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姚廣孝:繼續幹!隻有華山一條路!
大明:爹,造反不是你這樣造的! 作者:玄義黃金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稍後幾天,
北平慶壽寺,小院禪房裏,姚廣孝淡定從容地在鋤地。院子裏種了一些藥材、花草,此時已經一片繁茂。
朱棣卻在旁邊石桌上坐立不安,反複看著石桌上的一疊文書,最後又把老朱的明詔拿出來,默默念了三遍。
然後,
他放下黃絹,緩緩站起來,顫聲說:“軍師啊……父皇這,這是何意啊?”
不料,
姚廣孝卻根本不理,繼續淡定地鋤草。
“軍師,情勢危急啊……”
這時,
姚廣孝才放下鋤頭,在旁邊水槽洗洗手,又吹吹桌上的木炭火,嘩嘩一陣水漲聲。
他不緊不慢,沏了一壺茶,自己喝了一口,才緩緩說:“殿下,這不是意料之中的嗎?皇上這個人,一時半會兒是不肯吃虧的……”
這?
朱棣想想老朱的憤怒樣子就害怕,顫聲說:“軍師,該當如何啊?父皇會不會立即削藩啊?”
話音落處,
朱棣也感覺自己有點反應過頭了。
嗯嗯,
姚廣孝笑了笑:“殿下,詔書上說,遷都有利於新政……這還不明顯嗎?殿下啊,皇上隻是一個姿態了……殿下大可放心!”
哦?
姿態?
朱棣怔了一下——
當真?
父皇隻是個姿態?
那就是怕了?
“軍師,你是說?父皇是推給了蘇塵?”
嗯呢,
姚廣孝點點頭:“殿下,皇上說遷都有利於新政,就是承認眼下並沒有削藩的意思……也是昭告天下,蘇塵新政才是當前的要務……皇上也不想天下大亂啊……”
哦哦,
朱棣猛然醒悟了——
沒錯!
父皇是不願意天下大亂的!
那就可以繼續對抗?
按原定計劃辦?
“軍師,你是說,還可以繼續對抗?”
嗯,
姚廣孝點點頭:“雖說皇上表明了態度,但仍然也要遷都啊……殿下,皇上是試探呢!就看你們藩王怎麽應對?如果殿下退縮,皇上還是要遷都的……一切都沒有變啊……”
啊?
這?
朱棣脫口而出:“對啊!父皇好厲害……”
嗬嗬,
姚廣孝給他斟茶,一邊說:“殿下,皇上換個理由而已,但也顯示出皇上也有點害怕的……這就是機會啊!殿下,千萬不可退縮!否則皇上必定步步緊逼,一步都不退讓的!”
嗯嗯!
朱棣這時徹底明白了——
父皇是訛詐呢!
就是要讓藩王們知難而退!
一念至此,
他對老朱的厲害也有了更深的感受:本來造謠付友德稱帝,是要讓父皇知難而退的,結果反過來成了藩王知難而退?
“父皇啊父皇,果然一代開國之君啊……”
朱棣一臉愕然,同時也深感恐懼。
姚廣孝站起來,望著悠悠白雲,淡淡說:“殿下啊,皇上乃是千古一帝啊……隻不過,形勢比人強,就算是千古一帝,如今也沒有多少辦法了……這道詔書迴避了付友德稱帝之事,殿下仍然可以平叛啊……”
嗯,
對!
平叛!
朱棣此時已經下定決心,沉聲說:“軍師,本王立刻就下令,讓各地將領逼著晉王、遼王、秦王等人起兵平叛!”
嗯,
姚廣孝點點頭,壓低聲音說:“殿下,付友德稱帝的謠言,還要繼續造!皇上既然提到了新政,那就把蘇塵也扯進來!就說蘇塵支持淮西人另立一朝!深甚至,殿下還可以讓他們去說,皇上已經被奸臣架空了……如此一來,也可以逼著李善長出手……”
哦……
朱棣一下佩服萬分——
果然是釋道衍!
這麽一搞,就把蘇塵、李善長也拉下水了。
畢竟,是父皇說遷都有利於新政的。而付友德又在勘察風水,想要稱帝……百姓不免疑惑。這時隻要說朝廷被奸臣控製了,百姓官紳就會認為是蘇塵已經在篡位了……
“好!”
“軍師!本王這就吩咐下去!”
“還需要多少金銀?”
