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送成李如凡,張偉也沒有再迴衙門,而是直接迴了自己在南京的府邸。
鄒若芙在南京核心區買的這套府邸,原本就是十多年前蘇北布政司的某位高官所建。
原主人走後,這套府邸被多家南京的權貴所看中,代理出售房產的中人不敢得罪任何一家,所以幹脆誰也不賣 。
這次張偉要搬來南京,鄒若芙一眼就看中了這套府邸。
鄒若芙直接亮明身份,表明要購買的態度後,房產的中人喜出望外,這套府邸總算可以順利出售了。
以張偉的權勢,之前的權貴果然都不敢再說什麽,鄒若芙順利以一萬八千兩的價格買下了這次府邸。
這府邸跟南京城內真正豪宅大院比起來,不算太大。
最多隻能住下二百來人,但正好能滿足張偉家一百六七十號人的住家需求,也不怎麽浪費。
張偉對這個新府邸也比較滿意,理由有兩點,一是環境非常好,二是離布政司非常的近。
張偉迴到府裏後,鄒若芙跟張偉說:“夫君,你昨天剛來就拉著你的老朋友在房間內敘舊,妾身還沒來的及問這套府邸怎麽樣?“
張偉:“我剛迴到在府上轉了一下,很不錯,價格也很合適。\"
(關於本文銀兩價值的問題,再次說一下本文的設定,
其一,本文中大夏朝是一個強盛並主動開海貿易的封建帝國,但東南沿海已經有資本主義的萌芽,總體來說,大夏國是商品流出,白銀流入的狀態。
其二,本文中設定日本國目前處在南北內戰時期,日本的石見等大銀礦已經得到大規模開發,日本白銀瘋狂湧入中國。
銀子存量一多,它的購買力自然會有所下降。
總之,架空文千萬別考據,各位讀者大大別考慮的太多。)
鄒若芙:“夫君滿意就好,南京這個府邸是妾身一個人決定,妾身真有點害怕夫君不滿意。“
張偉:“娘子多慮了,你我夫妻一體,娘子的決定就是為夫的決定。“
張偉在新的府邸挨個轉了一圈,把各個妾室的院子都去了一遍,又給這一次搬新家的所有家人都做了一番安撫,讓他們盡塊在南京新家安定下來。
第二天,是旬休日,在張偉的主持下,全家人進行了一係列新家遷居的儀式。
當然按張偉的一貫低調的作風,並沒有宴請任何人來參加自己家的遷居儀式。
儀式過後,張偉一家人算是徹底在南京安定下來了。
旬休過後,張偉開始了自己忙碌的左參政工作。
按照之前的安排,張偉十月十一日見了蘇北布政司下屬糧管處的倉大使和副使。
按說這麽重要的糧儲係統的管理人員品級應該不低,但實際上糧管處的倉大使隻有從七品,兩名副使更是八品小官。
就這樣,三個小官卻管理著蘇北行省的三座大糧倉和最多時近百萬擔的糧食。
這三名小官進了布政司的衙門見了張偉,真是大氣都不敢喘,椅子隻坐一半,也不敢抬頭見張偉。
張偉說什麽,他們一律都是點頭稱是,張偉看他們三個的這副模樣,有點用力打到棉花上的感覺。
張偉最後隻好說:“你們迴去做好準備,本官隨時可能去三大倉抽查糧食的儲存情況。”
倉大使聞言立馬站起來迴複:“三大倉隨時歡迎大人前來視查,下官保證三大倉無論是賬冊還是糧食都沒有任何問題。“
倉大使越這樣說,張偉越是沒底,不過現在也沒有對付他們的辦法,隻能先記下來。
見過倉大使之後的第二天,張偉又見了驛傳處的鄭主事,這人跟倉三大使三人相比又是另一個極端。
驛傳處的鄭主事雖然也隻是七品小官,但他是退役的軍官出身,做什麽都是一板一眼,規規矩矩。
在張偉麵前也是不卑不亢,有什麽說什麽。
張偉問:“蘇北境內還有多少府縣沒有修好驛站直道呀?”
