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張惇遊說
“世伯可知道之前曾有顧家的人來過成都?”
張惇聞言心中一震。
自己並不知道這件事。
但張惇也從陸晏的話裏聽出了一層別樣的意味。
要知道顧家可是江東鼎鼎大名的四大家族,當年長沙桓王孫策在時。
這四大家族就已經投靠孫家,至今已經三代人了。
更重要的一點是,既然顧家都派人了,別的家族未必沒有派人 。
於是陸晏便把顧家等家族的人扮做商人前來成都的事情告訴了張惇。
聽的張惇連連咋舌。
與此同時,陸晏幽幽的說道:
“此前侄兒我奉吳主旨意前來成都,幫大漢訓練水師。”
“蒙陛下看中,以我為大漢水師都督。”
“如此厚愛,侄兒我若不思報答,與禽獸何異?”
“故侄兒早就與家父言明,不再返迴江東!”
聽到這番話,張惇的瞳孔猛然一縮,臉上也露出了駭然之色。
沒想到就連陸家也......。
同時張惇的心中也升起一股激動。
若是這麽說的話,隻要陸晏願意替自己出頭,恐怕那吳使未必就能把自己要走。
“賢侄,我明白你的意思了!”
陸晏搖了搖頭說道:
“不,世伯你還不明白我的意思!”
張惇愕然。
陸晏接著說道:
“陛下準備於漢水北岸修築城池。”
“雖然我暫時也不知道陛下為何會有此舉。”
“但起碼有一點侄兒是看的清楚的。”
“那就是陛下不想讓這件事過多的消耗大漢國力。”
“江東一眾豪族正是瞅準這個時機,想要借著這個機會和陛下搭上關係。”
“現在眼瞅著時間已經過去一個多月,他們卻絲毫動靜都沒有。”
“若是世伯能夠幫陛下把這件事辦成了,豈不是有功於大漢?”
“陛下並非吳主那等薄情寡義之人可比,有此功在,必不可能讓吳使帶你迴建業!”
張惇聽到陸晏的話,臉上流露出一絲猶疑之色:
“那些人能聽我的遊說嗎?”
陸晏在心中微微搖頭,果然依靠蔭庇上位的人,總是缺少點什麽。
“世伯以為,你還有的選嗎?”
“況且世伯真以為你的話能起到什麽關鍵作用嗎?”
“若侄兒所料不假的話,建業變故這會兒已經快要送到成都。”
“有丞相和左將軍的前車之鑒在,就算沒有世伯的遊說,他們也會堅定的倒向大漢。”
“侄兒無非就是希望世伯能借著這個時間差,從中分潤一些原本不存在的功勞。”
“隻有這樣才能救世伯的性命啊!”
陸晏的話說的很不客氣,可張惇心中卻沒有絲毫的不快。
因為隻要稍加思索就知道陸晏的話並非妄言。
一國丞相和左將軍被殺這麽大的事,是不可能瞞的太久的。
也必然會加速他們倒向大漢的速度。
一旦消息傳來成都,那就跟陸晏說的一樣,有自己沒自己都沒什麽區別。
陸晏看到張惇似乎有所意動。
趁熱打鐵的說道:
“那吳使就在成都,隨時都會麵見陛下。”
“隻不過陛下新婚,必有數日輟朝。”
“世伯若是把握不住這幾天的時間,恐有不敢言之事發生!”
此話一出,一股巨大的危機感頓時湧上張惇的心頭。
是啊,若是自己不抓住這幾天的時間立一些功勞展示出自己的價值。
恐怕陛下也沒有留下自己的必要。
何況還是一些原本就不存在的功勞。
想到這裏,張惇豁然起身,朝著陸晏深深一揖:
“若非賢侄,我恐怕難以度過此劫,請受我一拜!”
陸晏立刻起身將張惇扶住:
“世伯莫要折煞小侄!”
說罷陸晏又說道:
“天色已晚,小侄便不再多留,望世伯早些行動,切莫錯失良機!”
說罷便一拱手離開了。
張惇看著陸晏離開的背影,心中不無感慨的說道:
“不曾想,陸氏父子皆為忠厚之人。”
旋即又想到劉諶對自己的禮遇:
“若無此仁義之君,何來仁義之臣!”
