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高危職業:少林方丈
重生之我從天龍活到現代 作者:落葉化春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場內,靈雲麵色變幻許久,忽而明悟道:“阿彌陀佛,江施主辯才無雙,差點讓老衲陷入了迷障。”
靈雲說完後,又道:“我知施主是想阻止老衲赴死,但實無必要。佛雖不在乎,但老衲不是佛。修佛修佛,修的不是佛,而是己,佛不在乎,但隻要老衲在乎就足以。”
靈雲一句話讓眾多迷茫的僧人瞬間釋懷,是啊,禮佛一生,重要的不是佛的態度,而是己之態度。
一眾僧人雙手合十,對著靈雲行了一佛禮,隨後又幾乎齊聲道:“多謝靈雲禪師開釋。”
說完,那一眾僧人紛紛盤坐在地,齊念最後一段經文。
江微塵微微一歎,這種佛法高深,又看淡生死的人信念堅定,太難忽悠了,最後歎道:“可惜了,真正的高僧坦然赴死,留下的卻多是虛偽而又心不向佛之輩,這樣的佛門不存在或許是好事。”
江微塵話音落下,許多僧人心有不滿,但說話之人是江微塵,他們心有不滿,卻絲毫不敢言語,這可是比段思平還要狠辣無數倍的殺神。
靈雲聽完一怔,環顧四周,數十僧人心有死誌,但更多的僧人卻是不敢直視他的目光。
今日到場的僧侶有數百人,都是各地有名的高僧,可如今能以死扞衛佛祖尊嚴者竟連一成都不到。
靈雲心有戚戚然,佛門僧眾雖多,但大多心不在佛,或求生,或求武,或求權利聲望,但真心求佛者卻甚少。
靈雲微微一歎,對著那數十僧人道:“此次佛門敗北實乃老衲之罪,老衲自當謝罪。”
“靈雲禪師,不必如此,此非你一人之罪,我們都有罪過,不會推脫。”
“阿彌陀佛,靈雲禪師,我等有目共睹,你已盡力,不必介懷。”
“……”
靈雲等眾人語畢,這才高聲道:“此次老衲為參賽代表,以身殉佛之事有老衲一人足矣。”
眾人還要勸說,靈雲打斷道:“諸位同門,老衲自知壽數將近,已無力為佛門做些什麽。死並不可怕,但有勇氣活著麵對一切才是最難的。
還請諸位同門不要輕言生死,好好活下去,佛法的傳承需要你們。”
靈雲說完,躬身一拜,隨後又轉身對著江微塵深深一拜,良久後方才起身,盤膝坐下後,沒多久就沒了生息。
江微塵全程目睹,卻是沒再勸說,對於壽數將近,又看淡生死的靈雲禪師來說,生亦何歡,死亦何苦。
正如他所說活著麵對這一切才是最大的煎熬,死反而是種解脫。
靈雲禪師圓寂了,一同隨之而去的還有數位高齡老僧。
而其它的一些僧人終是停下了赴死的舉動,隻是各自為靈雲禪師等人念經超度。
此刻,不管是江湖武夫,還是道門之人都沒發聲或議論。
能坦然赴死,以身殉佛者值得眾人尊敬。
甚至道門一部分不了解以往道佛爭鬥殘酷的人還不自覺的感覺做得太過了。
江微塵內心隱隱有所觸動,好似有所悟,但終歸是感悟不足,隻能化作底蘊沉澱。
有意思的是,靈雲圓寂後,少林方丈玄寂將方丈之位傳給玄渡,讓玄澄和虛竹輔助後,也帶著幾個少林老僧跟著圓寂了。
曾經玄慈醜事敗露,又見江湖同道慘死,其也是帶著十七個棍僧主動赴死,挽迴聲望的同時也給了江湖同道一個交代。
如今的玄寂也是如此,不管其舉動是真心還是假意,但都達到了他想要的效果。
少林方丈都以身殉佛了,佛門同道也不能將罪過怪在少林身上了。
這少林方丈是個高危職業啊,但又不得不說,能當上方丈的,那覺悟都是沒得說的,是真的將少林的聲譽看得勝過自身性命。
一個個為了維護少林,那是說死就死,絕不含糊。
玄字輩八大高僧,近乎全是宗師,可至此卻隻剩下了玄澄和玄渡,其它六人皆死,且沒一個是自然壽盡的。
江微塵看了一眼場中,他已經沒了旁觀見證的心情,正要返迴穀內。
可這時,稍稍穩定傷勢的枯榮大師突然起身問道:“江施主,可還記得當初的承諾?”