這個時代的驛站直道類似於後世的高速公路,有了驛站直道馬匹和馬車的速度會快上不少。
鄭主事:“迴稟長官,一共還有兩府六縣還沒修好驛站直道。“
張偉:“這些府縣計劃什麽時候能修好。“
鄭處長:“長官,修直道的計劃由兵部車駕司統一安排,屬下不知道。“
張偉:“你就一點信息都沒有?也不去北京催一催,讓兵部車駕司的長官們優先考慮把蘇北的直道修好。“
鄭主事:“長官,直道規劃事涉機密,不得外泄。“
這主事根本就和張偉不在同一個頻道。
張偉問的一陣頭痛,隻好讓他先行退下。
還好沒過幾天,張偉身邊就接連有了好消息,首先是何再道從揚州調了過來,讓張偉在布政司不在無人可處。
其次是魯師爺說找到了一個長期在蘇北糧管處當辦書的小吏來幫助自己解答疑問。
張偉見到何再道高興的說:“老何,你來了就好啊。
現在布政司的衙門這裏的人我用的都不習慣,工作也不怎麽順利,
你來了就好了,對了,你來南京一切都順利吧。”
何再道:“下官過來這一切都還是挺順利的,隻是…“
說到一半何再道忍不住看了張偉一眼。
張偉:“有話就直說。“
何再道:“揚州新來的公孫知府似乎不賣你的賬,他上午這些天對你過往的言行和安排多有否定。
在衙門事務上也比較倚重通判張位,對黃東山和謝子欣都比較排斥。“
張偉歎了口氣,說:“公孫師兄有自己的想法不奇怪。“
張偉對公孫白有自己的想法一點也不奇怪。
畢竟公孫白也是在地方當貫了一把手的人,自己跟他送別時,向他推薦的黃東山看來還起了反作用。
張偉:“好了,揚州府的事你暫且不用關心了。
你到布政司後趕緊把自己的妻兒老小安排好,然後盡快來我這邊把經曆的工作接手起來。
你的蘇北布政司經曆的任命已經安排到位了,品級還是從五品。”
何再道:“大人放心,下官現在就開始接手工作。”
張偉:“那倒不必如此,還是安排妻兒老小要緊,對了,你要南京買房嗎?”
何再道:“南京這房價太高了,下官要等揚州的房子先賣了才有錢在南京置辦房產,下官和家人先住在官舍就行。”
張偉喜歡重用何再道的另一原因就是,何再道從來沒有打著張偉的名頭弄錢或辦事,至少張偉從沒聽到過。
所以他連買房的錢都不夠,但張偉不會讓自己的身邊人吃虧。
張偉說:“這哪裏行,官舍裏人又多又雜,你和家人不能住那裏。
你先從我的私賬上支三千兩,先把房子買了。”
何再道剛想說什麽,張偉趕緊辦揮手示意,邊說:
“行了,啥都別說了,給你放兩天假,趕緊去把房子的事辦好。”
鄒若芙在南京核心區買的這套府邸,原本就是十多年前蘇北布政司的某位高官所建。
原主人走後,這套府邸被多家南京的權貴所看中,代理出售房產的中人不敢得罪任何一家,所以幹脆誰也不賣 。
這次張偉要搬來南京,鄒若芙一眼就看中了這套府邸。
鄒若芙直接亮明身份,表明要購買的態度後,房產的中人喜出望外,這套府邸總算可以順利出售了。
以張偉的權勢,之前的權貴果然都不敢再說什麽,鄒若芙順利以一萬八千兩的價格買下了這次府邸。
這府邸跟南京城內真正豪宅大院比起來,不算太大。
最多隻能住下二百來人,但正好能滿足張偉家一百六七十號人的住家需求,也不怎麽浪費。
張偉對這個新府邸也比較滿意,理由有兩點,一是環境非常好,二是離布政司非常的近。
張偉迴到府裏後,鄒若芙跟張偉說:“夫君,你昨天剛來就拉著你的老朋友在房間內敘舊,妾身還沒來的及問這套府邸怎麽樣?“
張偉:“我剛迴到在府上轉了一下,很不錯,價格也很合適。\"
(關於本文銀兩價值的問題,再次說一下本文的設定,
其一,本文中大夏朝是一個強盛並主動開海貿易的封建帝國,但東南沿海已經有資本主義的萌芽,總體來說,大夏國是商品流出,白銀流入的狀態。
其二,本文中設定日本國目前處在南北內戰時期,日本的石見等大銀礦已經得到大規模開發,日本白銀瘋狂湧入中國。
銀子存量一多,它的購買力自然會有所下降。
總之,架空文千萬別考據,各位讀者大大別考慮的太多。)
鄒若芙:“夫君滿意就好,南京這個府邸是妾身一個人決定,妾身真有點害怕夫君不滿意。“
張偉:“娘子多慮了,你我夫妻一體,娘子的決定就是為夫的決定。“