解決了心中大難的張惇,驟然覺得渾身一鬆。
心情也變得好了起來。
今晚且安心休息,明日便去拜會那些江東世家之人。
這天晚上,張惇睡了這麽多天來的第一個安穩覺。
第二天一大早,張惇便囑咐家仆看好大門,自己則乘坐牛車匆匆離開府邸。
往成都驛館的方向走去。
那裏正是那些吳商的所在。
尚未收到江東迴信的那些吳商在得知前來拜訪自己的居然是張惇之後。
第一反應就是自己的行蹤暴露了!
因為張惇既是大吳丞相之弟,又曾數次出使大漢。
頓時,眾人心中一陣惶然,有心想要避之不見。
可人家已經點名找上門了,說明自己的行蹤已經被掌握。
無奈之下,隻能將張惇迎進來。
“不知張從事大駕光臨,有失遠迎,還望恕罪!”
聽到吳商的話,張惇沒有任何想要拿喬的打算。
微微一歎道:
“喪家之人,無主之輩,何言大駕。”
張惇的反應讓在場眾人頓時麵麵相覷起來。
這話裏的意思倒是不難理解,可出自張惇之口,就很難讓人理解了。
見眾人臉上的不解之色甚重,張惇心中著實鬆了一口氣。
這些人的反應說明了一件事。
那就是大哥他們被殺的消息尚未傳來,那自己對於大漢來說,就還有利用價值。
想到這裏,張惇也就不打算拐彎抹角了,而是直截了當的說道:
“吾兄乃大吳左將軍張布,已於月前被孫皓殺害。”
“連同左將軍一同被害的,還有大吳丞相濮陽興。”
“就連我,也是死裏逃生,才到達成都,苟全一條性命!”
死一般的寂靜在房間內蔓延。
所有人都被張惇的話給驚呆了。
和之前所有人的反應一樣,他們第一時間都不相信這件事是真的。
可是這種事是能夠亂說的嗎?
能被派到成都聯絡大漢朝廷的人,自然不會是什麽蠢貨。
再加上之前建業發生的事情。
稍加思索之後,便知道大吳肯定是發生了什麽變故。
“張從事還請細細說來!”
“世伯可知道之前曾有顧家的人來過成都?”
張惇聞言心中一震。
自己並不知道這件事。
但張惇也從陸晏的話裏聽出了一層別樣的意味。
要知道顧家可是江東鼎鼎大名的四大家族,當年長沙桓王孫策在時。
這四大家族就已經投靠孫家,至今已經三代人了。
更重要的一點是,既然顧家都派人了,別的家族未必沒有派人 。
於是陸晏便把顧家等家族的人扮做商人前來成都的事情告訴了張惇。
聽的張惇連連咋舌。
與此同時,陸晏幽幽的說道:
“此前侄兒我奉吳主旨意前來成都,幫大漢訓練水師。”
“蒙陛下看中,以我為大漢水師都督。”
“如此厚愛,侄兒我若不思報答,與禽獸何異?”
“故侄兒早就與家父言明,不再返迴江東!”
聽到這番話,張惇的瞳孔猛然一縮,臉上也露出了駭然之色。
沒想到就連陸家也......。
同時張惇的心中也升起一股激動。
若是這麽說的話,隻要陸晏願意替自己出頭,恐怕那吳使未必就能把自己要走。
“賢侄,我明白你的意思了!”
陸晏搖了搖頭說道:
“不,世伯你還不明白我的意思!”
張惇愕然。
陸晏接著說道:
“陛下準備於漢水北岸修築城池。”
“雖然我暫時也不知道陛下為何會有此舉。”
“但起碼有一點侄兒是看的清楚的。”
“那就是陛下不想讓這件事過多的消耗大漢國力。”
“江東一眾豪族正是瞅準這個時機,想要借著這個機會和陛下搭上關係。”
“現在眼瞅著時間已經過去一個多月,他們卻絲毫動靜都沒有。”
“若是世伯能夠幫陛下把這件事辦成了,豈不是有功於大漢?”
“陛下並非吳主那等薄情寡義之人可比,有此功在,必不可能讓吳使帶你迴建業!”
張惇聽到陸晏的話,臉上流露出一絲猶疑之色:
“那些人能聽我的遊說嗎?”
