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冰雹
跟著莫大遊曆笑傲江湖 作者:青梅綠茶殺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182章 冰雹
唐寅點頭,十分認同,又道:
“半敞衣襟半懷風,意頗爽朗,妙矣。”
向大年道:
“如醉風中,如迷花蹤,一俯一仰,一瞬一刹,盡是春暮芳華。”
林語道:
“我也有一首,不過卻是詞,乃是昨日傍晚有感,遷延至今晨才將之完善,恭請諸位指正!
一簾午夢迴空,醉迎風,遍是殘春日暮、落霞紅。
粼粼水,波漾漾,淚蒙蒙。襟袖揾心傷處、柳重重。
米為義脫口道:
“《相見歡》嗎?我前幾日才學了‘林花謝了春紅’之句,對這個詞牌還是挺有印象的。”
雷祖耀道:
“肯定是《相見歡》,隻是在下闕那裏有些不同,三處疊字,節奏更加連綿迴環了,為詞境添色不少,此處確實很好。”
林風庭道:
“別忘了還有‘柳重重’之句,四處組疊,首尾環銜,又重重鋪墊疊加,使惆情悵意更深。
而且讓我印象深刻的還是意境,閉目臨進詞中,水邊粼粼波光蕩漾,淚珠閃爍晶瑩,似能倒映日暮殘春與紅霞晚光,也將午後夢醒的迷離惶恐若有所失之感呈現眼前。
又有‘柳重重’之句,午後將晚,日照夕山,楊柳重重,似是在看即將被晨昏線籠蓋難以分辨明晰的楊柳,實是一展心中求而不得的悲情愁緒。”
林言道:
“我覺得師姐的‘柳重重’不是看楊柳,而是心尋不得,下意識抬頭遠望,卻被重重柳葉阻障,被一下子打迴現實,隻留得心中空落落。”
林語輕輕捏了捏林言的小臉,笑道:
“言兒說得極對,就是這樣。”
林風庭笑道:
“看來是我聯想錯了。”
林語道:
“寫詞的人心裏想的是一樣,寫出來的又是另一樣,被有限的語言束縛,筆觸與心靈始終隔了一層,更何況與讀詞的人?”
林風庭道:
“所以詩文最不憚大膽去想,得多少是多少,若能與筆者暗合,那就是真知己了。”
周月明道:
“這就是內與外的差異了,內景限於無形,在冥冥的規律中阻滯無礙,可得齊物與逍遙。外境限於肢體、語言乃至天地宇宙萬事無物,事事框束。由內而共外,其殊難得,得道而能一也;由外而入內,卻是所見即所得,難盡難全,是故道難成。”
唐寅讚道:
“不愧是泰山派弟子!世人隻知曉道人會畫符煉丹,江湖人也隻曉得道派會劍法武功,可卻都是管中窺豹,無法盡全,道派在天地人生哲思至理的鑽研上才是最讓人驚歎的!”
周月明道:
“些許拙見而已,唐先生見笑。”
風忽而更驟,又有雲翳遮罩,天光頓時暗了下來。向大年抬頭望天,見是一團黑壓壓的烏雲從遠處鋪蓋而來,道:
“看來是有一場陣雨了。”
唐寅道:
“風一陣,雨一陣,不過應該不會太久,說不定雲開雨散後還能見到夕陽呢。”
李高平道:
“收拾一下吧,把桌子抬迴屋裏去,這雨看樣子不消一時片刻就會落下來。”
暮春時節,天氣多變,忽而一時狂風,忽而一時驟雨,陰晴難定,實在讓人無法預料。若在田間地頭,一陣雨來,躲也難躲,被淋成落湯雞總是無法避免。
更怕的還是泥濘濕滑的路,摔一跤下去,即使不受傷也要難受好久。洗衣褲鞋襪也是個煩心的活計,全是泥漿,夠洗好久了。而且用力了衣物要破,輕了又洗不幹淨,最考驗人耐心。
眾人才收拾好,天色就已十分暗沉,豆大的雨滴不多時就一顆顆地砸了下來,落在房頂瓦片上劈啪作響。
幾息之後,雨越下越大,頃刻間更有冰雹砸落,打得園中花葉俱碎,砸得庭院雨塵同滂。
唐寅不忍目睹,把臉扭向屋內,歎息不止。
林風庭嗅著空氣中的塵土味,開口道:
“沒想到居然有冰雹,倒真是壞事,如此過後,僅剩的春花大概就沒多少了。”
米為義道:
