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
劉諶出聲道。
“譙周譙司空!”
侍衛立刻再次把譙周的名字報了出來。
聽到侍衛的話,劉諶的臉上不動聲色,心中卻露出一絲訝然。
從興漢元年,自己正式創立宮中學堂,並以譙周為教授開始。
譙周就慢慢的淡出了朝堂視野。
主動降低自身在大漢朝堂的影響力。
這是獨屬於劉諶和譙周的君臣默契。
譙周知道劉諶的心思,自己到底是曾經主動提議投降的人。
能讓自己重新呆在朝堂上,並且榮居司空之位,已經是天恩浩蕩了。
自己又有什麽資格參與到國家大事當中?
所以在經曆了景耀六年到興漢元年的這段過渡期後,除了重大的慶典之外,譙周幾乎不出席任何活動和有關國事的商議。(注1)
隻是安心的在宮中的學堂裏教書。
劉諶也知道譙周知道自己的心思,所以很體麵的給了譙周這個結局。
隻是沒想到他居然會在今年的宮廷宴會結束後主動求見。
“讓他進來吧!”
劉諶一邊在心中琢磨譙周為什麽會求見,一邊命人將寬厚的冕服褪去,換上常服。
“臣譙周,參見陛下!”
譙周來到劉諶麵前,躬身行禮道。
劉諶笑著說道:
“譙卿不必多禮。”
“怎麽,卿此時來找朕,莫非是席間飲宴不足,想與朕再飲一番?”
到底是大過年的,劉諶也沒有直接問譙周的來意。
譙周聽到劉諶的話,麵上微露遲疑之色,但最終還是開口說道:
“陛下今日為何要在宴會上說北伐之事?”
聽到譙周的話,劉諶的臉上微露訝然,他著實沒想到譙周是為了這件事而來的。
譙周看到劉諶臉上的驚訝,趕緊說道:
“臣的意思不是反對朝廷北伐。”
“臣是說,陛下當初曾言,北伐之事,沒有十年左右的準備,根本無從談起。”
“可如今才興漢四年,陛下為何就要著急對魏興用兵?”
“那魏興乃是偽朝防禦的重點,前番大將軍未曾一戰而定,對方必然已經做出防備。”
“想要再攻取,恐怕不是一件易事。”
“更何況北伐豈是一兩日就能完成的,如今大漢糧草軍械皆未齊備,貿然北伐的話。”
“萬一戰事不利,臣擔心......”
譙周後半段話沒有說出來,但是話裏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
無非就是擔心北伐一旦失利,好不容易積攢起來的國勢會再次傾頹。
滿朝上下北伐的信心也會再次受到打擊。
到時候想要再提起這口氣來,可就千難萬難了。
聽到譙周的話,劉諶沒有第一時間開口。
想到了今天在朝堂上看到的眾人的反應,劉諶心中微微一歎。
組織了一下語言,劉諶開口說道:
“譙卿,你今年多大年紀了?”
譙周沒想到劉諶居然會問自己的年紀。
趕緊說道:
“迴陛下的話,臣生於建安五年,到如今興漢四年,臣已經虛度六十七載光陰了。”(注2)
劉諶不勝唏噓的說道:
“不曾想卿已年近古稀。”
“比薑維還要年長好幾歲。”
“宗預呢?宗預今年多大年紀了?”
譙周說道:
“宗太尉比臣還要年長十數歲,早就已經是耄耋之年了。”
劉諶點頭道:
“是啊,你和宗卿還有薑維他們,都已經是六七十 、七八十歲的人了。”
“難道就不想看看大漢的長安和洛陽,究竟是一副什麽景象嗎?”
聽到劉諶的話,譙周的眼眶不由得一熱。
沒想到陛下北伐居然還會考慮到自己這些人。
是啊,自己今年已經將近七十歲了,誰知道哪天自己就要撒手人寰。
若是不能得見長安,那人生該有多遺憾啊!
譙周生在蜀中,幼時便一心向學。
幾乎沒有離開過益州半步,但卻不妨礙譙周對那個曾經存在於史書中的輝煌的大漢帝都充滿向往。
但是很快,譙周就冷靜下來了。
陛下的心思自然是好的,可是這世上未曾見過大漢故都的人何其多?多自己一個又能如何?
