汙染,隻能重新再寫。
慕南釗用一種要殺人的目光盯著桌麵。
勤務兵本想進來換水壺,看見這幕,嚇得當即就要原路退出去。
慕南釗去突然站起來,他神色陰沉,大步流星。
勤務兵提著水壺瑟瑟發抖,不敢直視。
“先、先生,我隻是、隻吱吱吱是……喝水,哦不,換壺,不對,換水壺。”
然而,慕南釗隻是從勤務兵身側走過,徑自出帳子走了。
中軍帳內,霍江剛與幾名將軍議事完畢。
慕南釗走進去,看著霍江,“我要迴花池渡村。”
“你說啥?”霍江感覺自己的頭更疼了,就連耳朵也嗡嗡起來。
慕南釗說,“從這裏去往京城,大軍翻山至少需要三日。”
“然後曆經錦城、鳳城、貞縣,這三處,要拿下錦城很容易,攻城加上進城收編、休整,最多五六天吧。”
“但鳳城有百年城牆守護,攻城並沒那麽容易。”
“就算能拿下,所付出的代價、時間,也不是我們想要的。”
霍江疑惑,剛才還說要走,怎麽又說到正事上了?
他點了點頭,“是啊,所以你別想走。”
“之前不是商量好的麽,你與鳳城總督有些交情,由你去勸降,或可事半功倍。”
慕南釗道,“所以前麵幾天我在不在無所謂。”
“我快馬來去,到你兵臨鳳城時,我必趕迴。”
“不行,不行不行!”霍江苦著臉,連連擺手。
“我怎麽知道你一定迴得來?你自己能保證嗎?”
慕南釗說,“我不是已經保證過了?”
霍江窒息。
片刻,他調整坐姿,保持威嚴道,“理由呢,你總得給我個恰當的理由吧?”
慕南釗心想,看來孟承平那個大喇叭還沒來過。
他木著臉與霍江對視,“被人屢屢無視,連自己的屋子都遭遇強拆,我若再不迴去一趟,恐無立錐之地,這理由夠嗎?”
霍江心裏已經撐不住笑了,麵上卻不顯山露水,“哦,是家庭問題啊。”
“這的確是個大問題,身後不安寧,你也沒法在前麵做事啊。”
“不,”慕南釗平靜道,“我反而覺得身後特別安寧。”
“安寧的……”他微微咬牙,“已經快把我這個人的存在抹消掉了。”
霍江終於沒忍住,噗地笑出來。
但他很快重新板住臉,說,“這什麽問題都沒有,好像比別人家打打鬧鬧更加嚴重啊。”
慕南釗沒說話。
霍江清了清嗓子,“那你去吧,挑一匹最快的馬。”
“不過你小子可記住,咱們的腦袋如今都拴在一起了,你要是敢給我掉鏈子,到時間不迴來,老子死之前也得刨了你慕氏祖墳!!”
慕南釗輕嗤一聲,算作迴答,轉身就走。
花池渡村。
早起就開始下雨,連續熱了幾天,終於有些涼快。
顧喜喜就喜歡這種天氣,站在屋簷下看雨。
何景蘭端著一盆剛蒸好的菜團子,剛走出灶房,就聽見顧喜喜打噴嚏。
她關切道,“是不是昨晚洗淋浴受涼了?快進屋,小心又染了濕氣。”
顧喜喜一笑,“沒事,就是鼻子有點癢。”
“而且剛才見了師父,他老人家沒說我病了。”
何景蘭打量她沒有精神不濟,暫且放心,“那就好。”
她看左右無人,低聲道,“我今早起來眼皮跳了兩下,我就在想啊,會不會要發生什麽事。”
“該不會是西北軍,或者京城那邊出事了吧?”
顧喜喜為她寬心道,“時時刻刻都有事情發生,大的小的,好的壞的,別總是自己嚇自己了。”
何景蘭笑著點頭,“也對。”
她正要進屋,大門外有人高聲問:
“我張姐姐在家嗎?”
何景蘭趕緊鬆開紗窗門,小聲道,“剛說要出事就真出事了!”
門外站著個婦人,與張嬸年齡相仿,夫家姓吳,住在村東頭,人稱吳大娘。
顧喜喜認得此人,隻是沒怎麽打過交道。
她疑惑地看了眼何景蘭,不知為什麽說要出事。
吳大娘看見院子裏有人,不等主人邀請就一步跨進來。
“哎呦呦,這不是巧了麽,喜喜在家呀。”
“那這樁好事兒,我直接跟你說也是一樣的。”
何景蘭湊在顧喜喜臉側,翕動嘴唇,“我勸你最好別聽。”
顧喜喜正要搭腔,張嬸忽地走出灶房。
她重重地關門,皮笑肉不笑朝向吳大娘,“不是都說清楚了麽,怎麽就追到家裏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