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劉諶大婚
在漢中兵馬調往永安的同時,劉諶大婚的日子也如期而至。
張惇最終沒有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侄女。
家兄新喪,侄女尚在孝期之內。
哪怕有被遣送迴吳國的可能,張惇也做不出這等有悖人倫的事情。
劉諶自然也不可能知道張惇的打算。
等到劉諶大婚的這天。
一大早,劉諶就被叫了起來。
先是前往太廟祭告天地祖宗。
然後又在宮人的服侍下,換上早就已經準備好的吉服。
等到這一切都忙完的時候,已經日上三竿,太陽偏西了。
而這個時候,婚禮才正式開始。
作為劉諶此次婚禮的大媒人。
張紹從一早上就開始忙碌,到現在連口水都顧不上喝。
雖然以他的年紀,早就已經不堪如此 奔波,但此時的他卻覺得自己精力無窮。
隨著婚禮正式拉開帷幕。
張紹也親自站在殿外高聲唱喝:
“迎親!”
伴隨著一級一級的傳遞,盛裝打扮的新娘也緩緩出現在甬道的盡頭。
緊接著早有準備的宮廷樂師們開始鼓樂齊鳴。
上古宮廷婚禮祝詞也伴隨著歌聲一一出現。
一股熱鬧喜慶的氛圍瞬間便包裹了整個皇宮。
就連劉諶的臉上也是按捺不住的笑意。
人生四大喜之洞房花燭夜,試問又有幾個男人能夠泰然自若?
等到屬於新娘子的一係列繁瑣禮儀完成之後。
劉諶也終於牽到了張紹遞過來的緞帶,而緞帶的另一端,正握在汪氏手中。
僅僅隻是露出的半截蔥白玉指,便讓劉諶忍不住的吞了一口口水。
穩了穩心神,劉諶邁動步伐,帶動著身旁的汪氏一同往大殿方向走去。
踩著早就已經鋪好的紅毯,看著兩邊滿是笑意的人群,以及舞動不停地宮廷侍女。
劉諶也是不住的朝這些臣子們點頭示意。
很快,兩人便走到了大殿門口。
劉諶率先邁步而進,汪氏緊隨其後。
已經先一步進入大殿的張紹立刻高聲唱道:
“今日嘉時,乾坤合德。”
“乃天賜良緣,家國同慶。”
“天地為證,山河同賀!”
張紹說完之後,譙周也站了出來:
“今吾皇大婚,此乃皇室盛事,亦是社稷之福。”
“願陛下早延皇室血脈,穩守江山社稷,共鑄太平盛世,福澤萬民。”
隨後便是宗預,滿臉笑意的看著劉諶唱道:
“吾皇大婚之喜,舉國歡騰。”
“恰如龍鳳呈祥,必使朝堂清明,四海升平。”
“願恩愛永恆,國祚綿延,千秋萬代。”
樊建同也拿出了早就準備好的祝詞:
“願陛下琴瑟和鳴,使皇室綿延昌盛。”
“庇佑我朝江山永固,大漢國祚永存!”
等到樊建說罷,張紹再次站出來唱道:
“新人雙雙恭拜天地!”
一對宮人立刻上前,扶住汪氏緩緩轉身。
劉諶也一並轉過身去。
“跪!”
劉諶和汪氏跪倒在蒲團之上。
“拜!”
三叩首之後,劉諶起身,宮人也上前將汪氏扶起。
“再拜高堂!”
劉諶和汪氏重新將身子轉過來。
因為早就已經沒有高堂的緣故,所以兩人隻能對著貼了喜字的桌子跪下。
“跪!”
“......”
“拜!”
“......”
“拜媒人!”
這一次劉諶和汪氏倒是沒跪。
劉諶對著張紹略一拱手,汪氏則微微一福。
張紹喜不攏嘴的躬身迴了一禮。
“夫妻對拜!”
“跪!”
“......”
“拜!”
“......”
“禮成!”
到這一步為止,張紹的任務算是完成了。
緊接著陳壽站出來,從袖子裏掏出一封旨意:
“奉大漢皇帝旨意。”
“有女汪氏,賢良淑德,溫良恭儉。”
“......”
“今冊封汪氏為大漢皇後!”
“與朕同享盛世,福澤萬民!”
汪氏盈盈下拜:
“臣妾遵旨!”
陳壽將旨意交到汪氏手上之後。
立刻走下去,連同身後的所有官員齊齊對著汪氏行禮:
“臣等參見皇後!”
汪氏聲音中明顯帶著顫抖的說道:
“眾卿請起!”
“謝皇後!”