陸晏在心中微微搖頭,果然依靠蔭庇上位的人,總是缺少點什麽。
“世伯以為,你還有的選嗎?”
“況且世伯真以為你的話能起到什麽關鍵作用嗎?”
“若侄兒所料不假的話,建業變故這會兒已經快要送到成都。”
“有丞相和左將軍的前車之鑒在,就算沒有世伯的遊說,他們也會堅定的倒向大漢。”
“侄兒無非就是希望世伯能借著這個時間差,從中分潤一些原本不存在的功勞。”
“隻有這樣才能救世伯的性命啊!”
陸晏的話說的很不客氣,可張惇心中卻沒有絲毫的不快。
因為隻要稍加思索就知道陸晏的話並非妄言。
一國丞相和左將軍被殺這麽大的事,是不可能瞞的太久的。
也必然會加速他們倒向大漢的速度。
一旦消息傳來成都,那就跟陸晏說的一樣,有自己沒自己都沒什麽區別。
陸晏看到張惇似乎有所意動。
趁熱打鐵的說道:
“那吳使就在成都,隨時都會麵見陛下。”
“隻不過陛下新婚,必有數日輟朝。”
“世伯若是把握不住這幾天的時間,恐有不敢言之事發生!”
此話一出,一股巨大的危機感頓時湧上張惇的心頭。
是啊,若是自己不抓住這幾天的時間立一些功勞展示出自己的價值。
恐怕陛下也沒有留下自己的必要。
何況還是一些原本就不存在的功勞。
想到這裏,張惇豁然起身,朝著陸晏深深一揖:
“若非賢侄,我恐怕難以度過此劫,請受我一拜!”
陸晏立刻起身將張惇扶住:
“世伯莫要折煞小侄!”
說罷陸晏又說道:
“天色已晚,小侄便不再多留,望世伯早些行動,切莫錯失良機!”
說罷便一拱手離開了。
張惇看著陸晏離開的背影,心中不無感慨的說道:
“不曾想,陸氏父子皆為忠厚之人。”
旋即又想到劉諶對自己的禮遇:
“若無此仁義之君,何來仁義之臣!”
解決了心中大難的張惇,驟然覺得渾身一鬆。
心情也變得好了起來。
今晚且安心休息,明日便去拜會那些江東世家之人。
這天晚上,張惇睡了這麽多天來的第一個安穩覺。
第二天一大早,張惇便囑咐家仆看好大門,自己則乘坐牛車匆匆離開府邸。
往成都驛館的方向走去。
那裏正是那些吳商的所在。
尚未收到江東迴信的那些吳商在得知前來拜訪自己的居然是張惇之後。
第一反應就是自己的行蹤暴露了!
因為張惇既是大吳丞相之弟,又曾數次出使大漢。
頓時,眾人心中一陣惶然,有心想要避之不見。
可人家已經點名找上門了,說明自己的行蹤已經被掌握。
無奈之下,隻能將張惇迎進來。
“不知張從事大駕光臨,有失遠迎,還望恕罪!”
聽到吳商的話,張惇沒有任何想要拿喬的打算。
微微一歎道:
“喪家之人,無主之輩,何言大駕。”
張惇的反應讓在場眾人頓時麵麵相覷起來。
這話裏的意思倒是不難理解,可出自張惇之口,就很難讓人理解了。
見眾人臉上的不解之色甚重,張惇心中著實鬆了一口氣。
這些人的反應說明了一件事。
那就是大哥他們被殺的消息尚未傳來,那自己對於大漢來說,就還有利用價值。
想到這裏,張惇也就不打算拐彎抹角了,而是直截了當的說道:
“吾兄乃大吳左將軍張布,已於月前被孫皓殺害。”
“連同左將軍一同被害的,還有大吳丞相濮陽興。”
“就連我,也是死裏逃生,才到達成都,苟全一條性命!”
死一般的寂靜在房間內蔓延。
所有人都被張惇的話給驚呆了。
和之前所有人的反應一樣,他們第一時間都不相信這件事是真的。
可是這種事是能夠亂說的嗎?
能被派到成都聯絡大漢朝廷的人,自然不會是什麽蠢貨。
再加上之前建業發生的事情。
稍加思索之後,便知道大吳肯定是發生了什麽變故。
“張從事還請細細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