他們這一波能搞這麽大,靠的全都是錢。因為暗樁係統已經被破壞了,雖然還有一些人在南邊,但要使喚他們,就隻有白花花的銀子。
但朱棣一點不慌。
因為最近他在王府設立了“新政司”,派人到處去兼並作坊,全都是低價控盤,不服的,他直接用王府護衛暴打,燕地各州府衙門都已經抓了不少人了。
短短一月之間,他朱棣已經控製了燕地一大半的絲綢、磁窯,源源不斷地往南邊劉家港運,可謂是日進鬥金。
姚廣孝這時笑了笑說:“殿下,好鋼用在刀刃上!這些錢,貧僧就花了吧……嗯,但凡傳播流言者,月賞三兩白銀!將校裹挾藩王者,賞賜五百兩!”
哈哈哈,
朱棣一下大笑起來:“軍師啊,你是個和尚,用起錢來卻如此大手大腳……哈哈哈……”
姚廣孝一向不直接參與具體事務,但這次也是玩嗨了,感覺直接指揮水軍,有一種莫名快感,一下欲罷不能了。
……
最近幾日,
蘇塵卻在劉家港忙著上今年最後一批貨,同時視察一下外匯交易所的情況。不看不知道,一看卻也嚇了一跳——
東瀛、高麗、琉球等國,又認購了三千多萬兩!
按照他們各國商人的說法,幾個主要港口城市,已經在使用大明寶鈔交割了。各國皇室雖然也感覺有點什麽問題,卻又稀裏糊塗說不出來,於是任由大明寶鈔在各國國內流通。
上午,
他見了幾個南洋商人,也都說南洋各國也都在使用大明寶鈔,但同時大食那邊卻有點不滿,說是損害了他們的利益。
一個商人叫勃勃力,馬來人,信迴教,頭上纏著大食頭巾,往來大明、東瀛、南洋已經二十多年。
這時,
他一邊喝茶,一邊說:“偉大的大明安國公,我不得不說,你的智慧是無可匹敵的……是你讓海上貿易變得如此便利!你主持的大明寶鈔,簡直是個奇跡!我們南洋各國都在使用……但是,安國公閣下,我不得不提醒你,大食那邊的朋友說,幾個哈裏發已經很不滿了……”
哦哦。
哈裏發不滿?
哪個哈裏發啊?
在他印象裏,現在不是跛子帖木兒的時代嗎?難道他要搞事?
北平慶壽寺,小院禪房裏,姚廣孝淡定從容地在鋤地。院子裏種了一些藥材、花草,此時已經一片繁茂。
朱棣卻在旁邊石桌上坐立不安,反複看著石桌上的一疊文書,最後又把老朱的明詔拿出來,默默念了三遍。
然後,
他放下黃絹,緩緩站起來,顫聲說:“軍師啊……父皇這,這是何意啊?”
不料,
姚廣孝卻根本不理,繼續淡定地鋤草。
“軍師,情勢危急啊……”
這時,
姚廣孝才放下鋤頭,在旁邊水槽洗洗手,又吹吹桌上的木炭火,嘩嘩一陣水漲聲。
他不緊不慢,沏了一壺茶,自己喝了一口,才緩緩說:“殿下,這不是意料之中的嗎?皇上這個人,一時半會兒是不肯吃虧的……”
這?
朱棣想想老朱的憤怒樣子就害怕,顫聲說:“軍師,該當如何啊?父皇會不會立即削藩啊?”
話音落處,
朱棣也感覺自己有點反應過頭了。
嗯嗯,
姚廣孝笑了笑:“殿下,詔書上說,遷都有利於新政……這還不明顯嗎?殿下啊,皇上隻是一個姿態了……殿下大可放心!”
哦?
姿態?
朱棣怔了一下——
當真?
父皇隻是個姿態?
那就是怕了?
“軍師,你是說?父皇是推給了蘇塵?”
嗯呢,
姚廣孝點點頭:“殿下,皇上說遷都有利於新政,就是承認眼下並沒有削藩的意思……也是昭告天下,蘇塵新政才是當前的要務……皇上也不想天下大亂啊……”
哦哦,
朱棣猛然醒悟了——
沒錯!
父皇是不願意天下大亂的!
那就可以繼續對抗?
按原定計劃辦?
“軍師,你是說,還可以繼續對抗?”
嗯,
姚廣孝點點頭:“雖說皇上表明了態度,但仍然也要遷都啊……殿下,皇上是試探呢!就看你們藩王怎麽應對?如果殿下退縮,皇上還是要遷都的……一切都沒有變啊……”
啊?