“陛下憐憫臣等之心,臣銘感五內。”
“但臣以為,兵者國之大事也,不可輕易動之。”
“還請陛下以國家為重,不必以臣等為念。”
“萬一因為臣等壞了國家大事,那臣才是百死莫贖。”
“將來到地下,又有何麵目去見昭烈皇帝和丞相!”
譙周的話裏充滿了真誠和懇切,絕對不是在和劉諶虛與委蛇。
劉諶卻搖了搖頭說道:
“譙卿,你們隻是其中一方麵的原因。”
“另一個原因就是,此時正逢數十年未遇之大變局。”
“彼時偽朝強而漢吳弱,以弱伐強乃是無奈之舉。”
“想必這一點卿是清楚的。”
“可如今的形勢已經大不相同。”
“北方偽朝已經事實分裂成為長安和洛陽兩個小政權。”
“雖然表麵上依然強大,但已經開始顯露頹象。”
“東邊的吳國又因為合肥之敗和其他一係列的變故隻有自保之力。”
“那司馬氏雖說滿懷篡位之心,可若是長安割據的話,就算司馬炎的臉皮再厚他也不敢就這麽篡位稱帝。”
“所以他必然會對長安動手,而且就在這三年之內。”
“因為時間拖的越長,他拿迴長安的機會就越渺小。”
“而且你別忘了,大漢可是一刻都沒停的在積蓄國力。”
“此消彼長之下,若你是司馬炎,你敢任由司馬攸拖下去嗎?”
譙周聽到劉諶的話,瞬間陷入一陣失神。
把自己的身份代入到司馬炎的身上。
一邊是硬生生從魏國身上分裂出去將近一半的國土,且這一半裏麵有很大一塊適合耕種乃至於立國的土地。
一邊是擁有益州和漢中兩塊肥沃土地,且從誕生的那一天起,就對長安和洛陽虎視眈眈的敵國。
若自己是司馬炎,說什麽也要以最快的速度奪迴長安,並重新對大漢形成合圍之勢。
想到這裏,譙周忍不住打了一個冷顫,心中也瞬間升起一股沒來由的焦慮之感。
原來陛下的眼光居然能夠看到這麽遠。
劉諶出聲道。
“譙周譙司空!”
侍衛立刻再次把譙周的名字報了出來。
聽到侍衛的話,劉諶的臉上不動聲色,心中卻露出一絲訝然。
從興漢元年,自己正式創立宮中學堂,並以譙周為教授開始。
譙周就慢慢的淡出了朝堂視野。
主動降低自身在大漢朝堂的影響力。
這是獨屬於劉諶和譙周的君臣默契。
譙周知道劉諶的心思,自己到底是曾經主動提議投降的人。
能讓自己重新呆在朝堂上,並且榮居司空之位,已經是天恩浩蕩了。
自己又有什麽資格參與到國家大事當中?
所以在經曆了景耀六年到興漢元年的這段過渡期後,除了重大的慶典之外,譙周幾乎不出席任何活動和有關國事的商議。(注1)
隻是安心的在宮中的學堂裏教書。
劉諶也知道譙周知道自己的心思,所以很體麵的給了譙周這個結局。
隻是沒想到他居然會在今年的宮廷宴會結束後主動求見。
“讓他進來吧!”
劉諶一邊在心中琢磨譙周為什麽會求見,一邊命人將寬厚的冕服褪去,換上常服。
“臣譙周,參見陛下!”
譙周來到劉諶麵前,躬身行禮道。
劉諶笑著說道:
“譙卿不必多禮。”
“怎麽,卿此時來找朕,莫非是席間飲宴不足,想與朕再飲一番?”
到底是大過年的,劉諶也沒有直接問譙周的來意。
譙周聽到劉諶的話,麵上微露遲疑之色,但最終還是開口說道:
“陛下今日為何要在宴會上說北伐之事?”
聽到譙周的話,劉諶的臉上微露訝然,他著實沒想到譙周是為了這件事而來的。
譙周看到劉諶臉上的驚訝,趕緊說道:
“臣的意思不是反對朝廷北伐。”
“臣是說,陛下當初曾言,北伐之事,沒有十年左右的準備,根本無從談起。”
“可如今才興漢四年,陛下為何就要著急對魏興用兵?”