他知先祖之意,本不願消耗這個情分,但見了靈雲禪師的決絕後,他終是出聲了。
段思平也沒有多說,他是有所求於江微塵,但亦是佛門中人,不會怪罪枯榮。
他可以不理會改佛為道之事,但其它人卻不行,他們必須遵從,必須更改服飾稱唿,否則在大宋就生存不下去。
江微塵停下,轉身道:“自然記得,大師傳我【枯榮禪經】時,我曾承諾若日後天龍寺有難,力所能及之下會幫襯一二。”
枯榮躬身行禮,“江施主,老衲希望江施主能為佛門求情,為佛門留一線生機。”
江微塵本要拒絕,他承諾的是天龍寺,佛門之事與他何幹。
但看著彎腰下拜的枯榮,目光看向了已然圓寂的靈雲。
其同樣對著自己深深一拜,隻是他自知和自己交情不深,故而什麽都沒說。
江微塵內心一歎,和趙匡胤傳音商議幾句,又知會張紫陽一聲後,說道:“我已征得陛下同意,此次改佛為道,天龍寺除外。”
枯榮心喜,天龍寺眾人欣喜,但其它佛門僧眾卻是目光不善的看向天龍寺眾人。
江微塵沒管那些人,他們也隻敢嫉恨了。
江微塵接著道:“另外,天龍寺可適當接納一些德行過關又無劣跡的高僧入寺修行。
如何算是德行過關,相信你們心中自會衡量,但願你天龍寺能一如既往,若幹年後依然能堅持本心,不為聲名所累,亦不行那肮髒齷齪之事。”
保下天龍寺是還了枯榮傳功之情,讓其接納一些高僧是感念靈雲曾經盡心的指點。
佛門之人,他也就和這兩人有恩情,此次一並還了。
枯榮、天龍寺眾人及少數僧人拜謝,江微塵點了點頭後返迴穀內。
接下來,趙匡胤思索一番之後,快速下達了旨意。
改佛為道一切都按林靈素提供的方案實行,改稱唿,改服飾,改禮儀規製等。
這是事先逍遙子還在時就已定下的章程。
除此之外,還根據實際情報及此次辯論所言,公布了一係列整改措施。
包括佛門需將霸占的田地全數歸還佃戶,從今以後不得吞並田地,不得接收違反大宋律法之惡徒,不得包庇作惡之門徒等等一係列條款。
宣布完之後,佛道兩家之人就此散去,此次論戰的信息也隨之廣傳天下。
文鬥的一些話語更是被各方推波助瀾下,傳得耳熟能詳。
改佛為道還未具體進行,佛門信眾卻一下子失去大半。
佛門大起之勢一下子被按住,接下來還將遭遇毀滅性的打擊。
同時隨之傳開的還有江微塵死而複生,大展神威的消息。
靈雲說完後,又道:“我知施主是想阻止老衲赴死,但實無必要。佛雖不在乎,但老衲不是佛。修佛修佛,修的不是佛,而是己,佛不在乎,但隻要老衲在乎就足以。”
靈雲一句話讓眾多迷茫的僧人瞬間釋懷,是啊,禮佛一生,重要的不是佛的態度,而是己之態度。
一眾僧人雙手合十,對著靈雲行了一佛禮,隨後又幾乎齊聲道:“多謝靈雲禪師開釋。”
說完,那一眾僧人紛紛盤坐在地,齊念最後一段經文。
江微塵微微一歎,這種佛法高深,又看淡生死的人信念堅定,太難忽悠了,最後歎道:“可惜了,真正的高僧坦然赴死,留下的卻多是虛偽而又心不向佛之輩,這樣的佛門不存在或許是好事。”
江微塵話音落下,許多僧人心有不滿,但說話之人是江微塵,他們心有不滿,卻絲毫不敢言語,這可是比段思平還要狠辣無數倍的殺神。
靈雲聽完一怔,環顧四周,數十僧人心有死誌,但更多的僧人卻是不敢直視他的目光。
今日到場的僧侶有數百人,都是各地有名的高僧,可如今能以死扞衛佛祖尊嚴者竟連一成都不到。
靈雲心有戚戚然,佛門僧眾雖多,但大多心不在佛,或求生,或求武,或求權利聲望,但真心求佛者卻甚少。
靈雲微微一歎,對著那數十僧人道:“此次佛門敗北實乃老衲之罪,老衲自當謝罪。”
“靈雲禪師,不必如此,此非你一人之罪,我們都有罪過,不會推脫。”
“阿彌陀佛,靈雲禪師,我等有目共睹,你已盡力,不必介懷。”
“……”
靈雲等眾人語畢,這才高聲道:“此次老衲為參賽代表,以身殉佛之事有老衲一人足矣。”
眾人還要勸說,靈雲打斷道:“諸位同門,老衲自知壽數將近,已無力為佛門做些什麽。死並不可怕,但有勇氣活著麵對一切才是最難的。
還請諸位同門不要輕言生死,好好活下去,佛法的傳承需要你們。”