“花都是小事,就怕毀秧傷苗、毀屋傷人。”
向大年道:
“年年如此,擔心無用,哪裏沒幾場雹子?拳頭大的冰雹又不是沒見過,且看它下吧!日子該過還得過,天塌不下來。”
唐寅道:
“下不了多久的,這場冰雹看著兇,大概就是一陣子的事,來得快去得也快,最多天黑就停。”
眾人飲酒吃菜,隻是氣氛不如之前了,大概是受環境影響,心中都有些壓抑。
唐寅的話應驗,果然沒一會兒就沒幾顆冰雹了,雨也漸漸變小,直至收住。
庭中僅剩滿地冰珠,枝頭上的桃花也早已零落,盡飄在泥水之中。
林風庭道:
“既然春花留不住,那就期待它結出紅果吧!桃子的鮮甜,那是炎炎烈日下不可多得的美味。”
郭天雲起身,走入庭院中,俯身抓起一把夾雜花瓣的冰珠,道:
“花飛銷魂,花落也銷魂。落入泥塵流水,也是那樣淒美。”
一陣風來,花香在雨後清冷的空氣中格外鮮明,他又道:
“將恐桃李攝魂去,春風又送安神香。雨後別有一番意境,縱使滿地狼籍。”
李高平道:
“我不太喜歡白日雨後的天,將明不明,將暗不暗,大概也就風清氣爽這點好了。”
唐寅道:
“此時天光,與往日並無不同,隻是人心境變了。”
李高平道:
“是變了,我印象中的雨,是盡日徹夜的,連連綿綿,續續不斷,當昏則昏,當暗則暗,最好助眠。或是雨盡之後,天幕如洗,星穹熠熠生輝,月霞明麗皎皎。”
林言道:
“雨過天晴,或有虹現。”
李高平道:
“朝雨午晴的虹才好,天光明媚,飽含生機。午後黃昏的虹,天光發黃暗沉,總覺有種暮氣,叫人心中壓抑煩悶。”
雷祖耀道:
“我覺得都差不多,主要還是與心境有關。我父親也不喜歡午後的虹,他第一次見午後的虹時,正逢一場大病,高熱驚厥,頭痛心悶。待病情開始轉好,精神稍有振作,痛苦煩悶卻也最盛,正是最壓抑的時候,記憶也最是深刻,偶見午後殘虹,竟然終身難忘,厭煩至今。”
李宗德道:
“怪不得,高平也有相似的經曆,我記憶也深,至今也記得他難受哭鬧又乏力虛弱的樣子。我說帶他看虹,風寒或會好些,他卻沒有半點心思,懨懨病虛,十分煎熬。”
李高平道:
“幼時我不知你的好意,病得太深,欲睡也無法入睡,醒時又痛苦難熬,實在糟糕透頂。”
唐寅點頭,十分認同,又道:
“半敞衣襟半懷風,意頗爽朗,妙矣。”
向大年道:
“如醉風中,如迷花蹤,一俯一仰,一瞬一刹,盡是春暮芳華。”
林語道:
“我也有一首,不過卻是詞,乃是昨日傍晚有感,遷延至今晨才將之完善,恭請諸位指正!
一簾午夢迴空,醉迎風,遍是殘春日暮、落霞紅。
粼粼水,波漾漾,淚蒙蒙。襟袖揾心傷處、柳重重。
米為義脫口道:
“《相見歡》嗎?我前幾日才學了‘林花謝了春紅’之句,對這個詞牌還是挺有印象的。”
雷祖耀道:
“肯定是《相見歡》,隻是在下闕那裏有些不同,三處疊字,節奏更加連綿迴環了,為詞境添色不少,此處確實很好。”
林風庭道:
“別忘了還有‘柳重重’之句,四處組疊,首尾環銜,又重重鋪墊疊加,使惆情悵意更深。
而且讓我印象深刻的還是意境,閉目臨進詞中,水邊粼粼波光蕩漾,淚珠閃爍晶瑩,似能倒映日暮殘春與紅霞晚光,也將午後夢醒的迷離惶恐若有所失之感呈現眼前。
又有‘柳重重’之句,午後將晚,日照夕山,楊柳重重,似是在看即將被晨昏線籠蓋難以分辨明晰的楊柳,實是一展心中求而不得的悲情愁緒。”
林言道:
“我覺得師姐的‘柳重重’不是看楊柳,而是心尋不得,下意識抬頭遠望,卻被重重柳葉阻障,被一下子打迴現實,隻留得心中空落落。”
林語輕輕捏了捏林言的小臉,笑道:
“言兒說得極對,就是這樣。”
林風庭笑道:
“看來是我聯想錯了。”
林語道:
“寫詞的人心裏想的是一樣,寫出來的又是另一樣,被有限的語言束縛,筆觸與心靈始終隔了一層,更何況與讀詞的人?”