張偉在新的府邸挨個轉了一圈,把各個妾室的院子都去了一遍,又給這一次搬新家的所有家人都做了一番安撫,讓他們盡塊在南京新家安定下來。
第二天,是旬休日,在張偉的主持下,全家人進行了一係列新家遷居的儀式。
當然按張偉的一貫低調的作風,並沒有宴請任何人來參加自己家的遷居儀式。
儀式過後,張偉一家人算是徹底在南京安定下來了。
旬休過後,張偉開始了自己忙碌的左參政工作。
按照之前的安排,張偉十月十一日見了蘇北布政司下屬糧管處的倉大使和副使。
按說這麽重要的糧儲係統的管理人員品級應該不低,但實際上糧管處的倉大使隻有從七品,兩名副使更是八品小官。
就這樣,三個小官卻管理著蘇北行省的三座大糧倉和最多時近百萬擔的糧食。
這三名小官進了布政司的衙門見了張偉,真是大氣都不敢喘,椅子隻坐一半,也不敢抬頭見張偉。
張偉說什麽,他們一律都是點頭稱是,張偉看他們三個的這副模樣,有點用力打到棉花上的感覺。
張偉最後隻好說:“你們迴去做好準備,本官隨時可能去三大倉抽查糧食的儲存情況。”
倉大使聞言立馬站起來迴複:“三大倉隨時歡迎大人前來視查,下官保證三大倉無論是賬冊還是糧食都沒有任何問題。“
倉大使越這樣說,張偉越是沒底,不過現在也沒有對付他們的辦法,隻能先記下來。
見過倉大使之後的第二天,張偉又見了驛傳處的鄭主事,這人跟倉三大使三人相比又是另一個極端。
驛傳處的鄭主事雖然也隻是七品小官,但他是退役的軍官出身,做什麽都是一板一眼,規規矩矩。
在張偉麵前也是不卑不亢,有什麽說什麽。
張偉問:“蘇北境內還有多少府縣沒有修好驛站直道呀?”
這個時代的驛站直道類似於後世的高速公路,有了驛站直道馬匹和馬車的速度會快上不少。
鄭主事:“迴稟長官,一共還有兩府六縣還沒修好驛站直道。“
張偉:“這些府縣計劃什麽時候能修好。“
鄭處長:“長官,修直道的計劃由兵部車駕司統一安排,屬下不知道。“
張偉:“你就一點信息都沒有?也不去北京催一催,讓兵部車駕司的長官們優先考慮把蘇北的直道修好。“
鄭主事:“長官,直道規劃事涉機密,不得外泄。“
這主事根本就和張偉不在同一個頻道。
張偉問的一陣頭痛,隻好讓他先行退下。
還好沒過幾天,張偉身邊就接連有了好消息,首先是何再道從揚州調了過來,讓張偉在布政司不在無人可處。
其次是魯師爺說找到了一個長期在蘇北糧管處當辦書的小吏來幫助自己解答疑問。
張偉見到何再道高興的說:“老何,你來了就好啊。
現在布政司的衙門這裏的人我用的都不習慣,工作也不怎麽順利,
你來了就好了,對了,你來南京一切都順利吧。”
何再道:“下官過來這一切都還是挺順利的,隻是…“
說到一半何再道忍不住看了張偉一眼。
張偉:“有話就直說。“
何再道:“揚州新來的公孫知府似乎不賣你的賬,他上午這些天對你過往的言行和安排多有否定。
在衙門事務上也比較倚重通判張位,對黃東山和謝子欣都比較排斥。“
張偉歎了口氣,說:“公孫師兄有自己的想法不奇怪。“
張偉對公孫白有自己的想法一點也不奇怪。
畢竟公孫白也是在地方當貫了一把手的人,自己跟他送別時,向他推薦的黃東山看來還起了反作用。
張偉:“好了,揚州府的事你暫且不用關心了。
你到布政司後趕緊把自己的妻兒老小安排好,然後盡快來我這邊把經曆的工作接手起來。
你的蘇北布政司經曆的任命已經安排到位了,品級還是從五品。”
何再道:“大人放心,下官現在就開始接手工作。”
張偉:“那倒不必如此,還是安排妻兒老小要緊,對了,你要南京買房嗎?”
何再道:“南京這房價太高了,下官要等揚州的房子先賣了才有錢在南京置辦房產,下官和家人先住在官舍就行。”
張偉喜歡重用何再道的另一原因就是,何再道從來沒有打著張偉的名頭弄錢或辦事,至少張偉從沒聽到過。
所以他連買房的錢都不夠,但張偉不會讓自己的身邊人吃虧。
張偉說:“這哪裏行,官舍裏人又多又雜,你和家人不能住那裏。
你先從我的私賬上支三千兩,先把房子買了。”
何再道剛想說什麽,張偉趕緊辦揮手示意,邊說:
“行了,啥都別說了,給你放兩天假,趕緊去把房子的事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