“那魏興乃是偽朝防禦的重點,前番大將軍未曾一戰而定,對方必然已經做出防備。”
“想要再攻取,恐怕不是一件易事。”
“更何況北伐豈是一兩日就能完成的,如今大漢糧草軍械皆未齊備,貿然北伐的話。”
“萬一戰事不利,臣擔心......”
譙周後半段話沒有說出來,但是話裏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
無非就是擔心北伐一旦失利,好不容易積攢起來的國勢會再次傾頹。
滿朝上下北伐的信心也會再次受到打擊。
到時候想要再提起這口氣來,可就千難萬難了。
聽到譙周的話,劉諶沒有第一時間開口。
想到了今天在朝堂上看到的眾人的反應,劉諶心中微微一歎。
組織了一下語言,劉諶開口說道:
“譙卿,你今年多大年紀了?”
譙周沒想到劉諶居然會問自己的年紀。
趕緊說道:
“迴陛下的話,臣生於建安五年,到如今興漢四年,臣已經虛度六十七載光陰了。”(注2)
劉諶不勝唏噓的說道:
“不曾想卿已年近古稀。”
“比薑維還要年長好幾歲。”
“宗預呢?宗預今年多大年紀了?”
譙周說道:
“宗太尉比臣還要年長十數歲,早就已經是耄耋之年了。”
劉諶點頭道:
“是啊,你和宗卿還有薑維他們,都已經是六七十 、七八十歲的人了。”
“難道就不想看看大漢的長安和洛陽,究竟是一副什麽景象嗎?”
聽到劉諶的話,譙周的眼眶不由得一熱。
沒想到陛下北伐居然還會考慮到自己這些人。
是啊,自己今年已經將近七十歲了,誰知道哪天自己就要撒手人寰。
若是不能得見長安,那人生該有多遺憾啊!
譙周生在蜀中,幼時便一心向學。
幾乎沒有離開過益州半步,但卻不妨礙譙周對那個曾經存在於史書中的輝煌的大漢帝都充滿向往。
但是很快,譙周就冷靜下來了。
陛下的心思自然是好的,可是這世上未曾見過大漢故都的人何其多?多自己一個又能如何?
“陛下憐憫臣等之心,臣銘感五內。”
“但臣以為,兵者國之大事也,不可輕易動之。”
“還請陛下以國家為重,不必以臣等為念。”
“萬一因為臣等壞了國家大事,那臣才是百死莫贖。”
“將來到地下,又有何麵目去見昭烈皇帝和丞相!”
譙周的話裏充滿了真誠和懇切,絕對不是在和劉諶虛與委蛇。
劉諶卻搖了搖頭說道:
“譙卿,你們隻是其中一方麵的原因。”
“另一個原因就是,此時正逢數十年未遇之大變局。”
“彼時偽朝強而漢吳弱,以弱伐強乃是無奈之舉。”
“想必這一點卿是清楚的。”
“可如今的形勢已經大不相同。”
“北方偽朝已經事實分裂成為長安和洛陽兩個小政權。”
“雖然表麵上依然強大,但已經開始顯露頹象。”
“東邊的吳國又因為合肥之敗和其他一係列的變故隻有自保之力。”
“那司馬氏雖說滿懷篡位之心,可若是長安割據的話,就算司馬炎的臉皮再厚他也不敢就這麽篡位稱帝。”
“所以他必然會對長安動手,而且就在這三年之內。”
“因為時間拖的越長,他拿迴長安的機會就越渺小。”
“而且你別忘了,大漢可是一刻都沒停的在積蓄國力。”
“此消彼長之下,若你是司馬炎,你敢任由司馬攸拖下去嗎?”
譙周聽到劉諶的話,瞬間陷入一陣失神。
把自己的身份代入到司馬炎的身上。
一邊是硬生生從魏國身上分裂出去將近一半的國土,且這一半裏麵有很大一塊適合耕種乃至於立國的土地。
一邊是擁有益州和漢中兩塊肥沃土地,且從誕生的那一天起,就對長安和洛陽虎視眈眈的敵國。
若自己是司馬炎,說什麽也要以最快的速度奪迴長安,並重新對大漢形成合圍之勢。
想到這裏,譙周忍不住打了一個冷顫,心中也瞬間升起一股沒來由的焦慮之感。
原來陛下的眼光居然能夠看到這麽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