林風庭道:
“所以詩文最不憚大膽去想,得多少是多少,若能與筆者暗合,那就是真知己了。”
周月明道:
“這就是內與外的差異了,內景限於無形,在冥冥的規律中阻滯無礙,可得齊物與逍遙。外境限於肢體、語言乃至天地宇宙萬事無物,事事框束。由內而共外,其殊難得,得道而能一也;由外而入內,卻是所見即所得,難盡難全,是故道難成。”
唐寅讚道:
“不愧是泰山派弟子!世人隻知曉道人會畫符煉丹,江湖人也隻曉得道派會劍法武功,可卻都是管中窺豹,無法盡全,道派在天地人生哲思至理的鑽研上才是最讓人驚歎的!”
周月明道:
“些許拙見而已,唐先生見笑。”
風忽而更驟,又有雲翳遮罩,天光頓時暗了下來。向大年抬頭望天,見是一團黑壓壓的烏雲從遠處鋪蓋而來,道:
“看來是有一場陣雨了。”
唐寅道:
“風一陣,雨一陣,不過應該不會太久,說不定雲開雨散後還能見到夕陽呢。”
李高平道:
“收拾一下吧,把桌子抬迴屋裏去,這雨看樣子不消一時片刻就會落下來。”
暮春時節,天氣多變,忽而一時狂風,忽而一時驟雨,陰晴難定,實在讓人無法預料。若在田間地頭,一陣雨來,躲也難躲,被淋成落湯雞總是無法避免。
更怕的還是泥濘濕滑的路,摔一跤下去,即使不受傷也要難受好久。洗衣褲鞋襪也是個煩心的活計,全是泥漿,夠洗好久了。而且用力了衣物要破,輕了又洗不幹淨,最考驗人耐心。
眾人才收拾好,天色就已十分暗沉,豆大的雨滴不多時就一顆顆地砸了下來,落在房頂瓦片上劈啪作響。
幾息之後,雨越下越大,頃刻間更有冰雹砸落,打得園中花葉俱碎,砸得庭院雨塵同滂。
唐寅不忍目睹,把臉扭向屋內,歎息不止。
林風庭嗅著空氣中的塵土味,開口道:
“沒想到居然有冰雹,倒真是壞事,如此過後,僅剩的春花大概就沒多少了。”
米為義道:
“花都是小事,就怕毀秧傷苗、毀屋傷人。”
向大年道:
“年年如此,擔心無用,哪裏沒幾場雹子?拳頭大的冰雹又不是沒見過,且看它下吧!日子該過還得過,天塌不下來。”
唐寅道:
“下不了多久的,這場冰雹看著兇,大概就是一陣子的事,來得快去得也快,最多天黑就停。”
眾人飲酒吃菜,隻是氣氛不如之前了,大概是受環境影響,心中都有些壓抑。
唐寅的話應驗,果然沒一會兒就沒幾顆冰雹了,雨也漸漸變小,直至收住。
庭中僅剩滿地冰珠,枝頭上的桃花也早已零落,盡飄在泥水之中。
林風庭道:
“既然春花留不住,那就期待它結出紅果吧!桃子的鮮甜,那是炎炎烈日下不可多得的美味。”
郭天雲起身,走入庭院中,俯身抓起一把夾雜花瓣的冰珠,道:
“花飛銷魂,花落也銷魂。落入泥塵流水,也是那樣淒美。”
一陣風來,花香在雨後清冷的空氣中格外鮮明,他又道:
“將恐桃李攝魂去,春風又送安神香。雨後別有一番意境,縱使滿地狼籍。”
李高平道:
“我不太喜歡白日雨後的天,將明不明,將暗不暗,大概也就風清氣爽這點好了。”
唐寅道:
“此時天光,與往日並無不同,隻是人心境變了。”
李高平道:
“是變了,我印象中的雨,是盡日徹夜的,連連綿綿,續續不斷,當昏則昏,當暗則暗,最好助眠。或是雨盡之後,天幕如洗,星穹熠熠生輝,月霞明麗皎皎。”
林言道:
“雨過天晴,或有虹現。”
李高平道:
“朝雨午晴的虹才好,天光明媚,飽含生機。午後黃昏的虹,天光發黃暗沉,總覺有種暮氣,叫人心中壓抑煩悶。”
雷祖耀道:
“我覺得都差不多,主要還是與心境有關。我父親也不喜歡午後的虹,他第一次見午後的虹時,正逢一場大病,高熱驚厥,頭痛心悶。待病情開始轉好,精神稍有振作,痛苦煩悶卻也最盛,正是最壓抑的時候,記憶也最是深刻,偶見午後殘虹,竟然終身難忘,厭煩至今。”
李宗德道:
“怪不得,高平也有相似的經曆,我記憶也深,至今也記得他難受哭鬧又乏力虛弱的樣子。我說帶他看虹,風寒或會好些,他卻沒有半點心思,懨懨病虛,十分煎熬。”
李高平道:
“幼時我不知你的好意,病得太深,欲睡也無法入睡,醒時又痛苦難熬,實在糟糕透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