靈雲說完,躬身一拜,隨後又轉身對著江微塵深深一拜,良久後方才起身,盤膝坐下後,沒多久就沒了生息。
江微塵全程目睹,卻是沒再勸說,對於壽數將近,又看淡生死的靈雲禪師來說,生亦何歡,死亦何苦。
正如他所說活著麵對這一切才是最大的煎熬,死反而是種解脫。
靈雲禪師圓寂了,一同隨之而去的還有數位高齡老僧。
而其它的一些僧人終是停下了赴死的舉動,隻是各自為靈雲禪師等人念經超度。
此刻,不管是江湖武夫,還是道門之人都沒發聲或議論。
能坦然赴死,以身殉佛者值得眾人尊敬。
甚至道門一部分不了解以往道佛爭鬥殘酷的人還不自覺的感覺做得太過了。
江微塵內心隱隱有所觸動,好似有所悟,但終歸是感悟不足,隻能化作底蘊沉澱。
有意思的是,靈雲圓寂後,少林方丈玄寂將方丈之位傳給玄渡,讓玄澄和虛竹輔助後,也帶著幾個少林老僧跟著圓寂了。
曾經玄慈醜事敗露,又見江湖同道慘死,其也是帶著十七個棍僧主動赴死,挽迴聲望的同時也給了江湖同道一個交代。
如今的玄寂也是如此,不管其舉動是真心還是假意,但都達到了他想要的效果。
少林方丈都以身殉佛了,佛門同道也不能將罪過怪在少林身上了。
這少林方丈是個高危職業啊,但又不得不說,能當上方丈的,那覺悟都是沒得說的,是真的將少林的聲譽看得勝過自身性命。
一個個為了維護少林,那是說死就死,絕不含糊。
玄字輩八大高僧,近乎全是宗師,可至此卻隻剩下了玄澄和玄渡,其它六人皆死,且沒一個是自然壽盡的。
江微塵看了一眼場中,他已經沒了旁觀見證的心情,正要返迴穀內。
可這時,稍稍穩定傷勢的枯榮大師突然起身問道:“江施主,可還記得當初的承諾?”
他知先祖之意,本不願消耗這個情分,但見了靈雲禪師的決絕後,他終是出聲了。
段思平也沒有多說,他是有所求於江微塵,但亦是佛門中人,不會怪罪枯榮。
他可以不理會改佛為道之事,但其它人卻不行,他們必須遵從,必須更改服飾稱唿,否則在大宋就生存不下去。
江微塵停下,轉身道:“自然記得,大師傳我【枯榮禪經】時,我曾承諾若日後天龍寺有難,力所能及之下會幫襯一二。”
枯榮躬身行禮,“江施主,老衲希望江施主能為佛門求情,為佛門留一線生機。”
江微塵本要拒絕,他承諾的是天龍寺,佛門之事與他何幹。
但看著彎腰下拜的枯榮,目光看向了已然圓寂的靈雲。
其同樣對著自己深深一拜,隻是他自知和自己交情不深,故而什麽都沒說。
江微塵內心一歎,和趙匡胤傳音商議幾句,又知會張紫陽一聲後,說道:“我已征得陛下同意,此次改佛為道,天龍寺除外。”
枯榮心喜,天龍寺眾人欣喜,但其它佛門僧眾卻是目光不善的看向天龍寺眾人。
江微塵沒管那些人,他們也隻敢嫉恨了。
江微塵接著道:“另外,天龍寺可適當接納一些德行過關又無劣跡的高僧入寺修行。
如何算是德行過關,相信你們心中自會衡量,但願你天龍寺能一如既往,若幹年後依然能堅持本心,不為聲名所累,亦不行那肮髒齷齪之事。”
保下天龍寺是還了枯榮傳功之情,讓其接納一些高僧是感念靈雲曾經盡心的指點。
佛門之人,他也就和這兩人有恩情,此次一並還了。
枯榮、天龍寺眾人及少數僧人拜謝,江微塵點了點頭後返迴穀內。
接下來,趙匡胤思索一番之後,快速下達了旨意。
改佛為道一切都按林靈素提供的方案實行,改稱唿,改服飾,改禮儀規製等。
這是事先逍遙子還在時就已定下的章程。
除此之外,還根據實際情報及此次辯論所言,公布了一係列整改措施。
包括佛門需將霸占的田地全數歸還佃戶,從今以後不得吞並田地,不得接收違反大宋律法之惡徒,不得包庇作惡之門徒等等一係列條款。
宣布完之後,佛道兩家之人就此散去,此次論戰的信息也隨之廣傳天下。
文鬥的一些話語更是被各方推波助瀾下,傳得耳熟能詳。
改佛為道還未具體進行,佛門信眾卻一下子失去大半。
佛門大起之勢一下子被按住,接下來還將遭遇毀滅性的打擊。
同時隨之傳開的還有江微塵死而複生,大展神威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