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陸晏和張惇
“正是這個道理。”
劉諶點頭道,
“可如今吳使送來這麽多的東西。”
“已經是擺明了告訴朕,孫皓知道張惇就在成都。”
“他就是要拿這些東西來換張惇。”
“諸位以為,朕該如何做?”
“裝聾作啞,還是直接耍賴?”
劉諶的話聽的眾人直搖頭。
無論是裝聾作啞,還是直接耍賴,都不是一國之君應該幹的事情。
可這一時半會兒也確實沒有什麽好法子來遮掩張惇的存在。
良久之後,李密忽然開口說道:
“隻是不知道陛下接下來準備如何處置張惇。”
“是令他入朝為官,還是令其賦閑在家?”
劉諶奇道:
“哦?這有什麽說法嗎?”
李密點了點頭:
“陛下,這其中當然有區別了。”
“若是打算讓其入朝為官,那這件事終究是要放到明麵上來的。”
“既然早晚都是躲不過去的,倒不如大大方方的承認了。”
“反正那張家就隻剩下張惇一人,莫非偌大的大漢,還庇護不得一個前來投靠之人?”
“聖人有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君為臣所棄,又怎能全是臣之過呢?”
此時儒家經義還尚未被完全曲解。
從先秦時期就流傳下來的儒家經典,也還沒有完全變成統治者的工具。
此話一出,劉諶心中頓時一動。
這話裏的意思劉諶當然知道,在後世那個極盛翻案風的時代,確實有一些儒家經義被找迴了原有的含義。
這裏麵恰巧就有這一句。
不過劉諶也沒有直接說行或者不行。
而是繼續問道:
“那若朕打算令其賦閑在家呢?”
李密聞言道:
“那就更好辦了。”
“此次吳使乃是為陛下婚禮之事前來。”
“所帶禮物也隻是為陛下婚禮賀。”
“至於這些禮物超出規格,又有何妨?”
“須知道陛下可是數次有恩於吳國。”
“有恩,自然就要報,這些超出規格的禮物,權當是孫皓報恩了!”
李密話裏的數次有恩於吳國倒也不是胡說。
無論是之前送俘虜給孫休,還是後來幫助孫皓阻攔上庸魏兵。
都可以說是幫了吳國大忙,從這一點出發。
這些超出規格的禮物,也勉強說的過去。
隻不過在聽了李密的建議之後。
劉諶的心中卻有了一番計較。
“朕已經知道該如何做了。”
“天色已經不早了,諸位早點迴去歇息吧!”
眾人一看天色,確實已經太晚了。
何況今日還是陛下大婚之日。
於是紛紛起身告辭。
而劉諶在眾人離開之後,也邁步往寢宮的方向走去。
以往隻有自己居住的宮殿。
今日直到此時,依然是燈火通明。
門口數個宮娥站在那裏恭候劉諶的到來。
劉諶朝著對自己行禮的宮娥揮了揮手,便邁步走了進去。
床邊上,身著一襲紅衣的汪氏聽到響動之後,立刻起身行禮:
“臣妾見過陛下!”
燭光之下,原就盛裝打扮的汪氏顯得更加明媚動人。
上前一步將汪氏扶起,雙手相觸之時,劉諶能明顯感覺到對方微微一顫。
於是便溫聲寬慰道:
“梓童不必多禮。”
“剛才有些事情還要處理,便迴來的晚了一些。”
汪氏聽到劉諶的話,心中莫名一陣安全感:
“陛下一國之君,當以國事為重。”
說話間,便有宮娥進來,替兩人褪去厚重的冕服。
隨後便轉身離開。
隻剩下兩個第一次見麵的新人相顧無言。
看著眼前明媚動人的新婚妻子,劉諶緩緩開口道:
“時間不早了,咱們也歇息吧!”