等到所有人再次起身後,張紹唱道:
“將新人送入洞房!”
剛剛因為婚禮而暫時停下的鼓樂再次鳴奏起來。
劉諶則牽起汪氏的手,在鼓樂的歡送下離開大殿。(注1)
等到安置完汪氏後,劉諶重新迴到大殿。
這時候,而一桌桌的酒宴早就已經準備停當。
隻等劉諶到場。
劉諶入場之後,在眾人的矚目下,端起酒杯:
“眾卿,賀之!”
滿朝文武同時端起麵前的酒杯:
“為吾皇賀!為皇後賀!為天下賀!”
說罷,眾人將杯中酒一飲而盡。
飲罷後,吳國使者率先起身:
“外臣奉吾皇旨意,前來觀禮。”
“恭賀大漢皇帝新婚大喜!”
“吾皇特奉上海珠兩斛,茶葉三千斤,銅鑒兩百件,青瓷一千件!”
“為大漢皇帝賀!”
聽到吳國使者的話,大殿的喧嘩聲為之一滯。
乖乖,這孫皓的手筆可真是不小啊!
送來的東西件件都是硬通貨不提,而且數量還如此之多。
劉諶心中一動,開口說道:
“汝主好意,朕心領之!”
“迴建業之後,朕自有迴禮!”
吳國使者唱了一聲喏後重新落座。
安南使者的供奉倒是平平無奇,但這可是大漢第一個藩屬國,意義自然不同凡響。
劉諶很是誇讚了孟虯一番。
緊接著就是薑維讓人送迴來的賀信。
由於還需防備北邊魏國,所以薑維並沒有返迴成都參加劉諶的婚禮。
同樣沒有返迴成都的還有霍弋和羅憲。
等到這些人的賀信都宣讀完畢之後。
一個小丫頭出現在朝堂之上,正是小名關關的關彝之女。
“恭喜皇帝伯伯娶新娘子了。”
奶聲奶氣的腔調引來眾人的笑聲外,還充滿了豔羨。
放眼整個大漢,又有誰有資格叫陛下一聲皇帝伯伯?
也就眼前這個隻有三歲的小丫頭。
劉諶命侍從將關關抱過來,很是親昵了一番。
隻可惜關彝這小子不在成都。
當初說好的半年迴來一次,這都出去該有兩年多的時間了。
怎麽一點信兒都沒有。
在漢中兵馬調往永安的同時,劉諶大婚的日子也如期而至。
張惇最終沒有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侄女。
家兄新喪,侄女尚在孝期之內。
哪怕有被遣送迴吳國的可能,張惇也做不出這等有悖人倫的事情。
劉諶自然也不可能知道張惇的打算。
等到劉諶大婚的這天。
一大早,劉諶就被叫了起來。
先是前往太廟祭告天地祖宗。
然後又在宮人的服侍下,換上早就已經準備好的吉服。
等到這一切都忙完的時候,已經日上三竿,太陽偏西了。
而這個時候,婚禮才正式開始。
作為劉諶此次婚禮的大媒人。
張紹從一早上就開始忙碌,到現在連口水都顧不上喝。
雖然以他的年紀,早就已經不堪如此 奔波,但此時的他卻覺得自己精力無窮。
隨著婚禮正式拉開帷幕。
張紹也親自站在殿外高聲唱喝:
“迎親!”
伴隨著一級一級的傳遞,盛裝打扮的新娘也緩緩出現在甬道的盡頭。
緊接著早有準備的宮廷樂師們開始鼓樂齊鳴。
上古宮廷婚禮祝詞也伴隨著歌聲一一出現。
一股熱鬧喜慶的氛圍瞬間便包裹了整個皇宮。
就連劉諶的臉上也是按捺不住的笑意。
人生四大喜之洞房花燭夜,試問又有幾個男人能夠泰然自若?
等到屬於新娘子的一係列繁瑣禮儀完成之後。
劉諶也終於牽到了張紹遞過來的緞帶,而緞帶的另一端,正握在汪氏手中。
僅僅隻是露出的半截蔥白玉指,便讓劉諶忍不住的吞了一口口水。
穩了穩心神,劉諶邁動步伐,帶動著身旁的汪氏一同往大殿方向走去。
踩著早就已經鋪好的紅毯,看著兩邊滿是笑意的人群,以及舞動不停地宮廷侍女。
劉諶也是不住的朝這些臣子們點頭示意。
很快,兩人便走到了大殿門口。
劉諶率先邁步而進,汪氏緊隨其後。
已經先一步進入大殿的張紹立刻高聲唱道:
“今日嘉時,乾坤合德。”
“乃天賜良緣,家國同慶。”
“天地為證,山河同賀!”