這?
朱棣脫口而出:“對啊!父皇好厲害……”
嗬嗬,
姚廣孝給他斟茶,一邊說:“殿下,皇上換個理由而已,但也顯示出皇上也有點害怕的……這就是機會啊!殿下,千萬不可退縮!否則皇上必定步步緊逼,一步都不退讓的!”
嗯嗯!
朱棣這時徹底明白了——
父皇是訛詐呢!
就是要讓藩王們知難而退!
一念至此,
他對老朱的厲害也有了更深的感受:本來造謠付友德稱帝,是要讓父皇知難而退的,結果反過來成了藩王知難而退?
“父皇啊父皇,果然一代開國之君啊……”
朱棣一臉愕然,同時也深感恐懼。
姚廣孝站起來,望著悠悠白雲,淡淡說:“殿下啊,皇上乃是千古一帝啊……隻不過,形勢比人強,就算是千古一帝,如今也沒有多少辦法了……這道詔書迴避了付友德稱帝之事,殿下仍然可以平叛啊……”
嗯,
對!
平叛!
朱棣此時已經下定決心,沉聲說:“軍師,本王立刻就下令,讓各地將領逼著晉王、遼王、秦王等人起兵平叛!”
嗯,
姚廣孝點點頭,壓低聲音說:“殿下,付友德稱帝的謠言,還要繼續造!皇上既然提到了新政,那就把蘇塵也扯進來!就說蘇塵支持淮西人另立一朝!深甚至,殿下還可以讓他們去說,皇上已經被奸臣架空了……如此一來,也可以逼著李善長出手……”
哦……
朱棣一下佩服萬分——
果然是釋道衍!
這麽一搞,就把蘇塵、李善長也拉下水了。
畢竟,是父皇說遷都有利於新政的。而付友德又在勘察風水,想要稱帝……百姓不免疑惑。這時隻要說朝廷被奸臣控製了,百姓官紳就會認為是蘇塵已經在篡位了……
“好!”
“軍師!本王這就吩咐下去!”
“還需要多少金銀?”
他們這一波能搞這麽大,靠的全都是錢。因為暗樁係統已經被破壞了,雖然還有一些人在南邊,但要使喚他們,就隻有白花花的銀子。
但朱棣一點不慌。
因為最近他在王府設立了“新政司”,派人到處去兼並作坊,全都是低價控盤,不服的,他直接用王府護衛暴打,燕地各州府衙門都已經抓了不少人了。
短短一月之間,他朱棣已經控製了燕地一大半的絲綢、磁窯,源源不斷地往南邊劉家港運,可謂是日進鬥金。
姚廣孝這時笑了笑說:“殿下,好鋼用在刀刃上!這些錢,貧僧就花了吧……嗯,但凡傳播流言者,月賞三兩白銀!將校裹挾藩王者,賞賜五百兩!”
哈哈哈,
朱棣一下大笑起來:“軍師啊,你是個和尚,用起錢來卻如此大手大腳……哈哈哈……”
姚廣孝一向不直接參與具體事務,但這次也是玩嗨了,感覺直接指揮水軍,有一種莫名快感,一下欲罷不能了。
……
最近幾日,
蘇塵卻在劉家港忙著上今年最後一批貨,同時視察一下外匯交易所的情況。不看不知道,一看卻也嚇了一跳——
東瀛、高麗、琉球等國,又認購了三千多萬兩!
按照他們各國商人的說法,幾個主要港口城市,已經在使用大明寶鈔交割了。各國皇室雖然也感覺有點什麽問題,卻又稀裏糊塗說不出來,於是任由大明寶鈔在各國國內流通。
上午,
他見了幾個南洋商人,也都說南洋各國也都在使用大明寶鈔,但同時大食那邊卻有點不滿,說是損害了他們的利益。
一個商人叫勃勃力,馬來人,信迴教,頭上纏著大食頭巾,往來大明、東瀛、南洋已經二十多年。
這時,
他一邊喝茶,一邊說:“偉大的大明安國公,我不得不說,你的智慧是無可匹敵的……是你讓海上貿易變得如此便利!你主持的大明寶鈔,簡直是個奇跡!我們南洋各國都在使用……但是,安國公閣下,我不得不提醒你,大食那邊的朋友說,幾個哈裏發已經很不滿了……”
哦哦。
哈裏發不滿?
哪個哈裏發啊?
在他印象裏,現在不是跛子帖木兒的時代嗎?難道他要搞事?