汪氏的臉“騰”的一下變紅,隨即赧然點頭。
劉諶一把摟過汪氏,雙雙躺倒在床上。
外麵自有宮娥悄悄的遮住燭光。
芙蓉帳暖度春宵,正是初承恩澤時。
紅羅紗帳相交映,此處略過一萬字。
而在劉諶洞房花燭的時候。
張惇的新宅中,張惇卻正愁腸百結的和一人對飲。
和他對飲的那人不是別人,正是返迴成都參加劉諶婚禮的大漢水師都督陸晏。
“想我張氏一門,為大吳忠心耿耿。”
“就連他孫皓都是吾兄扶上皇位的。”
“沒想到居然落得如此下場。”
“若非汝父相救,我也將命喪九泉之下。”
說罷,張惇舉起手中酒杯一飲而盡。
連同滿心的苦澀一起咽下。
坐在張惇對麵的陸晏卻沒有喝酒。
張惇到達成都的消息,他早就已經從父親那裏知道了。
也知道了父親的打算。
眼下陸晏要做的,就是如何保住張惇的同時,讓張惇最大限度的為陸家所用。
“世伯節哀,小侄也是不久前才得到父親傳書,不曾想......唉!”
“眼下張家蒙難,世伯還需為以後打算才是。”
“今日陛下大婚,我在殿上看得真切,那孫皓使者給陛下呈送了一份大禮。”
陸晏簡短的把今日宴會上的事情告訴了張惇。
張惇自從來成都之後,便緊閉四門不出,惶惶不可終日。
哪裏知道這些消息。
聽到陸晏的話,他頓時就知道這是孫皓來要人來了。
“這...這這,這可如何是好!”
“若是被送迴建業,吾命休矣!”
張惇的臉上頓時升起悲戚之色。
陸晏卻說道:
“世伯若是作此女兒態,那才是真的無路可逃!”
張惇聽到陸晏的話,立刻抓住陸晏的胳膊說道:
“請賢侄教我!”
陸晏道:
“想要活命,倒也不難,無非就是向陛下證明世伯的價值罷了。”
“到時候我再從一旁為世伯美言幾句,想來陛下不會不保世伯的!”
張惇聞言臉上再次露出苦色。
之前自己獻西陵防務被劉諶所拒絕。
後來又想把自己侄女想獻給劉諶,但時間上又不對。
眼下自己已經是無法可想了。
不過這話張惇是萬萬不敢說的,因為陸晏的父親陸抗,此時尚在吳國為西陵都督。
“賢侄,實不相瞞,我早已是無法可想了!”
陸晏聽到張惇的話,微微一笑道:
“世伯,我倒是有個主意,不知道世伯願不願意聽?”
張惇哪有不聽之理,迫不及待的說道:
“還望賢侄不吝賜教!”
“正是這個道理。”
劉諶點頭道,
“可如今吳使送來這麽多的東西。”
“已經是擺明了告訴朕,孫皓知道張惇就在成都。”
“他就是要拿這些東西來換張惇。”
“諸位以為,朕該如何做?”
“裝聾作啞,還是直接耍賴?”
劉諶的話聽的眾人直搖頭。
無論是裝聾作啞,還是直接耍賴,都不是一國之君應該幹的事情。
可這一時半會兒也確實沒有什麽好法子來遮掩張惇的存在。
良久之後,李密忽然開口說道:
“隻是不知道陛下接下來準備如何處置張惇。”
“是令他入朝為官,還是令其賦閑在家?”
劉諶奇道:
“哦?這有什麽說法嗎?”
李密點了點頭:
“陛下,這其中當然有區別了。”
“若是打算讓其入朝為官,那這件事終究是要放到明麵上來的。”
“既然早晚都是躲不過去的,倒不如大大方方的承認了。”
“反正那張家就隻剩下張惇一人,莫非偌大的大漢,還庇護不得一個前來投靠之人?”
“聖人有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君為臣所棄,又怎能全是臣之過呢?”
此時儒家經義還尚未被完全曲解。
從先秦時期就流傳下來的儒家經典,也還沒有完全變成統治者的工具。
此話一出,劉諶心中頓時一動。
這話裏的意思劉諶當然知道,在後世那個極盛翻案風的時代,確實有一些儒家經義被找迴了原有的含義。
這裏麵恰巧就有這一句。
不過劉諶也沒有直接說行或者不行。
而是繼續問道:
“那若朕打算令其賦閑在家呢?”
李密聞言道:
“那就更好辦了。”
“此次吳使乃是為陛下婚禮之事前來。”
“所帶禮物也隻是為陛下婚禮賀。”
“至於這些禮物超出規格,又有何妨?”
“須知道陛下可是數次有恩於吳國。”
“有恩,自然就要報,這些超出規格的禮物,權當是孫皓報恩了!”