張紹說完之後,譙周也站了出來:
“今吾皇大婚,此乃皇室盛事,亦是社稷之福。”
“願陛下早延皇室血脈,穩守江山社稷,共鑄太平盛世,福澤萬民。”
隨後便是宗預,滿臉笑意的看著劉諶唱道:
“吾皇大婚之喜,舉國歡騰。”
“恰如龍鳳呈祥,必使朝堂清明,四海升平。”
“願恩愛永恆,國祚綿延,千秋萬代。”
樊建同也拿出了早就準備好的祝詞:
“願陛下琴瑟和鳴,使皇室綿延昌盛。”
“庇佑我朝江山永固,大漢國祚永存!”
等到樊建說罷,張紹再次站出來唱道:
“新人雙雙恭拜天地!”
一對宮人立刻上前,扶住汪氏緩緩轉身。
劉諶也一並轉過身去。
“跪!”
劉諶和汪氏跪倒在蒲團之上。
“拜!”
三叩首之後,劉諶起身,宮人也上前將汪氏扶起。
“再拜高堂!”
劉諶和汪氏重新將身子轉過來。
因為早就已經沒有高堂的緣故,所以兩人隻能對著貼了喜字的桌子跪下。
“跪!”
“......”
“拜!”
“......”
“拜媒人!”
這一次劉諶和汪氏倒是沒跪。
劉諶對著張紹略一拱手,汪氏則微微一福。
張紹喜不攏嘴的躬身迴了一禮。
“夫妻對拜!”
“跪!”
“......”
“拜!”
“......”
“禮成!”
到這一步為止,張紹的任務算是完成了。
緊接著陳壽站出來,從袖子裏掏出一封旨意:
“奉大漢皇帝旨意。”
“有女汪氏,賢良淑德,溫良恭儉。”
“......”
“今冊封汪氏為大漢皇後!”
“與朕同享盛世,福澤萬民!”
汪氏盈盈下拜:
“臣妾遵旨!”
陳壽將旨意交到汪氏手上之後。
立刻走下去,連同身後的所有官員齊齊對著汪氏行禮:
“臣等參見皇後!”
汪氏聲音中明顯帶著顫抖的說道:
“眾卿請起!”
“謝皇後!”
等到所有人再次起身後,張紹唱道:
“將新人送入洞房!”
剛剛因為婚禮而暫時停下的鼓樂再次鳴奏起來。
劉諶則牽起汪氏的手,在鼓樂的歡送下離開大殿。(注1)
等到安置完汪氏後,劉諶重新迴到大殿。
這時候,而一桌桌的酒宴早就已經準備停當。
隻等劉諶到場。
劉諶入場之後,在眾人的矚目下,端起酒杯:
“眾卿,賀之!”
滿朝文武同時端起麵前的酒杯:
“為吾皇賀!為皇後賀!為天下賀!”
說罷,眾人將杯中酒一飲而盡。
飲罷後,吳國使者率先起身:
“外臣奉吾皇旨意,前來觀禮。”
“恭賀大漢皇帝新婚大喜!”
“吾皇特奉上海珠兩斛,茶葉三千斤,銅鑒兩百件,青瓷一千件!”
“為大漢皇帝賀!”
聽到吳國使者的話,大殿的喧嘩聲為之一滯。
乖乖,這孫皓的手筆可真是不小啊!
送來的東西件件都是硬通貨不提,而且數量還如此之多。
劉諶心中一動,開口說道:
“汝主好意,朕心領之!”
“迴建業之後,朕自有迴禮!”
吳國使者唱了一聲喏後重新落座。
安南使者的供奉倒是平平無奇,但這可是大漢第一個藩屬國,意義自然不同凡響。
劉諶很是誇讚了孟虯一番。
緊接著就是薑維讓人送迴來的賀信。
由於還需防備北邊魏國,所以薑維並沒有返迴成都參加劉諶的婚禮。
同樣沒有返迴成都的還有霍弋和羅憲。
等到這些人的賀信都宣讀完畢之後。
一個小丫頭出現在朝堂之上,正是小名關關的關彝之女。
“恭喜皇帝伯伯娶新娘子了。”
奶聲奶氣的腔調引來眾人的笑聲外,還充滿了豔羨。
放眼整個大漢,又有誰有資格叫陛下一聲皇帝伯伯?
也就眼前這個隻有三歲的小丫頭。
劉諶命侍從將關關抱過來,很是親昵了一番。
隻可惜關彝這小子不在成都。
當初說好的半年迴來一次,這都出去該有兩年多的時間了。
怎麽一點信兒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