李密話裏的數次有恩於吳國倒也不是胡說。
無論是之前送俘虜給孫休,還是後來幫助孫皓阻攔上庸魏兵。
都可以說是幫了吳國大忙,從這一點出發。
這些超出規格的禮物,也勉強說的過去。
隻不過在聽了李密的建議之後。
劉諶的心中卻有了一番計較。
“朕已經知道該如何做了。”
“天色已經不早了,諸位早點迴去歇息吧!”
眾人一看天色,確實已經太晚了。
何況今日還是陛下大婚之日。
於是紛紛起身告辭。
而劉諶在眾人離開之後,也邁步往寢宮的方向走去。
以往隻有自己居住的宮殿。
今日直到此時,依然是燈火通明。
門口數個宮娥站在那裏恭候劉諶的到來。
劉諶朝著對自己行禮的宮娥揮了揮手,便邁步走了進去。
床邊上,身著一襲紅衣的汪氏聽到響動之後,立刻起身行禮:
“臣妾見過陛下!”
燭光之下,原就盛裝打扮的汪氏顯得更加明媚動人。
上前一步將汪氏扶起,雙手相觸之時,劉諶能明顯感覺到對方微微一顫。
於是便溫聲寬慰道:
“梓童不必多禮。”
“剛才有些事情還要處理,便迴來的晚了一些。”
汪氏聽到劉諶的話,心中莫名一陣安全感:
“陛下一國之君,當以國事為重。”
說話間,便有宮娥進來,替兩人褪去厚重的冕服。
隨後便轉身離開。
隻剩下兩個第一次見麵的新人相顧無言。
看著眼前明媚動人的新婚妻子,劉諶緩緩開口道:
“時間不早了,咱們也歇息吧!”
汪氏的臉“騰”的一下變紅,隨即赧然點頭。
劉諶一把摟過汪氏,雙雙躺倒在床上。
外麵自有宮娥悄悄的遮住燭光。
芙蓉帳暖度春宵,正是初承恩澤時。
紅羅紗帳相交映,此處略過一萬字。
而在劉諶洞房花燭的時候。
張惇的新宅中,張惇卻正愁腸百結的和一人對飲。
和他對飲的那人不是別人,正是返迴成都參加劉諶婚禮的大漢水師都督陸晏。
“想我張氏一門,為大吳忠心耿耿。”
“就連他孫皓都是吾兄扶上皇位的。”
“沒想到居然落得如此下場。”
“若非汝父相救,我也將命喪九泉之下。”
說罷,張惇舉起手中酒杯一飲而盡。
連同滿心的苦澀一起咽下。
坐在張惇對麵的陸晏卻沒有喝酒。
張惇到達成都的消息,他早就已經從父親那裏知道了。
也知道了父親的打算。
眼下陸晏要做的,就是如何保住張惇的同時,讓張惇最大限度的為陸家所用。
“世伯節哀,小侄也是不久前才得到父親傳書,不曾想......唉!”
“眼下張家蒙難,世伯還需為以後打算才是。”
“今日陛下大婚,我在殿上看得真切,那孫皓使者給陛下呈送了一份大禮。”
陸晏簡短的把今日宴會上的事情告訴了張惇。
張惇自從來成都之後,便緊閉四門不出,惶惶不可終日。
哪裏知道這些消息。
聽到陸晏的話,他頓時就知道這是孫皓來要人來了。
“這...這這,這可如何是好!”
“若是被送迴建業,吾命休矣!”
張惇的臉上頓時升起悲戚之色。
陸晏卻說道:
“世伯若是作此女兒態,那才是真的無路可逃!”
張惇聽到陸晏的話,立刻抓住陸晏的胳膊說道:
“請賢侄教我!”
陸晏道:
“想要活命,倒也不難,無非就是向陛下證明世伯的價值罷了。”
“到時候我再從一旁為世伯美言幾句,想來陛下不會不保世伯的!”
張惇聞言臉上再次露出苦色。
之前自己獻西陵防務被劉諶所拒絕。
後來又想把自己侄女想獻給劉諶,但時間上又不對。
眼下自己已經是無法可想了。
不過這話張惇是萬萬不敢說的,因為陸晏的父親陸抗,此時尚在吳國為西陵都督。
“賢侄,實不相瞞,我早已是無法可想了!”
陸晏聽到張惇的話,微微一笑道:
“世伯,我倒是有個主意,不知道世伯願不願意聽?”
張惇哪有不聽之理,迫不及待的說道:
“還望賢侄不吝賜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